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1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注释】:
闻:听说。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申:伸展,舒展。后作伸。
大行(háng):(1)大,通太,大行:太行山。(2)大:宽大。行:道路。大行:宽阔的道路。
方:正在。
北:面向北方。
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之:动词,到……去。
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将:又。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御:驾驭车马。
者:…的人。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此数者:这几个条件。
恃:依靠,依仗。
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
犹:犹如,好像。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成语故事大全2
明察秋毫
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
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成语故事大全3
居安思危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打消攻打的念头。
其它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
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
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
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故事大全4
【注音】yǐ luǎn jī shí
【出处】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荀子·议兵》
【解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不量力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以卵投石、不自量力
【押韵词】出言吐词、尺枉寻直、瞎马临池、分毫不值、夸大其词、气壮理直、争长黄池、含糊其辞、洗手奉职、一钱不值、......
【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到齐国去的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脸色不好,不宜前去。墨翟根本不相信他的这一套,说算命先生是迷信,迷信是战胜不了真理的,拿迷信来否定真理就好比以卵击石,对真理毫无损伤
【示例】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成语例句】
◎ 武汉是军事重地,敌人大军云集,虽然此时蒋、冯、阎大战正在酝酿,但红一师若去攻打武汉,实是以卵击石。
成语故事大全5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讲的是鲁哀公了解到颜阖非常贤明,想要他出山帮助自己,可是贫穷的颜阖并不吃收礼物这一套。品行端正的人,即使出身贫穷,富贵送上门也不会受诱惑,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1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
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贫穷的颜阖不受。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迎。这样的人难得。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2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yǐ zhū tán què
【解释】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庄子·让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方法不对
【近义词】得不偿失
3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点评
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方法用错,轻重颠倒,得不偿失。故事中的颜阖就不是贪图富贵的人,鲁哀公用送礼的方式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治理,是方法用错了。要用自己正确的理念和对百姓的担忧或许能打动颜阖这样的人呢?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找对方法去解决,还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成语故事大全6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他勤于政事,处理政务从不拖延,对下属的赌博及贪小便宜的行为严惩不贷。他主张勤俭节约,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将造船剩下的竹屑、竹枝制成钉子再造船,对待工作真是兢兢业业。
1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他勤于政事,处理政务从不拖延,对下属的赌博及贪小便宜的行为严惩不贷。他主张勤俭节约,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将造船剩下的竹屑、竹枝制成钉子再造船,对待工作真是兢兢业业。《尚书·虞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者,有人解释说"一日"是将犯人缚在十字架上砍下四肢和头颅,"二日"是把绑犯人于十字架上任其死去,"兢兢"(借为矜)是举矛刺喉,业业(借为削)是割削犯人肌肉。
2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jīng jīng yè yè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用法】作宾语
【近义词】业业兢兢 小心翼翼
3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点评
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他勤于政事,处理政务从不拖延,对下属的赌博及贪小便宜的行为严惩不贷。他主张勤俭节约,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将造船剩下的竹屑、竹枝制成钉子再造船,对待工作真是兢兢业业。【释义】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故事大全7
【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单父县令宓子贱坐在公堂弹琴却能把县治得很好,而继任的巫马期每天披星戴月、事必躬亲,十分劳累才把县治得井井有条,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秘诀。宓子贱说得善于利用能干的人为你办事。
【典故】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
【相近词】早出晚归
【反义词】悠闲自得
【成语例句】
◎ 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数九严冬,张荣烈和他的20多个伙伴披星戴月,赶制一种用红薯渣酿制的白酒。
成语故事大全8
【拼音】guàn xiǔ sù fǔ
【典故】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释义】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财粮富足
【相近词】贯朽粟陈、贯朽粟红
【押韵词】独立自主、求签问卜、鸣玉曳组、燕歌赵舞、闻鸡起舞、掘室求鼠、喧宾夺主、衣妆楚楚、笃信好古、宫邻金虎、......
【成语故事】西汉初年,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使得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汉文帝和汉景帝仍坚持这个既定的国策,国库里钱币堆成山,穿钱的线都腐朽了,粮库里积压的粮食无数,仓库容纳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谷子腐烂不能再食用了
【成语示例】故其承文帝富庶之后,贯朽粟腐。 宋·陆九渊《问汉文武之治》
成语故事大全9
【拼音】tuī lí ràng zǎo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孔融四岁时,只取家里分给兄弟吃的梨的最小的,把大的让给哥哥们。南朝梁代人王泰年幼时,祖母分枣子与栗子给他们兄弟吃,只有他不上前哄抢,祖母问其故,他说:“不取,自当得赐。”
【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不取,自当得赐。
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见
【解释】指兄弟友爱。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推枣让梨
【押韵词】忧心如捣、不贪为宝、舒头探脑、好马不吃回头草、鹤归华表、摇头摆脑、札手舞脚、江东父老、田夫野老、鸿飞雪爪、......
成语故事大全10
【注音】jī fù bǎo yáng
【典故】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
【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很势利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饥附饱扬
【反义词】忠贞不渝
【同韵词】莺颠燕狂、曲为之防、意义深长、生不逢场、日短心长、生死存亡、玩故习常、昧昧芒芒、空手套白狼、弃短用长、......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燕王的儿子慕容垂因受到排斥就去投奔亲秦王苻坚。苻坚十分隆重地迎接他。宰相王猛认为慕容垂有雄才大略,应该杀了他。苻坚不听。权翼认为慕容垂是饥饿的老鹰吃饱了就会离开。后来慕容垂成为后燕的第一位君主!
【成语举例】满少卿饥附饱飏,焦文姬生雠死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
成语故事大全11
【词目】兢兢业业
【注音】jīng jīng yè yè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用法】作宾语、状语;指人处事认真。
【结构】联合式
【近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恪尽职守。
【反义】敷衍塞责、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同韵】植善倾恶、云中白鹤、春宵一刻、逞妍斗色、半身不摄、褦襶触热、东邻西舍、坐运筹策、罪在不赦、汤烧火热……
【色彩】褒义词。
【兢兢业业的故事】
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他勤于政事,处理政务从不拖延,对下属的赌博及贪小便宜的行为严惩不贷。他主张勤俭节约,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将造船剩下的竹屑、竹枝制成钉子再造船,对待工作真是兢兢业业。《尚书·虞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者,有人解释说"一日"是将犯人缚在十字架上砍下四肢和头颅,"二日"是把绑犯人于十字架上任其死去,"兢兢"(借为矜)是举矛刺喉,业业(借为削)是割削犯人肌肉。
成语故事大全12
【拼音】běi sǒu shī mǎ
【典故】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旧唐书·萧瑀传》
【释义】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用法】作谓语、定语;同“塞翁失马”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同韵词】不公不法、胸有鳞甲、装聋卖傻、舞文枉法、深文峻法、不变之法、装聋装哑、解衣卸甲、一日之雅、雍荣闲雅、......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成语举例】北叟失马的`事情也未必不发生。
成语故事大全13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
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弃疾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这一天,他试探道:“现在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弃疾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在国内的弃疾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另一个故事是:
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骗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领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但他们的密谋破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淮南子》的作者评论这两件事说:“听信坏人的话,使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就像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一样(犹削足适履),太不明智了。
成语故事大全14
怙恶不悛
怙:依靠、仗恃。悛:悔改。怙恶不悛的意思是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这个成语比较生僻,出自《左传》,是《左传》用来评价陈国国君陈桓公的。
话说春秋时期,郑国和陈国是邻国。有一年,卫国联合宋国、陈国,进攻郑国。郑国国君郑庄公,派使者向陈国求和,陈桓公拒绝了郑国的要求。五父劝谏说:“对邻国亲近和友善,是国家的珍宝、立国的根本。”但陈桓公认为,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才是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没有同意五父的建议。
郑庄公求和不成,只能决一死战,取得了胜利,但心里却埋下了对陈国的怨恨。第二年,郑庄公发兵攻打陈国,大获全胜。《左传》中为此评论陈桓公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可滋长。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悔改,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
虽然像国家之间这种大善大恶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怙恶不悛就是提醒我们时刻牢记这点的最好启示。
曲高和寡
宋玉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夫,不但学问渊博,文章写得更是出色。
但是,由于内容过于深奥,百姓们大都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称赞他。也因此,楚王怀疑他行为不检点,便把他找去,问他是不是有对不起百姓的地方,不然,楚国的百姓们为什么都不称道他?
宋玉于是举了一个例子对楚王说:“有一个人在都城里唱歌,他起先唱的是乡间流行的通俗歌曲‘下里’、‘巴人’,人人会唱,因此跟着他高声齐唱的有好几千人;
后来,他改唱另一首较艰难的曲子‘阳阿’,跟唱的便只有几百人了;
再后来,他唱了一首更为高雅的‘阳春白雪’,这首歌比前面的曲调深奥多了,会唱的人很少,跟唱的只剩下几十人了。
到最后,他调和古音,达到极致,就没几个人能跟着他唱了。这完全是因为曲调的境界与高深,应和的人自然就愈少的缘故。譬如溪流中的小鱼,哪里会知道汪洋大海的深奥呢。
读书人的情形也是相同的,文章写得太深奥,能够鉴赏的人自然也就比较少了。
老生常谈
三国时代,魏国有个名叫管辂(lù)的人,八九岁的时候,便能在泥土上画出日月星辰的形象,并加以解说。长大以后呢,对《周易》了解得很透彻。他常替人占卜,每次都很灵验。
有一次,吏部尚书何晏将管辂请了去,另一个尚书邓扬也在座。
何晏对管辂说:“听说你能未卜先知,请你替我卜上一卦,看我有没有做三公的希望?还有,最近连续梦见十几只苍蝇扑向我的鼻子,赶也赶不走,不知是什么缘故?”
管辂说:“请原谅我直说。从前周公辅佐成王,经常坐着等待天亮,由于他的敬职守责,才能使国运兴隆,各国诸侯都拥护他。这完全是遵循天道的结果,不是卜筮可以说明的。现在你权高势赫,但感怀你德行的人少,惧伯你威势的人却很多,这不是好现象。鼻的位置在天中,苍蝇扑面,主悲,我希望你上追文王,下思尼父(尼父,就是孔子),则三公可望,苍蝇可驱了。”
邓扬在旁边听了说:“此老生常谈,我都听厌了。”
这就是“老生常谈”的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15
郎自大
【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释读】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11-14
经典的成语故事10-20
经典成语故事01-16
成语故事经典11-21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2-05
成语故事精选12-12
成语故事:爱屋及乌04-23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05-26
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11-25
中国成语故事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