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物创业故事

时间:2022-12-09 03:51:07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凡人物创业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大部分人固守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常引以骄傲和荣耀。当时,在东海县105矿上班的吴兆娥,作为矿上的技术能手,是厂领导眼中的红人,也是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平凡人物创业故事

  1988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兆娥从朋友那里得知,东海有着丰富的水晶自然资源,可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没有一个象样的企业,一个创业的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闪动。一段时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对水晶市场开始了调研,最后她决定:离开作为国营企业的105矿,丢掉端了二十年的铁饭碗,自谋创业之路。于是,她毅然瞒着家人向矿厂办理了停薪留职。但这一决定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受到了亲戚、朋友,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不解。

  “一个女人家,放着好端端的班不上,跑出去赶时、凑热闹,逞什么能呢?”虽然打击多于鼓励,反对多于支持。但吴兆娥深知,她最大的精神动力,莫过于她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在她最需要得到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安慰的话时,是她从小青梅竹马的丈夫果敢地说:“既然她执意要干,就让她试试吧。实在不行,再回头也不迟。”性格倔强的吴兆娥坚持认为,既然东海有全国一流的水晶资源,只要充分加以合理开发和经营,这将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准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对于水晶产品,不能只靠出卖廉价的原料,这样农民只能守着“聚宝盆”,过着穷日子,必须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对水晶进行再加工,改变这一面貌。由于她自己有水银加工的出色技术,她对于自己办工厂更是充满了信心,她坚信自己能带领乡亲们闯不出一条致富路来。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啊,吴兆娥只能靠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二千元钱,开始艰难的创业。首先她把自己家里的几间瓦房腾出来做厂房,借钱又买了几台加工水晶的机器,接着招来了村里几个聪慧的姑娘、媳妇,然后就手把手的开始教她们水晶切割、研磨、抛光、穿线等全套技术。其中最难的是研磨和抛光这两道工序。研磨就是要把切割好的水晶粒均匀地磨成三十六面、四十八面、七十二面,甚至一百二十面,或者磨成光滑的球形、水滴形、宝塔形,技术操作要求高,一个失误就会磨废一块水晶。

  吴兆娥一遍又一遍教村里的姐妹们,使她们都能娴熟地掌握了这一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道道工序的打磨,很快,一串串精致、纯色的水晶项链就在她细心的指导下做出来了。然而,看着大量的珠珠串成一件件成品,而且越积越多,销售可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吴兆娥想到:城里的人有钱又爱美,找找城里的亲戚兴许能帮帮忙代销,卖出去再继续扩大加工。可是,亲戚们压根儿就没看得起这小小的链珠能成什么气候,一口回绝了她。

  “那时,我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要继续生产加工水晶,还要想办法找开并不看好的销路,而这些我没有一点儿经验。而流动资金极少,成了最大的制约,面对困难重重,真想打退堂鼓。可我又一想,既然干了,就得干出点儿名堂,我从小就对任何事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忸劲儿。”今天,当吴兆娥向笔者讲起创业之初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挫折往往更能使人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吴兆娥鼓足勇气径直跑到张家港里找了一位老熟人,推荐到一个展销会上准备试销刚生产出来的水晶产品。可是就在要进入会场的刹那间,女人天性中的怯懦突然在她的身上显露出来,她在展销会的门口一时竟然失去了勇气……她想退却,可就在她犹豫的那一刻,联系人连拉带推说道:“来已经来了,怕什么,进去吧!”。最终,她手足无措地呆呆地站了足足好一会儿,然后来到展厅涨红了脸,大声说道:“这是东海的水晶项链,大家快来买!”说来真是有些奇迹,她这第一次的推销竟然获得了出奇的成功,她手中的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项链,被大家你一条、我一条的买了去,不一会功夫,70多条项链就被抢购一空。

  这次商海上的初师告捷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逐渐的,她甚至可以绘声绘色的向客户介绍东海水晶和自己生产的其它水晶产品了。随后,她带领工厂20多名职工,凭着一股子干劲和韧性,开始了她不凡的创业历程。

  小水晶创造千万元资产

  冰心说过:“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萌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从创业以来的十八年间,吴兆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时时处处体验着失败和成功的甘苦,也在辛酸和苦难中逐渐成长了起来。1998年10月,在商海奋斗了十年的她经熟人介绍去浙江嘉定和一个美国人谈一宗巨大的水晶生意。从连云港到上海中转后才到达嘉定。一路上正赶上滂大雨。到达嘉定时,已是午夜时分,下了车也没人接,也找不到吃饭住宿的地方,她一个人在雨中伫立着,整个人儿浑身上下被淋得湿透。恰好一位好心的大姐关切发现了她,让她在一所小学校的办公室里艰苦的度过了一夜。可是等到天亮后找到接头人时,对方告知:“你来晚了,要买项链的美国人已经去了北京。”

  面对如此的打击,她一下子被搞懵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后来,她只好背起她的大包小包日夜兼程的赶到上海再转车赶往北京。一连几天几夜她没能安然的合上眼睡上一觉,更没能舒服的吃下一顿饭,况且没能卖出一条项链。

  这一次的经历却让她有了一个感想,那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定要在落实清楚状况之后再做决断,不作无畏的牺牲。

  这给她今后的发展之路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代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妇联邀请她去怀柔出席会议。当她赶到展销会场时,会议已经是第三天了,大家对其他展销品已经熟视无睹了。而她刚把自己带来的两大包水晶打开,立即引来各种肤色女性朋友的关注,呼啦一下将她团团围住。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和一股子让她放得开的机敏。她不停地向大家展示、不停地讲解,口若悬河、语出珠玑,得体的装扮、不卑不亢的神情,赢得了在场所有嘉宾的亲睐。她的摊位前从早到晚,黑压压的人群挤成一片,忙的她水顾不上喝,饭顾不上吃,会议尚未结束,带去的水晶都销售一空,她只感叹东西带的太少了。

  从那时起,吴兆娥的水晶生意仿佛如虎添翼,她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顺手,生意一直拓展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企业的不断发展,她的压力无形中也越来越大,因为她知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领导来管理和经营。而自己由于只有高中学历,对于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对于一系列的技术加工资料,她总是耐心地给职工讲解、做示范,对于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她总是谦虚地学习领会,并不时地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为了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让水晶工艺品技术含量高、设计别致新颖,她多次孤身一人到外地取经学习,她先后参加了厦门、西安、无锡、昆明等地的培训班的学习。为了充实和重新塑造自我,她买来企业经营等多方面的书籍进行认真、刻苦的钻研。为了使她的水晶产品提高一个档次,她把眼光伸向水晶工艺品的加工,专门从扬州等地聘请了高级雕刻师。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相继推出“九九归一”、“普天同庆”,“五龙戏珠”等水晶雕刻工艺,一时之间被港澳客商抢购一空,也引来大批国内外大客户的订单,产品的多元化也为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目前,海龙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了首饰类、保健类、观赏类、礼品类等系列3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

  穿透时空的人格魅力

  吴兆娥她不只一次地说:做生意并不全都是为了赚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更好地发挥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企业经营要做到诚信经营,以德取胜。她做生意如做人—样质朴和本份,也因此换来了许多比金钱更可贵的好名声,而这好名声迎来了好信誉。她认为这是企业经营所必须具有的人性化策略。

  2003年6月,一位澳大利亚客商黄先生在她的店铺购买水晶制品,两人在交易过程中当时数钱正好,可这位黄先生离开后,吴兆娥再次重点钞票时发现多了一张百元美钞。此时黄先生已不知去向,最后几经周折,从市里接待方面才得知黄先生已赶赴机场,准备回国。吴兆娥急忙打了的士追了过去,好在黄先生还没登机,她把这100美元及时还到黄先生的手里,黄先生感慨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在文明社会里,这种类似拾金不昧的举动本身只是履行了一个正直的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却折射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高贵。这位黄先生从此就因着与她成为了挚友,给她带来了生意的同时,也提高了她的知名度。之后,黄先生至少两年来中国一次和她做生意,还介绍了许多自己的朋友过来与吴兆娥联系水晶业务。人性的善良常常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因这一点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吴兆娥说,一个人只要拥有了善良,她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开端。

  1998年5月,当时中国佛教界有意向想以水晶做一尊金刚菩萨,有关部门已把80万元现金打在了一名东海生意人的帐户上,托负其人购买水晶事宜,但此人欲以400万元的出价成交。

  买方因筹备的资金不足无法接受这一价位,双方僵持不下,因此求助于吴兆娥。她二话没说,找了当地的一位农户找来所需要的水晶,直到让买方满意,符合买方意愿,仅用17.4万元的价格就成交。事后人们在谈起此事说吴兆娥很傻,不赚400万,300万也是净赚啊。但她摇摇头坦然地说,“并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佛教本身就是为人类做善事,他们的钱也来之不易啊,要靠每个居士募集。佛家人不打诳语,昧心钱千万不能赚,就算为佛教做点贡献,也是我的造化了。”

  过去曾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一说。而吴兆娥却是自己致富的同时,却带动村里乡亲们一起致富。当她的水晶产业发展起来后,她开始帮助大家大搞水晶开发,她常常对那些慕名前来求学的人进行不厌其烦的帮教,并在自己所在村免费连续举办了多期水晶饰品加工培训班,使许多农民姐妹弟兄掌握了水晶技术加工。大家对她的褒奖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组织全县乡局级各单位领导在吴兆娥公司召开现场办公会,推广吴兆娥利用水晶资源搞水晶加工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带动了全县的这一产业的兴起。之后,全县农村大兴水晶开发,仅水晶项链加工机就上了4万多台,接着全县下岗职工的就业门路也被她开启,许多曾经不屑于经商的工薪阶层在打破铁饭碗之后,也来她这里取经学习开发水晶的技艺。如今,全县专营水晶和石英制品的大中小型企业有2000多家,水晶专卖店逾千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第四届妇女大会、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足球赛、釜山亚运会和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上都能见到东海的水晶产品。东海水晶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许多经她点化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下岗工人,为了对她表达感激之心,在她44岁生日的那一天,集体把自己精心制作的44条项链像水晶花环一样戴在她的脖子上,齐喊“水晶大姐生日快乐”。

  如今,得到吴兆娥帮办指导的水晶发家户,已经有十几家在全国各地都开起了水晶分店。她的事迹被新闻媒体宣传以后,众多新疆、吉林、河北等地的青年纷纷慕名前来学艺,以在水晶事业上搏击一番。2000年,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情系西部、共享母爱活动,吴兆娥听说捐助一千元可以挖一眼井,能解决几家人的用水难题,所以她毫不犹豫捐了一万元,被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授予“助西爱心大师”,她的事迹并被连云港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为她亲笔提名“水晶大姐吴兆娥”,海龙公司生产的水晶产品也荣获得江苏省著名品牌产品,而且登上了中国珠宝十大知名品牌榜。她先后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还荣获了“江苏省优秀女企业家”、“省三八红旗手”和“江苏十大杰出创业女性”、“光彩之星”荣誉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协会同时授予吴兆娥为“民间工艺美术家”。

  据有关资料显示:东海县地下水晶及伴生矿石英分布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石英储量达3万多吨,水晶储量14.6万吨,目前这里每年的水晶采购量多达500吨,占全国水晶产量的一半以上,经测定,东海水晶二氧化硅含量达99.99%以上,质地优良,结构稳定,品位与纯度均居世界之首。谈起企业未来的发展,她充满了自信和豪情,思路很明确,那就是努力打造一流的水晶生产和营销队伍,秉承企业信誉第一、客户至上、回报社会的宗旨,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水晶产品。

  目前,作为东海水晶产业的领航人,吴兆娥正积极在海内外广泛吸引投资,寻求合作伙伴,筹备组建水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国水晶大姐”集团公司,她和她的同道们将充分利用东海水晶的资源优势,打造水晶的品牌产品和名牌产品,尽快占领国内、国际水晶制品市场,并建立相应的销售网络,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东海水晶享誉世界。

 

 

  案例二:

  57块钱在汉正街从头再来

  兄弟姊妹8个,谈东升排行老六,他10多岁时就想出去做点生意。12岁时,因为调皮害怕父亲下班回家后责骂,谈东升向,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拖鞋供货商!向舅父借了20元钱,一路逃票扒车,来到远嫁湖北仙桃的姐姐家。此后,他在仙桃包过砖窑,到新疆开过推土机,到福建做过外贸。最终他败走福建石狮,选择到武汉重新创业。那年,谈东升24岁。

  1991年来汉后,他仅有57元钱,花30元租了一间房子,开始在汉正街闯荡。他开始在汉正街摆地摊,“那时候经常为抢地摊位置打架。”谈东升说,“还好慢慢撑过来了。”

  卖钢丝球和卖葱是一个道理

  12岁离家出走后,谈东升曾回家待过一年。一次,父亲让他和哥哥将家里种的葱拿到街上去卖。父亲告诉他们兄弟俩,葱的成本是2角/捆,让他们拿到街上卖5角。哥俩到市场后,分开选了摊位。谈东升以3角/捆的价格很快将葱卖完了。哥哥却非5角不卖,结果一捆也没卖出去。年幼的谈东升并不知道这是“薄利多销”。谈东升最初在汉正街摆地摊时,成本5分的钢丝球,别人卖1元两个,谈东升卖1元4个,一个虽少赚2角5分,销量却数倍增长。

  “虽然不同时间,卖的东西不一样,但做生意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出奇招过时商品卖出好价钱

  在汉正街站稳脚跟后,谈东升的生意人潜质越来越多地释放出来,每每在关键时候出奇制胜。1999年夏天,有一种叫“跳跳娃”的玩具风靡武汉三镇,汉正街很多商家抓住了这个商机,大赚了一笔。虽然反应有些滞后,错过了最佳时机,但谈东升没有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风风火火地赶到浙江义乌“跳跳娃”的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玩具往往是“一阵风”。此时,“跳跳娃”在市场上已出现明显滞销。“出厂价也在不停地跌,每天一个价格”。谈东升认为,趁便宜进一批货回去能赚一笔。留守的妻子很清楚武汉市场上的行情,“商品已经饱和,并且大量滞销,汉正街多数商家已经开始向义乌的厂家返货,这个时候怎么能进货呢?”

  但谈东升有自己的想法,“武汉已经火过了,但下面的地市应该有一个滞后效应”。他还是背着妻子,运了几车便宜货回武汉。这时,汉正街市场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跳跳娃”,而“跳跳娃”在二三级市场的火热如期而至。一时间,偌大的汉正街只有谈东升有货,几车货迅速卖光。虽然错过了第一波行情,但谈东升在最短时间内赚得比谁都多。

  教人做生意留住核心客户

  在谈东升的店里打过货的人,几乎都会成为他的固定客户。“他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

  不管谁到店里来打货,谈东升总会很坦诚地给客户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劝客户先到其他的店里看看价格,“货比三家不上当”。

  他能这样做,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产品、价格和进货渠道有信心。多数商品,他有把握做到全汉正街同行业价格最低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拖鞋供货商!,钱不是一次赚得完的。“从我的手中绝不会轻易放走一个大客户”。

  对待大客户的生意,他就像对自己的生意一样关心。总是不定期地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对方近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且教客户一些经营的方法,及时告诉他们来自市场上游的情况,让他们及时调整战略。

  规模经营要做就做总代

  汉正街有成千上万家商铺,商品同质化严重。“整个汉正街像我一样卖喜庆礼品的就有近60家”。同是做礼品,谈东升希望有不一样的做法。

  “我不太喜欢与终端接触,因为这样会带来账款难收的问题。”在他看来,出路在规模经营上,“我要能够成为汉正街商户的供货商”。

  “目前,我公司的规模是湖北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喜庆礼品同行中最大的”。这得到了同行张老板的认同,“他的确是汉正街喜庆礼品扛大旗的”。仅在去年圣诞节期间,谈东升的销售额就达到100多万元,“今年圣诞节会超过200万”。

  因为规模优势,谈东升的吉利礼品公司成为全国多家礼品品牌在湖北的总代理。拿到总代理权才是他最大的“王牌”。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进货渠道,如今汉正街市场的多数礼品商都是他的客户。

  谈东升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在今后几年之内,他要开办自己的工厂。他要学习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打造自己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争取将汉正街的小商品打入义乌市场。

【平凡人物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李智勇三次不平凡的创业故事04-12

几位创业人物01-25

创业人物的创业事迹(通用10篇)09-24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肯德基创业故事08-06

淘宝创业故事06-08

大学创业故事05-28

携程网创业故事04-29

烧烤创业故事08-10

煤矿创业故事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