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
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1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 乡愿 ,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 好好先生 ,他们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后简化为 同流合污 。
查看同流合污的意思
词语同流合污 拼音tóng liú hé wū 意思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同流合污的故事 示例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同恶相济 狼狈为奸 反义词泾渭分明 洁身自好 同流合污成语接龙:同流合污 ?? 污泥浊水 ?? 水至清则无鱼 ?? 鱼贯而入。
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2
【汉字书写】:同流合污
【汉语注音】:tóng liú hé wū
【成语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同流合污的意思】:流:流俗,不好的风俗;污:肮脏、混浊的世道。思想与言行随着世俗而浮沉,没有独立的节操,混同于俗流,或指跟坏人一起去做坏事。
【同流合污的近义词】:同恶相济、狼狈为奸、随俗浮沉、沆瀣一气、随波逐流;
【同流合污的反义词】:明哲保身、志同道合、泾渭分明、精诚团结、洁身自好;
【同流合污的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的徒弟万章问孟子:“孔子为什么如此厌恶好好先生,要骂他们是道德败坏的人?”孟子解释说:“像这样的好好先生为人处事圆滑,方方面面阿谀逢迎,都是一些八面玲珑的人,看起来忠厚老实为人清廉,你说他有什么大错呢又没有,但是他却经常言行不一,总是用一副友善的样子欺骗他人,实质上就是伪君子,这些人同流合污在一起不值得人们称道。”万章听完以后又说道:“我记得孔子曾经说过,他因为狗尾草冒充禾苗而不喜欢它;因为三教九流的思想会把仁义破坏而厌恶;因为夸夸其谈的人会破坏信用而不屑;甚至因为紫色会影响红色他也不喜欢…”孟子接过万章的话说:“孔子正是因为好好先生会把圣德搞成歪门邪道所以他才会厌恶,从一个君子的角度来看,应该尽量把事情往正道上引导,这样才能做到拒绝虚伪的善意以及邪恶的东西。”
【同流合污例句】
宋.朱熹《答胡季随书》:“细看来书,似已无可得説…如此则更说甚讲学,不如同流合污,着衣吃饭,无所用心之省事。”
明.高攀龙《今日第一要务疏》:“夫天下固有沽名钓誉之小人,而必无同流合污之君子。”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陛下新登宝位,宜信任贤良,远斥奸佞,庶可宗社危而复安。”
曹靖华《飞花集永生的人》:“当然,世上所谓洁身自好,在某种情况下,不同流合污,是一个人的风骨,是好的。”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二章:“这也只是他在房间里私人谈话中的态度,出去之后,他还不是同流合污了,加入反民主者的行列中一同摇旗呐喊?”
【同流合污造句】
单位里那帮人总是绞尽脑汁把公家的东西弄走,像他们这样同流合污的社鼠猛狗据说哪里都有。
中小学生时代应该多跟专心致志学习的同学交朋友,而不要跟爱打架不读书好逸恶劳的孩子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3
出处:《孟子·尽心篇》。
意思:比喻在坏的环境里,在坏的风气影响下,不能保持清白,而跟着坏起来。
孔子很厌恶那些“乡原(yuán)”,说他们是“德之贼”。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这件事,万章不明白所谓“乡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于是,孟子解释说,“乡原”就是乡里中的原人。原,同“愿”,是谨善的意思。所谓“乡原”,就是八面玲珑、惯会奉承讨好的人。这种人,往往在一乡之中,被百姓公认为“好好先生”,但是这种“好好先生”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伪君子,所以孔子说他们是“德之贼”(道德的破坏者)。
万章还是不太明白,问道:“既然一乡的人都说他是个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以为德之贼,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道:“这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看起来好像忠诚老实、公正廉洁,心情语录,大家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其实他根本不能起什么良好的作用。因为他表面上像是好人,这就更坏,故曰‘德之贼’也。”
这里,孟子所说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就是“同流合污”这句成语的出处。
【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坐享其成的成语故事12-19
强弩之末的成语故事12-19
成语故事的成语12-14
成语的成语故事12-13
纷至沓来的成语故事12-13
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12-13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12-11
倾箱倒箧的成语故事12-11
随珠弹雀的成语故事12-11
披坚执锐的成语故事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