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女性创业动机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创业成为女性就业的新趋势,而在中国,近年来,企业界也开始活跃着越来越多的自己创业的女性企业家,促使女性进入创业领域的外部因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自身具备了创业所需要的专业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其次,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变革改变了女性原先在就业市场中的传统角色,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给女性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女性创业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多变的市场格局给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带来发展契机,也为女性创业者带来机遇。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了影响女性企业家创业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促使女性企业家创业的内部动因则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直接导致了女性企业家的创业行为,还将对女性企业家日后的管理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女性创业的内部动因,并探讨其对女性企业家管理风格的影响。
2 从被动到主动——女性创业的内部动因分析
一种普通的观点认为,女性创业的增长是对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的性别歧视的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大部分职业上与男性的社会性别差异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管理岗位,但是,尽管如此,在以男性价值观为主体的商业社会中,企业中的女性受到不公平待遇依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即使考虑到可能影响报酬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职业类型等因素,女性员工的报酬依然与男性员工存着一定差距。联合国《1970-1990世界妇女状况》公布:妇女平均收入比男子低30%-40%,且工作时间更长。在英国,妇女占劳动力总数的43%,但是在中、高级部门仅占4%,而且妇女的平均工资收入只是男子的77%。
(2)对于处于管理岗位的女性而言,在相同的条件下,她们总是比他们的男性同事的升迁机会要少,无形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使得许多有才华也有能力胜任更高级职位的职业女性的发展受阻。据调查,在美国,女性创办的企业中,有27%的创办者是因为在职业的发展上受阻或当时的职业缺乏挑战。而对这样的不平等待遇,处于受雇用地位的女性不得不选择一种方式来改变这样的状况。
从这样的观点看来,女性从受雇用的地位上退出转而自己创业,更多的是被动地去适应所面临的就环境。
但是,自主创业是不是就能完全改变不公平的状况呢》自己创业的女企业家在自己的企业内有绝对的自主权,不需要去适应以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企业环境,但是,企业不是独立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存环境,企业家不仅需要协调企业的内部管理,更需要使企业在外部环境中健康的成长。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融资环境、投资环境、供应商、客户等等。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女性企业家所创办的企业仍然难以改变人们的偏见,不可避免的遭遇不平等待遇。这些不公平的待遇表现在融资,供应商,以及客户等各方面。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则是融资的困难。在美国,女性领导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8%,但她们的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1999年,这些企业只获得了总额约为360亿美元风险投资中的不到5%的份额。而在马来西亚,尽管政府鼓励女性创业,但是女性企业家在融资时却遇到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阻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自己创业并不意味着能完全摆脱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尽管如此,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成为拥有自己企业的女企业家,例如荷兰妇女拥有的企业在1975-1985年间增加了36%,新加坡开办公司的女性人数从1991年的3.3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4.3万人美国的女企业家则从1980年的250万增加到1994年的770万,足足增长了3倍;同时女性成为业主的速度也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加拿大在1975-1990年间,女性自营就业的人数增加了172%,而同期男性只增长了50%,英国在1981-1987年间女性自营就业的人数增加了70%,而男性只增加了30%。
面对迅速发展的女性创业浪潮,再与同期世界范围内女性地位不断改善、公司管理制度追求公平的趋势相比,仅仅用被动驱使来解释女性创业的原因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结合近期国内外所进行的相关调查与研究,我们有理由认为:女性创业存在更为重要的主动因素驱使。
根据日经产业消费研究所和日经女性编辑部的《女性企业家现状调查》,日本女性企业家创业动机首选为干想干的事情,占50%;其次是为社会作贡献,伸张正义,占34.7%;第三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占34.1%。还有想让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发挥作用,占30.3%。回答想多赚点钱的仅占12.4%[4]。
另外Rebekah Bennett和Susan Dann对澳大利亚女性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女性企业家创业的动机主要是被“内部的”因素所激励,这些因素包括充实自我、独立、达到满意度和高的生活质量,占51.6%,而那些纯粹基于商业目的动机如盈利和好的市场机会则只占33.9%,只有12%的女性企业家认为对先前工作的不满意是她们创业的主要动机[5]。
通过这两个实例调查,可以观察到女性企业家创业的主要动机已经由外部环境驱使转为内部因素激励。创业者选择创业的原因类似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低级层次上是为了满足温饱、满足生存需要,而在这些低层次需要都已经获得满足的情况下,创业的原因就是为了使个人价值得到满足、理想得到实现。女性创业者作为创业者中一种,也不会违背这一规律。从二次大战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漫长时间内,全球不断发展、平等理念也得到深入推广,继美国、西欧之后,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联合国持之以恒地致力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女性接受教育、鼓励女性就业。这从物质层面上解决了女性满足生存需要的经济基础,并从精神层面上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培养催化的作用。于是女性不再是因为待遇过低、无法获得升迁机会而以创业为手段来获得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是转为因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而创业。至此,创业由外因为主转化为内因为主,女性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自我创办企业,而非为生计所迫、为环境所迫。
3创业动因对管理风格的影响
创业动因作为企业家创立企业的基本原因,通常会演变成企业家经营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必然对企业家日常的经营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影响企业家的管理风格。
上节已指出目前女性企业家的创业动因内部化,总体来说是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做自己想做的事、为社会做贡献、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实践、独立、充实等各项目标,而对盈利、获得市场份额等商业目标的重视程度退居其次,这显著区别于传统经济学中对企业目标的定义。在女性者的眼里,企业不再是为了配置资源、追逐利润而形成的组织,而是为了实现其自身及员工价值所存在的载体。当然,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在实现人才价值的目标下必然形成的副产品,从而可以保证企业生存下去,继续作为载体存在。
这样的企业目标必然会带来女性企业家独特的管理风格的形成:
(1)注重个人才能发挥提供个人成就空间 女性企业家自身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创立,所以必然将对个人才能的重视放到管理首位。在这样的内,员工首先不会被机械地分配到不适应自身才能的岗位上、被迫从事其所不感兴趣的职业;其次将会在企业的重视下获得进修、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个人技能。
(2)灵活性与适应性 公认女性所领导的企业具有灵活、易于适应环境的风格,但从半认为这是女性领导者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实际上,目标的转化也对这一风格的形成有着重作用。目标集中于人才价值的实现、贡献社会,而不是僵化的要求追逐利润、获得市场份额,必然使企业在做出管理决策及日常管理行为时,面对更少的限制,从而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3)专注与执着精神 相对于实现利润的企业目标,实现人才价值是层次更高的目标。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当目标的层次更高时,将会使行动主体获得更大的精神收益,从而刺激行动主体对目标的关注程度、努力程度、执着程度提升。女性企业家出于内部动因而创立企业后,其追求的个人目标对其个人来说比改善经济待遇更有意义,必然会使其以比普通企业家更努力、更专注的投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由此形成专注的管理风格。
(4)集体性 女性企业家所追求的人才价值实现虽然相对于企业追逐利润是一个更个体化的目标,但女性企业家追求不仅仅是实现其自我的价值,而内所有员工的价值,进而实现企业的价值。这样的企业目标实际上会对进入企业的员工进行一道筛选,保证员工认同这个目标。通过筛选的员工因为有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共同追求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实现,所以相比与普通企业有更强的凝聚力,容易形成一个集体,在工作中彼此合作而不是竞争。当然女性性格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也是形成集体性管理风格的重要原因。
以上归纳了创业内因对管理风格制几点影响。实际上,女性企业家的管理风格还具有精力充沛、对组织变革具有敏感性、细致、重视女性发展、凭本能掌握工作技能等特性,但这些风格更主要地取决于女性企业家自身的特别特征,而非取决于企业目标,也就是不取决于创业内因。而且所总结的这几点管理风格同样也受女性企业家的性别特征、组织结构、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可孤立的将其看作是创业动因的作用。女性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需要的是有竞争力的、先进的管理风格,无论这种管理风格是由于企业目标还是由于领导人素质的原因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得出了3点主要结论:①女性企业家的创业原因已从外因转为内因,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②这种创业原因的变化导致女性企业家领导的企业目标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到管理风格;③这种管理风格注重个人才能发挥、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专注与执着精神、集体性。
从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管理应当具有灵活、专注、敏感、协同的性质,这正与女性企业家表现出的管理风格相吻合,由此可看到女性企业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竞争优势。这也从反向角度说明了为何越来越多的女性企业家选择了创业道路。从长远来看,女性企业家领导的企业在经济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篇二:
一、创业动机
现在,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其中,创业动机是指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个体的动机因素,激励创业者去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实现创业成功。针对女性创业动机,可以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来探求女性创业的驱动因素。
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创业者个人产生愿景和目标的驱动力。童亮和陈劲把实业迫使、收入不足、和不满前景三个因素归为“需求因素”;把渴望财富、渴望权力、渴望地位和声望以及社会使命的驱使合并为一个因素,称为“成就因素”;并把自主决策、自我掌控技能、自己的兴趣以及涉及到自己意愿和能力的因素合并为“独立因素”。费涓洪认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各种可选择的方案进行理性的选择,以使她们的收入最大化,如果创业带来的收入大于市场工资,那么她们便会选择创业,这种促使创业的因素便是“经济因素”;此外创业动机还受“非金钱因素”的影响,即创业者在自雇状态下获得的非金钱满足感、成就感、自由度等。胡怀敏和肖建忠指出“推动因素理论”下的生存驱动型创业是由枯燥和缺乏前景导致。收入不足、失业、未充分就业、希望灵活的时间表以取得家庭和工作责任之间的平衡,“推动”了大批女性进入创业行列;同时指出“拉动因素理论”下的机会驱动型创业则源于对商业的兴趣,包括满足自我实现的强烈需要、将预期的机会转为市场行为的渴望、自己当老板以及社会使命。聂志毅、阎卫和张朗认为内部驱动因素与个体特征和价值驱动相关。个体特征是指个人的兴趣、性格、价值取向、行为能力等内在因素;价值驱动是指个体产生的愿景和目标所带来的价值需求,这主要是指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王玉帅指出个体因素当中,既有个性特征因素、社会特征因素和认知特征因素。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外部环境推动创业的因素。童亮和陈劲(2004)从外部资源机会的角度来考察女性创业动机和和目标,包括具备和拥有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偶然发现的商机或者信息的驱使,并将其命名为“环境因素”。 费涓洪(2005)认为经济结构及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使工资就业失去了一些机会,从而促使人们转向创业。王玉帅(2008)指出环境因素,既包括大环境因素中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总体状况,也包括小环境的文化氛围和政府的创业支持程度,这些都能对创业动机产生影响。聂志毅等(2010)把外部驱动因素具体分为:就业压力、政策导向和实例激励,并指出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才能提高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祝延霞、刘渐和和陈忠卫在对安徽省17个地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与社会环境、有形基础设施和商务环境会对女性创业产生影响。在文化与社会环境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深入人心,困住女性的枷锁已经被打开,女性被鼓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开辟自己的事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形基础设施很好,水陆交通都很方便,那么女性在考虑是否创业时就会被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设施所吸引,从而推动其进行创业活动;同样,如果商务环境很好,开办企业做生意就不会害怕产品质量、账款、诚信等方面对企业不利的因素。
二、创业资本
创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本,资本可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它具体包括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然而对女性创业物质资本的研究更多的着重于金融资本的研究。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个角度,对女性创业资本进行了归纳总结。
1.人力资本。人们对于女性没有创业者必备的人力资源,即女性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不适合创业,女性的相关行业经验不足或者不适用的这种认识显然是带有偏见的,良好的人力资本必须适合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女性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必须符合某种标准。[7]胡怀敏和肖建忠对费涓洪的调查资料经行了二次分析,同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从人力资本视角观察女性创业,发现中国女性创业者的教育背景对女性创业有影响,但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掌握的某项特殊比起单纯的高学历更可能促进女性创业并取得成功,是人力资本的存量的结构而不是人力资本存量本身对女性创业更有影响。
2.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个结构紧密的机制,狭义上是指个人用来发展人际关系的资源,广义上主要指可产生再生资源的一种资产。胡怀敏和朱雪忠认为在我国的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女性的生存型驱动创业对社会资本没有要求,相反,社会资本少反过来会成为促进女性创业;而女性机会驱动型的创业对社会资本有较高的要求,创业女性通过社会资本获得了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机会和支持。刘中起和风笑天把社会资本看成是女性创业的必要资源,因为一个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动员企业存在和发展所需的关键性资源的能力。同时针对我国女性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资本存量不足以及社会资本结构单一等问题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要加强重视基于血缘关系、以信任和互惠为载体、借助社会地位来构建和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二是通过参与NGO的培育和发展建立社会资本。费涓洪把创业活动中的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分成三中形态:由配偶、家人和亲戚形成的家庭关系网络,由朋友、老同事和生意伙伴等形成的家庭外关系网络,和由私营企业协会、工商联、妇联等形成的社团关系网络。同时指出女性业主的社会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家庭关系网络,家庭是创业女性的主要帮助来源,而其中又以配偶为核心,占第二位的是家庭外的网络,朋友成为女性创业中的次要来源。
3.金融资本。目前对于女性创业金融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如何经行有效的融资这一方面。王华峰和李生校基于对女性创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分析,发现投资人或者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女企业家有更高的贷款风险,这种潜在的歧视导致女性创业者在获取外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更高的障碍。莫寰表示,男女企业家都将融资列为自己最差的商业能力,女企业家普遍觉得缺乏融资能力甚至对自己的融资能力给予负面评价。所以,缺乏资金一直是许多女性创业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也是影响其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女性资金来源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的分析,我们认为面对女性创业时资金紧张这一问题,小额贷款是良好的解决途径。唐红娟通过对小额贷款“小额、联保、互助、分期、培训”等特点的分析,认为小额贷款的制度设计具有交易成本低、提高创业能力、贷款风险内部化等优势,能有效解决女性创业者的资金需求、贷款担保、贷款偿还、创业培训及其向高层次创业转化等问题,应成为女性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就完善女性创业小额贷款的政策提出了四条建议:拓宽女性创业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建立以互助联保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融资担保体系,完善小额信贷为女性创业者服务的内容,优化小额贷款支持女性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女性创业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单一的因素,如融资障碍、成长战略、心里动机等在同一文化环境下对绩效的影响,未来的研究课着眼于女性创业者的动机、行为、文化背景等多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女性创业绩效的影响。
2.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的研究定性的偏多而定量不足,未来应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弥补以往定性为主的缺陷。
3.样本数据的真实性、广泛性需要加强。在个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数据、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真实性。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属于少量的个案研究,缺乏统一的、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所以,以后我们要加大样本选取的范围和数量,是结论更具有代表性。
4.现在关于女性创业的比较研究更多只局限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比较分析。我们也要去研究女性创业者内部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使她们可以在同性之间相互借鉴学习。
【女性创业动机】相关文章:
创业动机决定创业成败04-04
网上创业要有动机03-06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有哪些06-26
女性创业的锦囊03-08
浅谈女性创业03-10
女性创业的困难03-22
女性创业宝典03-23
已婚女性创业12-11
女性创业案例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