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80后创业随谈

时间:2023-02-28 12:49:08 经验访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东施效颦-80后创业随谈

    一、前言

    先来首音乐(close to you),希望能成为大家的朋友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我平日最喜欢的就是白居易的这首诗,时间的宝贵不容分说,如能在此生有限的时间内创出自己无悔的事业更为不易。

    因很多家人都在从事牛仔加工行业,也是这个原因相识了很多牛仔方面的朋友,在这里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性的知识,亦结识了众多好友。作为80后的我,在此行内踏足不久,需要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我曾反复网络baidua和google过不少的创业记录贴,每次看到心中均感创业的艰辛和痛楚,但是既然选择涉足此行业,我也无怨无悔。

    看过许多的创业贴后,心血来潮,想东施效,也将自己简短的创业经历描述一番,但唯恐文笔不佳,贻笑大方,故迟迟不敢随谈,今经数位网友和朋友鼓励,斗胆交流,仅作朋友们交流、沟通之用。

    二、工作前期:

    6、7岁的时候随同父母亲去到千里之外的新疆,8岁返回老家继续读书,13岁的时候,因父亲做收购生意,一同去到深圳读了一年的书,期间一点也不懂事,不听话,乱用钱等等一些不良的习惯染上了身;就这样逍遥了10几年,可好景不长,94年中,父亲出了一件大事,昏迷了两个多月,无法再次经营生意,外面所欠的几十万货款也无法收回,人跑的跑,不认帐的不认帐,关键是我们看不懂父亲的帐目,无奈,94年7月份,一个人乘车转到上海一个亲威家复读中学;上海辗转几年,又来到四川攀枝花等地学习。

    三、工作初期

    我把前面7年比做是我的7年抗战,让我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我记得刚到广东的时候,2001年去广东,人生地不熟,听不懂广东话,工作找了半个月还没有找到,睡公园里(没有到亲威身边,心想出来凡事得要靠自己),450月薪的操作工,都没有人请我;身上一毛钱也没有,记得有一次没有2块钱坐公车,在烈日下走了差不多10里路,那个惨啊,一生也忘不了;回到住宿处,再仔细想想:自己有点傻傻的,怎么不打的到住的地方再给钱呢;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对我的锻炼与磨炼。

    2001年毕业后就到广东新塘一个堂兄那呆了两天,然后跑到广东东莞找事。

    首先,来到的是东莞大朗镇洋坑塘,一个堂兄在那开五金厂,奔着他去的,嘻嘻!看看能不能学点技术什么的,去了的时候一看才知道,工厂刚开始,效率也不咋的(现在,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他,被冤枉过,拉过三轮,好几亿的身家也有了)后话,嘻嘻,努力的目标。

    找到另外一个堂兄在一个私人工厂做自动车师傅,叫我去做了一个自动车床学徒工。工资是240元/月,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下班,学了一个半月的样子,被老板看到我偷学技术,把我给开了。

    没办法,目前只是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如果说生活的质量,只能说是饿不死而已,如果说成绩,说真的,我没有感觉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啊。

    四、业务初期

    没办法,找啊找,找了近两个月工作,终于广东东莞市有一广告公司能收流我做业务员,那个高兴劲啊,虽然只有300元的底薪(又有点进步了啊),但心想又有工作了,况且做业务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可以锻炼自己不少;刚上班的时候,在公司就是天天7个小时的电话攻击,可干了不到一个月,不会说话,不会交际,该有的订单也静悄悄地飘去了;记得有一次,说话严重错误,向一客户说了句:你不会耍我吧?哎!现在想想,无知啊无奈,继续求生之路。

    辞去这份工作,在东莞石排镇找到一份台湾企业的彩印名片拼排工作室业务,天天跑于东莞市常平镇、石龙镇、石桔(JIE)镇、寮布镇……, 做了半年的样子,然后重新转行,做起了“总经理助理”,后续又做过“业务跟单”。

    ①、不懂英文的苦恼

    做总助的工作时,是在一个港资制罐企业,也有难度啊,文件基本上都是英文的多,最开始不太懂英文,就PAGE 1、PAGE 2, 以及公司名、电话、传真号、DATE(日期)等形式来整理英文资料,记得,期间一个客户来了封英文电邮,看倒看得懂,心想:要不,我也来点英文电邮回复,不回还好,一回就只有我自己能够看懂;都不知我当时读书的时候干吗去了?继续学习、走路吧……(因压力太大,自己怎么干不下来这份工作)

    ②、投影室赚钱而不剩钱

    期间,2002年下半年,在东莞石竭(JIE镇)开了个投影室,从老家叫了几个朋友,来帮忙收钱及看着场子,买了个NOTEBOOK,从网上下载最新的影片及预告片,节省不少成本吧, 每月利润也还算不错的,除了每月租金4200加上人工费,还剩1万多点,有时生意好的时候还能剩个2万多点,可好景不长,那时刚出入社会,不知道赚钱的困难,一个月赚点钱,就同朋友、哥们出去吃了、玩了、喝了……

    ③、慢慢懂事

    直到2004年下半年,在东莞长安一港资企业做业务,才慢慢地开始知道赚钱是多少的不容易,(期间也经历过几天,每天3元左右生活费,早餐不吃,中午、晚上两个馒头的日子;那时没饭吃的时候,找哪个亲威都不好借钱的),有钱得省着点了啊,(现在整个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我的身上啊,不像94年之前还有个父亲做些生意撑着)一个月辛辛苦苦不就1万左右的样子,还得对客户像爷一样,请吃、请喝、请唱、请陪……,几年的业务经验下来也倒学了不少,信誉、做人、质量、服务、回款、市场调研等等;

    晚上没事,就特别喜欢看陈安之的演讲碟和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案例等等成功励志书籍、VCD、杂志。

    该是自己反省的时候了

    ④、业务开发

    记得有时为了开发一个大客户,深圳横岗的一大型电子厂,工厂人数上万人吧,我就干脆向公司请了1个月的假,背着背子、行李,在富士康工厂旁边的一个民房租了下来,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别的什么事都不干,工厂员工下班了,就故意去找他们聊天,拉拉,时常也会碰着一块吃饭的机会,就这样10几天过去了,大家慢慢聊熟了,认识了一个在工厂做开发部的副部长,还是半个老乡来的,20天出头,李部长打电话给我,说要一款SAMPLE用着该公司样品开发,通过李部长慢慢打入了该公司的采购体系里。

    ⑤、回款部份经历

    做到单还不算好,最难的是回款,记得当时遇到一个台湾佬,工厂在东莞桥头,欠款都1个多月了,还赖着没给钱,该老板是赖得无语呀,无语,最后没办法,我找了我们仓库管理的伙计,两人一块,没事就到该工厂大门睡着,看你工厂货车还出不出来,客户会不会到你的工厂去,最开始他们保安还来拦我们,我们说:你拦什么,你们老板不给我们钱啊,我们也没办法活了,最后保安也没折,就这样,搞了两天,老板实在看不下去,将欠我们的23.7万货款给了我们,从此,他们工厂打电话给我,我也不敢做他们的生意了。

    还有一次,遇到一个客户,老板是广东本地的,工厂人数倒不少,800多人,前一年多付款倒蛮准时的,约1年半后,就慢慢拖款了,几经周折,老板也聪明了,进工厂不从大门进,从后门进,去找,保安说老板不在,想了又想,这样也不是办法,30几万货款呀,收不到的话,自己得差不多要赔10万啊,一天,没事,买了五椰神烟,专门站在保安门外,和两个保安聊天,晚上请他们去吃了一顿,吃完后K了三个小时左右的歌,最后终于把保安给买通了,保安答应老板一来,就打电话通知我。

    第二天下午3点多的样子,保安电话来了,接到电话,我马不停踢地赶到老板办公室,一进老板办公室,只见一个小秘和老板坐在老板办公室,就和老板来软的了,和他东聊聊、西聊聊,就不谈钱的事了,就这样聊了一下午,感觉没啥效果。

    第三天,接到报密,又赶到老板办公室,这我就不同他聊,专门盯着老板的小蜜看,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只盯着她看,看了不到10分钟,小蜜脸都红了,走出老板办公室,我也跟着,前几天,老板倒无所谓,就这样,搞了几天的样子吧,小蜜到员工办公室,我也跟到员工办公室,小蜜那个脸不知咋的,一路“血上飞虎”啊,员工们的眼神也盯着我和小蜜看了,老板实在忍不住了,说:小X呀,我真服了你了,我跟财务说了,你去拿钱吧,我想啊,还是这个小蜜帮了我不少忙啊 。

    ⑥、打工的部份总结:

    一、各性质工厂、企业老板总结:

    1)、港资企业老板管理比较人性化,事情做好、做完就好;管理可以学习、借鉴

    2)、日资企业管理很严谨,凡事有条、有理、很细,管理基本上都按程序化办事;大部份老板很会用人;现在都和一个BOSS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3)、台资企业学日资企业管理,极小气、很好色;

    打工到什么企业,打死也不能到台资企业

    PS:以上只是大部份企业的大致情况(不可能包含全部各性质企业都是这样,都有好有坏)

    ⑦、插曲:

    02年期间在一个台资企业做过业务,跑了78万的一个单,亲们想想,老板给了我多少提成,1300元;无语,我只有认了,重新找工作了,这样的老板不好跟着混。

    ⑧、做事的总结:

    做人做对了,做起事来就轻而易举;信誉也是超重要的;信誉没有,一个人活着也没意思了;

    凡事只要努力、坚持,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成功的。

    但发现我有个缺点:凡事都太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了。

    五、创业初期

    以前听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样,一生都会有7次大的机遇,基本上是每七年出现一次,我想这句话,至少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应验。

    下面说说创业的故事,我也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朋友们有好的建议,多多指教。

    首先要声明,新公司我不是大股东,我只是负责整个公司运营,我不投入MONEY,占有一部分股权,具体多少,还没有最后确定,由于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原因,在此就不说了。

    按新闻稿的顺序,先介绍一下新公司的情况:

    还是干老本行,汽车配件销售这个行当。人人都说隔行如隔山,跨行业的创业,以前也有想过,很多人都有对自已本行业的疲倦症。但我们理智地分析了一下,风险大,投入的资源多,成功的机会少,否决掉了。

    现在的项目马上要投产了,公司租了一个约2000平方的厂房,装修基本上也做完了,只要等设备一到,约在11月份吧,就正式生产。

    在07年的时候,那时还在公司上班,心里就开始筹划这个事情了。事实上,在很久以前,就有这个想法了。一直在留意,有没有好的项目。

    这里总结出一点,心动才会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