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势如破竹的故事

时间:2024-02-26 19:28:13 林惜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势如破竹的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语势如破竹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势如破竹的故事

  成语释义: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几节劈开以后,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来源追溯: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无复著手处也。

  故事链接:

  杜预,字元凯,是西晋一位著名的将领,就在他被封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后不久,他又向晋武帝建议出兵彻底消灭吴国。晋武帝犹豫未决,便召集大臣们 一起商议,结果有不少大臣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吴国是一个强敌,加上当时正值盛暑,河水泛滥,很容易发生瘟疫,对不适应在沼泽地区打仗的北方士兵来说,是很 不利的,不容易取胜。因此他们建议等到明年春天再发兵,那时才有比较大的取胜把握。

  可是,杜预却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说:“战国时代的 燕国大将乐毅,在洛西一战,一口气攻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这除了指挥有方以外,主要是士气旺盛;而现在我们已经灭掉了蜀国,将士的士气正在旺盛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兵去攻打吴国,就像是劈竹子一样,等劈裂几节以后,剩下的便会迎刃而解,而不会有任何阻碍了。”

  晋武帝听了,同意了杜预的意见。于是,杜预立刻出兵,他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攻占了吴国的许多城池,还俘虏了吴国都督孙歆和文武高级官员二百多人。接着,杜预率大军势如破竹地向吴都建业进发,很快攻下了建业,灭掉了吴国。

  学以致用:

  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军大举反攻,接连取得了几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势如破竹,迅速地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成语故事

  公元二六五年,司马炎废除了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至此,原先鼎立的三国只剩下了东吴一家。

  东吴自孙权死后,内部争权斗争越演越烈,政局动荡不定。到孙皓做了国君后,东吴的政治愈加腐败,人民徭役繁重,困苦不堪,西蜀的灭亡,更使东吴处于“齿寒”的境地。只是由于司马炎刚称帝,需要一段时间来安定内部,统一认识,创造灭吴的条件;再加上北方鲜卑、匈奴人时常进兵骚扰,牵制了西晋相当一部分力量;而驻守荆州的东吴名将陆抗又足智多谋,使得西晋一时无力进伐东吴,因此双方处于相持抗衡的局面。然而,昏庸的孙皓却没有利用这一良好时机巩固内部的安定团结,奋发图强,反而加重赋税,对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短短的十来年功夫,富饶的东吴变得“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国力虚弱到了极点。人民的反抗此起彼应,东吴政权已摇摇欲坠,早先晋吴相持抗衡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司马炎见时机成熟,听取了部分大臣的意见,于公元二七九年冬发兵二十万,分为六路同时出击,在东西干里的边境线上,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东吴的军队没有多大抵抗能力,各路晋军所向被靡,打到哪里,胜到那里,很快就攻克了江陵、夏口、武昌等东吴重镇。沅水、湘水以南,零陵、桂阳、衡阳,直到广州的所有东吴郡县守令全部主动投降晋军。仅仅二、三个月功夫,东吴的大部分国土已落到晋军手中。

  恰巧这时候,春雨连绵不绝,河水泛滥,给晋军行军作战带来了许多困难。晋军六路兵马总督贾充上书司马炎,建议收兵返回,以后再找机会伐吴。自中路出击的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六路兵马大部归他调度)获悉这个消息,急忙上表,要求司马炎下令乘胜进军,一举消灭东吴,决不要半途而废。同时,杜预又在武昌召集各军将帅开会,商议进兵攻打建业(东吴国都,即今南京市)。会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东吴乃是百年之寇,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消灭掉。现在就快要到夏天了,水势刚开始下降,疾病又马上会流行,还不如收兵,到明年冬天再集中力量来消灭它。”杜预听了以后,站起来激动地说:“从前乐毅依靠济西一役,几乎消灭了强大的齐国。现在我军士气旺盛,军威大振,继续进攻吴国,就好像是破竹子那样,等到劈开几节之后,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再也不要费什么大的气力了。”杜预的看法,得到了大部分将领的赞同。司马炎也同意了杜预的意见,命令各路晋军水陆并进,直取建业。

  战争的进展正如杜预所估计的那样,东吴的军队已经毫无斗志,晋军所到之处,吴军大多数不是早已逃之夭夭,就是出城投降。虽有少数部队也曾竭力抵抗,但是不堪晋军一击。因而,晋军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大的抵挡,长驱直入,迅速逼近了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挽救,只得学刘禅的样子,乖乖地自缚出降。晋军一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东吴。

  成语寓意

  “势如破竹”体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不仅表现为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还表现在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扩张。公元二七九年,东吴政权正处于由存在转为灭亡的根本质变之中,晋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灭掉了东吴,这个过程就可说是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杜预看清了事物的这种发展趋势,并运用劈竹子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趋势,因而坚决主张乘胜进军,一举灭吴。事实证明杜预的分析是正确的。这个历史故事告诉人们:当事物的质变过程到来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新质在量上的迅速扩张看成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大力促进它的发展,以加速质变的完成。如果按照量变的“常规”来衡量它,阻碍它的发展,就会贻误时机。

  成语辨析

  势如破竹—势不可当(势不可挡)—锐不可当(锐不可挡)

  三者都可形容气势迅猛。区别在于:“势不可当”和“锐不可当”重于“不可当”,“势如破竹”重于“如破竹”。在强调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时,用“势如破竹”更恰当。在强调气势不可抵挡时,用“势不可当”或“锐不可当”更明确。“势不可当”和“锐不可当”的区别在于“势”和“锐”。强调迅猛的来势时,宜用“势不可当”;强调勇往直前的锐气时,宜用“锐不可当”。“锐不可当”可与“气势”“势”“来势”一类词配合;“势不可当”和“势如破竹”由于本身含有“势”字,就不宜与之搭配。

  势如破竹—破竹之势

  这两个成语意义相同。但语法功能不同:“破竹之势”一般作宾语,主语;“势如破竹”一般作定语、谓语。

【成语势如破竹的故事】相关文章: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01-11

儿童成语故事:势如破竹07-17

成语的故事01-09

成语的故事11-17

车水马龙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车水马龙的故事11-17

[优选]成语的故事09-19

关于成语的故事11-22

成语甚嚣尘上的故事02-22

成语曲高和寡的故事02-22

成语返老还童的故事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