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可以引导但别误导创业经验

时间:2024-10-08 02:52:31 经验访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创业可以引导但别误导创业经验

  这段时间,针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讨论热火朝天,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直接引导学生创业。对此,笔者想从自身创业经历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大学生创业可以引导但别误导创业经验

  中国应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历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而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这5%中的4%,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全中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单看数据这个问题的结论已经明确:新鲜出炉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仅没有任何优势,而且明显处于弱势。

  为了急于解决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将学生们直接推向创业的路子,想法是好的,但实际上,很难因为现在的一些鼓励政策就出现很高的成功率攀升。

  成功首要是决心、耐力和意志力

  选择创业其实是件非常了不起而又充满荆棘的道路。对创业者而言最先决的条件不是智商、学识,而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它的决心、以及承担一切后果的承受力。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Defiance》(《反抗军》)。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个逃亡的波兰人带领着1200名犹太人在白俄罗斯荒无人烟的森林里生活了整整4年多的故事。其间需要解决的不只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最为困苦的是这上千号人在冰天雪地的林子里的吃喝拉撒的问题。

  我之所以提到这部片子,只是想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人,可能碰到的来自各个层面的艰难困苦和压力。当所有人都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你的决策决定着所有人的目标和方向。稍有不妥,你的那些员工、那些拖家带口的人怎么办?

  我本人就是企业的经营者,整个创业路上的辛酸和喜悦、困苦和激情恐怕也只有过来人才能了悟。很多时候创业失败,不是败在经营,而是败在心理素质和心智的成熟程度。而这些,有多少应届生准备好了?不用多说,比例就是前面提到的5%中的3%,等于0.15%。

  应届大学生缺少关键的行业基础

  行业基础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很陌生,创业不仅仅是有“创意”和“钱”这么简单。创业最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对这个行业商业运作的理解。

  譬如:不同的行业中间商的提成比例是大不一样的。同一行业中,越靠近零售的产品佣金比例越高,相对销售额越小,运营的相对成本越高;而越靠近原料级的产品则正好相反。这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定价问题。没有一定基础的人往往在这一关都要先吃上一大亏。

  又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管不是像普遍认为的那样“越严越好”,产品的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最好的质量就是客户刚好满意的质量。过严会导致成本过高,过松则导致东西卖不出去或者废品次品过多,造成大量损失。

  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基础,充其量也只能搞点小打小闹,对国家和父母的多年培养而言是一种浪费。

  没有客户基础的创业难有突破

  由于创业初期经济上的拮据、运营的压力、以及心理承受力的问题,鲜有初次创业的人超过1年没有生意还能继续维持的(当然这样的人不是没有,马云就是一个强悍的例证,但绝对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云),熬不过1年的毕竟在90%以上。

  所以除非是做零售、餐饮、奶茶、地摊一类,否则如果在贸易、生产方面着手创业,就必须拥有可以立即开发成功的客户。因为就成熟产品而言,从开发新客户或者潜在客户阶段到成熟的过程往往至少需要半年;如果是新产品,那至少要个一年以上。

  还是那句话,应届生的财力、时间和心智都熬得住吗?

  “懂”经商=“会”经商吗?

  “经商”是一门学问而且技巧性很强,对实践性的要求也很强,把大学生推向创业市场无异于说你懂得了拉小提琴的技巧,就肯定会拉小提琴;或者说读了个医学院的本科就可以拿手术刀。

  “经商”建立在对产品定位、商业市场、企业运作、人事管理、供应商和购买方协调、财税运作等等运营能力的基础之上,即便是学工商管理的学生又有几个对这些东西有真正的认识?这些认知正常来说都是通过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

  而且现在相对好找工作的是工科生,其次是理科生,真正难找工作的大部分还是文科生。很多人没有认知途径,产品和项目的基础不是应届生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就想得出来的!

  启动支持难维持继续盈利

  现在有的地方提供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零首付”,国家还可以另外贷2-5万给他们。以我之见这些钱95%以上很难为应届生的成功助力,钱并不能成为创业成功的充要条件。

  仔细想想就算启动资金为零,创业者每个人每月的生活费、房租水电煤等等是否可以零首付?他们向供应商采购的货款是否可以零首付?员工的工资福利是否可以零首付?加上货款、每月的运营费用3-5万如果每月做不到一定的销售额(毛利必须至少做到20%),6个月钱就会花光。

  “突击强化”培训不出实干家

  现在还经常见到“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基地”之类的项目。这类项目很好,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要指望可以解决今年的就业问题,也不要过分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过分鼓励应届大学生创业不是个好点子,适当的协助学子们树立创业的信心并打好基础可以,但不要认为这件事等同于可以有效解决这几年上百万应届生的就业问题。这个世界上也就出了1个盖茨,个人的案例不足以代表群体的成功率!

  以我之见,就着上面鼓励创业的点子,真正应该而且可以鼓励的应该是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社会基础、特别是由于整个部门或分公司由于金融风暴被取消而下岗的人。

  这部分人无论从学识、阅历、心智上的成熟度而言要高得多,本身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对地方市场、行业市场非常熟悉,稍加扶持和一些必要的创业指导。更为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运作起一个企业,创业的成功概率会更高,而且对于解决现在失业群体的问题也更实际。

【大学生创业可以引导但别误导创业经验】相关文章:

没有经验别创业的真理03-04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创业11-20

影响女性创业的几个误导03-26

创业经验:而立的创业经验02-27

大学生创业经验03-06

创业血泪经验03-26

小米创业的经验03-04

创业失败经验03-26

国外大学生创业经验03-22

大学生创业可以做什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