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的成都梦想

时间:2022-12-02 20:50:13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业孵化的成都梦想

  这是高科技成都,以科技创新创业命题的全城发力。

创业孵化的成都梦想

  历时3个月,数百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在2010年成都“天府新谷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上,从初赛到复赛,再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角逐出成都市首批立命科技创新创业的创新项目,从而融入“成都创造”的区域创新脉动之中。

  然而,创业的脚步,从成都起步,足迹却不止于成都。

  11月8日,来自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孵基金,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科技及金融部门负责人汇聚成都,聚首“天府新谷”,启动了覆盖全国、触角延伸全球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首届(成都·天府新谷杯)创新创业大赛,在创新之城成都,鸣锣启动。

  全国性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何选择在成都启动,并将在明年把项目放在成都集中“亮相”?为何选择与国家纯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携手,共同助力更多“中国创造”从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起步拓展拳脚?由此,我们以“科技孵化产业成都聚合”命题,展开了调查与思考。

  从“成都”到“全国”

  助推“成都创造”崛起的全球创新平台

  今年8月,备受关注的我市首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2010年成都“天府新谷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鸣锣启动。历时三个月的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角逐出炉成都首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很多以往“藏在深闺无人知”的“成都创造”在这里起航。

  “此次创新创业大赛,和我们所想的有些不同,几乎是创赛全程,风投金融机构、高效研发机构都参与其中,并与我们的参赛项目对接,这对企业迅速成长而言,获益匪浅。”在此次大赛中,凭借自有核心技术的“基于控制点定位技术的高速铁路无轨道板精调测量定位系统”,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填补国内同领域空白的创新项目,摘得企业创新组头筹,而该项目负责人游颖透露,眼下,他们已与部分风投机构进行对接,力争明年销售破亿元,为中期上市做足准备。

  毫无疑问,此次大赛最出“风头”的,除了创业项目,就是风投。

  决不走过场,更不为办赛而办赛,而是真正为成都区域创新产业高端战略挖掘科技“富矿”。如此办赛模式与思路的创新,必然带来效果的大不同。

  用参与此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创业企业、团队的话来说,此次“与众不同”的大赛,最明显的“个性”就是 “高门槛”与“低门槛”兼而有之的准入机制,与盛大游戏18基金、成都兴创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都盈创动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ARC CHINA投资合伙有限公司等风投机构的直接介入。

  所谓“高门槛”不难理解,此次创新项目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真正体现“成都创造”的价值;而所谓“低门槛”则显得有些“另类”,已步入发展高速期的大体量科技“绩优股”,反倒没有总体量不占优势却具备创新发展后劲的“潜力股”受到专业评审团的垂青。

  “原因很简单,此次创新创业大赛核心在于在‘选种育苗’,挖掘我们平时‘没看见’的好项目,引导资金、市场、服务与之对接,让它们更迅速地融入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之中,这样的‘雪中送炭’强过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项目‘锦上添花’。”专注科技孵化十余年,同样也是促成首届成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完满推进的“天府新谷”项目投资、运营方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董事长王明新如是分析。

  一个区域要形成“滋养”创新的“生态水土”,仅仅依靠单向的招大引强,是远远不够的,在“外引”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与科技项目的“内培”,走“内培”与“外引”兼而有之的道路,才能真正形成区域创新体系良性持续循环。

  精彩,似乎才刚刚开始。

  在成都,紧随2010年成都“天府新谷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落幕,一个酝酿已久的全国创新创业平台,又在成都拉开帷幕——“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首届(成都·天府新谷杯)创新创业大赛宣布在蓉启动,而从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成都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将冲刺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让“成都创造”在更广域平台一展“拳脚”。

  据悉,在此次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自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专利事务所等在内的数十家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核心成员单位机构将“捆绑”聚焦此次全国大赛项目,通过“寻宝”、“鉴宝”锁定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向关注。

  11月8日,专程来蓉的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相关负责人分析,此次联盟风投机构的参与,则改变了以往创业大赛的单纯评比模式,“火眼金睛”风投机构的介入,意味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技术与项目将获得更多直面市场的竞争与机会,让创新大赛更多的不是走过场的“选秀”,而是真正地为中国创新育苗选种。

  构建大孵化体系

  引导多元投入 筑起高新创新“孵化社区”

  走进成都高新区,与天府软件园毗邻而居的成都高新区孵化集群,是国内孵化规模的科技孵化载体集群,在超过100万平米的孵化场地,共聚集着30余家科技孵化器成员单位,包括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在内的“国字号”孵化器就达8家。在百万平米的孵化载体里,生长的1500多家在孵企业,让这个直指世界一流园区的创新之区,充满朝气。

  “一个构想正在成都高新区逐步实现。”

  昨日,在对话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学坤时,他分析,成都高新区正在构建一个区域大孵化体系,这个孵化体系之中,有政府主导的孵化器及公共服务,同时,也引导、鼓励更多民营经济参与孵化器建设,“在政府加大对孵化载体及服务直接投入外,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孵化器建设,实现了政府从直接投入角色转向间接扶持角色的转变,这对于完善区域孵化体系建设及服务越来越显得不可或缺,而以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为例,这样专注于孵化器建设运营十多年的孵化器建设,将是成都高新区眼下及未来关注、扶持的重要载体。”

  付学坤描绘了成都高新区孵化体系建设的远景图:在成都高新区,孵化器建设投入将是多元的,从政府直接参与的孵化器建设运营,到政府间接引导、扶持的民营等多种经济“联盟”聚集,甚至吸引国外孵化器管理运营团队在这里“扎营”,这些要素在一个区域聚集,而成都高新区则是一个创新孵化的“孵化社区”,通过政府引导、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地让多元投入充实到“社区”元素之中,而这些“社区”元素都将殊途同归地指向科技孵化的大命题,而最终受益的,将是一个区域创新承载能力与孵化能力的提升,从而助力产业高端路径的实现。

  采访中,我们从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获悉,眼下,作为国内首个纯民营科技孵化社区,在建的“天府新谷”已经入驻的288家在孵企业,在孵面积已达26万平方米,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企业聚集态势明显,而“社区”之中银行、中介、法律、风险投资、公共技术等机构的入园,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足不出园区,解决所有创业烦恼的“一站式”服务。

  “预计在下个月,我们将加速开建天府新谷三期建设项目,在确保孵化器载体‘扩容’的同时,天府新谷正在与成都高新区一道,提速民营孵化器专业化进程,在年内建成国家数字新媒体基地。”王明新分析,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细化,以及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发展进程,再结合“天府新谷”现有的孵化企业形态,走专业化孵化道路势在必行,“国家数字新媒体基地将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大大促使‘天府新谷’孵化社区向专业化迈进。”

  中孵基金与创业大赛同步

  孵化器与风投结合 破解孵化器建设“钱从哪里来”

  然而,走专业化孵化道路,并非一蹴而就。产业的聚集,公共技术载体的完善,固然不可或缺,但仅靠这些,是不足够的。科技孵化最容易缺位或不到位的,则是风险投入等解决“融资难”的解决路径是否充分。

  在此次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首届(成都·天府新谷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之时,一个名词“中孵基金”首次进入各路媒体关注的实现,这只基金是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指导,全国部分先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融资机构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只政府引导专业孵化基金,现有资金池已超过1个亿。而在此次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作为我省唯一进入该基金的机构,就是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