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科普常识

时间:2023-10-25 14:06:18 晓丽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至科普常识

  冬至时,太阳黄经为270°。到了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是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会出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情况,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之后,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民间还有这样一句谚语: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科普常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冬至科普常识

  冬至三侯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介绍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节气如何养生

  冬至节气到来,预示着冬季将进入最冷的时段,寒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或诱发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影响健康。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养生的第一要务。那么冬至如何保暖呢?冬至防寒重在保暖身体3部位:头部、腹部、手脚。身体暖和了,自然能抵抗冷空气不畏寒。

  头部:特殊人群要“暖头”

  民间向来有“凉头暖足”的说法,因为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充足,也最为耐寒;从现代医学来看,头部距心脏较近,氧气及血液供给较为充分,故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头部适当受点“冻”并无不可,还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不过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耐寒能力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还是要“暖头”。

  头部防寒小TIPS

  1、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围巾,并避免顶风行走。

  2、不蒙头睡觉: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把被子蒙到头上取暖,这样做因为空气不流通,人呼吸到的氧气越来越少,易胸闷、出汗甚至从睡梦中惊醒。我们只要注意睡觉时关好门窗,避免头部被冷风吹到即可。

  腹背:加衣防病

  肺、心脏、脾胃等重要器官处于胸腹部,万一受寒,即易引发相应器官的疾病,如导致心脏病发作、咳嗽哮喘、胃痛腹泻等。对于女性来说,腹部受寒还可能影响到生育健康,发生痛经、不孕等情况。另外,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腰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这对于不愿用厚重棉服遮住身材曲线的爱美人士来说尤需注意。

  腹部防寒小TIPS

  加件衣,即使在温暖的室内最好也能穿件背心或马甲;夜间休息要盖好被子,起夜时披件衣服,保护胸腹腰背不受寒。

  手脚:按摩促循环

  俗话说“寒从脚起”,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脂肪少保温性也差,故很易受寒;且中医认为人体数条重要经脉会聚起始于脚部,脚部受寒就会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使抗病能力降低。因此脚部保暖对于暖身防病意义重大。双手也处于肢体末梢,也是寒冷容易侵袭的对象。除了感到手冷,寒冷还能带走皮肤的油脂,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手部皮肤干燥甚至皴裂。

  手脚防寒小TIPS

  1、泡脚按摩

  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也可助血液循环而暖脚强身。泡脚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水温在40℃左右,泡20分钟左右即可。不过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要泡过长时间,以免引起出汗、心慌等不适;脚部有伤口的人则不适合泡脚,以免引起感染;患糖尿病足之人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最好由他人试好水温再泡。另外,泡脚后揉搓脚心涌泉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手套护手

  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时最好也能戴上橡胶手套,一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洗涤用品对手部皮肤的伤害。另外洗手的水温不宜过热,洗后趁手未干时涂上凡士林或护手霜保护皮肤。

  3、鞋袜干燥

  双脚保证清洁干燥,每天换洗袜子,鞋子也要保暖、舒适、干燥,鞋底适当厚些增强保暖性。

  4、干洗手

  冬天易手发凉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干洗手”的动作,即双手对搓,摩擦生热,促进血液循环而防寒。

  冬至科普常识

  在中国的历法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古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相隔约15天,每一段就叫做节或气。居于月首的称为“节气”,月中的称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

  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而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冬至和夏至,“至者极也”,冬至和夏至就是自然界气候出现“至阴至阳”的时间。冬至日,是阴阳二气转换之日,是“一九”的第一天,冬至以后,阳气渐生,阴气渐减,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

  春秋时期,古人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日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周代以冬至为岁首,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因此,在汉代人们过“冬至节”来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就像十二时辰中的子时一样,代表着阳气逐渐生发,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冬至是阴气最盛之时,也就是寒气最盛之时。寒主收引,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活动在寒冷的时节均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现代医学认为,寒冷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粘度增加,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减慢,因此,容易引起血液瘀滞、血管梗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心梗、脑中风等。

  同时,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寒热感觉受体的神经学家-- 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他们的研究说明寒和热不止是人体的主观感受,我们的细胞和神经也可以感受到,并做出相对的反应,从而改变机体的状态。

  中医一直认为,自然界的各种邪气都会感染人体,引发疾病,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其中寒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那么,冬至时节中医是如何指导我们养生的呢?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大家普遍都认同冬至以后合理的进补在保养身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冬至是阳气刚刚萌芽的日子,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这样的吉日,给阳气发芽的力量,使它长大。

  冬季进补一般采用食补、药补相结合的方式,常用的滋补阳气类的中药有人参、鹿茸、黄芪、当归、枸杞、阿胶等,食补类有羊肉、牛肉、狗肉、核桃、龙眼、板栗等。不过,即使这些进补的药物食物对身体很有益处,但是也不可长期、大量的食用,尤其是我们冬季生活的环境一般是比较温暖的,多吃这些食物会让人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等滋补过度的“上火”症状。所以,建议同时配合一些甘凉养阴的药物食物一起食用,如山药、莲子、百合、薏米、梨、藕等,使得阴阳调和,寒热平衡。

  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相传汉代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老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做“驱寒娇耳汤”的食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着做,也就是现在的饺子,冬至吃饺子也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习俗。

  清 《本草从新》记载:“羊肉,甘、热,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通气发疮。”

  所以,如果大家这一天想吃饺子的话,就可以选择羊肉馅的饺子来进补,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配合一些偏凉性的蔬菜一起吃,比如冬瓜、丝瓜、苦瓜、黄瓜、梨、藕、萝卜等。

  冬至养生,除了“吃”,也不要忘了锻炼身体。冬至以后,气温下降,天气寒冷,尤其是早晚,温度常常在零度以下,建议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进行户外运动,不要“披星戴月”。遇到天气不好、雾霾、大风大雪的时候尽量别出去,在家里做做瑜伽、健身操、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也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俗话说,“冬天泡脚,补肾培元”,每天睡前舒舒服服地泡个脚,也对身心是一种极大的放松。

【冬至科普常识】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的科普常识11-14

闽南冬至小常识11-29

冬至养生小常识12-25

冬至养生小常识06-03

冬至中医养生常识12-21

二十四节气小常识之冬至12-23

调酒的常识有哪些-调酒常识08-29

工作职场礼仪常识-礼仪常识12-31

科普征文:进化01-24

有关科普的征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