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1-12-11 18:10:05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6篇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1

  【释义】形容人胆怯多疑,对什么事都怕,不敢放手去做,既不敢进,又不敢退,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6篇

  【出处】此典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春秋时,晋、楚两国相互争夺诸侯之长。

  有一次,晋灵公在扈地(故址在今河南省原武县西)会合诸侯,但不见郑穆公(郑国介于晋、楚之间,当时是附属于晋国的),便以为郑君对晋图谋不轨。

  郑公子归生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的执政者赵宣子,说:“……我君(指郑穆公)在三年中,先后三次朝见晋君,我国虽小,但对晋国却已尽了最大的力量。

  现在你们晋国还认为郑国的表现不能让你们满意;这样,郑国只有亡国而已,不能再增加对晋国的礼节了。

  常言道:‘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隐’。

  郑国现在的处境就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担心晋国袭击。

  一头鹿被人追赶的时候,是没有多余工夫选择庇护场所的。

  如果郑国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会无暇去选择庇护场所了。

  晋君的命令好像是无穷无尽,这使得郑国没有再好的办法。

  我郑君也知道国家要灭亡了,因而只好积蓄全国的力量,在国境上等候晋国大军的光临。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2

  【拼音】wèi shǒ wèi wě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郑国出于晋国与楚国之间,晋楚争霸经常打击与拉拢郑国。一次晋灵公召集小国开会,郑穆公没有去,晋灵公想出兵威胁,郑公子归生知道后给晋灵公写信劝止,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如果被逼无奈就投降楚国,两国和谈。

  【出处】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左传·文公十七年》

  【释义】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胆子小

  【相近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相反词】无所畏惧、当机立断

  【成语造句】

  ◎ 在铜陵,墨守陈规,畏首畏尾,左顾右盼已为人耻笑。

  ◎ 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畏首畏尾,要善于在困难的条件下开拓新的局面。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3

  [成语拼音] wèi shǒu wèi wěi

  [成语解释]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典故出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成语故事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hù)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4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

  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

  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5

  【成语】:

  畏首畏尾

  【拼音】:

  wèi shǒu wèi wěi

  【解释】: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近义词】: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反义词】:

  无所畏惧当机立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故事】: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6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

  意思:前也怕、后也怕。比喻胆小害怕、顾虑很多。

  春秋时,有一年,晋国召集一些小国开会,郑国没有出席。晋国怀疑郑国要投靠南方的大国楚国,于是准备出兵攻伐郑国。

  郑国得了消息,就给晋国去信说:“我们郑国地小势弱,对你们向来不敢怠慢,贡品礼物定期不断敬送。但你们还要怀疑欺压我们。郑国宁可灭亡,也不能一味忍受了。古人说过,如果前头也怕,后面也怕,全身还有哪个地方不怕的呢?又说,鹿到生命危急时,就无暇选择藏身之所了。我们郑国临到要被灭亡时,也会像鹿一样随便找个躲避的地方,那就是只好去投靠楚国了,是你们逼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诗词。”

  晋国见郑国态度强硬,一是不怕,表示要全力反抗;二是万不得已时准备和楚国结盟,而不向晋国屈服。晋国考虑,出兵不一定对自己有利,便派员前往郑国,进行和谈了事。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6篇】相关文章:

1.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

2.成语的成语故事

3.纷至沓来的成语故事

4.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

5.倾箱倒箧的成语故事

6.随珠弹雀的成语故事

7.披坚执锐的成语故事

8.亡戟得矛的成语故事

关于我们|致应届毕业生|会员协议|法律声明|问题反馈

觉得【应届毕业生网】对应届生求职有帮助,记得分享给其他应届生,网址是“应届毕业生”的声母YJBYS.com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