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的成语
有关孔子的成语1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有关孔子的成语2
孔子的成语有: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有关孔子的成语3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7、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28、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9、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30、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2、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33、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34、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35、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36、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3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39、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40、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1、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2、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4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45、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6、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4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49、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5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1、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52、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5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5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5、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5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57、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5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59、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6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63、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64、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65、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6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67、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68、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69、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0、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有关孔子的成语4
有关孔子的成语
1、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3、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4、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6、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7、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9、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10、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11、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12、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3、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14、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5、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16、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17、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8、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9、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21、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22、蜗角之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3、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24、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5、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26、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27、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8、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9、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30、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31、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3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有关孔子的成语5
孔子有这样一段故事,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大意是说,孔子在陈国时断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来。子路抱怨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做人的道德标准,不会因为顺境、逆境而有所不同,那么能否在各种情况下都坚持住,不动摇,是对自己道德品质的检验。而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与时俱进”,从权宜走向权益,离自己的口号越来越远。
孔子留下做人的道理,维持了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年的道德规范,现代人连这个都敢嘲笑,因为社会的整体道德已经下滑得很厉害了。讲出“做好人”的时候,人们却以为他们有什么政治目的或者精神不正常了,人们已经不知道做人的标准了。
有关孔子的成语6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孔子的成语】相关文章:
孔子名言成语大全10-26
孔子成语故事12-19
孔子成语故事7则01-15
孔子励志成语大全10-23
孔子绝粮的成语故事11-26
有关孔子绝粮的成语故事11-15
「成语典故」孔子的韦编三绝11-13
孔子哲言孔子名言11-11
三字经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