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故事(集锦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语小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小故事1
很久很久以前,在边塞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他们有一匹良种马。这是一匹公马,并且马的性格温和,从来都不和其他的马打闹。有那么一天,正当人们在田间耕作的时候,只听见山坡的另一边传来一声马的嘶鸣,听起来是一匹母马的叫声。于是,正在田间耕作的这匹公马,挣脱了锁链,向着母马嘶鸣的方向奔去,一会儿就消失了踪影。刚刚反应过来的人们,试图朝着马跑的方向去追寻,但是无奈,两匹马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事情很快在村子里面传开了,大家都对丢失了马的这家人很是同情,更觉得他们好可怜,没有了耕地干农活的帮手。唯独只有一个住在村子边上的瞎眼老婆婆,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村里的`人,都议论纷纷,大家对瞎眼老婆婆的说法很不以为然。
出人意料的是,三个月后的一天,这匹跑了的公马,带着一匹外国母马回来了,这匹母马已经怀孕了。这户人家欣喜万分,村里的其他人也替他们感到高兴。唯独那位瞎眼老婆婆,并不高兴,还说这可能是件坏事。不过,村里有一些人开始相信老婆婆的话了。
一年之后,母马到了要生产的日子了,大家都很期待。不料,可能因为小马的身躯太大了,母马艰难的生下了小马后,因失血过多而死。公马非常悲伤,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身体大不如从前,干活也没力气。并且,因为母马是因为生产小马而死,公马非常痛恨小马,经常折磨小马,不让小马吃饱。不出几个月,公马也郁郁而死。大家都很悲伤,纷纷去安慰这户人家。唯独瞎眼老婆婆并没有难过,还说,这未必是件坏事。
这户人家失去两匹马后,对仅存的小马爱护备至,小马在主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得非常健康。渐渐的,大家发现,原来不起眼的小马长成了一匹非常稀有的汗血宝马。恰逢此时,周天子正御驾亲征,在边塞攻打胡人。途径这个村子的时候,发现了这匹宝马。立刻花万金买下了这匹汗血宝马。这匹汗血宝马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这户人家不仅得到了花不完的金银财宝。还被封官加爵,代代富贵。
事后,大家都很好奇,瞎眼老婆婆是怎么料事如神的。瞎眼老婆婆慢悠悠地说了一句话:“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足,深不可测也。”
是啊,好事与坏事之间,又何尝是不能转换的呢?
成语小故事2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在课本中,一般引用的是这一段:"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读】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成语小故事3
【成语】: 间不容发
【拼音】: jiān bù róng fà
【解释】: 间:中间。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成语故事】: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是吴王刘濞的谋士,他见刘濞积蓄力量准备反叛,便上书劝谏。原来,刘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刘邦称帝后,把他的亲属分封到各地当诸侯王,并赋予这些诸侯王很大的权力。时间长了,诸侯王与朝廷尖锐对立,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为此,文帝、景帝两代逐步削减王国封地。刘濞对此不服,阴谋反叛,引起了枚乘对这件事的严重关切。枚乘在上书中分析了反叛的严重后果。他举例说,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干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重物,这重物悬在空中,下面是无底的深渊,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极其危险。接着他又指出,马刚受惊骇就打鼓吓它,线将断又吊上更重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线在半空断掉无法连结,马坠入深渊无法救援。这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两者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请大王深思。尽管枚乘以及其它一些谋士反复劝谏,吴王刘濞还是不听,决定谋反;于是枚乘等人离开刘濞,前去投奔梁孝王刘武。
【造句】
(1)叶飞扬成功了,他的匕首在间不容发的一瞬间成功的插入了七尾老虎的眼睛里,而这一次竟然是结结实实的插入了虎目。
(2)就在将要击中贼狼之际,陈瑶却在间不容发的瞬间,生生的移开了剑芒。
(3)叶南此刻的身形几乎仿若闪电,与那颗圆球间不容发的落在云鹰所在之地。
(4)前的战场上,凌天左躲右闪,而后灵气剑间不容发的击在他身后,狂沙飞扬。
(5)树上藏匿起来的`加尔文与乌娜同是心里一惊,就在这间不容发的瞬间,有人动了,一把匕首出现在乌娜的脖颈上,毫无声息,悄然而至。
(6)猎西陵窥得准确,于间不容发的距离内穿过,险之又险的避过少年的手刀。
(7)就在战刀劈下的一瞬间,柳惠左脚斜向左前方跨了一大步,间不容发之际躲过劈来的刀锋,右手化掌翻腕向后一甩,正击在田中的后心部位上。
(8)顾宇阳的瞳孔猛地一缩,毫不犹豫,再度拎起东门旷操的身体当成盾牌护住己身,衣袖中无声无息地滑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间不容发间架在东门旷操的脖子上。
(9)叶开此时到了最紧张的时刻了,潮红的脸上浮现一股坚韧的神色,就在间不容发之时,这柄剑就已完全出鞘。
(10)神色一凝,脚步微动,施展碎空法,辅以云山逍遥,往往于间不容发之际避开剑光。
成语小故事4
集思广益
【解释】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近义词】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诸葛亮处理。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并不居功自傲,经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有部下反对他这样做,他认为这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有益的建议。
成语小故事5
风声鹤唳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成语小故事6
百发百中
苏厉,是战国时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将要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西周王室就有危险。于是,苏厉对周王说:“白起这几年打败过韩、赵等国,夺取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将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危险了!您应当想办法阻止白起出兵。”于是周王派苏厉前往秦国。苏厉对白起说:
(百发百中)
“从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
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
讲完这段故事,苏厉把话题拉回来说:“你已经打败了韩、赵等国,取得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现在,又要派你带兵出关,经过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进攻大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就会前功尽弃。你不如说自己生病,不要出兵为好。”
白起听了,笑着说:“我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于是,他没有被苏厉说动,率兵攻打魏国,果然又大获全胜,夺取了魏国的几十座城池。
【释读】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办事成功,决不落空。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成语小故事7
孙康映雪
晋代,有个叫孙康的书生,幼时家贫,无钱买灯油,不能夜读,只有早早睡觉。
他觉得这样白白浪费掉时间,非常可惜。一天夜里,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几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照出来的,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
他回屋拿书,在雪地中一试,果真可行。
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便在雪地上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跑。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这种苦学的态度,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终成一位饱学之士。他也成为天下学子的楷模。
成语小故事8
千里无鸡鸣这个成语出自曹操《篱里行》一诗。
东汉末,主要地方割据势力、陇西豪强地主武装集团的头子董卓篡夺了汉王朝的`军政大权。关东各地地方军阀势力,推举北方豪强地主集团的首脑袁绍为盟能,“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曹操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也参加了当时的讨董联军。但各地军阀各怀异心,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无心讨董,尔后军阀之间又相互残杀,连年混战。当时曹操便写了首诗《篙里行》。诗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确实反映了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首诗的意思是,遍野白骨无人过问,千里焦士:,荒无人烟,听不见鸡鸣。人民死得一百个人剩下不足一人,想起来叫人痛苦断肠。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无鸡鸣”来描写非正义战争,死人无数,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情景。
成语小故事9
“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负”是背着;“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庞德公非常赞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所以等他将要西归南郡去的时候,大家都去看望他。连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陆绩、顾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门聚会话别,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名士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先评江东着名学者陆绩,他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动但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众名士听了,都说他评到了点上。接着,庞统又评顾劭。他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耐劳的牛,但能够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有人请他评评自己,他颇为自负地说:“为帝王出谋划策,治理天下,我还是可以胜任的。”
大器晚成,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老子》。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事吧!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成语可以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种类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小学成语故事小学成语故事:始作俑者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读书虽然不是唯一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关于古人悬梁刺股的勤奋学习故事你了解吗?
成语小故事10
举足轻重
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兵。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足,附近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闻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非常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成语释义
只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常用来比喻实力强大,地位重要,足以使局势发生变化。
◎故事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出处译文
现在蜀地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嚣,在蜀汉相攻的情形下,将军你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成语小故事11
后来居上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在汉武帝时当中大夫,因为经常向武帝提出规劝性的建议,武帝不耐烦,把他派到东海(今山东、江苏两省交界濒海的地区)当太守。后来,武帝听说他管理东海的业绩非常好,又将他调回来当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内。他还是经常直言劝
谏,武帝既厌恶他,又不得不敬重他。
汲黯十分看不起张汤及公孙弘,说他俩是刀笔吏,专门用欺诈的方式获得皇上的信任。不久,公孙弘升任垂相,张汤也当了御史大夫。汲黯想张汤与公孙弘只不过是小官吏,隔不多久,竟然官职在他之上;而另外还有不少原来地位比他卑微的人,都追上了他,或超过了他,他心中不服气。有一次,他看到武帝,就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您用人好似堆积柴草,早抱来的放在下边,后抱来的就放在上边。
后来人们就用“后来居上”来比喻后来或后起的`人反而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或杰出的成就,后来者超过了原先的。
成语小故事12
齐大非耦[qí dà fēi ǒu]
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就是指恋爱、婚姻里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远,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齐国是春秋时代的大国,有次北方山戎国举兵侵入齐边境,情形相当危急。因此向各国讨救兵,希望合力把敌军打败。
不久郑国接到消息,马上派忽率大军援救。忽年轻善战,打的山戎抱头鼠窜,赢得空前大胜利。
齐国国君对忽感激万分。原本三年前齐国国君第一次见到他时,有意将自己女儿文姜许配给他,但却被他拒绝了。
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配偶,而齐国是个大国,对于小国的忽而言实在不适合。
三年后忽帮齐国打退强敌,齐国国君又旧事从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绝说:“三年前我们之间没任何关系时,都不敢娶齐国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们打倒山戎国,而娶公主回去,百性岂不是以为我带兵援救你们,只为了娶公主呢?”
根据《左传》中的这一段记载,公子忽引用了《诗经》中“自求多福”的诗句,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认为为自己将来的统治在于自己,无需通过联姻依靠大国。也许说门不当户不对只是一个借口噢!
成语小故事13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承包了一块土地,他在那块土地上撒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他想着这些农作物成熟后,自己不仅可以吃剩下的,还可以拿去卖了,于是每天都勤劳的耕作。
果然,这个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田地里的苗开始长高了,他看到后便更加勤奋的劳动了,每天天还不亮就出门了,直到天完全黑了,也没有回来,在妻子和儿子还以为这个人出什么事了呢?于是,这个农民的妻子和儿子边满大街的寻找这个人,没想到他竟然在农田里认认真真地劳动。
第二天早晨,这农民又和以前一样出发劳动了,可是他在想到底有没有让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方法呢?这不,他就想到了。
傍晚,这个农民回家时对他妻子和儿子说:“你们都听好了,从此以后我种的菜不一会儿就可以成熟了。”
他的儿子还以为他的爸爸又在说什么疯话了,急忙跑向田中,发现苗都被拔出了一大截,到明天就会全死光的。
这个农民听了儿子的话后,从此老老实实的种菜,不再想任何鬼主意了。
成语小故事14
机不可失,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互文修辞,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主谓式;作宾语;常与“时不再来”连用,也作“失不再来”。
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为平定天下,委派将军李靖攻打蜀郡的萧铣。李靖的决断对这一场战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萧铣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先吃一惊,继之一笑,与部将道:“深秋蜀地,寒气逼人,三峡天险,山高路陡,任李靖如何神通广大,他那几十万兵马难道都能插翅越江?他们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多虑!”各部将心中安定,也就放松了警惕。
李靖率三军经长途跋涉,来到长江边。九月蜀地的长江,波涌浪急,奔腾咆哮。见此,一位部下建议:“水激山险,将士疲惫,不如稍作休整,待江水退去,再过江不迟。”
秋风袭来,吹动李靖的'衣襟。他站在高处,满目滔滔江水。李靖回转身来,注视着将领们,语气坚定地兑:“现在一定要渡江!”
他看着众位不解的眼神,继续说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我们的到来很突然。萧铣尚未察觉;并且以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可能立即进攻。我们必须趁江水迅涨的大好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猛攻。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良策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在李靖指挥下.将士们攻下夷陵,杀敌数万,掳船四百余艘。然后乘胜占领江陵,直逼蜀郡。在势如破竹的李靖军队面前,萧铣不得不俯首听命。
机会是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而且需要你在平时努力工作,在它来临时,牢牢抓紧它,以供我们利用的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成功的外在因素。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有创造机会的能力,还要有等待机会的勇气哟。
成语小故事15
今晨,起了个大早。
天气晴好,久违的阳光,今天一定会如约而至。
想到今天将有两场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久郁的激情就要释放,心里已是阳光明媚。
可是,一个人的早饭后,久等没有信息。给负责人打手机,竟然是“关机”。昨天与跟班的工作人员见了一面,也未留她的联系方式。
七点半了,负责人才开机。他说:“今天的演讲全部取消了。因为担心今天会下雨。小李没给你打电话吗?”
出门已经五天了。只有昨天上午进行了一场演讲,听众还在雨中零落。其他的'时间,只能是闲居。
最近一段时间,单位里忙碌异常:三年级学生实习、二年级学生上课、新生报到、新生开学典礼、新生军训,而我却困居于南阳油田!此时的心境,竟如羝羊触藩。
羝羊触藩:
拼音:dīyángchùfān。
解释: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用角抵撞篱笆,角被卡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周易·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用羝羊触藩来形容我今天的心境,竟是驼背掉到坑里,贴切!看来,今天的时间,我也只好用来温习“羝羊触藩”这个成语了。
【成语小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小故事12-03
成语小故事11-24
成语小故事大全精选04-09
成语寓言小故事11-29
经典成语小故事10则12-14
经典简短的成语小故事10-27
经典成语小故事3则11-15
「经典」成语小故事-杯弓蛇影11-01
经典历史成语小故事10-26
经典成语小故事集锦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