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关村人秦皇岛从零创业

时间:2022-11-18 07:58:07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中关村人秦皇岛从零创业

  近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指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好疏解总目标与分领域目标,制定好产业、市场、教育、医疗、行政事业单位等疏解方案和目标;选择一批条件基本成熟、具有广泛共识的重点工程先行启动。

老中关村人秦皇岛从零创业

  事实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早已拉开帷幕,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甚至成为地标的名字:大红门、动批、天意、北汽等。它们的疏解,承载着北京的过往,也衔接着未来。

  而在疏解的大政策之下,所涉及人群的命运和变迁更值得被关注,他们之中有商户、工人,也有企业领导。今日起,新京报推出“大疏解”系列报道,围绕一个个“地标”,记录大疏解下的亲历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8点半上班,贺经鹏有时8点才起床。

  小区距公司7公里,好在,开车15分钟就到。

  从北京中关村随公司搬到河北秦皇岛一年,45岁的贺经鹏已习惯现在这种开车不堵、上班不再心急火燎的日子。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升温,中关村不少企业为自身发展搬到天津、河北或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位于学院路的千方科技正是其中之一。

  2014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全国首个分园——秦皇岛分园揭牌成立。

  同月,秦皇岛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成为第一个落户秦皇岛分园的企业。在京打拼20多年的贺经鹏赴秦皇岛任副总经理。

  初次赴秦皇岛上班“跟出差一样”

  6月18日下午,天气晴好,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数谷大厦周围林荫葱葱,几位工人蹲在草地上修建草坪。天空湛蓝,更远处黛青色的山峰触目可及。

  数谷大厦后面五层橘色大楼前,几辆绿色出租车正排队等待安装一种智能交通设备,这是贺经鹏公司目前在秦皇岛市推行的第一个项目。

  此前,主打智能交通产品的千方科技想在北京进一步扩展规模,但土地的限制以及人员成本的增加,公司最终决定将1.5亿元项目落户秦皇岛分园。

  贺经鹏来秦皇岛算是一个意外。

  他原在上地一家著名科技公司上班,负责企业内部管理。千方科技筹建秦皇岛分公司时,邀贺经鹏加入筹建团队,担任秦皇岛分公司副总经理。

  贺经鹏没想太多,便接受了这份邀请。

  在他看来,从普通基层人员逐渐走上管理层岗位的他,工作因熟悉而轻松,但缺乏激情。新的工作意味着从零开始,但也不乏未知的乐趣。

  2014年6月底,贺经鹏第一次正式赴秦皇岛上班。临行时,除了一些电子设备,他只带了几件简便衣服,“跟平时出差一样。”

  见证中关村从小店铺到高楼云集 

     时隔24年,贺经鹏再次回到大学时曾实习过的城市秦皇岛。

  1990年8月,河北地质学院大二学生贺经鹏和同学一起来秦皇岛抚宁县石门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刚下火车,还没来得及看看秦皇岛城市的样子,他们就被学校派来的车直接拉到实习山区。

  2014年,已到秦皇岛工作的贺经鹏特意和朋友重回当初实习的山区,实习宿舍、宿舍前马路都还和从前一样。贺经鹏感慨:“真没想过还会再回来。”

  1993年,贺经鹏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密云县。

  3年后,他才第一次去了中关村——和朋友一起去修电脑。后来,贺经鹏在中关村购买了自己第一台电脑,他现在用的电脑也是在中关村DIY攒的。

  他印象里的中关村附近不少农田,从市内四通桥出发一条并不宽阔的马路通到村里。中关村内有一条两公里左右长的主干道,两侧坐落着三四层高的楼房,楼房后面是低矮的平房和胡同。

  街道两旁的楼房店面多是卖电脑、修电脑的店铺,多数店铺主人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和现在很多小县城临街店铺一样。”

  2001年左右,贺经鹏开始在上地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坐公交车要好久。”他说,这时的中关村已在发生变化,上地的农田越来越少,低矮房子不断拆迁,高楼不断建起,原来布满电脑商铺的街道先后建起了海龙大厦、鼎好大厦等。

  “中关村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形势一起腾飞,现在很多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都是从一个小店铺成长起来的。”贺经鹏说,中关村特殊的地理优势、科研和教育资源成就了其辉煌。

  如今从工作了10多年的中关村离开,贺经鹏也有不舍。不过随着在秦皇岛待的日子长了,他也慢慢发现了这个城市的可爱之处。

  “堵车几乎没有。”贺经鹏说。

  在北京,贺经鹏住在回龙观,不堵车情况下,40分钟到公司,“堵车的话一两个小时也正常。”每天路途奔波,下班回家后,贺经鹏吃过饭收拾下就该休息了。

  在秦皇岛,公司上班时间为早上8点半。他有时8点起床也可以——小区距离公司7公里左右,开车15分钟即到。下午6点不到,贺经鹏已经到家。饭后还有时间看一部喜欢的电影。

  中关村近两千企业在津冀设分公司

  从生活多年的北京到秦皇岛,贺经鹏并非个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背景下。更多的“贺经鹏”们随企业来到天津、河北等地。

  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4年工作回顾”中提到,中关村示范区与滨海新区合作等重点工作取得进展,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1532个。

  而今年的重点工作中也包括“立足合作共赢,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一工作人员表示,海淀园已与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些企业分支机构已在当地落户。此外,海淀园已在河北秦皇岛、山东德州、内蒙古赤峰、江苏阳等地建立分园,其中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有6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并开展运营,累积有20多个项目进行协调推进。

  上述人员介绍,2013年,海淀园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产业转移,因为中关村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走出去。之前企业是自发走出去寻找当地资源对接,现在政府介入,搭建对接平台,提供服务渠道,让更多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行产业转移。

  另一个原因是中关村土地资源有限,有些高科技企业部分生产环节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需要一定的土地和人员资源,而当地则有着充足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源、广阔市场等。两者正好互补,从而使得企业和当地协同发展。

  贺经鹏也认为,中关村企业想要在北京进一步扩展规模,面临着中关村昂贵的地价以及人员成本的增加。像秦皇岛相对北京,土地、人员等成本会低一些。而企业想要在全国市场推进产品的落地,应充分考虑技术的本地化,也需要在本地建立一个团队。

  最新的数据显示,从中关村到天津、河北的企业仍在不断增加。中关村管委会一工作人员昨日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企业已在河北设立分公司1300家,投资成立子公司768家;在天津设立分公司603家,投资成立子公司658家。

  希望缩小两地公共服务差距

  贺经鹏总说“随遇而安”,他不觉得离开北京是人生的拐点,只是“进入另一个自然段。”

  今年3月,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关耀渠与一名同事也来到秦皇岛筹备分公司。

  比贺经鹏年轻10多岁的关耀渠认为,从北京来秦皇岛,压力和激情并存。

  不过工作之余,精神生活的断层让他颇不适应。

  他喜欢有点文艺色彩的生活方式。在北京时,他常去看电影、听音乐会、听讲座。来秦皇岛后,精神生活几乎停滞了。

  外出办事,他总想着下午6点半前赶回来。因为到园区仅有的两条公交线路末班车只到6点半。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只是产业的转移,希望北京发达的交通系统、激情的创业氛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方式等也能转移过来。”他说。

  秦皇岛分园也意识到两地公共服务、公共资源的差距,正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秦皇岛开发区管委会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开发区为进驻企业免费提供196套公寓,并洽谈引进北京一些教育、医疗资源来秦皇岛办分院、分校。此外,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秦皇岛分园企业享受海淀园企业一样的各项优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进驻。

  贺经鹏则期待更多的政策出台,帮助缩小北京和北京以外地区的差距,“企业疏解、人口外迁解决了大城市病,但只有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公平了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过来。”

  2014年底,贺经鹏贷款在秦皇岛买了一套房,精装修,每平方米5000元,带车库。今年初,妻子也从北京搬了过来。

  闲时,两人喜欢去海边,只需要15分钟车程。他们也通过加入老乡会、校友圈、管委会朋友圈等各种圈子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一起吃饭喝酒、聚会、打篮球、摘樱桃、春秋游。

  贺经鹏喜欢现在,“有点回到年轻时的状态。”

【老中关村人秦皇岛从零创业】相关文章:

农村人想创业做什么好?05-09

农村人在家创业好点子大全08-17

农村人做什么创业项目好?05-08

河南创业消除零就业家庭05-28

农村人小型加工项目创业新点子05-09

如何从零开始创业09-08

农村人在家创业做什么生意赚钱?08-10

《秦皇岛市就业创业园区认定及管理办法》全文04-30

“零风险”项目招募创业者05-05

2017农村人小型加工项目创业新点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