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安全观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防患于未然”语出《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出《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出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语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长治久安”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防微杜渐”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未雨绸缪” 语出《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绸缪:缠绵.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意思也可以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绸缪”做“修补”的意思。
“攻心为上”语出《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杯弓蛇影”语出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形容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牢:牲口圈。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语出《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危如累卵”语出《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语出《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 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或“前辙可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千钧一发”语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钧:三十斤;千钧 :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形容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曲突徙薪”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百密一疏”语出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喻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喻”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语出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释义:殃:使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如果一方出现了问题,另一方也可能遭受祸害。
“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 宫之奇谏曰:虢,虞 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宋
“三折肱为良医”语出先秦·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盲人瞎马”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风声鹤唳”语出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抱薪救火”语出《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玩火自焚”语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螳臂当车”语出《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饮鸩止渴”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 ,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古代关于安全观的成语大全及解释】相关文章:
举棋不定的成语解释及故事01-08
择善而从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13
不伦不类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多则成语故事及解释01-16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01-12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投笔从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11-10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8-20
古代关于品德的成语故事01-14
人言可畏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