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

时间:2022-12-30 08:41:43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成语故事(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成语故事(15篇)

经典成语故事1

  对牛弹琴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很会弹琴。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一天,公明仪在郊外游玩时,看到了一头牛。他想:大家都赞扬他的琴技,不如我给牛也弹一曲吧!给牛弹奏了一曲古雅的曲子,牛埋头吃草不理他。他又弹奏了一曲欢快的曲子,牛依然埋头吃草不理他。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结果牛还是不理会他。公明仪非常失望,开始怀疑自己的琴技。路人说:“不是你弹的琴不好,而是牛根本听不懂啊!”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他每天早起晚归,非常辛苦。有一天,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一不小心,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死了。农夫捡起了野兔,回家和妻子美美吃了一顿。从此以后,农夫不想干活了。他专门坐在田地里等兔子撞树桩。可是他等啊等啊,却再也没等到。最后,农夫的庄稼都荒废了。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他白天放羊,晚上就把羊赶进木桩做的羊圈。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这位牧民很后悔,马上听从邻居的劝告堵上了窟窿。

经典成语故事2

  【拼音】jī shān zhī jié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小有才气的薛方一度担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离开。后来,王莽用豪华大车高标准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气地谢绝使者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出处】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吕氏春秋·求人》

  【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同韵词】不知不觉、庄生梦蝶、内外有别、口耳之学、赶尽杀绝、竹杖芒鞵、才貌双绝、迟徊不决、惊才绝绝、君射臣决、......

  【示例】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汉书·鲍宣传》

经典成语故事3

  弹冠相庆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一直仕途不顺。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多年布满的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弹冠相庆的故事

  西汉宣帝时,王吉和贡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们很早相识,而且因为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们两个人,无论是学识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总是不够顺利,得不到皇帝的喜爱。

  贡禹曾担任过很多职务,但多次被罢官。这样的经历,一次两次还行,可是一旦频繁地出现,他心中就会闷闷不乐,陷入忧愁之中。王吉虽然没有多次罢官的经历,但一直以来没担任过重要的官职,郁郁不得志。两人同病相怜,经常在一起聊天,倾泻心中的块垒。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运,被提升为谏议大夫,官位显要。

  此时贡禹正赋闲在家,他听说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我与王吉的经历与才学都差不多,既然皇帝欣赏王吉,也可能会赏识我啊。这样一来,我很有可能会被重用。”于是,他把官帽找出来,将上面厚厚的灰尘弹去,准备将来做官的时候戴。

  果然,没过多久,朝廷突然下旨征召贡禹,请他担任重要官职。

  弹冠相庆的材料

  【注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出处】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解释】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近义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反义词】如丧考妣

  【年代】古代

  【例句】当这种东西被杀死的时候,人面兽心的人将聚在一起,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的点评

  故事里王吉当了官后,贡禹便把自己的官帽找出来,掸掸灰尘,心想着自己也要做官了,没过多久,的确他也当上了官。现在弹冠相庆是贬义词,用来形容坏人得意的样子,小朋友们可要记住啦!千万不要用错了哟~

经典成语故事4

  苟延残喘

  春秋后期,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有一次在中山狩猎,突然发现一只狼从林中窜出,便猛射一箭。狼中箭后带箭拼命奔逃,赵简子驱车追赶。

  这时,有一个叫东郭先生的人正在往北走。他赶着一头驴,驴驮着一袋书。他走着走着,正好迎面碰到了那只正在逃命的狼。

  这只狼见了东郭先生,就说:“先生不是专门济困扶危吗?从前毛宝曾买一只乌龟放生,后来他在战争中逃命,乌龟载他过江;一个叫隋侯的,救活了一条蛇,后来蛇就衔来名贵的珠子报答。您让我躲在书袋里,勉强维持这一线生命吧。您今天能救我一命,我日后一定会像龟蛇那样报答您!”东郭先生在狼的苦苦哀求下,只好把狼装在书袋里,把书盖在上面。当赵简子追上来时,向东郭先生打听狼的下落,东郭先生说不知道。骗走了赵简子一行后,东郭先生把狼放了出来。而此时狼说自己饿了,要吃掉东郭先生。

  正在这时,一个农夫恰巧路过。农夫问明原因后,把狼骗回东郭先生装书的口袋,抡起锄头,几下就把它打死了。

  【词义】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拖延一口没断的气,维持一线生机。

经典成语故事5

  成语故事:矢在弦上

  【注音】shǐ zài xián shàng

  成语。表义:箭已搭在弦上。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袁绍命陈琳作讨曹檄文,陈琳领命援笔立就。文章畅快淋漓,结构文辞气势无不精彩;曹操于许都正患头风,览檄毛骨悚然,一身冷汗,头风立愈。后冀州城破,陈琳被捉见操,操问:"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这个成语出自《太平御览》。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很有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原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袁绍的书记官,曾为袁绍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xí)豫州》。檄文历数曹操罪状,辱骂曹操祖宗三代。在曹败袁而陈琳已归顺曹后,曹操问陈琳原来为何如此辱骂自己。

  陈琳回答:“那时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爱才,看到陈琳把问题讲清楚了,并承认了错误,就既往不咎并委以官职。“箭在弦上”比喻形势十分紧迫,已经到了不能不做的地步。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典故】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注引《魏志》

  【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情况危急

  【相近词】箭在弦上、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经典成语故事6

  这句成语本作“倾筐倒庋(置放、收藏东西的地方)”,亦作“倾筐倒箧”,出自我国晋朝时候的一个故事。见《世说新语·贤媛》:“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晋朝时候,太尉郗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哪一个少年可以。这人看过以后,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几位少年都很好,听说我要替你选女婿,个个都装得一本正经的极力表现自己,只有一个人露着肚子睡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好象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听后,说:“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来,他又亲自去看,果然满意,便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少年。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结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对他的两个弟弟说:王家的人看见谢安和谢万来,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来招待,……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倾箱倒箧”这句成语,形容竭尽所有。

经典成语故事7

  一天,农民在山上砍完柴准备回家时,发现回家的路上有一排狼的脚印,而且是朝着他家的方向去的。“不好!”农民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了。

  他把柴扔到地上,沿着狼的足迹找到了自己家的羊圈里。却发现羊圈上破了个洞,羊圈中少了一只羊。农民吓得瘫坐在了地上,嘴巴张大得都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了。他逐渐平静下来后,心里想:“还好只少了一只羊,洞也不大就不补了。”他于是就把柴拿回家里,然后睡觉去了。

  第二天,当他抓鱼上岸后又发现了狼的脚印,但是这次他看起来平静多了,可能是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一次。但是他还是很紧张,生怕羊都被狼吃光了。他爬到岸上,拿着装着鱼的桶跑回了家。这次他紧张的连汗都一直在向下滴。回到了家,又少了一只羊,但是农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都少了两只羊了,狼应该不会再来了吧,洞就不补了。”

  但是这次其他的村民都来劝他,想让他把羊圈的洞补上,但是农民根本不听他们的意见。

  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那只来过了两次的狼带着狼群来了,他们纷纷涌入羊圈,把羊全部都吃光了。

  第二天早上,农民为了以防万一去了羊圈,却看到了一地都是羊血,羊一只都不剩,这次农民才把羊圈补上,以后羊一只也没有少过。

经典成语故事8

  孺子可教:张良几次帮老人到桥下捡起鞋子,却又几次被老人扔回到桥下。后来他将鞋子恭恭敬敬地套在老人脚上,老人这才将《太公兵法》传授给他,张良后来就成了汉代名臣。

  “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即便一辈子拥有《太公兵法》也注定一事无成,就像这位老人!”同学们说。

  过门不入:大禹在治水时,13年中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有一次孩子已长大,要留下父亲。而大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后来治水终于成功了!

  “可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是错的!”同学们说。

  磨杵成针: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他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针。李白终于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成了大诗人。

  “老师,以后请别告诉我‘死读书’是错的!”学生们说。

  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他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被搬走!”

  “我终于相信一心图方便的人要承受更大的麻烦!”同学们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位姓金的人小时候不用心学习,长大后只好流落街头,老了以后才感到了悲伤,但那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难怪为学生减负的呼吁久久得不到落实!”同学们说。

  孔融让梨:孔融的爸爸买来几个梨,孔融第一个动手挑了一个最小的,并且告诉父亲说:“我比哥哥小,大的留给哥哥吃。”他又说:“我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孔融将来一定没有什么朋友!让梨是小事,但抢夺他人表现美德的机会却是大事。假如让哥哥和弟弟先拿,谁能保证他们就不会选最小的梨?”同学们说。

经典成语故事9

  程门立雪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教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教师是很简单请到的,可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教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教师,并且派奴婢奉养教师。可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终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经典成语故事10

  张载(公元1020-1077年)是北宋郿县(在陕西)横渠人。

  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赏他的才学,劝他说:“读书人有自己的事业可做,何必非要谈兵呢?”张载便专心致志做学问。后来张载中了進士,先后当过几任地方官,因为他敢于直言,触犯了执政大臣,49岁就辞官回家,在家读书治学。

  横渠是个穷乡僻壤,张载虽有一些田地,但收入只够维持生计,还必须省吃俭用,但他怡然自得,根本就不挂在心上。每天起来,他一头钻進书房,关起门来,整日苦读,时常思考问题而忘记吃饭和休息。深夜,妻儿早已酣然入睡,他躺在床上还若有思考。如有所得,便披衣下床,欣然提笔。远近许多青年纷纷前来从师求学。有些学生家境贫寒,没有学费,他反而补贴他们茶饭,和他们同甘共苦。

  张载在一篇文章中说:“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玉汝于成”是说象玉一样爱护,来帮助你成功。(出自张载的《西铭》)

  玉汝于成的意思是: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经典成语故事11

  晋代有一位的将军,名叫祖逖。他文韬武略,忠心爱国,是一位倍受尊敬的人。

  可是,祖逖小时候却是个淘气的孩子。他不爱读书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去玩。

  祖逖长大后,看见国家衰落,连年征战,百姓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学问又浅,什么忙也帮不上。

  为了能改变国家的'现状,祖逖开始发奋读书,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祖逖还经常去当时的首都洛阳,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识他的人都说:“祖逖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

  在祖逖24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就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努力读书。

  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和祖逖一样,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

  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琨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

  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要向祖逖和刘琨学习哟!

经典成语故事12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读书进步得很慢,他心里就不耐烦起来。有一天,他出门去玩儿,看见一个老婆婆蹲在小溪旁边,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头也不回,一边磨她的铁棒,一边回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更奇怪了,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说:“我今天磨,明天磨,铁棒只会越磨越细,哪怕它磨不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里像开了窍。他从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一个很有文才的人。

  “磨杵成针”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这个成语说明只要下苦功夫,一定能得到成功。所以常有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经典成语故事13

  有一天,齐宣王要召见贤士颜斶,就对他说:“颜斶,你过来。”没想到颜斶竟然回了一句:“大王,你过来吧!”齐宣王听了,顿时脸色发青,大怒的说:“你这是什么态度,是君王高贵呢?还是贤士高贵?”颜斶从容的说:“自然是贤士高贵,这是有历史为证的。从前秦国曾下令说:“凡是在贤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树木的,一律处死刑。”又说:“能够取得齐王首级的,将赏赐千金,并封他做官。”可见国王的头还比不上贤士墓地的树木呢!”齐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好了,我不会怠慢你的,以后你可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颜斶听完,立刻辞别齐宣王说:“谢谢大王的厚爱。我本是布衣粗食惯了的人;安步可以当车,晚食可以当肉,我还是回家自食其力吧!”

  这个故事是从“战国策”的“齐策”写出来的。“安步可以当车”便是慢慢步行,以代替乘车,也就是勤俭的意思。后人把“安步当车”引为成语,用来比喻人不贪求富贵,而能安于贫苦的意思。

  另外,“晚食当肉”也是一句成语,它和“安步当车”一样都是节俭的意思。

经典成语故事14

  亡羊补牢

  【成语】: 亡羊补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

  从此,这个牧民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损失。

  拓展阅读:《亡羊补牢》出处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你既然不信我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经典成语故事15

  【注音】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故事】相传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亲觉得奇观,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以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还让年迈的你为我操心,心中有愧。”

  【典故】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指孝顺父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示例】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

【经典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11-14

成语故事07-22

经典成语故事11-07

经典成语故事08-18

成语故事精选12-12

经典的成语故事10-20

经典成语故事01-16

成语故事经典11-21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2-05

车水马龙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车水马龙的故事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