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济河焚舟成语故事
济河焚舟这个成语大家了解是什么意思吗?下面yjbys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故事,以供参考!
【成语】济河焚舟
【注音】jì hé fén zhōu
【解释】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船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用法】作谓语、宾语;表示决心死战。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相近词】过河拆桥、有进无退
【押韵词】发潜阐幽、豆分瓜剖、断断休休、冥漠之都、日短夜修、跌弹斑鸠、一齐众咻、替古人耽忧、一不作,二不休、无疆之休
话说秦穆公与郑国人立了盟约之后,留下杞子、杨孙、逢孙和两千士兵为郑国人守城,然后便撤兵回国。没过多久,晋文公重耳去世,晋襄公继位。再后来,郑文公也死了,立了公子兰为国君,这就是郑穆公。郑穆公因为晋国人扶持的关系而当上了君主,所以很是亲近晋国。对于秦国留下来的杞子、杨孙、逢孙便不大客气啦!
这一天,这三人聚在一起商量:“郑国人现在和晋国人关系好得不得了,我们三个秦国人守在这里,工资也不高,待遇也不好,更不知道什么可以回秦国。现在郑国人让我们把守他们的北门。不如,我们让人回去报告我们主公,请求他派兵来攻打郑国,我们当作内应。这样只要灭了郑国,立下大功,我们就能很快返回秦国啦!”
这哥仨把如意算盘打得山响啊!于是马上派人悄悄回秦国去告诉秦穆公,让他偷袭郑国。
秦穆公此时也是上了年纪,有点儿利令智昏,便马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出兵袭击郑国的事。百里奚与蹇叔对这件事都表示反对。这两位老人认为:“第一,郑国国君郑文公刚去世没多久,趁着人家大丧去袭击人家,这是不道德的;第二,秦国距离郑国有千里之远,秦军开到郑国,也得好几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的奔波,难保不会走漏消息,而让郑国人有所准备;第三,即使郑国人没什么战斗力,但秦军跑那么远的地方去作战,是很疲劳的,战斗力也一定下降很多,能不能打赢还是两说的。”
秦穆公很生气,一反常态,把两位老人斥责了一顿,还是派出了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白乙丙、西乞术(两人都是蹇叔的儿子),号称“三帅”,领着三百辆战车(还有步兵三万人左右)立即出发,前往郑国。
大军上路之前,蹇叔便哭着对三个后辈说道:“崤(xiáo)山那一带地形险要。如果你们兵败,一定是在那里。我会让人去给你们收尸的。天啊,我能看到你们离开秦国,却不能看到你们活着回到秦国。这是多么伤心的事啊!”——秦穆公大怒,把蹇叔骂了一通。于是大军上路。
蹇叔称病,辞官回家。秦穆公送给了他很多财宝,让他养老。百里奚却没有辞官,他来到蹇叔家里,说道:“老兄啊,我们的孩子都出发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们吗?”蹇叔叹了口气,说道:“公孙枝是好人,你让他去黄河边上准备下船只,如果老天开眼,让他们逃脱到黄河边上,就可以把他们接回来。”于是百里奚马上去找公孙枝,公孙枝说道:“放心,这事交给我了。”便马上让人去准备。
话说孟明视他们三人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往郑国而去,路过周天子的国界时,照理说,是应该全部下车,摘下帽子,恭敬地路过的,但秦军个个争先恐后,呼呼喝喝,气势十分吓人。城墙上周天子的官员们纷纷说道:“秦军这么勇猛啊!这是往郑国去吗?如果是,那郑国一定完了。”——王孙满这时还是小孩子,冷笑道:“骄兵必败。秦国人太过骄横,这一去,他们要是能活着回秦国就算不错了。”
看看快到郑国地界了。这一天扎下营来,有人来报告孟明视:“元帅,有个人自称是郑国的使者,说带着礼物前来犒劳我们。”孟明视大惊,和白乙丙、西乞术面面相觑——他们此次进兵,就是要偷袭郑国,现在郑国人居然派使者前来,那意思就是说,郑国人已经知道了他们进兵的事,而且一定也做好战斗的准备了。
孟明视只好硬着头皮让人把使者请进来。使者说,他叫弦高,是郑穆公派来的,他说道:“我们主公知道三位将军远来辛苦,就让小人我,带来十二头牛(有的书中写二十头牛)前来犒劳您的左右。还望将军您笑纳。”
孟明视只好收了礼物,客气了几句,把弦高送走了。孟明视与西乞术、白乙丙商量:“本来想偷袭郑国,现在看来,郑国已经有准备了,我们走了这么远,士兵们也累了,真打起来,胜负确实也不好说。但如果空手回去,怕主公会怪罪。滑国就在不远处,不如这样,我们把滑国灭了吧,抢了他们的财宝就走。”于是一番商量,三人挥兵调了个头,把滑国给灭了。然后带着抢来的几十车珠宝财物离开,走上回秦国的道路。
其实孟明视三人被弦高给骗了。弦高并不是郑国的使者,他只是郑国一个卖牛的商人,他偶然得知秦国人要攻打郑国,吓了一跳,出于爱国之心,便装作使者前来秦军大营,探听虚实,另一方面急忙让人回国去报告郑穆公。郑穆公吃了一惊,又有人报告说北门的杞子、杨子、逢孙三人在悄悄准备战斗。郑穆公急忙把三人给赶走了,而后让人立即准备守城。
再说孟明视他们灭了滑国,以为回秦国就没事了。哪里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晋国元帅先轸(zhěn)的掌握之中。这也就是蹇叔和百里奚一直担心的——“长途奔波,一定会走漏消息”。而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他们灭了滑国,晋国人当然十分生气。晋国大元帅先轸立即派兵前往崤山埋伏。
孟明视他们因为抢了太多的财物,所以行军速度很慢。士兵们通过几个月的奔波,也很是疲倦。到了崤山,林密路险,山道又陡又滑,士兵们还得推那些装满财宝的大车,都累得气喘吁吁。
突然间一声鼓响,四周万箭齐发,秦军乱成一窝蜂,士兵们无处逃命,死伤惨重。乱箭过后,埋伏着的晋兵喊叫着从林中杀出来。孟明视等三帅急忙领兵抵抗,却哪里敌得住生龙活虎的晋国士兵?
一阵惨烈的战斗之后,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被活捉——三万余士兵全部战死,没一个逃生。崤山战斗是中国历史上有史**载的第一场歼灭战!
秦军三帅被捉到了晋国。晋襄公的母亲(不是亲生的)文嬴(yíng)是秦穆公的女儿,忙向晋襄公求请,让他把三帅给放了。晋襄公是个孝子,便就放了。孟明视等三人急急忙忙飞奔而去。
哪知,先轸来到之后,听说放了孟明视等三人,气得一口唾沫吐在襄公脸上,骂道:“你这小子怎么能这样,把这三个放了,这叫放虎归山。”晋襄公立时省悟过来,忙让大将阳处父驾上马车去追赶,还命令他说:“赶上孟明视三人,马上砍了,把脑袋拿回来。”——先轸吐了襄公一脸唾沫之后,马上后悔起来,自己只是臣子,怎么能对君主无礼呢?但晋襄公竟没有怪罪他,还只是自责自己不该放走了孟明视等三人。这让先轸更加不安,心中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了。
话说阳处父追到黄河边上,看到孟明视等三人已经上了一条小船——那船就是公孙枝安排的,都快到河**了。阳处父急忙解下自己马车的一匹马,叫道:“三位将军快回来,我们国君说要把千里马送给你们。”孟明视叫道:“马就不必了。过个两三年,我一定回来报答你们崤山的恩情。”
崤山兵败的消息传回了秦国。秦穆公非常懊悔没有听百里奚与蹇叔两位老人的话。待到孟明视三人平安回来,秦穆公是又伤心又欣慰。孟明视等三人跪在地上请死,秦穆公说道:“是我的过错,怎么能怪罪三位将军呢?”于是让他们三人继续领兵。
孟明视日夜想着报仇,便努力训练士兵。过了两年,便向秦穆公提出要攻打晋国,秦穆公答应了,让他带着西乞术、白乙丙领着四百辆战车进攻晋国。没想到,先轸的儿子先且居用兵如神,在彭衙(yá)这个地方再次把孟明视杀得大败。
孟明视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脸面再活下去了,他把自己装进囚车里,让人押回秦国。
秦国的百姓与士兵都要求秦穆公杀了三帅,尤其是孟明视。但秦穆公并没有照办,只是说道:“胜败兵家常事。”继续让三帅领兵。
孟明视经过两次失败,心中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把家中所有的财产都变卖了,用得来的钱补贴给阵亡士兵的家属,自己则日夜住在军营之中领兵训练,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恰巧这一年冬天,晋国人伙同宋、陈、郑三国攻打秦国边界。秦国士兵都要求出战,但孟明视命令坚守,不许出战。晋国人因此抢了秦国两座城池。他们大肆嘲笑孟明视成了胆小鬼。秦国朝中甚至有大臣要求秦穆公把孟明视给换了。但秦穆公不为所动,仍然让孟明视继续带兵。
崤山失败的第三年,孟明视请秦穆公一起攻打晋国,说道:“如果这次再失败,我决不活着回来。”
秦穆公也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失败了,我也没脸活着了。”于是拿出许多财物,赏赐给士兵们及其家属。秦国士兵因为多年来一直吃败仗,憋着一股气训练多时,就为了这一战,所以互相勉励:“不打胜仗,绝不生还。”
秦军五百辆战车开往前线,渡过黄河。孟明视下令:“烧船!”把战船全部烧毁——这就是“济河焚舟”的来历,也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前身。可以说,后来的项羽是学了孟明视。
秦国士兵原本就彪悍,此时见烧了船,断了退路,不仅没有慌张,反而都存了必死之心。他们一路攻杀,很快便夺回了上次被晋国人抢去了两座城池,秦国人杀红了眼,一路猛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晋国几座大城。所到之处,晋国人要么闻风逃窜,要么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晋襄公知道秦国人抱着必死之心奋战,便命令军队不许出战,只许坚守,竟任由秦国人在晋国的土地上来去自如。
秦穆公也知道晋襄公在给自己面子。在晋国士地上横冲直撞一番之后,秦军来到崤山,收殓三年前战死的士兵尸体,进行祭奠。西边二十几个小国听说秦军大胜,打得晋军不出敢门,立即望风归顺秦国。周天子听说秦军的威名,便赐给秦穆公金鼓。于是秦穆公成为春秋时期第四霸主。
后来人们便用“济河焚舟”来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的态度。
【济河焚舟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故事11-07
经典成语故事08-18
成语故事07-22
车水马龙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车水马龙的故事11-17
战争的成语故事03-01
经典的短篇成语故事03-01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03-10
成语故事作文03-10
舍本逐末的成语故事03-08
睡前成语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