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贫困生到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分享贫困生到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1、创业者档案
魏思源,女,26岁,山东菏泽人,2007年从天津商业大学毕业。从高中就开始勤工俭学的她目前已拥有众多头衔中国企业管理协会首席运营官、中国学盟主席、中育诚成人力资源研究院首席代表、上海学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天津学盟文化信息交流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津门大学生》杂志运营总监。
“现在经济情况不好,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有一些人想倒了自主创业,这很好,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伙伴们,自主创业要务实,心态也要放好,这是取得成功的核心。”近日魏思源在新办公室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希望能为同样想自主创业的同龄人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桶金源自高中
谈起自己的“原始积累”,魏思源回忆说:“那时我还在家乡上高一,主要学国画,每个星期只有10元钱的生活费。”由于家庭贫困,魏思源为了能继续念书,就在学校的食堂里做卫生,业余时间在校外给一些孩子做家教。“高中三年,每年除了生活费外,还能攒下6000元钱。”
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魏思源2002年年底专程来到天津,花800元钱报了一个美术班学习专业课,目的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学国画需要大量颜料、画笔和纸,这些东西又很贵,我就偷偷捡同学画过的纸,用背面训练。”魏思源说,高考结束后,你从哪里来,并没有如你要去哪里那么重要。她分别报考了青岛、北京以及天津三个地方的四所高校,但所报的专业并不是国画,而是服装设计。“艺术生的学费很高,我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就选择了相对好找工作的服装设计专业,当时我是我们村第一个本科女大学生。”
成立雄鹰创业联盟
大一寒假时,为了省钱,魏思源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天津,在食品街的一家饭馆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月薪500元。“forex”魏思源要开学了,老板极力挽留她:“小魏,我挺观赏你的,以后你可以带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过来打工,每年寒暑假我这都要人。”
正是这样一句话启发了魏思源。随后,魏思源就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最终有6家饭馆同意了她的要求,一共招收120名服务员。到大一暑假时,魏思源就在学校里张贴了“免费为贫困大学生安排兼职工作的海报”,没想倒吸引了240多人报名,最终90人表示可以接受这份工作。大二开学后,这 90 名学生主动找倒魏思源,每人交给了她30元钱,并称:“魏姐,你帮我们找到了工作,这是你应得的。”
实体鞋店大获成功
2005 年,魏思源成为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有了开一家实体店,做服装和鞋子生意的想法。在简朴做了创业计划,保证不会亏损后,魏思源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资金支持,首笔投资5万元。魏思源为了实现梦想,找企业挨个洽谈,最终说服了几家福建鞋厂的老板,允许免费提供鞋架、宣传资料,并允许货物可以赊销。没有实体店的店面,魏思源又找倒曙光市场的老总,在市场内所有摊位都已出租的情况下,老总最终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将办公室腾了出来给她做店面。
大学毕业后,魏思源重新整合了创业协会,她个人投资15万元,于2008年3月15日创办了天津学盟文化信息交流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教育培训、人才派遣等业务,以公司化运作联盟化管理的方式经营公司,其中70%的员工都是兼职大学生。截至目前,该公司共为近700名大学生找倒了工作,却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今年春节过后,打电话向该公司咨询创业的大学生达倒130多人,其中大三、大四学生占到了60%。
2、张廷雷的创业故事:从贫困生到“创业明星”
8月30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银杏园三号公寓楼后,身着浅蓝色衬衫、牛仔裤的张廷雷顶着烈日,在一家名为“益百家”的租赁店前和同伴一道忙活着。和这条商业街上其他店铺不同,把这家店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是一群在读贫困大学生,而张廷雷是店铺的创办人。
从入校时的贫困生到“创业明星”,张廷雷有着精彩的故事。
2007年9月,凉山州雷波县的张廷雷第一次走出大山,带着父母给的500元钱和政府资助的2000元,走进成都理工大学的校园。迎接的学长想帮张廷雷提行李,不料他说:“我的行李就是身上这件短袖、短裤和脚上的凉鞋。”
尽管在学校的帮助下解决了上学问题,但接下来的生活让这个斯斯文文的男孩犯了难。为积攒生活费,大一时,张廷雷一口气找了三份兼职,也就在那时,创业的想法在他心里悄然滋生。
2009年4月的一天,张廷雷急需一辆自行车,但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要是学校里有个租车的店就好了。”沮丧的张廷雷一拍脑袋:自己何不就开个自行车租赁店!张廷雷立即开始市场调查。为了取经,他带着400元钱和一个向同学借来的睡袋坐火车直奔广州,白天看租赁店,晚上就睡在火车站。
他发现,校园租赁业在国内处于萌芽阶段,项目成本相对较低、运营比较容易、消费者相对集中,非常有前景。他决定,抓住这个市场空白,大胆闯一回。
在学校的支持下,张廷雷免费拿到银杏园三号公寓楼后这处80余平方米的店面,用打工的全部积蓄1100多元,买了10辆二手自行车,并打印了简单的宣传单张贴在校园内。
出乎意料,来租车的同学非常多,所有车几乎每天都会被租完,一个月下来,除开成本,有1000多元的纯收入,相当于他打工两个多月的工资!
选择贫困生入团队
自行车租赁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少同学透露出想来店里“工作”的意愿。经学校推荐,张廷雷选择了10多名和自己一样的贫困生,根据课程表安排上班时间,每人每月可收入500—1000元。
哪些东西是同学们需要偶尔使用、没必要购买的,哪些是经常使用、没必要购买的……张廷雷和他的团队展开了调查。如今,张廷雷的“益百家租赁店”已从单纯的自行车租赁衍生到服装、户外用品、体育用品、生活小百货、数码产品等10多个种类,四五千件物品,总价值10万元左右。在南充川北医学院,还开了一家分店。
店铺门口的空地处,最初的10辆旧自行车,已经发展到140辆自行车、10辆电动自行车;货架上,西服、帐篷、桌椅、轮滑、吉他、网球拍、相机、电脑、遮阳伞、教材等物品摆放得整齐有序。
半年前,租赁店的月收入突破了1万元,这时,张廷雷决定不再从店里“领工资”。“学校的支持让我实现了创业梦想,现在,我要回报学校,回报同学。”他说。在创业的同时,张廷雷并没有忽视学习,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他,今年6月被保送成都理工大学公费研究生。
张廷雷还有另外一项“事业”——2009年开始,每年暑假,他都会带领省内各高校的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凉山十几个县市开展免费的感恩励志巡回演讲。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过暑期生活?“我出生在大凉山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没有文化,通过努力终于走进大学校门,但我身边还有很多同样身世的同学,却没有同样幸运的命运。”张廷雷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知识、方法、梦想、激情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同时,张廷雷创建了“新树才教育中心”,在凉山,攀枝花的盐边县、米易县以及雅安的汉源县等地,开展教育咨询、培训业务。教育中心的老师则多为来自省内各所高校的贫困学生,“贫困生能走出大山步入大学的校门,大多有各自独到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3、贫困生李海洋校园快递的创业故事
只有66元钱,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2008年,李海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入校时的学费是靠着李海洋暑假打散工和乡亲们东拼西凑的钱交上的,当时交完学费只剩下66块钱。可以说他是班里条件最差的一个,经常一天吃一个馒头。
李海洋来自河北承德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双腿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姐姐患有精神病,全家一直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种地维持生计,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贫困的家境注定让李海洋的大学生活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为了给自己挣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李海洋总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处打短工,他干过一天工作13个小时才只挣27元钱的发传单的工作,还曾经在一些高校旁边摆地摊贴手机膜。
因为担心被自己学校的同学嘲笑,他特意把摆地摊的地方选择了河北经贸大学的门口。回想起自己摆地摊贴手机膜的生活,往日的艰辛历历在目。李海洋的其中一个手指因为当时被贴膜的刀子割破,血流如注,神经断裂了,至今都没有知觉。
地摊也精彩,卖“情侣卡”俩月挣50万
摆地摊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李海洋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他的摊位前来了一个学生,对方问他:“你这有没有情侣电话卡?”当时李海洋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但他还是告诉他是有的。大胆的李海洋在还不确定市场上有没有这种情侣卡的时候,就收取了对方50元的定金,答应了这单活。
李海洋说:“最早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城市里边的电话卡有‘亲情一家’,或者叫‘亲情1+1’这样的业务。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它组装作为情侣卡销售。后来我就这样组装,以情侣卡的方式进行销售。”
聪明的李海洋迅速判断出大学情侣之间打电话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通话费用便宜,需求肯定不小。当时他卖出的第一套情侣卡就赚了200块钱。在李海洋的重新包装后,“情侣卡”迅速打入校园市场。
当时最让他开心的就是骑着自行车送情侣卡。有很多人去拿,一收钱都是上万元。在后续卖得特别疯狂的时候,一天的收入能达到6位数。结果,奇迹出现了。“情侣卡”的销售,让李海洋两个月挣了50万元,这是他在创业路上挖到的第一桶金。
突遇危机,诚信化解
“情侣卡”打开创业门路,李海洋信心倍增。不过,就在李海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情侣卡”的业务突然被停止,再也打不通了,而当时李海洋的“情侣卡”用户已经有四五千的用户。
那段时间,李海洋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天天有人打电话,不管是凌晨的两点三点还是五点,打电话过来就说他是骗子,要求退钱。
当时有很多同学劝他,索性更换手机号码来逃避这次危机,但李海洋选择的是坚强的面对。通过不厌其烦地与运营商和相关部门以及媒体的联系,终于再次开通了“情侣卡”的业务,化解了这次危机。
对此,李海洋感慨:“我就觉得,在人生创业当中,如果你自己不够诚信,你就没有办法往明天走。”
改行“校园快递”,年赚百万不简单
“情侣卡”稳定之后,2010年李海洋又在拓展新的业务——校园快递,帮助学生在放假期间托运行李。这块需求也是很大的。
校园快递的收费上,李海洋介绍:收费以袋子大小为标准,分为三个档次。最小的一袋收费50元,中等的60元,大一些的80元。他不像普通快递那样按重量收费,袋子里随便装装多少都可以。这样一来,能帮学生省钱,接受度自然很高。而他并不会赔钱,反而因为业务量的增加,提升了整体盈利。
对于很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李海洋的“校园快递”不仅省钱,更重要的是方便,打个电话,上门取件,直接在宿舍楼下完成托运。如果学生托运重量较轻的物品,觉得固定价位不合算的话,还可以选择称重的方式,既灵活又方便。
对于这个商机的发现,李海洋介绍:“之前我发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衣服、书本等全部运回家。因为当时快递公司是不允许进校园的,很多时候几个女孩子或者男孩子一起抬着一个行李,抬到学校的门口,这事我觉得非常吃力、非常不方便,而且外边的价格的确很高,这时候我就瞄准了这个快递市场。”
李海洋向来是个行动派,想到就马上去做。他开始联系各个高校和快递公司,想与他们合作,负责校园的快递业务,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双方的质疑。不少学校认为他是学生,没有公司实体;快递公司认为量比较小,不愿意合作。
这些质疑声并没有让李海洋打退堂鼓,他看准了校园不能轻易让社会外来快递公司进校园的空隙,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找各大高校的保卫处。他拿着身份证、学生证,还有学校的介绍信,到各个学校找相关领导去说服他们。
李海洋向校方承诺,会全部雇用本校的在校学生做代理,这样能减少社会人员出入学校的次数,降低安全隐患。就这样,他终于打动了周边十几所高校,拿到了校方的授权。之后,李海洋又向快递公司承诺,在毕业季每月完成十万元的业务量。
现在,李海洋已经与石家庄市43所高校、四家快递和托运公司达成了合作,每年利润超过百万元。
对于这一次的成功,李海洋分析:我觉得创业之初关键是弄清你最熟悉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我最熟悉的是校园,最懂的是校园,最了解的人又是学生,所以我的客户定位就选择了学生,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围绕学生客户,研究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环节,从中挖掘商机就比较容易成功。
建立创业班,学生收入比老师高
自己创业成功后,李海洋希望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路。李海洋认为,大学生创业是未来的一种趋向,也是一个符合国家政策的领域。于是,2014年6月,李海洋与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海洋特色创业教育基地。半年后,这个班已经走在了其他普通班的前面,成绩有目共睹。这个成绩的代表就是经济效益。现在海洋班有的学生一个月的收入比老师还要高。
由于是第一年试水,“海洋班”现在一共有24名学生。和条件是像李海洋一样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报考时必须出具贫困家庭证明,三年的学费由李海洋全部支付,李海洋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都上得起学,同时也能靠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海洋班”的学生除了学习日常的公共文化课,更多的是李海洋传授他们的创业经验,就一些学生提出的创业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现在“海洋班”的学生感觉特别自豪,因为可以不跟家里要钱了,可以自食其力了。
【贫困生到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由贫困生到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08-11
从贫困生到创业明星的故事09-29
经典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05-24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范文08-14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07-29
网络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06-02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李嘉诚09-25
创业成功人士的小故事05-25
从贫困生到创业明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