- 相关推荐
春节小常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对春节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小常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正月不剃头
生活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正月不剃头,死舅”,显然大家并不会信以为真,但是总归觉得正月剪头有些不吉利,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说法呢?
据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掖县志》中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也就是说,“死舅”其实是“思旧”的谐音。
当年清军入关后,大清皇帝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将前额到头顶的头发全部的剃掉,然后再将四周的头发也都剃掉,只剩下中间的一片和后面长长的辫子,目的是稳固满清的统治。
这就引起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的汉人极大反对,所以剃头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于是下达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样的镇压让许多人都害怕了,他们不敢再高举反抗的旗帜,默默地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
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说法。
春节以前不叫春节。
在以前,正月初一不叫春节,而叫元旦,直到辛亥革命之后,采用公历纪年之后,公历1月1日成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则变成了春节。
古代的春节指的是节气,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以前所指的春节其实不是节日,而是特指24节气中的立春。
在《后汉书·杨震传》中就有对这一名为春节节气的详细表述:“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春节指的就是节气中的立春,而到了南北朝之时,春节甚至指代的是整个春季。
“福”字倒贴有讲究!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汉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因为这种美好的寓意,倒贴福字一直延续到今天,各个时代的人都将福字倒着贴,祈求好运的到来。
因为这些习俗和谚语让不少人认为福字是需要倒着贴才能迎来福气的,其实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着贴。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必须端正。
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春节时贴的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不会忘记贴春联,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春节的时候要贴春联的呢?
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中描述:“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中可以看出,古人在正月初一的时候,一定会制造桃符,以用来驱鬼避邪。
造桃符的习俗演化变成春联最早的记载出现于五代十国时期,据记载后蜀主孟昶曾命学士张逊在桃木板上题词,学士写完之后蜀主感觉他写的不对仗,便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传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
不过此时,人们还是称这样对仗的题词为桃符,而到了宋代,将桃木板更换成红纸张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直到明代,桃符才正式以春联的形式亮相。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做的。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古人在新年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驱鬼辟邪燃烧爆竹。
【春节小常识】相关文章:
春节旅行小常识12-02
春节旅游小常识10-27
寒假春节安全小常识12-01
春节健康饮食小常识11-30
春节养生保健小常识09-10
春节外出旅游小常识11-06
春节生活健康小常识09-01
春节“年兽”传说小常识12-02
2017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