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1
【拼音】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典故】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释义】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在一起干大事
【近义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相反词】切磋琢磨
【成语造句】
◎ 第三,它不把艺术形式视为孤立自在、抽象纯粹的东西,而总是使之在与自然、社会、人生的整体联系之中获得意义,从而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总是浑然一体、无法割裂开来的,这又与那种形式主义倾向不相为谋。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2
1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
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自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 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 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 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道不仅仅指简单的.志向或兴趣,它在哲学中是宇宙的本源,是最深刻的东西,统领着世界,可以理解为人的境界。
2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点评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自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3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带着门下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回到了当时季康子主事的鲁国。由于季康子没有重用孔子,孔子认为是由于两人的观念不一样,没有一起共事的必要。
1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2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bù xiāng wéi móu
【出处】《论语·卫灵公》
【解释】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在一起干大事
3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点评
不相为谋意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道不仅仅指简单的志向或兴趣,它在哲学中是宇宙的本源,是最深刻的东西,统领着世界,可以理解为人的境界。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志趣相投的人做朋友或者共事能事倍功半哦。
【不相为谋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01-01
才疏意广的成语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语故事12-28
呵壁问天的成语故事12-28
弹冠相庆的成语故事12-26
诚惶诚恐的成语故事12-26
坐享其成的成语故事12-19
强弩之末的成语故事12-19
成语故事的成语12-14
成语的成语故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