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创业者: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

时间:2024-10-16 20:18:38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致创业者: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

  无限的焦虑,无尽的孤独。创业是一场持久战,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面对以及处理压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纵使再难排解,亦有共性可供琢磨。

  有人说:“创业之路伤痕累累。”

  经营一家创业公司,创始人的挑战是波浪式的。每攻克下一关,以为可以喘口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挑战。压力是持续且多元的——创始人的战斗、竞争的恐惧、公司的停滞、客户的流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融资的挑战……

  遇到事情,碎掉,然后重建,每天似乎都是这样。想要有所为,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打得过。

  无限的焦虑,无尽的孤独。创业是一场持久战,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面对以及处理压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纵使再难排解,亦有共性可供琢磨。今天的这篇文章按照公司的发展时间,梳理出不同时期创始人可能面临的核心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之道。懂得趋势的人,总是能够抢得先机。以下,Enjoy:

  很多创业者把创业视为其经历的最有压力的事。通过了解这些创业者的情况,我把压力源归为以下三点:

  (1)公司增长乏力(2)难以平衡工作和生活(3)竞争激烈。

  不止一个投资人告诉我,他们曾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了许多创业者,他们或多或少从中有所收获,希望你读了之后能够减轻创业焦虑。

  来自竞争的焦虑

  每当一个创业想法出现,我都会反复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竞争让我只能关注于一个功能怎么办?(Facebook 就是这样让其他创业公司陷入窘境的,其垄断性的竞争优势,让很多初创公司难以望其项背。)

  如果我没有在对手之前立即开发产品或更新功能,那么我将失去先发制人的机会,怎么办?

  如果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趋近饱和,那么我的获客成本就会持续走高,怎么办?

  思考的次数多了,我开始严重怀疑创业是不是完全就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我的焦虑植根于我对机会成本的敏锐意识。

  那么,究竟如何克服这些焦虑呢?方法就是摸清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

  初期阶段:不要总想着“与众不同”

  创业初期,你的市场路径一定不能是“我是独一无二的。”有些创始人喜欢这样标榜自己,因为这可以保证他们获得融资和组建团队。

  其实这个想法害人不浅,它促使了不少创业者的焦虑。相反,你应该把自己的创业思路当作是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即便事实并非如此,也要在早期阶段这么告诉自己。

  当你有了这种模仿心态,在与竞争对手交锋之时,害怕无法做到完美而产生的焦虑就会大大降低。“落后者”也有落后的优势,你将有机会观察对手争取用户的方法并从中吸取经验,实现自身产品的最优化。通过借鉴,市场的后来者可以优先实现增长而不是纠结于如何搞新奇点。

  “落后者”的例子并不少,比如 Slack 和 HipChat, GitHub 和 Atlassian,Spotify 和 Pandora。

  如果你执着于追求独特,那就说明你偏航了。创业的关键在于生存与成长,创业的真理在于:如果你没有用户,再新奇也无济于事。

  “There are no original ideas. But there are original executions.—— Luke Wroblewski”

  除此之外,在软件界里新奇也只是暂时的,不管你做什么最后都会被别人复制,而且比你做得更好。记住:新奇是没有所有权的。

  以上我们解释了放下追求新奇的包袱所能带来的实际价值。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教创业者如何减压,接下来有必要讲几点抽象价值。

  没有哪个产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驱动业务的唯一动因是拓宽市场。市场变大对你和你的竞争对手都有利。某种意义上,你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而你应该庆幸自己获得了这张船票。你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与这些公司齐心协力增加市场需求,和他们互相了解,良性竞争。长远而言,你们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一旦你这么想了,你就不会把竞争看做是一场速度比赛了。你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保持稳定成长。

  这样一来,你的负担就会减少很多。如果你知道你的对手在做什么,而你的团队一直在研发产品从未松懈,那你只要时刻关注外界需求并在恰当的时机做出反应就好了。你没必要为了比新颖强行赶工。而如果你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做同一套功能的话,你就不用担心短期内的市场变动了。

  以上说的这些可以有效帮你在创业初期减轻压力,同时让你集中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你状态和观念也自然会影响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中期阶段:专注用户的留存

  你对竞争的恐惧无外乎就是两种:

  (1)你怕利润减少(2)你怕客户流失

  比起前者,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没有顾客谈什么增加利润?创业公司发展到中期,应该已经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稳定用户,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留住他们。

  假设每个人都使用 Facebook 或 WhatsApp,那么你认为 Facebook 的下一步重点是什么?当然是客户留存。

  记住:企业的终极目标是收入增长,而非用户数量增长。当你的用户开始犹豫要不要离开时,你需要想到新方法吸引他们留下,再将留存率变现。

  实时监测用户的留存

  对大多数初创公司而言,将客户的留存率提高到 5%(例如提高用户支持率和产品黏性)远比吸引 5% 的新用户(例如花钱购买广告,花时间搞业务开发)要难的多。

  购买广告和扩展业务都是相对高风险的决策,不少创业家一听这两个词就头疼。但改善客服和产品功能则简单得多,而且几乎零风险。如果中期阶段你的中心并不在这方面,那你就本末倒置了。

  牛逼的创业者并不在意竞争,他们看重的是用户。他们会往前看,而不是往旁边看。

  留存的威力

  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相比,维系老用户更为重要。如果一家创业公司的用户流失率很低,那说明这家公司的品牌主张深入人心,即使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好的产品,你的老用户也不会因此抛弃你。

  这样忠实的品牌拥护者越多,你的产品就越有优势,竞争压力也就越小。

  当竞争对手推出颠覆性产品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只是妥善利用工程资源,聆听用户意见。你无需做艰难的市场开辟,因为竞争对手已经替你确认了市场需求并铺好了路。你不妨做个市场的后进者,从先行者身上吸取经验即可。(苹果公司就是这类市场策略的业界典范)

  如果你没有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那你的企业就会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的庞然大物等待淘汰了。

  创业者担心的竞争并没有让他们走向灭亡,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创业公司不会因为竞争对手出其不意的打击而一夜暴毙,但是却会因为对市场迟钝而慢慢死掉。想到这一点,创业者是不是可以放心不少。因为它意味着你不用每天早晨醒来、周末,假期里,始终处于高警戒状态;相反,你只需要确保始终对市场保持敏感就好并对变化作出反应就好。

  下面这句话是我的核心观点:

  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但不急于马上开始。不要把自己逼死在创业这场厮杀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长期目标:关注品牌

  关注品牌就是加强用户留存。打造品牌让留存问题从有形(优化产品)过渡到了无形(品牌的亲和力)。

  我很喜欢《从0到1》里面的一句话:“所有企业都对自己的品牌具有内在的垄断性。”说到共享型食宿你就会想到“Airbnb”,提到团队协作工具,我们想到的一定是“Slack”。

  所以,无论你决定自己的品牌要传达什么,它所代表的一定是竞争对手拿不走的。竞争对手只能模仿你而且他们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因为当用户看到赤裸裸的仿制品时,早就没有感觉了。

  除了提高用户留存,打造品牌认知度的目标需要不断强化,最终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用户在万不得已,选择了竞争对手的时候会有不适感。你得让他们感觉,换了产品,他们就失去了部分身份特征。

  你需要让自己的企业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面对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功能,你的用户的反应是这样的:“这个新出的功能太炫了吧,不过……我还是等他家也推出这个功能吧。希望能快点,不过没有也没关系,他家的产品在其他方面很好啊。”

  MailChimp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大品牌认知的例子。从企业视觉识别到用户体验,MailChimp 成功树立了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哪怕有劲敌出现,会有多少用户在短期内弃用 MailChimp?答案是几乎没有。

  你需要记住的是(划重点啦):

  根据企业所处阶段判断所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你的焦虑。

  你的公司并非独一无二,永远不要有这种错觉。你只是在和许多竞争对手一道参与市场需求的拓展而已。竞争体系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和你一样具有适应能力,它将以某种形式永远存在。

  维持用户的留存是王道。每一天争取拿下一块市场,这块市场相当于你的大家庭,让你的用户有归属感。健康的家庭永远存在,不会消失。

  品牌塑造就是巩固用户。如果你的品牌成了用户个人身份的一部分,他们就不忍心离开你了。

  最后,消化消化以上这些结论,掌握好自己的节奏,保持一部分焦虑,但不要被压力所吞噬。


【致创业者: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相关文章:

公司债或打破再融资瓶颈01-15

打破物流界由男性统帅的美女老板11-30

秒拍能否打破移动视频创业地域鸿沟03-26

创业者如何排解创业带来的压力06-11

支付宝发力无线 打破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12-01

致中国的创业者:生态是一种病12-10

致中国创业者:生态是一种病03-24

创业者需要“创业者大脑”03-26

致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一封信03-15

你属于伪创业者还是超级创业者?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