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0 16:27:44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优秀】举足轻重成语故事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举足轻重成语故事4篇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1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乱。窦融曾担任过一个时期王莽朝的武官。后来刘秀起兵反对王莽统治,势力发展很快。窦融为避关东(潼关以东)之乱,率兄弟前往河西(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地区)。当时这一带的`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即今兰州市)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彤(读rónɡ 荣)共推窦融为河西五郡大将军。他们在河西修兵马,习战射;为政宽和,上下相亲,把当地治理得很好。

  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统治、自己做了皇帝之后,窦融遣长史刘钧去向刘秀奉书献马。在此同时,刘秀也派人来与窦融联系,以便统一河西地区。刘秀接见刘钧,获悉窦融有归顺之意后,很高兴,随即给窦融写了一封信让刘钧带回去,并封窦融为凉州牧。信上首先赞扬了窦融治理河西五郡的勋绩:“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尔后写到对窦融的思慕之情:“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阻塞,邑邑何已!”最后,刘秀分析当时军事形势,指出在他与窦融相隔之间,尚有益州(即现在四川省包括成都在内的北部广大地区)的公孙子阳和天水(即现在甘肃省包括天水在内的东南部广大地区)的隗嚣在与他相争夺的情况下,窦融决定去向,对全局将起关键性作用:“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意思说正当蜀、汉两军对垒之际,将军您偏向那一方,都可以打破均势,使形势发生很大变化。

  后人据此,概括出“举足轻重”成语,以说明由于处的位置极其重要,其一举一动都不能等闲视之,都会对大局发生重大影响或作用。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2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燕策一·昭奚》中的故事。昭奚是燕国的一个重要官员,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用举足轻重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地位,意思是只要他举足移动一步,就能左右整个局势。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用,形成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举足轻重

  窦融是西汉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河西地区担任要职。当王莽篡夺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领重兵。随后更始帝刘玄推翻王莽,窦融归顺更始帝,被任命为巨鹿太守。然而,随着更始帝势力的衰落,窦融没有找到新的归属,于是与酒泉、敦煌等五个郡联合,在河西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自封为五郡大将军。

  河西地区的人民淳朴善良,当地官员窦融实行的政策也十分宽容和仁爱,因此社会秩序井然,粮食充裕,周边流亡的百姓纷纷回归河西。河西五郡的军队强大有力,声名远扬于天下。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即汉光武帝。窦融心怀天下,深知独立割据乃非长久之计,渴望归顺光武帝,成为留名青史的汉室忠臣。他派遣长史刘钧前去朝见光武帝,献上珍贵的马匹,表达自己效忠的诚意。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意向,心情大为振奋,立即封他为凉州牧,慷慨赏赐黄金二百斤,并派刘钧携带诏书前往赐予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看到河西五郡的军民安定,整个地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他认为这都是窦融治理有方的功劳。他表示自己深知窦融的功绩非凡,因此非常敬佩他。

  刘秀特别强调,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着重要的地盘。一个想称霸天下,一个想在战乱中获益。在蜀汉内部相争的情况下,窦融的归附对象将对整体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左右两边的胜负。

  靡靡之音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并将其女儿妲己作为战利品带回朝歌。纣王迷恋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他在朝歌建造了一座高千尺、广三里的鹿台,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舞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疏朝政,日夜宴游。

  纣王还设“酒池”,挂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却无故被杀,九侯被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欢看“炮烙之刑”,在铜柱之下燃以火炭,令犯人在上面行走,一旦跌落火红的炭中,就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纣王的无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周人所杀。

  举棋不定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卫献公失掉君位,只得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孙文子和宁惠子赶走国君后,把持朝政,立了新的国君,就是卫殇公。宁惠子做了犯上作乱的事,在去世前感到良心不安,觉得驱逐国君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为了赎罪,他嘱咐儿子宁悼子迎回卫献公。

  没过多久,卫献公得知了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消息后,便派人前去找宁悼子,请求他的帮助重返王位。他向宁悼子承诺,若能复国,他将专心管理宗庙祭祀等事务,朝政事务则全权交给宁悼子处理。然而,朝中有许多人反对献公复位。

  大夫叔仪警告宁悼子道:“处理事务时务必要稳扎稳打,宁家前后反复地处理国家大事,如同下棋举棋不定,注定会失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若是轻率行事,必将招致家族灭亡的灾祸。慎之慎之,后悔莫及。”

  宁悼子打着“继承先父遗志”的名义,积极谋划废黜新君,复立旧君,企图独揽朝政大权。最终,他成功除掉了孙氏统治,将卫殇公消灭,重新迎回了卫献公。然而,卫献公心怀仇恨,一旦回国便展开了对宁悼子家族的残酷报复,将他们全部诛杀,以报宁氏当年驱逐之仇。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3

  1 、举足轻重的故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òu]融。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è]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原文是:‘举足左右,便分轻重。’)”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很快被升为大司马。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他政敌﹐统一了天下。

  后来,人们把“举足左右,便分轻重”简缩成“举足轻重”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处于关键地位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整个局面。

  2、 举足轻重的材料

  【注音】jǔ zú qīng zhòng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解释】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近义词】至关重要

  【反义词】无足轻重、无关大局、无关紧要

  【年代】古代

  【例句】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的人物了。

  3、 举足轻重的点评

  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要不停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能像一些人“半罐水,响叮当”,自己还没有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峰,就开始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不要将自己的敌人看得太轻或太重。如果你停在原处,在你眼中再无足轻重的人都会有一天赶上你;如果你努力奋斗,在你眼中再举足轻重的人,你都将会有一天超过他,攀登上金字塔的巅峰!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 4

  【注音】jǔ zú qīng zhòng

  【出处】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后汉书·窦融传》

  【解释】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窦融在河西为官,王莽当政时,他为波水将军。刘玄当政时,他为巨鹿太守,刘玄兵败时,他为河西五郡大将军,握有重兵,在地方威信很高,他看到刘秀得政权后就归顺东汉。刘秀封他为凉州牧,称他在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成语举例】举足轻重,动关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

  【成语例句】

  ◎ 三是扩大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争取落实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的各项措施,更多地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争取全球最大五百家跨国公司和大财团来深投资,上一批举足轻重的大项目,使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数十年工业化过程的主要果实,是我国现代产业的基本力量和核心部分,它们在社会化大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着举足轻重的.骨干作用。

  ◎ 至此,我们已经就人类观与文艺观二者的关系作了一番初步的分析,指出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原则,对文艺家的创作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01-20

写一份举足轻重的求职信11-07

成语故事07-22

经典成语故事11-07

经典成语故事03-02

成语故事精选07-26

经典成语故事05-07

塞翁失马成语故事02-17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03-10

成语故事作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