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

时间:2023-03-26 22:27:06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8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

  80后穷学生的互联网创业成功故事

8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

  12年前,18岁的尚贞涛兜里揣着42块钱,从老家湖北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杭州的一所大学报到。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通过打工把大学念完。12年后,三十而立的他通过自主创业,已是身家千万的老板,他从250元办网站起步,到现在拥有5个项目公司,他的企业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而他也成为杭州市优秀的创业导师,成为很多高校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指路人。人生因为梦想而改变,命运因为坚持和努力而扭转,创业改变人生,创业同样成就梦想。一起来看看这位80后创业者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3年,尚贞涛出生在湖北广水一个偏远的山村。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后就查出患了直肠癌。经济条件捉襟见肘的家境,让尚贞涛励志要好好念书,要走出小山村,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从懂事开始到上大学之前,尚贞涛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全身上下都是打满补丁的旧衣服,无奈的母亲连20元钱一件的新外套也舍不得买给他,因为家里的钱要留给他读书。

  上天从不负真正付出了 努力和勤奋的人,尚贞涛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他的大学梦,2001年,尚贞涛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

  金秋十月,是学校开学的日子,母亲东拼西凑,给尚贞涛攒了42块钱,揣着这42元,尚贞涛走上了他的求学路。尽管学校为他的解决了学费问题,但他还是被入驻宿舍需要缴100元才能拿到的饭卡和钥匙挡在了门外。无奈之下,他跟班主任借了100元。

  尴尬的事情不止一次。第一次上电脑课,老师让大家开机,从没摸过电脑的尚贞涛连开机按钮都没找到。

  “开始的时候难免自卑,但正是这种差距让我更有奋进的动力。”尚贞涛说,他推销过辅导书,卖过锁,当过办公室助理,最忙的时候还得给五六个孩子当家教。“自己就像一个陀螺,为生活而奔波。”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困难和挫折没有磨掉一个年轻人上进的心。靠打工解决生活费后,不服输的尚贞涛又琢磨着做点“稍大的事情”。

  尚贞涛就读的学校在下沙,当时属于杭州刚刚开发的新城,集中了很多高校和居民。已经学会电脑的他就和几个朋友讨论,建一个网站介绍下沙的吃喝玩乐,方便本地新居民的生活。

  说干就干,几个同学凑了280元钱,注册了一个域名,建成一个简单的网站。这个网站起名“下沙网”,如今已成为国内区县级门户网站的成功样本。

  “不过过程远没有想象的顺利。”尚贞涛回忆说,当时有一个企业赞助他们,但一段时间后这家企业突然撤资,导致他们难以为继。途中,参与创办的多位同学选择退出,最终只剩下包括尚贞涛在内的3个人。“那时没想过一定要怎么赚钱,只是觉得这样放弃太可惜,挺多网友觉得我们的网站办得不错,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是这些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信心。”

  尚贞涛团队选择了坚持。在接下去的两三年里,他们靠没日没夜给别人建网站打工支撑“下沙网”的发展。到了2006年,终于出现转机。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笔大广告是5万元,高兴坏了。”尚贞涛说,到了2007年,他们网站的收入达到100多万元。此后,他们立足下沙多元发展,启动了软硬件及公益服务等多个项目,现在累计营业额达到几千万元。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自己的网站能逆势而上?尚贞涛总结说:“我们以免费服务本地用户为宗旨,用户得到好处,自然受欢迎。”创业成功的机会是位有准备头脑的人准备的。

  梦想可以很大,但支点必须很实。利他主义,成为尚贞涛创业的重要理念。他将公司的宗旨定为“做一份事业,福一方百姓”。“创业首先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其次才是赚钱。这样的创业者才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远。”尚贞涛说。

  正是因为这种理念,尚贞涛在公司刚刚盈利的时候就开始做公益:他的公司与当地政府先后投了100多万元在下沙建设了“大学生创意集市”,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摊位;成立了“下沙义工联盟”等一批义工联盟,组织爱心人士为别人提供帮助;尚贞涛个人也坚持资助贫困学生,他常用自己的故事鼓励贫困学生“起点不决定终点,决定终点的还有加速度和方向”。

  “中国梦,需要我们年轻人的努力。不论创业还是就业,责任与爱心都是我们年轻人不能丢掉的两个品质。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走在温暖和希望的路上。”尚贞涛说。

  我们80后一代,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正在为建设富强中国注入新的正能量。

  很多人都会问,“年轻人创业成功有多难?”用尚贞涛的话来总结是:“很难,穷学生创业更难,但若你愿吃苦,够勤奋,肯学习,再加上坚持,机会总会降临。我的创业经历就是证明。”

 

  80后互联网创业者: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2001年,20岁的郑剑波进入上饶师范学院学习美术专业。大二那年,当很多同学忙着恋爱、玩游戏时,他却以兴趣和爱好做投资,一头扎进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钻研起来,迈开了实现心中IT梦的第一步。毕业后他放弃了很多人羡慕的编制,南下深圳进入华为公司担任美术研发工程师。

  2006年6月,郑剑波和几个校友回到上饶,创办了天人网络电视工作室。他们瞄准网络电视领域,研发出了P2P网络电视聚合软件——“天人网络电视”。一年后,他将软件以200万元出售,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之后,郑剑波尝试网址导航的研发,开发出了DUDU网址导航项目。2009年底,DUDU网络导航与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项目重组合并,打造出了46.com网址导航项目,成为百度网站四大网址导航之一,与hao123、360、2345等网址导航并驾齐驱,每天访问量达480万次。超高的人气让远在上海的盛大网络集团嗅到了项目的商机,最终盛大所属子公司云网科技以8000万元收购了此导航项目。

  开发一个项目,出售一个项目,这显然不是做大企业的发展之道。在拥有8000万元的资本积累后,郑剑波开始把过去无数个小梦想编织成一个大梦想,筹划做大自己的巨网集团,摆脱一发展就被收购的局面。同时,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游戏必将日渐盛行,他也乘势而上,将研发的着力点放在了移动互联网手游上,快速抢占手游的一席之地,推动集团早日成为上市公司。

  如今,郑剑波和他的团队已成为上饶网络时代的领跑者,中国网络科学技术界的一匹“黑马”。去年,巨网及其附属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纳税突破1200万元,预计2014年年产值可突破3亿元。

  【创业感悟】

  变化的是研发的项目,不变的是心中的IT梦。在日新月异、只争朝夕的网络时代,只有不断寻求改变和突破、挑战自我,让创新成为内在的品质,才能屹立于网络大潮的前头。作为网络时代的弄潮儿,郑剑波一路走来始终勇于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每一次研发他都走在时代的前列。正是拥有这种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他的IT梦才迎来了梦想成真的辉煌,也引领他走向创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成功感言】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努力和坚持能成就顺风远航;用自己的才智创业发展、开辟未来,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8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80后女孩的创业故事05-06

80后女孩励志创业故事05-23

洗碗洗出创业灵感 80后姑娘的创业故事05-10

一个80后女孩的创业故事06-10

80后创业的特点06-05

80后校园创业05-09

80后李想创业赚一亿的成功故事02-02

90后如何理解互联网创业04-24

互联网创业失败后成功的案例06-07

80后创业的典范案例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