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5 11:27:29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1

  329年,石勒踏平了“前赵”,终于能纵情驰骋在大平原,悠闲欣赏北国风光了,然而遥远的江南总是诱惑着他。

  这一年他56岁了,来日无多的紧迫感,时时袭上心头。他下定决心,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梦想:飞越长江。

  三次进攻建康都失败

  要进攻建康,一般都是从西边动手,先拿下荆州、江州,或者历阳,然后顺流而下。但是这一带的最高长官是陶侃,他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站在长江边的身影,以及到处传播的英雄故事,让石勒失去了渡江的'勇气。

  江州曾经发生一次相互残杀的大案。“流民帅”郭默杀死江州刺史后,遭到陶侃讨伐,不战而降,当场被杀。

  郭默在南方就是个无名小卒,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在北方大名鼎鼎,骁勇善战,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石勒军队见到他就抖豁,如同遇到“关羽、张飞”。

  石勒听说陶侃捉拿郭默,兵不血刃,像抓只小鸡一样简单。石勒无限感慨:陶侃真是名不虚传啊。

  陶侃也不轻易向北方示兵,石勒对他如同当年对待祖逖一样:尊重和敬畏。

  既然从西边毫无希望,只有改道从东边。

成语故事2

  【拼音】ròu tǎn qiān yáng

  【典故】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释义】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投降

  【结构】联合式

  【押韵词】急急忙忙、陋室空堂、南面称王、断港绝潢、秋收东藏、意气高昂、金闺玉堂、云雨高唐、风雨连床、坐不窥堂、......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占领郑国的`首都,郑襄公光着膀子牵着羊向楚庄王跪地求和,答应郑国土地可以划给楚国,郑人做楚人的奴隶,只恳求给一块不毛之地度过余生。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悔过,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

  【成语举例】行至逵路,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楚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

成语故事3

  [成语拼音]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语解释]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典故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即给他以很高的礼遇。但是,刘备却一直胸怀异志。当时,汉献帝刘协由于不满曹操专权,将机密诏令藏在衣带中,要车骑将军董承组织力量诛灭曹操。刘备也是董承联系的对象之一。

  正当董承等人密谋策划的时候,有一天曹操来到了刘备的住处。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谈。曹操突然问刘备:“你说当今天下谁可以称得上英雄?”刘备故意说:“我看袁绍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摇摇头,说:“我说,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袁绍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刘备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因此,多少天来,他表面上一直装得庸庸碌碌,常常在菜园子里消磨时间,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凡夫俗子。现在,曹操竟当面把自己说成是英雄,他不觉大吃一惊,连手中的匕箸也吓得掉到了地上。恰巧,这时正好突然响了一个霹雷。刘备乘机掩饰说:“这声霹雷真响,吓得我把匕箸都失落在地。”

  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的看法后,便决心参加董承等人谋划的诛杀曹操的活动。但尚未等到他们动手,已被曹操发觉,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等都被诛杀。只有刘备和在外地的马腾漏网。

成语故事4

  【释义】孔席:孔子的坐席。

  墨突:墨子的`烟囱。

  人们用“孔席墨突”形容忙于世事,到处奔走。

  【出处】此典出自《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千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之利,而除万民之害。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到处奔走游说,甚至有时连坐席也没有坐热,就又起身走了。

  墨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也是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周游列国,往往到了一个地方,烟囱还没有烧黑,就又动身走了。

  因此圣人不以山为高,不以河为宽,忍着耻辱求谒当时的国君,不是贪图俸禄,也不是羡慕爵位,而是想担起天下重任,为天下百姓兴利除害。

成语故事5

  【注音】rén shén gòng fèn

  【典故】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旧唐书·于柚传》

  【释义】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极为愤怒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民怨沸腾

  【押韵词】熏风解愠、一方之任、更仆难尽、峥嵘轩峻、内外交困、抱才而困、低眉倒运、报仇雪恨、霞姿月韵、出纳之吝、......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成语举例】恶已贯盈,人神共愤。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成语故事6

  【注音】shǔ mǐ ér chuī

  【典故】简发而栉,数米而炊。 《庄子·庚桑楚》

  【释义】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用法】作谓语;指生活贫困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数米量柴

  【同韵词】护过饰非、势高益危、视死如归、借题发挥、洞幽察微、人心所归、虱处头而黑、一夫当关,万夫莫摧、奋武扬威、济弱扶危、......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著名诗人韦庄出身贫寒,成名后还保持俭朴的'生活。经常数着米粒来做饭,用秤称好柴禾来烧火,经常被人耻笑,这样的节俭已经到了可鄙的地步

  【成语举例】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成语故事7

  此典出自汉代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

  昨日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东汉时期,有一个姓韦名端的大将,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的叫元将,二儿子的`叫仲将,他们都是十分优秀的人,和孔融都是世交好友。孔融是当时的一位有名人物,在文学上很有地位。

  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前天元将到来,我看他那一套高深的学问,透彻明快,才华丰富;他胸怀宽广,意志又坚强;将来必然是一个有大本领,能够创建大事业的人才。

  昨天仲将又来,我看他在学问和做事方面有条不紊;资质聪明,才华丰富;心里敏捷;性情敦厚老实,热诚恳切;将来一定是个能继承家业的好子弟。

  想不到这一对宝贵的珍珠,就在一对老蚌的身上产生出来!”当时韦端的年纪也很大了,所以孔融就用老蚌来比拟他夫妻两人,又用两颗珠来比拟他那两个优秀的儿子。

成语故事8

  【注音】xù fú duàn hè

  【典故】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释义】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断鹤续凫

  【同韵词】功在漏刻、秋风扫叶、赏善罚恶、钟鼓之色、大辩若讷、救人救彻、倦尾赤色、褒贤遏恶、问寒问热、变颜变色、......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成语故事9

  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在其管辖区域内大力革除弊政,老百姓很拥护他。一天,他的故友许汜前来拜访。陈登知道他胸无大志,这次来又是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所以接待时对他很冷淡。

  当天晚上,许汜宿在陈登家。陈登并不把他当上宾,所以让他睡在下床,自己睡在上床。许汜对此很不高兴,耿耿于怀。

  过了几年,许汜来到荆州,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一次,他与刘表以及前来投奔的刘备在闲谈中评论人物时,谈起了陈登:“陈登此人确有抱负,但待人有点粗豪。”

  刘备对陈登不太了解,便问刘表:“许先生的说法对吗?”

  刘表为难地说:“说不对吧,许先生很有见识,不会随便这样评论;说对吧,陈登却又是名重天下的人物。”刘备问许汜道:“先生说陈登粗豪,可有什么根据?”许汜把几年前到陈登那里拜访的事说了一遍。刘备听后说:“先生很有点名望。如今天下大乱,皇帝也失去了住所,人们都指望先生忧国忘家,有救世的`志向,而先生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贪图安逸。先生说的话陈登没有什么可以采纳的,只好不理睬先生了。如果我碰到先生,将睡在百尺楼上,而让先生睡在地下!”

成语故事10

  【注音】yì bù yì qū

  【典故】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庄子·田子方》

  【释义】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主见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如法炮制

  【相反词】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押韵词】别财异居、华屋丘墟、山珍海胥、一夫荷戟,尤夫趦趄、挹盈注虚、离群索居、燕颔虎须、烟火邻居、街坊邻居、卖弄玄虚、......

  【年代】古代

  【灯谜】人影

  【歇后语】牵着鼻子走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思想家孔子广收弟子,传道讲学,在他的三千多学生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颜回。颜回安贫乐道,勤奋好学,他一举一动都学孔子,他对孔子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成语举例】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 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成语造举】

  ◎ 老是如此,令人倒胃!这种亦步亦趋的仿声,失去观众,"老调子终要唱完",也就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

  ◎ 在他看来,只有研究农民战争史,这才算是"为革命"用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研究历史,否则那就是"趴在历史的故纸堆上,踏着前代历史学家的脚印,亦步亦趋地进行历史研究"。

  ◎ 稍加注意,我们就不难察觉到,高等师范和中等师范教育的规模,对中小学教育的规模是在亦步亦趋向之适应。

  ◎ 中国的外交原则和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亦步亦趋地屈从于美国,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和原则参与国际事务。

  ◎ 张明山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还把这种可贵的创造精神传给儿子张玉亭,告诫他一定要到生活中去观察思考,而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家传的现成的样品。

  ◎ 他就小心翼翼的亦步亦趋,就像一名进入布雷区的工兵。

  ◎ 我在反复研读剧本的基础上,对彩玲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不断分析,认为彩玲是一个率直、善良、自立、自强、勤俭的女孩,但她年仅14岁,和舞台上现代人物的区别在于,她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天真活泼的一面,找到了这个定位,我在表演中要求自己巧妙地运用戏曲程式,但绝不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大胆创新,但必须是在保持戏曲表演特色的基础上,例如在表演彩玲喂鸡喂猪那一段戏时,着力突出彩玲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表演中也追求写意空灵,不管是端盆喂猪,还是撒米喂鸡,都运用戏曲程式动作,与猪娃鸡儿斗嘴玩耍,突出表现了彩玲的顽皮可爱,整个舞台快乐灵动,气氛热烈。

  ◎ 他紧紧跟在宋雪的身后,踉踉跄跄,亦步亦趋,如同一个笨拙但却执著的歹人。

  ◎ 他没想到有一个更大的傻等着他,当他远远看见大厅中央,浩浩荡荡起的一列长桌,他走近,桌上铮亮的大托盘排成队列的整齐,里面静静盛满的,他在瞬间屏住了呼吸:这一盘好像是蛋糕,那一盘是小包子,再过去那盘,牛肉?那盘呢?还有那盘呢?他的身体,仍然跟着领导,亦步亦趋地,走,找位子,坐下,可是他的眼睛,追着这些丰盛的食物磕磕绊绊一路往前,那种追法,是全部身心、整个灵魂都扑上去一心一意地在追。

  ◎ 所以,世界上好多真理,有时也很不作数的,譬如,毛应该是地道的庄稼人,却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听一个城里来的小青年指挥。

成语故事11

  【拼音】běi sǒu shī mǎ

  【典故】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旧唐书·萧瑀传》

  【释义】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用法】作谓语、定语;同“塞翁失马”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同韵词】不公不法、胸有鳞甲、装聋卖傻、舞文枉法、深文峻法、不变之法、装聋装哑、解衣卸甲、一日之雅、雍荣闲雅、......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成语举例】北叟失马的事情也未必不发生。

成语故事12

  【注音】běn gù bāng níng

  【出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书·五子之歌》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解释】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本固枝荣

  【押韵词】各有所能、束身修行、因败为成、呼应不灵、抱不平、水送山迎、乱极则平、人之常情、首丘之情、只影孤形、......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成语举例】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 京剧《串龙珠》

成语故事13

  【拼音】shí xí yǐ cáng

  【典故】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释义】什:形容多;袭:重迭。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袭而藏”。

  【用法】作谓语;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什袭而藏

  【押韵词】匆匆忙忙、臧谷亡羊、抓尖要强、遏云绕梁、擢发抽肠、燕雀处堂、因敌取粮、三纲五常、冬日之阳、洒洒洋洋、......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宋国人在梧台东边拾到一块燕石,觉得很漂亮,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带回家用十层绸布包裹,再里外用十个木箱包装,并到处宣扬他得到一块宝玉,邻居要求展示,他郑重其事地打开让人观看。邻居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石头

成语故事14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意思:

  形容人民热烈欢迎和热情犒劳自己的军队。箪(dān):竹筐。这里是动词,即用筐盛饭。

  战国时,成语故事,齐国攻打燕国获得了胜利,齐宣王便问孟子:“当时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有人劝我吞并燕。仅用五十天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攻下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但不吞并它必遭天灾,吞并它又将怎么样呢?”

  孟子回答道:“如果燕国百姓感到高兴,就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武王就是;如果燕国百姓不高兴,就不吞并它,古人也有这样做过的,周文王就是。以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来攻打燕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用竹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还能会有其他的意思吗?只不过是想避开他们那水深火热的苦日子罢了。”

成语故事15

  成语名称:郢书燕说

  成语拼音:yǐng shū yān shuō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以讹传讹。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成语来源: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成语造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故持论弥高,弥不免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的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郢字开头的成语

  郢书燕说

  包含有郢字的成语

  郢书燕说

【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7-22

经典成语故事11-07

经典成语故事05-07

经典成语故事03-02

成语故事精选07-26

褒义成语故事11-28

趣味成语故事11-16

神话成语故事06-09

利令智昏的成语故事09-07

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