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共享单车不能赚钱?
引导语:共享单车不能赚钱?只要单车成本能够得到控制,赚钱并不难,况且需求是切实存在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四季度以来,VC们共享单车投得特别猛。综合摩拜、OfO、Bluegogo、小鸣、优拜等公司的融资额来看,以后手里没有两个亿,是不要再凑热闹去挤共享单车这个市场了,你玩不起!
与此同时,又总有那么些人,兜里钱不多,却老是要替那些腰缠万贯的投资人操心——什么“共享单车盈利遥遥无期”啦,什么“摩拜投资人哭晕在厕所”啦……虽然我也总是觉得囊中羞涩,可我从不眼红那些可以乱砸钱不眨眼的VC;何况,你们这些naive,凭什么说“共享单车没有盈利模式”呢?
粗看一番,对共享单车盈利的疑问,源于几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制造一辆单车成本几何?这个问题似乎不好回答。家乐福撤柜大甩卖时,你能用100多块钱买到一辆26寸自行车,只是品牌可能很不知名。而摩拜号称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Mobike单车出厂价至少3000元。换言之,不同的品质要求对应的成本不同。唯有一点可以肯定:规模越大,单一产品的成本可以压得更低。
保证单车正常使用又需要多少成本呢?这一问题也不好回答。眼下要在路边找个自行车修理铺已经很难了,淘宝上DIY的自行车修理工具倒是琳琅满目。此前也看到过关于摩拜单车北京运营情况的媒体报道,指“摩拜对外公布的单车损耗在10%左右”,“由于GPS、车锁、车座、太阳能板等成本不菲,平均一辆摩拜单车的仅维修一次就要花费四五百元,还不算维修师傅和运营人员的工资”。
维持共享单车的运营体系又需要多少本钱呢?这个问题就更麻烦了。前阵子Bluegogo的服务器就出了点状况,用户们打开APP,周围无一例外都是没有可用单车;后来群发了致歉短信,还每人赠送了几张免费骑行券——用户数量激增高并发这是好事情,可这也意味着运营成本的不断提升。
我想说的是:问题总要在发展中解决,但首先应该相信共享单车服务本身是可以赚钱的。就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吧:
目前的共享单车服务,计价标准基本一致:0.5元/0.5小时;Mobike贵一点,1元/0.5小时。可对于如同我一般,主要利用共享单车来完成日常通勤最后一公里的用户而言,每次骑行是不可能占用车辆超过半小时的——
每天早晚都会使用共享单车,一番比较之后,保留了摩拜和Bluegogo两个APP。主要的行驶轨迹是从小区门口到地铁站,平均每次骑行时间不足3分钟,平均每次骑行消费0.7元左右。
倘若共享单车的造车成本降到300元/辆,这辆单车只需要每天朝七晚七服务10位如同我这样的用户,一个月就已经回本了。何况在通勤需求之外,还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服务别的骑行需求。
还有押金。以摩拜为例,假设一辆单车对应10名注册用户,此车便沉淀了2990元资金。注册用户越多,资金量越大。这笔钱最起码能吃利息,保守一点能拿去买能够刚兑的理财产品,激进一点能做的事则更多。当然,个人也测试过摩拜的押金退还流程,基本秒退——我并不打算把共享单车和资金池混为一谈,以上仅仅是举例猜想。
所以,只要单车成本能够得到控制,赚钱并不难,况且需求是切实存在的。这么说吧:我曾经买过一辆大行412,价格1500元左右,方便接驳“公司——地铁站——小区”之间那不短不长的距离。半年以后,它被偷走了——当初为什么没有共享单车呢?1500元,够我通勤骑行5年。摩拜们在深圳出现之后,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地铁里搬折叠自行车的乘客很少见了,地铁站门口的电单车拉客仔没那么集中了。换言之,最后一公里确实是一个大市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它的天花板会在哪里。
好吧,也许上面的这些分析太主观、太个人,欠缺说服力。没关系,接下来我继续告诉你——共享单车确实可以赚钱,甚至可以赚快钱。重点在于你要相信,同时,要敢投钱!
看图——
这是谁?中路股份。上个交易日(15日)里沪指再跌20余点,可它还是坚决的封死了涨停。
吃瓜群众又要骂了:你这是打摆子吗?扯这些跟共享单车有毛关系?那是你太不关心二级市场,中路股份以前的简称是什么?上海永久,就是那个自行车厂啊,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中国最牛品牌之一啊。它最近在干嘛?它掺了优拜一腿啊!它是共享单车新玩家优拜的投资方之一,也是优拜单车的生产厂商。11月中旬股价的那一波凌厉攻势你看到了吗?如果你能在共享单车大战正式启幕的10月间建仓,浮盈应该不小吧。
这是孤例吗?再看图——
通达信里随便截了几张图:上海凤凰,深中华A,信隆健康,三家A股上市公司,都是名正言顺的“自行车概念股”。我当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跟眼下红遍北上广深的共享单车创业品牌都有什么瓜葛,但可以肯定的是临近年末二级市场的资金在积极的炒作这个大健康概念板块的分支。
用PE投资理念做二级市场,似乎是今年来的一种流行吧。私募股权市场迎来了共享单车的热潮,映射到二级市场,是大健康自行车概念的活跃——投资人就不能一手做天使造热点,一手去A股里低吸高抛几把赚快钱吗?对于那些年净利润只够买两套一线城市三居室的上市自行车厂而言,造几万辆共享单车改变不了它们自己,但却能改变资本市场的预期。利用“共享单车”赚快钱的法门恰在于此。
至于将来,我亦相信是美好的——NPD数据显示,2014年自行车总销售额占到全球运动市场的12.5%,当前我国骑行运动渗透率相较于欧美国家如荷兰(90%)、法国(78%)、美国(20%)等仍然较低,仅有7%。自行车一直局限于代步工具,其运动属性的商业价值尚未被充分开发。随着骑行生态的逐步完善,我国骑行运动市场的持续升级,骑行运动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总之,我希望共享单车服务能赚到钱,因为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需要它;我也热望VC、PE们对共享单车更疯狂一些,因为我也想到A股市场里去喝口汤。
【共享单车不能赚钱?】相关文章:
共享单车如何“共享”公共道德12-22
共享单车的创业成长之路05-03
白色哈罗单车也来了,武汉共享单车集齐四色01-14
共享单车领域又杀入搅局者 小米背书的小白单车正式开始投放03-06
共享单车的生与死 但未来一定是光明01-17
不能仅为赚钱而创业 梦想是成功的原动力02-23
赚钱不能说的十二个秘密03-09
专访ofo共享单车联合创始人杨品杰03-27
犹太人不能说的10个赚钱秘密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