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倡议书

时间:2023-03-25 06:05:02 倡议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倡议书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倡议书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倡议书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环保部命名的部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和积极创建地区,我们将在建设实践中,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早日达到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基本建设目标,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断地挖掘、汲取、提炼、创新生态文明有关历史、文化、理论和实践活动经验,逐步总结、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二、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标准,制定建设目标,通过政策创新,逐步实现政府主导、社会保障、人人参与的体制与机制,保障建设活动的持续健康进行。

  三、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建立起便捷的绿色交通体系、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和舒适的节能建筑标准体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自然要素、生态功能和公众需要的和谐统一,使公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使城市真正成为宜居之城、健康之城、生态之城。

  四、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通过持续不断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活动,使我们的水体、大气、土壤、噪声、辐射环境稳定满足人体健康需要,植被、矿产、景观、野生生物等资源满足并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

  五、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重点解决好当前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发展方式。要通过科技进步,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六、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坚持优先建设和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使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在农村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使城市与乡村和谐共赢。

  七、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以提高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为重点,通过消费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八、我们在建设实践中,要通过多层次对社会各界的环境宣传和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人们首先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进而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到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共同享受生态文明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充满荆棘和坎坷。我们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依靠智慧、辛劳和汗水,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让我们每一个建设者、每一个普通公众都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为我们唯一的地球、为我们人类、为我们的家园、也为我们的后代做出不懈的努力。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

  尊敬的上级领导:

  环境卫生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对外名片。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散步乡村各个角落,污染了居住环境,影响了生活质量。今年,我镇全面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这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也是关系民生民利的大事。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村容整洁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围绕“村容整洁”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就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村居环境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村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农村中的“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1、垃圾随处乱丢。由于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存在随地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或丢在村前的渔塘边,或丢在村前的路边,或丢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演戏、放电影、开社员大会、打篮球的的空旷地方,现在居然成为倒垃圾的场所,垃圾足有一米多高,日晒雨淋,臭气熏天,村民无不掩鼻而过,这是很多农村的卫生状况的一个缩影。

  2、建筑余物乱堆乱放。目前不少农村村民新屋建成后,由于缺乏自觉性,缺乏管理和监督,余物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乱堆乱放,有的一放就是半年、一年,有的甚至是几年。既影响村容村貌又阻碍交通,并逐渐成为藏污纳垢之处。

  3、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工业产品的不断渗入,农村的生活垃圾正日益“城市化”,而农民生活习惯却还没有改变。一些老农民说,过去种田,牛栏、猪圈里铺稻草,一年三五回,大家争着挑去放田里当肥料,就是路上见了猪粪也要捡回去当肥料,现在这些活都没人干了,如农家肥、运秸秆,挖淤泥、除草等基本没人干,出现了“家家户户忙挣钱,不问怎么种好田”的局面。

  农村中上述“ 脏、乱、差” 的存在,造成村容不整洁,还滋生“ 四害” (蚊子、苍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污染环境,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这种落后的环境卫生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根除。民间流行的顺口溜夸张又形象地反映了乡村污染日趋严重的历史:“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饮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

  二、 造成农村“脏、乱、差”的根本原因

  1、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2、管理机制缺失。一是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长期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二是缺少一支公共卫生保洁队伍;三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

  3、资金投入缺乏。多数村虽然搞了村级公路硬化建设,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村民出行环境有所改善,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 脏、乱、差” 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长期缺乏应有的资金扶持。

  4、极少数负责人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认为这都是上级领导的责任,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搞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就导致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化大力气改善环境卫生。

  三 、切实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建议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农村基层组织,以及每个村民必须高度重视,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富裕文明美好家园。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建设管理是创建文明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创建文明卫生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环境卫生建设管理状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长期重视不够,环卫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的问题很多,乡村既是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建设管理,就是要解决垃圾出路问题,破解环卫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因此,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建设管理,实现环卫工作规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

  (一) 坚持抓点带面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典型带路是最有效的示范作用。每个乡必须作出全面规划,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群众基础好、环境设施好的村,从现在起,再用1至2年时间,每年抓出5至10个示范村,实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力争到2012年年底有70%的村达到“省卫生村”的标准;2013年年底100% 达到“省卫生村”的标准。环境卫生示范村的经验,可通过现场交流会、组织参观考察、印发资料、制作VCD、通过网络、电视大众传媒等形式进行推广。

  (二)广泛宣传发动

  建设环境卫生村,村民是主体,关键是村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力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革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大力营造人人讲究卫生,人人爱护环境、爱我家园的良好氛围。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村民代表,可以直接到村民中去宣传,点燃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自觉投身到建设环境卫生村的实践活动中去,尽快改变“脏、乱、差”面貌,提高生活质量。

  (三)落实具体措施

  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抓好如下几项重点工作:

  1、改建村道。凡村道未实现硬化建设的,要求在今年底前全部铺上水泥路,这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2、改造排污渠。村中所有排污渠,要把明渠改为封闭的暗渠,排污渠连接千家万户,定期疏通。有条件的村,可以建造环村总排污渠和一个排污储水池,接通村中纵横交错的暗渠,通过科学化处理,变污水为无害化水。

  3、配置垃圾收集箱。农村垃圾主要包括村民生产、生活垃圾、牲畜粪便、柴草秸秆、建筑工程垃圾,所含成分复杂,数量巨大。对这些垃圾的处理是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关键环节。参照先进地方的经验,建立“保洁、收集、转运、处置”的工作机制,落实单位、部门和村民的工作职责,配足垃圾收集、清运人员,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创新管理方式,大力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和上门收集等方式,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按照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尽可能将农作物废料作为有机肥回用于农田,其它废弃物集中处理,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垃圾处理网络:一是户聚。各家各户在门前设置简易垃圾桶,将每天的生活垃圾用塑料袋装好放在桶内;二是村收。再由村级垃圾收集专业队按规定时间收集,先集中放在村前垃圾收集箱,然后运送到乡中转站;三是乡中转。乡设置垃圾中转站,经就地分类后转送到县级垃圾集中处理场。四是县处理。各乡送来的垃圾,统一集中在县设置的垃圾场进行科学处理,综合利用。

  视村级规模大小,在村民聚居地方,设置若干个垃圾箱,由村保洁队伍定时收集。村道由村保洁队伍负责清洁,各家各户门前清洁实行包干制。村民新建或改建住宅,动工时间和完工时间必须向村委会报告,完工后,余物必须在一个月内自己负责清理,送到指定垃圾点。通过户、村、乡、县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

  (四)给予政策扶持

  1、拓宽资金渠道。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多的资金作保证。如日常保洁专业队的经费,运送垃圾工具的添置费(含运费),聚居地方垃圾箱的设置,村道建设,暗渠建设,消灭“四害”药物的购置费等等。首要的问题是,政府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格局,反哺农村,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卫生建设资金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筹集的多元投入格局。或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五个一点”资金筹措机制。其次,村民是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主体,人人有责。村民既 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卫生治理的受益者。村委会有收入的要出资部分,农户也要适当征收部分,清理垃圾费的收取标准由村民自定。但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专项资金及多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必须建立专帐,专款专用。

  2、制定相关政策。由县相关部门协助制定,以县政府名义出台诸如《科学处理农村垃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文件,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等。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行为,从制度上提供法规和政策保障。村级也可以结合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形成村容治理的长效机制。

  3、建立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说,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把对村民的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抓好文明素质教育。村两委要与每户家庭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提出一些硬指标,促使家庭这个细胞做好保洁工作。为加快卫生村建设的步伐,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凡建成并通过省一级验收为“省卫生村”的,由乡奖励1万元,大村可适当增加奖金。奖励资金可由县、乡按一定的比例分担,以县为主。

  4、提供优质服务。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村,村民进行新住宅建设,县有关部门应免费提供规划和经济安全适用、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农村进行改厕、改水、改道、改人畜分居等方面,县有关部门要给予帮助和技术指导。对农村保洁队伍,县也应适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

  (五)切实加强领导

  实施“村容整洁”工程,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广大村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建设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乡、村的环境卫生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让广大村民共享文明建设成果,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政府主要负责领导要定期召开会议,经常研究,分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加快工作进展。要强化考核,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和动态管理制度,并严格依据卫生村标准采取明查暗访、互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挂钩,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最后要充分发挥村“两委会”班子在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切实加强村“两委会”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村“两委会”及村民组织,既要借助上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又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带领广大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建设,切底改变“脏、乱、差”面貌,优化村居和生活环境,建设文明美好幸福家园。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倡议书】相关文章: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10-09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07-19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07-15

有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06-12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11-08

关于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的倡议书范文07-25

生态环境倡议书12-24

农村环境整治口号03-30

农村环境整治口号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