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三则
学习成语故事不仅可以增长语文知识,还可以学习历史故事。以下是yjbys小编收集的成语故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一
【成语】: 方寸已乱
【拼音】: fāng cùn yǐ luàn
【解释】: 心已经乱了。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因兵败暂时投靠荆州刘表。他听说徐庶很有谋略,便请来做自己的谋士。不久,曹操进攻荆州,刘表病死,刘备向南败走。这时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为了营救母亲,不得不向刘备辞别,去见曹操。临行前,他指着自己的心胸说,本来想和将军共同努力,建立霸业,只是因为老母亲被抓,方寸乱矣(心里乱得很),所以只好告辞了。徐庶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方寸:指心。这个成语指心绪已经慌乱。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二
【成语】: 废寝忘食
【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释】: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故事】:
“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述而第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已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由于有远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实。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三
【成语】: 分崩离析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解释】: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成语故事】:
“分崩离析”这则成语的崩是倒塌;析是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把它并吞过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说:“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说:“你俩既然辅佐季康,就应该尽力劝阻他。”
冉有又说:“不过,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现在不攻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
孔子说:“这话不对!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人口的多少;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一安定,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而你们俩辅佐季康,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烦在内部而不在外面。在这个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个成语“祸起萧墙”,形容内部发生祸乱。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三则相关文章推荐:
1.精选成语故事三则
3.历史成语故事三则
8.幼儿教育成语故事
9.幼儿成语故事三则
10.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三则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成语故事07-26
经典成语故事08-18
成语故事精选07-26
经典成语故事11-07
成语故事07-22
幼儿教育格言11-21
幼儿教育心得03-04
幼儿教育的介绍06-20
幼儿教育的发展06-20
幼儿教育知识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