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圣恩熙董事长朱林:恩熙八年,蜕变伊始

时间:2023-03-26 07:57:13 经验访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专访圣恩熙董事长朱林:恩熙八年,蜕变伊始

  创业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不能为创业而创业,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创业要多学习战略、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是很重要的。

  八年前,朱林和妻子共同创立了一个品牌——圣恩熙,数年间这个品牌发展蓬勃,在中国已有600多家加盟店,这个成绩令很多鞋坛老前辈都只能望其项背,圣恩熙已经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朱林得到心还不能定下来,总想再找项目,再找更好的项目。

  直到2014年,他突然意识到现如今手头上的项目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事业,没有必要再去茫然地发掘,他停止了焦躁寻找的脚步,安心平静地在守护他和妻子在事业上的孩子——圣恩熙。

  如今的他,看淡风云,修习佛学,内心日渐柔和而强大。他穿着公司男款板鞋,工作时候严肃认真,闲聊时候和蔼近人,完全可以感受他内心的宁静。完成蜕变的他雄心仍在,此前的人生,有巅峰,亦有低回;有快意,亦有迷离。他不回首,只想往前走。

  记:记者

  朱:朱林

  二十多年前,朱林和妻子都有一份不错的安稳工作,勇于尝试的他们投身商海,磕磕撞撞一路走来,从湖南走到了广东,从九十年代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从弱冠桃李走到了不惑,一直走到了今天。

  记:这是你的第几次创业?

  朱:我是连续创业的,做过很多公司,也开过很多店,一直在做生意,对于我个人来讲这是创办的第9家公司。

  记:怎么接触到这个(鞋服)行业的?

  朱:此前我太太一直是做鞋业的,我也是十多年前就开始做了,只不过我在做女鞋的同时还兼顾着做其他行业。

  朱:2003年年底我们从湖南来到了深圳,在深圳我们两口子分开做,太太在罗湖商业城做鞋业批发,我在深圳做电子产品。2004年时候我做电子产品时每个月利润很可观,她的生意却不怎么有起色,我告诉她你不用怕,你不赚钱,我这里可以撑着。我跟她分析做鞋子一定要去广州,广州是世界鞋业的中心,深圳只是贸易中转的地方,所以她就来到广州鞋城做出口日韩的贸易业务。从04年都05年里面她也做得很辛苦,但是这个时候她有方向了,没那么大的压力,只是不盈利,这种不盈利几乎是把带来的钱亏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有一种爱情的力量在里面,其实我在深圳的生意还可以,但是我看她在这边挺辛苦,所以我就提出过来广州帮她,我把深圳的生意送给了一个朋友。过来广州以后公司换了一种模式做,2005年7月份开始,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把亏损的钱都赚回来了。

  记:您过来广州之后是公司是如何转换模式的?

  朱:之前是做产品贸易,现在是做品牌运作。欧维斯是我们创办的,现在是另外的股东在管,我们在欧维思做了两年,然后2007年就创办了圣恩熙,欧维思是做尾货的库存折扣店,而圣恩熙是做品牌运作。

  记:模式从贸易变成品牌?

  朱:对。

  记:你和太太在工作中是怎样分工的?

  朱:我是负责战略和企划,太太是负责产品和运营。

  记:这和她之前做贸易积下的基础有关系吧?

  朱:有很大关系,不然她就不懂产品啦。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品管等方面都是她熟悉的领域。

  记:熟悉生产线在前期准备时会不会省下很多功夫?

  朱:其实也不会省太多功夫,因为我们做贸易时候的工厂都是做外贸的,而圣恩熙是做内销市场的。两种工厂不一样,做日韩方向这一点倒是相通,但刚开始时候也是很难的。

  记:圣恩熙成立八年了,有没有觉得哪些时候是挑战比较大的?

  朱:2008年挑战算是最大,那时候刚起步,客户少,团队的方向也不太一致,做得很艰难。

  记:团队的分歧是集中在哪里?

  朱:我坚持的是要做品牌,有的搭档觉得品牌放在第二步,第一步先赚钱,我把赚钱放在第二位,甚至不赚钱我也觉得没所谓,但是一定要做品牌。

  作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团队建设是很重要的,品牌的定位和理念也是很重要的,在商海打拼多年,经验丰富头脑清晰的朱林在管理统筹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

  记:现在团队人数有多少?

  朱:总部一共一百一十多人。

  记:团队建设中有什么亮点吗?

  朱: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晋升通道一步一步升到管理层升到高管,还可以成为分红的股东或者注册的股东,进入董事会。这个晋升机制在团队建设中起到很大作用。

  记:公司的家庭文化氛围很浓郁?

  朱:对的,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这方面,此前我们做生意很多年,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所以是从心里面把团队成员当自己家人一样,饭堂用餐也没管理干部与基层员工之分,都是“一口锅吃饭”。

  记:在带领团队成长方面做了什么工作吗?

  朱:我们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花很多钱请专业的老师来上课,送员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这方面我们花了很大一笔费用。

  记:圣恩熙是如何贯彻创新理念的?

  朱:圣恩熙从生产到经营到管理,每个点上都有创新。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就是独特的风格和定位以及新工艺的改进;在管理机制上也有创新,有很多为员工生发出来的管理机制,例如股份制改革;在品牌上面有创新,生产上面也有创新,加盟连锁的营销模式创新,特别是现在做的五环模式,更是行业当中独一无二的创新,企业就是要不停地创新。

  记:圣恩熙内部会定期举行很多分享会,这些分享会的目的是什么?

  朱:我们有一个宗旨——“客户成功,我们才成功;员工进步,公司才进步”。公司的组成核心是员工,只有员工自立成长了公司才能发展,所以公司的进步就体现在员工的进步上面,让他变得更有价值,让他和同行业同事去比变得更棒,在专业上能有自己的见地,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这样子他不是简单地打一份工,而是在行业当中有自己的地位。我们致力于帮助员工建立独一无二的自我身份感,有一种不仅仅是附属于哪个企业哪个平台的成就感。

  记:你以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这个经历有影响到您的创业吗?

  朱:创业和教育很大联系。创业要依靠团队,团队成长要依靠团队教育。所以创业靠团队,团队成长靠教育。

  记:圣恩熙和加盟商关系是什么?

  朱:鱼水关系。只有加盟商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加盟商进步了,公司才能进步,公司透过加盟商来体现公司的各方面价值。

  记:会给予加盟商哪些帮助?

  朱:我们给予加盟商盈利的能力,就是赚钱的能力,这个能力如何实现?从包括货品、管店、销售的能力以及他自我成长的方向等方方面面,帮助加盟商和他下面员工的成长,特别是加盟商自身的成长。

  一件事,孜孜不倦地用心做了二十多年,早已渗入血液,渗入灵魂,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朱林又是怎样看待“创业”这个陪伴了自己多年的举动呢?他又是怎样看待当下大形势下的时机呢?

  记:您的太太跟您一起打拼多年,圣恩熙是做女鞋为主,很多合作者也是女性,您是如何看待女性创业的?

  朱:从我的角度来看,女性创业最重要的是出自内心的热爱这个事,有一种非常大的热情来开拓事业就不会去计较困难,成功不成功都不在考虑范围,动力就是“我喜欢”,光是做着这件事情就感觉很美。这种发自骨子里面的热爱就让我太太在创业的过程中感到非常有乐趣,任何困难都变得不是困难,不是算来算去值不值,她唯一考虑的是做下去让更多人穿她的鞋,以此来帮助更多女人有绽放和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她的使命。我太太的幸福指数很高,她的人生很精彩,她不喜欢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的业绩,她觉得光是做鞋这件事就很快乐,赚多少钱不重要,脱离了生意层面做喜欢的事业,这是我最佩服也最羡慕她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这种事业态度是一个人职业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前世修来的福报。

  记:创业在你们夫妻的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的存在?

  朱:创业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二十多年一直都是这样子,而且我们夫妻之间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大量的共同话题,能够每天晚上在家里面聊好几个小时。有的人回家之后不愿意谈工作,而我们觉得谈工作很正常,生活和工作完全融入一体,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这种状态挺好的。

  记:当下跟九十年代相比,你觉得哪个创业时机更好呢?

  朱:90年代的市场空白点多,那个时候街铺生意好做,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会,现在也是最好的时代,只要有相关的素质和决心来学习新的技能,用当下的方法做当下的生意也一样好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速度比以前更快,里面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这需要跟着一起进步。客户的消费心理和信息获取渠道不一样了,对时尚的审美、对购物的体验要求也不一样了,假如用了新的移动互联网思维跟上去,生意还是好做的,但如果没跟上,思维和套路还停留在过去,就会觉得很难做。

  记:当前形势下怎样看待实体店与电商?

  朱:实体店是永远都会在的,只是要与时俱进。O2O的线上线下结合就是发挥有实体店优势的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如果用传统思维做实体店会很难做,但如果导入互联网思维、导入O2O思维,我觉得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现在很多电商品牌的都开始做实体店,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

  记:人生中有没有哪几个转变是自己特别深刻的?

  朱:1995年辞去教书工作决意下海,这是很大的转折。2003年放下老家县城的6家店来到广东,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当时的动力是觉得世界那么大,想去追逐梦想,再不出去就太晚了。个人而言最大转折是在去年,以前我在事业上走了很多弯路,一直不断地寻找不同项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会在外面到处奔波寻找,着让人很痛苦。通过多年的灵性修行,一直到去年我突然就醒觉手上正在做的鞋业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事业,再也无需寻找了,这其实是心灵成长后发生的蜕变,对我来说是极具意义的改变,这个改变不是外在的,是内在的。

  记:商海打拼多年,您也提及自己是走了很多弯路的,有什么建议给创业的新手吗?

  朱:创业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不能为创业而创业,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创业要多学习战略、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是很重要的。

  记:听说朱总一直都有做慈善?

  朱:是的,15年前就曾赞助家乡20个孤儿读书,有些一直到现在关系还很好,好像家人一样,放假时候有些小孩也会到我家里来玩。慈善是做企业的人一定要做的,纯粹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是本分而已,不值得一提。

【专访圣恩熙董事长朱林:恩熙八年,蜕变伊始】相关文章:

专访智慧消防神州金山董事长朱梦俊06-13

专访朵朵贝儿董事长05-03

专访木林森董事长林荣洲:创新就是创有独特气质的产品06-11

专访巴菲特06-08

专访林元庆:百度人工智能早已开始盈利06-06

专访361°海外事业总经理林炳煌:替自己和台湾圆品牌梦06-09

专访“财富狂人”严介和05-17

专访李宁:从温和走向强势06-11

专访创业导师史蒂夫 霍夫曼06-13

专访创大资本许洪波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