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叛亲离成语故事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1
【注音】zhòng pàn qīn lí
【典故】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左传·隐公四年》
【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离析
【反义词】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押韵词】和稀泥、饰怪装奇、燕舞莺啼、强弩之极、寒心酸鼻、如临大敌、禀性难移、摧坚殪敌、本性难移、所当无敌、......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他的哥哥卫桓公篡位,对内残暴统治,对外穷兵黩武。鲁隐公问大臣对公子州吁的看法,众仲认为公子州吁残暴狠毒,失去亲信的拥护,众叛亲离必定失败。后果然让石儒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
【示例】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成语例句】
◎ 袁世凯终于陷入了众叛亲离的绝境,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
◎ 我多次被他打得鼻青眼肿,我怎能和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呢?!人家的婚姻基础建筑在两厢情愿上,我们的婚姻难道建筑在拳头上吗?我知道自己是吃了懦弱的苦头了,可怜我真是一步行差步步错啊!"现在,领导说我不是,亲友说我不是,父母也说我不是,把我赶出了家门,我众叛亲离了。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2
众叛亲离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己做了卫国的国君。州吁对内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外只知道用武力,攻取别国的土地和城池。因此,本国的民众和邻国人民都很痛恨他。
鲁国国君隐公向他的大夫众仲说:“州吁能在国君的位子上持久吗?”众仲回答:“州吁依仗他的武力,制造祸乱,把灾难带给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乱用酷刑,杀害忠良,失去了亲信的支持,使自己完全陷于孤立的境地。‘众叛亲离,难以济矣’(意思是说,广大的`民众背叛他,亲信的人离开他,想要保住王位是不可能的)。请看吧,失败和灭亡正等待着他呢!”事实正如众仲所说的那样,州吁因为不得民心,篡位不到一年,就被国人推翻并杀死了。
后来人们常用“众叛亲离”指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陷入十分孤立的境地。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3
1 、众叛亲离的故事
春秋时,卫国君主卫桓公有个弟弟,名叫州吁。公子州吁有满身的武艺,就想篡夺兄长的位置。
周平王死了,卫桓公到洛阳参加丧礼。州吁为兄长饯行,敬酒给桓公。桓公依照礼节,向弟弟回敬一杯酒。州吁趁哥哥没注意,突然拔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桓公杀死,篡夺了国君之位。
州吁即位之后,觉得国人对自己不服。为了不让大家有反对自己的机会,他发动战争,联合陈、宋、蔡三国去攻打郑国,想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可是,郑国的防守非常严密,所以州吁打了败仗。
鲁国国君隐公问大臣们:“州吁这样做,能长久吗?”
一位大臣说:“州吁只知发动战争,四处树敌,老百姓不会对他效忠。他为人心狠手辣,谁都不敢亲近他。正因为如此,老百姓反对他,亲信的人背离他,这样的政权如何长久得了?其实,兵跟火是一样的,一味地用兵,却不懂得收敛和节制,就与玩火自焚差不多。我觉得,州吁很快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果然,不到一年,卫人就借助陈国之力,将州吁杀死,报了杀害先君之仇。
2、 众叛亲离的材料
【注音】zhòng pàn qīn lí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离析
【反义词】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年代】古代
【例句】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死无葬身之地。
3 、众叛亲离的点评
故事中州吁虽有满身武艺,却没有做大事的能力。所以这样的政权无论如何都是长久不了的,这也就有了后来被杀死的悲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勇有谋,而且要懂得拉拢民心,也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百姓心中值得信任的人。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12-24
成语故事杞人忧天12-24
以古非今成语故事12-24
袂云汗雨成语故事12-19
以卵击石成语故事12-18
成语故事:兔死狗烹12-16
成语故事投鼠忌器12-15
成语故事文12-15
最新成语故事12-15
孝顺成语故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