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养猪创业故事
当过木匠,承包过农场,到深圳打过工,45岁的邹远华创业经历相当丰富,最终也靠规模化的科学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木匠工搞起山林种植
邹远华的老家在衢江区杜泽镇棱铺村,海拔五六百米,这里开门就见青山。初中毕业他就跟老乡到杭州打工。“那时在工地上做小工,干一天是8元钱。”邹远华回忆说,80年代初期物价不高,一碗面也才0.25元。打了一年工,他又回到家乡跟别人学做木匠。“木匠工的活儿也挺辛苦,做一天才1.85元。”邹远华当了四年的木匠,22岁时恰逢村里有一片茶叶山对外承包,一心想干大事的他就以一年2000多元的承包款包下这片88亩大的农场。勤快的邹远华就天天早出晚归地在农场培育茶叶又种下梨、柑桔等水果。辛苦一年,收入还可以,茶叶采摘了2000多公斤,梨也摘了3000公斤,毛收入共有2万来元。“本来过过日子也挺舒服的,可后来村里将农场收回改种杉木了,我也就不再承包这片农场。”邹远华就找别的事干,之后他开过拖拉机,贩卖过蔬菜,也经营过代销店。“干这些事,赚钱不多,也只能糊日子。”
走出深山到深圳“掘金”
一心想发家致富的邹远华就走出深山,与妻子一道去深圳打工。刚开始二三年,他又重新拿起斧头、锯子,在工地上做起木匠来,月收入三四百元。“后来,我又到家具厂打工。”邹远华相告,那家具厂是专门生产“席梦思”的,一张“席梦思”能卖500元,挺赚钱的。有心的他就边打工边留意起生产工艺,一年下来,他也能自己做“席梦思”了。邹远华就在市郊租下房子,搭了个临时的生产用棚子,夫妻俩一道加工生产“席梦思”。“一个月可做20张席梦思,一张就能净赚200 元,一个月就赚4000多元呢。”这让邹远华掘到了第一桶金。
可好景不长,1995年因为深圳城市化建设,他的临时工棚被拆除了。邹远华只有改行。“经老乡介绍我白天到酒店做水电工,夜里去另一家工厂当保安。”邹远华一个人干二份工作,人虽辛苦,月收入不少于1500元。当然,这与加工“席梦思”相比,收入差距极大的。期间,有了积蓄的邹远华还购买了二只深圳原始股,赚到2万多元钱。
打工不如在家养猪
1997年,生猪价格特好,一头中猪可净赚200多元。获此信息,邹远华就回到老家决定靠养猪走上致富路。“我一下子养了7头母猪,还经销饲料。”让邹远华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年生猪行情就下跌了。“刚开始养猪是亏本的,而经销饲料却是赚了点钱。”
见生猪行情变差,许多养猪户就开始宰杀母猪。聪明的邹远华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好比炒股,生猪价格下跌后势必有回升的时候。”这年,他以每头100多元价格购来了30头母猪。饲养一年,生猪价格又上涨,1999年他养猪净赚七八万元。
“可是,养猪还是有风险的。”2001年,他将母猪全卖光,改养中猪。没想到,他从外地购进的一批小猪竟发疫病陆续死去,亏本了三四万元。这个教训让邹远华明白:还是自繁自养保险。亏本了再养,2002年,他向堂兄借来10万元,搭建15幢猪舍,又购卖100头母猪。精心饲养,搞好防疫,第二年他外销中 2000猪多头,净赚三四十万元。
“深山养猪容易防疫病,空气好,污染少,生猪长得快。”2003年,邹远华给养猪场建了一只4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行生态养猪。随养猪规模扩大又在去年建起一只300立方米的生猪污水处理设施。“现在沼气用也用不完,全部免费供给村里十多户农民使用。”
目前,他养猪场存栏母猪340头。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000头,净收入100多万元。如今,他养猪场雇用本村村民7人,村民胡松林与妻子一同帮着干活,不出家门每月收入2000多元。致富的邹远华不仅建起了楼房、购了轿车,还被评为省农村科技示范户。
大学生养猪创业故事
金色十月,春华秋实。站在生态养殖基地望着果园里撒欢的黑猪,章丘大学生“猪倌”王元虎说起养猪经历,思绪回到了几年前,2007年,一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很多养猪户血本无归。一天晚上,在章丘开动物诊所的王元虎辗转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养殖户的身影:一户村民贷款20万元养猪,染病死了大半,压力巨大;一对老夫妇养的几十头猪染病而死,承受了不小的打击。“我要养猪,趟出一条路来,带着乡亲们致富。”28岁的王元虎决定。
村里一下炸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怎么还要养?父亲果断反对:大学生干啥不好,非得养猪,让家人脸往哪搁?春去秋来。4年过去了,王元虎夫妇投资650万元建起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他们成立的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110户社员养猪致富,走出了看市场脸色的困境。
32岁的王元虎看上去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目光坚毅,布满自信。很难想象,这个穿着白色工装的年轻人,几年间白手起家,从一名初涉世事的大学生变成了身家千万元的养猪人。
每当看到养殖户期望的眼神,他都会想起儿时苦涩的记忆。他感到,自己懂技术了解市场,理应给大家找到一条致富快车道。1999年9月,王元虎考上了山东省农业治理干部学院,学习畜牧兽医专业。
实习时他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业务。由于为人诚恳、不怕吃苦,又有灵活的头脑,王元虎大学毕业时月收入达到1.68万元。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高薪,可王元虎毅然选择回到章丘和女朋友李少清一起创业。
2002年王元虎在章丘普集镇开办了一家动物门诊,李少清在诊所里当护士。几年间,诊所名声大振,客户数千,生意最好的时候年收入10多万元。
2007年的一场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受“蓝耳”病影响,镇上的猪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一次,王元虎来到一养殖户家里给猪看病。看着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的猪,面对年近六旬的养殖户期待的目光,王元虎无奈地说:“染上‘蓝耳’病了……”
顿时,老人的眼神变得很无助,久久没有说话。对养殖户来说,猪死了,意味着这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那一刻,王元虎觉得,这比他生意受影响带来的打击还要大。万千思绪,不禁让他想起儿时的苦涩———
王元虎出生在章丘市闫家峪乡盆崖村。这个位于山上的村庄有100多户300多名村民,三面峭壁,只有一条出村的路,偏僻的位置让这里异常贫穷。
小学三年级冬天,一天放学回到家,小元虎觉得两脚冰冷。原来,妈妈缝制的棉鞋又湿透了。看到母亲,小元虎小声问到:“妈,我的鞋又湿透了,能不能给我买双棉靰鞡?”母亲心疼地看着他说:“等你爸打工回来吧。”可直到小元虎12岁随家离开盆崖村,棉靰鞡也没有穿上。
村里靠煤油灯照明,每家每月按量领取。王元虎家有三个孩子上学,油总不够用。一次,灯光越来越微弱,小元虎的作业还没做完,他慢慢地靠近灯光。忽然闻到一股焦煳味,小元虎的头发被烧着了。做完作业,他爬到村北面的悬崖上——— 村里唯一能看到电灯光亮的地方。看着远处微弱的灯光,他布满期望:要是我们村也有电灯,那该多好啊?一次又一次,小元虎站在这里,远望远方……
这个贫穷的山村,也给小元虎带去了暖和。家里的煤油不够用,邻居总是把自家的拿给他。固然不比电灯,可小元虎觉得,煤油灯是那么明亮。1992年小元虎搬家时,三辆解放牌汽车由于路窄进不了村,乡亲们便把路旁的柿子树砍掉。临走时,乡亲们送行,有人带着柴火,有人拿着油瓶子,有人走了几里山路把上百公斤重的石磨抬到车上……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大山里的小元虎默默地告诉自己:将来我也要穿上棉靰鞡,让俺们村用上电灯。如今看到养殖户陷入困境,王元虎养猪的想法更加坚定。“他们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面对养殖市场的风险没有任何抵御能力。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有技术也了解市场,应该闯出一条路,让乡亲们致富。”
困难眼前,政府、亲人、朋友……总会有人雪中送炭,他逐步走上了生态养殖的致富路。王元虎说,要是我们成功了,应该感谢谁呢?妻子会掰着手指,列出一大帮人来。
有人说:这两个人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们还要养。父亲王成家不同意:当兽医还可以理解,不管多少,最少有稳定收入。现在投资这么大,还要借钱,赔了咋办?
带着质疑声和反对声,王元虎夫妇2007年在章丘市普集镇租用土地建起了养猪场。“蓝耳”病过后,养殖户大大减少,猪肉供不应求,他们当年就盈利40万元。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元虎东风自得之时,2008年的猪肉行情却急转直下,商品猪的价格从每公斤16元跌到了每公斤13元,加之本钱上涨,王元虎赚的钱又赔了进去。他碰到了养殖户普遍面临的困难: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向来布满信心的王元虎开始怀疑自己,重新审阅自己的选择。
但不服输的性格让王元虎决定“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这时,已是王元虎妻子的李少清提出一个突破性建议。“为何不把猪按照草鸡模式来养殖?”李少清以为,现在市场上的猪都是普通肉猪,很难避免市场行情的影响,而假如养殖生态猪、高档猪,由于存市少,在市场上有主动权,就可少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得到导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尹逊河和专家的认可后,王元虎预备养殖生态猪。
此时,资金困难像一副重担压在王元虎的身上。养殖黑猪需要投资600多万元,借来借去还缺300多万元,怎么办?众人拾柴火焰高,乡亲们的热情让王元虎看到了希望。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他的中学老师高淑贞。高淑贞听了王元虎的想法后大加赞赏,带着他挨家挨户借钱,欠条上写着“王元虎和高淑贞”两个人的名字。钱还不够,高淑贞把家里的房产证拿出来给了王元虎,“拿着它去贷款吧。”650万元钱筹到了,其中350万元是亲戚朋友担保的贷款。
2009年4月,位于三涧溪村的绿·涧生态养殖基地开建。他们买回10头莱芜黑猪种猪,在饲养传统白猪的同时,用种猪进行杂交试验,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并建立了一整套养猪方法:把猪放养,喂食优质饲料,让猪听音乐。第一批猪繁殖时,王元虎大部分时间吃住在繁殖区,所有事情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天天一早,他起来喂猪添料,陪着小猪玩篮球。“我老公抱着小猪仔的表情,就像抱着自家儿子似的。”李少清说。
与普通猪肉相比,他们家的猪肉有着像三文鱼一样的大理石花纹。这种花纹使得肉肥瘦相间,瘦间脂肪率比普通猪肉高出5%,氨基酸含量高出20%。由于质量好,这种“乐虎”土猪,零售均价每公斤100元。
生意慢慢好转,可资金紧张的情况再次出现。去年冬天已经进入尾月,由于缺钱,猪粮还没有买。假如下雪,有钱也买不到猪粮,所有的猪都要饿死。该借的人都借遍了,王元虎硬着头皮来到大学老师王会珍家。固然已向老师借了20万元没还,他还是要试试。王老师的丈夫做生意,资金并不宽裕,但第二天王老师就一次借给王元虎50万元。“欠条都没让我写。”王元虎说。
良好的创业环境如阳光、雨露、养分,成功创业者的背后总是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在创业的日子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来到基地看望他、鼓励他。章丘市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去调研、指导。随后,章丘市农办和市畜牧局送去了近百万元的项目扶持,帮助协调了300万元信贷资金;工商、税务部分帮他完善了生产经营手续,依法免除了税金。
王元虎的事业步入正轨。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问妻子:要是我们成功了,应该感谢谁呢?李少清就会掰着手指,列出一大帮人来。“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愧对自己的家人。”
事业蒸蒸日上,王元虎始终想着怎么让乡亲们分享他的致富成果。去年,夫妻俩成立了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110户,注册资金500万元,合作社同一育种、同一饲料、同一防疫、同一保健、同一回收、同一销售。
王元虎满怀信心地说:“大家一起养殖,有了规模和品牌效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社员基本上能保证收益。下一步,我们要增加土猪养殖规模,争取带动农户超过500户,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如今,他还在城里开了连锁店,招工时优先考虑大学生和下岗职工,有些贫困客户加盟还免除加盟费。
乡亲们说:“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愧对自己的家人。”说到家人,这个从没被困难打倒的汉子眼眶红了。今年7月,67岁的老父亲王成家眼睛血管破裂,老人自己偷偷去了医院,却没告诉儿子。王元虎感到内疚,对不起老人。
小两口结婚时外家人一个也没来,李少清给父亲送的蛋糕也被扔了出来。父亲去世时,李少清在灵堂前给父亲磕头,“从亲戚朋友的目光中,我能感觉到,他们以为是我气死了父亲。”这成了李少清心中永远的痛。5岁的儿子多数时间由奶奶照看,幼儿园老师常说孩子自理能力太差。夫妻俩明白,那是由于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王元虎如今已是远近着名的创业名人,可父亲王成家还是为他担心,“养猪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很少有养猪挣大钱的。自从他转行养猪,我们就一直担惊受怕。只是希望他能有个稳定的职业,不希望他大富大贵。”愧对家人的事太多太多,可夫妻俩觉得,作为党员大学生,他们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快车道。王元虎说,他还打算把养殖场扩大,去更多的城市开连锁店,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就业。“到哪儿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养猪的!”
在这个1979年出生的年轻人身上,人们看到了创业者应有的品质,感受到了党员大学生反哺家乡的情怀,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这片沃土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走过了汹涌澎湃的30多年,这是大步向前的30多年,也是无数普通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30多年。在农村,涌现出了把蔬菜大棚推向全国的王乐义、把600多万元资产捐给集体带领村民致富的王廷江、带领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90年代新愚公——— 马广业……
他们中有的怀揣梦想、执着进取,有的默默付出、回报社会,有的勇于创新、勤于开拓。从王元虎身上,我们看到了相同的品质。他放弃好工作回乡创业,致富不忘乡亲,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是时代孕育出的创业榜样。
在王元虎身上,我们看到了敢于创业的激情和勇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在富裕以后或安于现状碌碌无为,或畏首畏尾难有成就,或眼高手低导致失败。创业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需要勇气。
王元虎毕业后放弃高薪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人们并不看好的养殖业。这种不求安逸、勇于创业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宝贵也十分急需的品格。我们要学习王元虎锲而不舍的精神,有直面失败的预备和勇气,能在挫折和失败中寻找和把握机会,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王元虎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武装头脑的气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牢牢依靠科技,特别是在农村,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公道、农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由此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王元虎学习过养殖专业,具备了专业知识,在外面做业务和开动物门诊为他养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解决不了、绕不过的市场风险,他们选择生态养猪,建立合作社抱团致富,最后趟出了成功的道路。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就要大力推进科技兴农,让更多的农民把握科技知识,用科技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帮助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在王元虎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奉献、反哺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更是一种崇高理想的实践,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王元虎成长、成功的道路上,感受到了来自政府、亲人和朋友的爱心。
事业上取得成就后,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大学生,带领村民致富。正是由于有了爱心和责任,王元虎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得到乡亲们的帮助和尊敬。我们要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奉献社会。
王元虎的成功,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战略,在良好的环境下,很多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1979年出生的王元虎,经历了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上创业路的过程。在王元虎成功的道路上,各级政府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他,亲朋好友也在资金上帮助他,使王元虎在随时面临失败的情况下总能度过难关。
只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蕴藏着的无穷创造力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推动社会发展,就要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解放思想、放胆闯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和聪明。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曾经是一段时期很响亮的口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在,这同样应成为有志青年的追求。王元虎的事迹告诉我们,市场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不畏困苦、愈挫愈勇的韧劲,永不满足、开拓创新的魄力,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通过材料的阅读我们知道了,养猪创业是王元虎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中有他对于创业致富梦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这也是他别具一格的成功创业之路。希望广大的创业者,如果你有自己的创业梦想,一定要坚持与努力,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
【养猪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养猪女状元的创业之路05-11
女大学生回乡创业 养猪致富06-07
高中毕业女生回乡创业养猪创百万06-27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大学创业故事05-28
烧烤创业故事08-10
煤矿创业故事11-16
淘宝创业故事06-08
携程网创业故事04-29
肯德基创业故事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