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成语的故事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的故事1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典故】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庄子·列御寇》
【释义】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探骊获珠
【同韵词】狐鸣鱼出、石压笋斜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命鸣呼、蚤入晏出、同尘合污、水磨功夫、剥床及肤、网目不疏、慎终如初、......
【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人去游说宋王,宋王一时糊涂相信了他,而且赐他十辆车。这人就骄傲地在庄周面前夸耀,庄周给他讲故事:有人在黄河得到一颗骊龙嘴里的珍珠,他父亲说他是趁骊龙睡着时偷到的`,让他把珍珠砸了,以免骊龙来报复
【成语示例】我一定说实话,你老兄一开头就探骊得珠了。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成语的故事2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释 义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 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 例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兔死狗烹
越王勾践大夫范蠡,曾经替越国出过了不少力,使得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霸王。对越国来说,范蠡可是个大功臣,本来他是可以安享富贵的.,但是范蠡却没有这么做,他宁愿舍弃荣华富贵,而自行引退,过着淡泊的生活。就在众人一片惋惜声中,范蠡又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他劝文种也舍弃功名富贵,以免招惹灾祸。范蠡为什么会这样劝文种呢?原来,他早就看出越王是个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乐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狗烹”就是从信中这几句话引申出来的。
“鸟尽弓藏”和“兔死狗烹”虽然同样出自这一个地方,但意思却不同,因为在鸟尽的时候,弓是用来收起来的,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但狗的命运就不相同了,等到狗没有作用的时候,还会被主人烹来吃了,连性命都不保,这就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甲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甲国派人混到乙国去刺探军情,结果,甲国获胜,但是那人却被诬指为卖国,终于被杀,这就是“兔死狗烹”,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有事就用你,无事就给你一个罪名”这句话。
释义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鸟尽弓藏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越世家》,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已留点余地呢?
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释义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成语的故事3
病入膏肓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晋景公侧耳倾听。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诊断病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这一故事在史料中记载为:“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它常常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成语的故事4
我看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里面有一些有趣的插图,让我可以一个人读的`时候有不懂的文章看图理解。里面还配给了拼音,不会读的看拼音并牢记。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滥竽充数》在战国时期,一个叫南郭的游浪弟子向齐宣王吹牛说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正好齐宣王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吹竽请他参加。当别人在吹的时候,他就装模作样地在那儿“吹奏”就这样他混了好几年,但是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湣王让乐师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就这样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了。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滥竽充数,当一个问题一件事你不会,可是你却对别人说我会,这样反而害了自己。
成语的故事5
【释义】
废:停止。
寝:睡觉。
成语的意思是指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
【用法】
形容对某一件事专心致志的程度。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成语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言论被他的弟子记载在《论语》中。孔子年老时,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叶县的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在当时很有名望。他很早就听过孔子的名声,但对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便向孔子的学生子路询问关于孔子的为人。子路虽是孔子的学生,但却不知怎么回答叶公。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可以这样回答他:‘孔子为人勤勉,努力学习从不厌倦,甚至忘记了睡觉和吃饭;他乐于传道授业,从不担忧受贫受苦,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他有着非常远大的理想,所以能够生活得非常充实。
《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辑录,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是研究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此书的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原始记录出于多人之手,最后编定是在战国初期,主要由曾参门人完成。现在通行的《论语》二十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成语的故事6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曜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他去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曜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环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曜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现少什么呀。” 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也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说着,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曜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的花瓶,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说着,把画撕了个粉碎。 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词目】:弄巧成拙
【发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释义】: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笨拙。本想耍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出处】:宋朝·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近义】: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事倍功半。
【反义】:恰到好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批评场合
【成语示例】:
①孩儿系深闺幼 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明朝·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②李文益~,冰雪聪明。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③不过,公开出去的事,你还得多考虑一下。不要~,惹出些枝节问题来。◎沙汀《老烟的故事》
成语的故事7
【汉字书写】:如饥似渴
【汉语注音】:rú jī sì kě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天启其衷。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心之云慕。怆矣其悲。天高听卑。皇肯照微。”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要求强烈。
【如饥似渴的意思】:如:如同;饥:饥饿;渴:口渴;似:好像。好像饥思食、渴思饮那样,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如饥似渴的近义词】:迫不及待、刻不容缓、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的反义词】: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四平八稳;
【如饥似渴的故事】
三国时期,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东西很快,悟性很高,最后终于成了著名的诗人。曹操从小就很看重曹植超载,原来王位的.继承人应该是曹丕的,但是他很想让曹植来继承他的位置,因为这个曹丕与曹植俩人之间就有了矛盾。曹操于公元二二零年逝世,后来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王位,称魏文帝。从那以后魏文帝便开始刁难曹植。公元二二三年,魏文帝突然开恩,他把他的弟弟曹植、曹彰还有曹彪都叫到京城里来朝会。这一次曹植写了一首《责躬》的诗向曹丕请罪,诗中有这样的意思:今日皇帝开恩叫我们兄弟到京城来相聚,我们想要拜见皇帝的心情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啊!
【如饥似渴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天启其衷。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心之云慕。怆矣其悲。”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这些小老虎似的战士们,盼望打仗,真是如饥似渴。”
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我如饥似渴地把那二十几页的长文,一口气读下去。”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吾儿一去,音信不闻,令我悬望,如饥似渴。”
【如饥似渴造句】
从小学一进入到初中,他便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课本里的知识。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时代,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早已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成语的故事8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高压的恐怖政策,并且奖励告密。假如告密者所举发的事是真的,武则天就给他升官晋级;如果是诬告,也不会受到处分。因此,告密的人越来越多。
也正因为武则天采取这种政策,所以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想尽办法诬陷政敌,并不断改进刑具来逼迫人犯认罪。这些酷吏中,最有名的要数大臣周兴和来俊臣了。然而,武则天对这些酷吏也不过是加以利用,当他们没有利用价值时,便也劫数难逃。
有一次,酷吏周兴被人密告伙同别人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件案子,并且定下期限要得到结果。来俊臣一向和周兴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一天,来俊臣故意请周兴来他衙中聊天,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绝招?”
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时常研究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酷刑来逼供;所以,这一次他也没想到来俊臣是针对自己而发,便很得意地告诉来俊臣说:“我最近发明一种新方法,你只要准备一个大瓮,四周放满炭火烧红,再把犯人放进去,无论他们多么狡猾,也受不了这个滋味,一定会招认的。”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去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生上火。等大瓮已经被炭火烧得通红以后,他便站起身,突然把脸一板,阴鸷地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现在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招认的话,那么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听了大惊失色,知道这次自己绝对无法抵赖,只好俯首认罪。
成语的故事9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hán)郸(dān)。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来选去,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仅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厉声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表示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成语的故事10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典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释义】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学好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
【相反词】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吹毛求疵
【同韵词】神会心融、好尚不同、琴瑟和同、胆壮心雄、八窗玲珑、有眼无瞳、贯朽粟红、庸中皦皦、五尺微童、不敢苟同、......
【年代】古代
【教学同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徽《谏太宗十宗疏》高中二册·课文·23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傳,成傳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
【示例】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老舍《张自忠·剧中重要人物说明》
成语的故事11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囫囵吞枣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成语的故事12
【成语故事】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成语“见利忘义”,指看到有利可图就忘掉了道义。
【成语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成语例子】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近 义 词】捉襟见肘 重见天日 踵决肘见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坐收渔利 自私自利 争权夺利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反 义 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见义勇为
成语的故事13
狼狈为奸
有一日狼发现山下一户人家的羊圈里,养了好多的肥羊,但是羊圈太高,既跳不已往,又撞不倒,它无法可想,只好跑去找聪明的狈先生。
狼对狈说:“嗨!兄弟!我发现了一群肥嫩的小羊,可是就我一个实在没办法跳过栅栏,请你帮我想个办法已往,事成过后,我们都能大吃一顿哩!”狈一口答应,于是它们到了羊圈旁察看地形,终于狈想出了妙计,说:“我后腿长,攀在栏木上一伸直,你就跳上我的脖子,然后用你的长长的前脚去抓羊,这种念头不错吧!”狼说:“是不错,但你可别把我摔着了哟!”于是狼和狈就开始采取行动,结果不用说,他俩当然顺利完成义务,高兴的.拖着羊上山去了。
比喻两个人以上,相互勾搭一路作奸犯科。
成语的故事14
成语名称:炼石补天
成语拼音:liàn shí bǔ tiā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竭力挽回颓势。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炼: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硬。指竭力挽回颓势或弥补缺陷。
成语来源: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成语造句: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炼石补天之妙。”
炼石补天的`成语故事
盘古老祖宗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老奶奶继成皇位,她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然而,人类并未从此安枕无忧。
炼字开头的成语
炼石补天
包含有炼字的成语
百锻千炼 炼石补天
成语的故事15
成语名称:汗牛充栋
成语拼音:hàn niú chōng dng
成语用法:作谓语、补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来源: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成语造句: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生活书店所出版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汗牛充栋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汗字开头的成语
汗出沾背 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 汗牛充栋
包含有汗字的成语
汗牛充栋 汗马功劳 汗流浃背 汗出沾背
【成语的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的故事11-17
成语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12-13
车水马龙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车水马龙的故事11-17
经典成语故事08-18
勤学的成语及故事04-21
成语请君入瓮的故事12-13
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04-09
经典成语故事11-07
有关成语的故事11-09
关于成语的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