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业资讯:游戏公司全球化再火热 不出海就出局
游戏出海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今年游戏厂商们已经不满足于出海的说法,而是更愿意用更高层面的“全球化”或者“国际化”来代替。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创业资讯:游戏公司全球化再火热 不出海就出局,更多热门创业项目请您继续访问(www.oh100.com/chuangye)。
刚刚结束的ChinaJoy作为行业重要的风向标,表现就很明显。除了泛娱乐之外,全球化也成了一个大佬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按照完美世界游戏总裁张云帆的说法:“以前中国的游戏公司主要的目标群就是中国,海外的游戏公司其实就是做营销,非常少说全球化”。
这里所说的全球化,不仅仅是产品海外发行,还包括资本的整合,参与全球化IP开发,以及海外研发等内容。即便是传统的产品海外发行,在游戏公司两极分化严重和审核新规的刺激下,也越发受人关注。
海外发行商在今年ChinaJoy上就格外受到追捧,但是海外真的是春天吗?
西山居海外市场总监李振对新浪科技表示,其实全球市场并不是大家所想的蓝海,去海外其实是和全世界优秀游戏竞争,而且海外发行对资金要求很高,都是要实实在在付出“真金白银”。如果你的产品不够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以及熟悉海外的商务或者发行,可能死得会更快。
不出海就出局?
对于游戏出海这件事,曾经有游戏公司高喊“不出海就出局”。而今年ChinaJoy上,蓝港集团CEO王峰也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今后的游戏市场,只做本土化机会渺茫,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如果要理解游戏厂商的这种对于本土市场的焦虑,和对海外市场的渴望,一组数据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由游戏工委发布的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用户数的增长率已连续5年下降,2010年中国游戏用户增长率达到了最高的71.1%,之后逐步下降,到2014年和2015年,年增长率已经不到5%。而2016年上半年,网页游戏还出现了同比下降8.7%的新现象。
游戏市场收入方面,2015年的增长率也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
和增速放缓相对的是,大企业控场的情况越发严重,光腾讯和网易两家企业游戏总收入就达到了整个游戏市场的52.3%,而手游营收占比更高,占到了60.5%。TOP10游戏占移动游戏市场总收入的59.4%。
和国内数据的惨烈相比,海外市场似乎能给人一些希望。
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2008年只有0.7亿美金,2015年已经达到53.1亿美金,8年时间收入规模激增近75倍。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7%。
而版号新规,审核的严格和时间的拉长,又加剧了这种焦虑。就ChinaJoy来看,在toB(企业端)展区,出海发行商成为最忙碌的一批人。
一位发行商对新浪科技直言,虽然最近他被问了很多出海的事情,也看了很多产品,但是确实不少厂商对于“出海”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一些比较劣质的游戏产品在国内活不下去,去海外也照样活不下去,针对国内市场做的产品去国外也很难。海外发行真正成为标配和主流,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去全世界“海淘”
而国内游戏大厂们,更是以密集的“海淘”展示了全球化的野心。
今年上半年,发生了两件让全球关注的游戏收购案。一个是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皇室战争》研发商—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一个是包括巨人网络、云峰基金等在内的中国财团,宣布以4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休闲社交手机游戏公司Playtika。
收购金额庞大和标的公司全球性,是这两起收购案中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也能看到中国游戏公司资本出海的新变化。
从端游时期开始,盛大游戏领衔了收购自己代理游戏研发商的传统。到了手游时代,“海淘”这件事更加宽泛和密集了。
就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昆仑集团投资美国人工智能开发商Woobo,三七互娱投资加拿大虚拟现实公司Archiact,游族网络收购德国游戏研发商Bigpoint,掌趣科技投资韩国游戏公司网禅Webzen等多起投资并购案。
其中腾讯荣登“海淘”的最壕买家,不仅创下了最高购买金额,也是买买买最多的公司,投资和收购了17家海外游戏公司。
盛大游戏和完美世界相关负责人都对新浪科技表示,从2010年前后,中国游戏企业出海就已经从单纯授权、自主经营向着包括收购在内的多种方式的出海。国内游戏公司伴随行业发展实力雄厚,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发展进行海外收购或是跨界投资都是必然趋势。
不过李振也告诉新浪科技,虽然海外收购浪潮还会继续,但恐怕这种全球性和平台性的游戏公司收购很少了,也基本上都被买光了。去买二三线的游戏公司,需要衡量一下投入产出比。现在国内海外的分公司基本都是以商务市场或者发行为主,研发很少,就是因为海外研发成本较高,效率比较低,而且确实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
在参与全球化IP游戏开发上,今年也有一些新现象。
欧美市场iOS畅销榜上IP游戏产品占据了大部分,IP开发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但是过去全球IP持有方和中国厂商合作特别少,授权也特别谨慎。今年出现了不少游戏厂商全球购买IP和获得全球IP改编权和发行权的情况。即便是发行,也出现了胜利游戏和育碧关于《刺客信条:血帆》的合作,从单独发行,变成了联合研发和发行。
出海的那些“坑”
虽然每个游戏公司都有一个全球梦,但是包括李振在内的多位游戏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都对新浪科技直言,能“出海”或者真正有决心去做全球化的游戏公司还是少数。也有大厂的研发团队,专门针对海外市场去做产品,但表现好的还是少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也曾公开表示,与以往相比,虽然中国游戏公司在海外市场中取得了成绩,但是从核心竞争力等主要指标看,依然处于较弱的地位。全球营收前十名的游戏企业中国只占有一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仍然只是凤毛麟角。
“网游行业起步就是从代理韩国、台湾产品开始的,即便如今自研产品已经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份额,但核心技术比如游戏引擎开发、CG特效,创新玩法,美术实力,国内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向国外同行引进、借鉴、学习。”盛大游戏海外相关负责人如此说道。
除了这些之外,全球不同市场的差异性,也给游戏出海造成了不少坑。
完美世界给新浪科技讲了一下他们眼中的出海挑战:“首先是对当地文化的不熟悉,中外文化有差异,游戏产品如果不符合当地文化,就很难得到当地用户的认可;其次,是不了解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海外各地差异很大,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例如越南防沉迷系统比中国更严格,3小时踢下线,晚上12点强制关机;三是人才的本地化,完美世界在海外都尽可能使用本地员工;四是渠道的本地化,如果要和当地代理商合作,就必须荣辱与共,规划长期发展蓝图,而不是为了短期挣钱相互掣肘;最后要特别遵守海外关于尊重版权的传统”。
具体而言,李振觉得,每个地区都应该针对性地本地化,港澳台、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港澳台是最容易进入的地方,本地化和修改都相对较少,但仍需要针对性地做市场推广。东南亚也是被中国文化和游戏习惯影响较深的地方。在韩国,中国游戏企业拓展地也很不错,最难的还是日本和欧美。但是这两个地方的游戏收入和单人付费率都是第一第二,想要全球化绕不过去。
AppAnnie发布了《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在世界舞台大显身手》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游戏全球范围内收入增幅持续攀升,从2014年1-5月到2016年1-5月间,中国发行商的海外游戏收入增幅高达近150%。
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中国游戏发行商最大、最重要的海外市场。2016年1-5月间,美国市场约占中国游戏发行商海外总下载量的20%、海外总收入额的30%。
“中国产品本身画风、付费点设置、游戏系统和世界观,和欧美以及日本都是有区别的,其中还要算是日本最难,欧美市场中国是有非常成功的案例的。中国要出现全球性的游戏产品,恐怕日本会是最后攻克的市场,不仅仅是中国游戏公司,对于全世界游戏公司都是如此。”李振告诉新浪科技。
【创业资讯:游戏公司全球化再火热 不出海就出局】相关文章:
创业资讯奶茶03-22
创业资讯:怎么看创业公司加班问题03-05
电影市场火热 创业公司涌入掘金11-28
创业资讯:一家创业公司的正确烧钱速度12-11
最新创业资讯03-21
创业资讯:小米手机另类创业12-07
冷门创业 赚钱火热03-17
创业企业家落寞出局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