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创业项目指创业者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具体实施和操作的工作。创业项目分类很广,按照行业来分可以分为餐饮、服务、零售等门类,按照性质来分可以分为互联网创业项目和实体创业项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1
勇闯农门
“今天早晨5时,我就起床了,天气热,农活要趁早。”周震杰说。创业3年来,周震杰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120多亩果园里看看。当年种植的梨树,已经开花结果,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出售。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周震杰的心里一天比一天甜,他对从事现代农业的信心,也一天比一天足。
周震杰从小在海宁城区长大,父母都是普通工人。2006年,周震杰考进浙江农林大学,成为该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2010年,周震杰大学毕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容易,办企业风险也大。”周震杰说。
看到身边有个亲戚从事农业种植,效益也不错,周震杰有了想法:当一名种植户。
父母以为孩子只是一时冲动。周震杰却说:“我读的是农林专业,只有到农村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专业特长。”
在他的坚持下,父母答应让他到农村闯一闯,并在启动资金上给予帮助。
2010年底,周震杰在马桥街道利众村承包了120多亩土地,开始创业之路。
扎根农场
有了土地,该种什么?周震杰试种了20亩茄子,起先茄子售价每斤2元多,销路不错。没想到,后来茄子的价格一路狂跌,每斤售价跌到4角钱,算上人工费、汽油费,再卖的话不赚反亏。可10多亩的茄子怎么办?实在没办法,有的送给亲戚朋友,有的拿到街上去卖,实在卖不了的,只能烂在田里了。茄子的过山车行情让他体会到种植蔬菜的风险。综合考虑市场效益、技术难度等情况,周震杰最终决定种植梨树,并选择了品质较好的南方梨作为主要品种。为了提高效益,他还在树下套种了榨菜等作物、养殖了鸡鸭鹅等家禽。
从那以后,每天一早,周震杰来到农场,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给农场的.员工安排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技术,他经常和农民一起劳作。周震杰说:“第一次用鸡粪施肥时,那股臭味实在难闻,我只能逼着自己去做。现在已经习惯了。”
另一大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农场工人。在农村,青壮劳力都去企业上班,他只能到村里招人。目前在农场上班的有8名农村妇女,年龄偏大。周震杰说:“当农民也需要技术的,比如梨树会发生什么病虫害、什么时候需要防治,分别施用什么药水,怎么配比药水,都需要技术和知识。如果不及时准确喷药,都会影响梨树结果和品质。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后来我主动向周边的种植大户学习,还经常上网学习。现在,一般的病虫害,我自己也能治了。”
丰收在望
“梨树寿命长,可活100多年,都能产果,可梨树最怕鸟啄。”周震杰说,这些天,梨树都挂果了,但喜鹊却常来啄食,只要被啄一口,梨子就没法卖了。他忙着组织人手搭架子,用渔网在梨树上方布网防鸟。
从农场成立至今,周震杰已经在果园投入了200多万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的收入仅仅是树下套种的80亩榨菜,每年能够收获的近10万元,还要支付果园工人的酬金。
为了方便放置农具、化肥等农资,周震杰在果园里搭建了一个棚架。为了节约成本,周震杰决定自己搭建棚架,但是用什么搭、怎么搭,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为了保证质量又节约成本,周震杰先后前往嘉兴、嘉善等多家生产厂家,对比质量和价格,最后从生产厂家直接购买棚架所需的材料,并在师傅指导下,和工人们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棚架搭建。虽然辛苦,但是节约了近三成的成本。
如今的周震杰,已经成为农场的一把好手,再过一个多月,第一批梨子将投入市场。“今年亩产不会高,每亩约500斤至1000斤,大约有10万元的收入。”周震杰透露。
周震杰说:“该投入的都投入了,我希望,今后果园里梨子的品质一年比一年好,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从土地流转、招聘工人,给农场打围墙到种植梨树,周震杰一步步地走来,向着梦想进发。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2
江安县怡乐镇滥池村青年王波,结束10年打工生涯,返乡创业,用一年的时间不断地探索、琢磨,掌握了一整套纯土鸡养殖技术。如今,在王波的“二小土鸡养殖基地”散养的近2000只土鸡已相继达到出栏标准,因为完全纯粮食喂养,肉质纯正、鲜美,许多顾客慕名前来购买。
好斗的鸡得戴上眼镜
“咯、咯、咯……”冬至,天气寒冷,但在怡乐镇滥池村一个林下养殖场内,成群的跑山鸡活蹦乱跳,叽叽喳喳的叫声为山村平添了许多生机,王波正给鸡喂食,一群群的窑鸡、珍珠鸡、绿壳蛋鸡围在他身边,争抢着吃玉米粒。
突然,几只窑鸡因为抢食,一个不开心就打起架来,一场斗鸡表演瞬间拉开序幕。“窑鸡不仅要打架,还会往死里打,上网查了好多资料,最后才了解到窑鸡生性好斗,放养的野性更强,给他们戴上眼镜就能防止他们互相打斗了。”仔细一瞧,可不是嘛,几乎所有的窑鸡都戴上了眼镜,这也成了王波养鸡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十个创业九个失败,我要做成功的那一个
看着一只只销售在望的土鸡,王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谁又知道这个青年在创业之初所经历的辛酸呢?
王波告诉记者,两年前妻子大病一场,自己回家照顾妻子,想想10来年一直在外打工,与家人聚少离多,如今妻子又患重病,心中充满愧疚,于是在2015年底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同时也能照顾家人。
辞职前,王波做过餐饮,“在酒店工作的时候,我了解到如今市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绿色、纯天然农产品在市场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多方考察了解,王波决定在自己老家搞土鸡养殖。
“当时家里人都反对,特别是我父亲,他对我说,十个搞养殖的'九个都失败了。”面对父亲的反对,王波没有放弃:“十个创业九个失败,我要做成功的那一个。”说干就干,在家人的反对声中王波踏上了创业之路。
两天两夜不合眼,半夜借电炉为鸡取暖
2016年2月份,一切准备就绪,王波亲自去云南购买了第一批窑鸡苗,一共600只。在王波眼里每一只都是致富的希望,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当天晚上鸡苗就因鸡舍温度达不到而相继冻死了几十只,这可急坏了王波。正当一筹莫展时,王波突然想到可以用电烤炉为鸡舍升温,而自己家只有一个电烤炉,远远不够,王波只好半夜去村里挨家挨户的借电烤炉,足足借了10来个,这才让鸡舍温度升高达到标准。
鸡苗没有再冻死了,王波却为此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马上去购买了十个电烤炉,还买了发电机,生怕鸡苗再次被冻死。王波足足守了几百只鸡苗两天两夜。
为了搞好土鸡养殖,王波白天总是呆在养殖场,观察鸡的生活习性,检查他们的粪便是否有病变倾向,定期为养殖场消毒;晚上则趴在电脑前学习土鸡的饲养技术,他的养鸡技术不断提高。
天然氧吧养出纯正土鸡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波购买的第一批鸡苗绝大部分存活了下来,这让王波坚定了自己的创业决心,于是大胆地购买了第二批鸡苗800只,第三批鸡苗500只。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后,王波对这两批鸡的饲养应对自如,全部的鸡苗成功度过20天的危险期,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鸡苗一天天长大,王波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王波占地70多亩的养鸡场距离宜泸高速怡乐出口仅仅几公里,毗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峰寺,紧挨金牌农家乐青峰山庄,“这里海拔将近700米,森林覆盖率达78.13%,终年青山绿水,云雾缭绕。”王波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土鸡如同生活在天然氧吧的“宠儿”。
如今,9个月过去了,在王波的养殖场近两千只鸡已到出栏期,成天围着鸡打转转的王波成了大家眼中的养鸡专家,虽然父亲嘴上依然不赞成儿子搞养殖,但是每天却任劳任怨的帮助儿子打理养殖场,“养鸡虽然累了一点,但我觉得很快乐,既能创业致富又能照顾家人。”
王波信心十足地说,年底他准备把规模再扩大一点,成立专合社,修建生态农庄,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3
“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山头之间。年过五旬的他,准备“再大干一场”。拓路、垦地、开荒、种菜,同样是种地,熟谙蔬菜市场之道的他,却种出了不一样的未来。更让朱楚华欣喜的是,家乡因为他的归来,渐渐起了变化。
别离的,是迷蒙的城里月光
从富阳洞桥镇中心出发,面包车载着我们从国道走到村道,再走到坑坑洼洼的机耕路。绕着大山一路盘旋而上,颠簸近40分钟,车子才在山顶的一片空地前停下。朱楚华兴奋地跳下车说:“下车喽,我们到了!”
眼前是一片梯田,收割好的油菜秸秆,堆放在田头,我们仿佛闻到了一股清冽的油香。这是朱楚华今年试种的80亩油菜,却并不简单:“这可不是一般的油菜,油菜籽早被杭州市种子公司预定,明年就是杭州地区的油菜种苗。”
2011年回乡至今,朱楚华先后承包下洞桥镇400多亩高山土地,是当地高山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但这条“回乡”路,走得并没有现在看起来那么清晰。
上世纪90年代,朱楚华把生活的目标牢牢锁定在城市。他和其他两位老乡来到杭城,开始贩销蔬菜。每年7月到11月,瞅准本地蔬菜供应短缺的商机,三个人轮流跑到海南、兰州等地,贩销蔬菜到杭州,赚取利差。
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最好的犒赏,从最早的艮山门蔬菜市场,再到三里亭蔬菜批发市场,一个40多平方米的铺位,年销售超过2500万元,也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
生意稳定后,朱楚华索性鼓动儿子、儿媳进城,又在三里亭市场附近租下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起小饭馆。两代人,双管齐下,边忙蔬菜贩销,边张罗饭馆生意,每年几十万元收入,好不滋味。艰苦打拼近十年,在杭城买房落户,已近在咫尺。
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就连“蔬菜大王”也无法确保永胜。2005年开始,随着物流、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蔬菜贩销生意陷入困境。以往冬瓜1.5元/斤自海南买进,7元/斤在杭卖出,现在利润最多只有0.2元/斤。
南京、苏州、上海……朱楚华和伙伴开始寻找新领地,一度还在南京包下500亩土地,打算合伙种菜卖菜,但因水土不服、缺乏管理经验,终以失败告终。
心灰意冷之际,一次偶然的回乡之旅,朱楚华听说洞桥镇实施下山移民工程,腾挪出大量高山复垦土地,无人认领。高山土地,这四个字眼让朱楚华很心动。做了那么多年的蔬菜生意,他明白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的现实需求,也深知市场对生态种植的潜力需求。
朱楚华有些为自己的大胆想法所惊讶,但他确信,与其四处奔波贩销,不如回家自种自卖。凭着十几年的客户积累,肯定不愁销路。2011年,不顾家人反对,朱楚华独自回乡承包下洞桥镇大罗山头第一片200多亩地,开始种植辣椒,首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一举成功后,老伴朱秋云和儿子朱城梁才放下心来。2011年10月,朱楚华关了城里的饭馆,一家两代人“举家回迁”种菜。“回头想,哪怕当年在杭买了房又如何,生意一有变化,一家人在城里怎么活下去还是个问题。”
朱楚华觉得,回家的感觉踏实多了,至少这里人熟、地熟。
拾起的,是枕着泥土的踏实
站在陈莫山头,指着对面更高、更青翠的另一个山头,朱楚华的儿子朱城梁告诉我们,那是老爸回乡后“相中”的第一块山头。
回乡后的短短两年内,朱楚华一家快马加鞭“吃下”大罗山、陈莫山、青岭山三个山头。什么样子的山头才能入老朱的“法眼”,他自有一套标准:海拔要在400米以上,有天然高山灌溉水源,周边没有污染源,要求纯绿色、纯天然。
挑中的山头,要修通上山的小路,土地得重新翻过,基地要全部铺上滴管,装上太阳能杀虫灯,开塘引入山泉水。朱楚华的目标,是把城里现代化的种植理念,和乡里纯天然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这才算“完美”。
许多村民,起初并不理解朱楚华。在基地当帮工的村民朱小仙,一度觉得老朱的种菜方式有点怪。比如,他放着平地的田不要,非得跑到高山上,“自己找罪受”,又比如种菜必须遵守很多“新规矩”,不准喷农药,何时修枝条、枝条如何修都有严格规定。
渐渐地,朱小仙看出了门道:按规定时间修枝,老朱家的茄子比普通农家的多长一茬,4月份种下去收获一拨,到8月再收一茬。苦瓜藤1.2米以下侧枝全部剪掉,结出的苦瓜又多又大。跑到高山种蔬菜确实辛苦,价格却比应季蔬菜卖得好。“原来这样种菜才赚钱。”朱小仙恍然大悟。
两年多下来,朱家的高山蔬菜基地,从最初的黄瓜、辣椒,到黄秋葵、苦瓜、西兰花、松花菜,品种越来越多,收入也跟着上去。去年,朱楚华第一季种植的黄秋葵,供应市场的时鲜蔬菜不算,留下的100斤黄秋葵种子就卖了10万元。
看到老朱的成功,洞桥镇不少人纷纷向老朱取经,加入种植高山蔬菜的行列。
沈成,里仁村的“70后”。和洞桥镇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一直在镇上的自行车配件厂上班。得知朋友朱城梁回来开山种菜,他辞职回了乡,从20亩高山土地开始,今年扩种到100亩,收入是打工的两倍。“老朱父子让我知道,回家种地照样赚钱。”沈成喜滋滋地说。
何利平,洞桥镇香榧承包大户。在朱楚华的启发下,2011年老何在400亩香榧苗地里,套种一季高山蔬菜,第一年采收300多吨,增收30万元。
短短两年间,高山蔬菜在洞桥镇实现“零突破”,种植面积近1000亩。越来越多出走的人们渐渐回乡,原本空置的房屋点亮了,原本荒废的土地垦绿了。小小乡镇,因为朱楚华的回乡,充满了生机。
归来的,还有一阕田园牧歌
每天6时半起床,4时半下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朱秋云回洞桥镇后的工作节奏。
从前在城里开餐馆,每天早上9时开工,忙到晚上12时收摊,次日周而复始。现在的生活,对于朱秋云来说,久违却又熟悉。
到了夏天,收菜忙碌之时,每天十来个帮工齐齐坐进一辆面包车上山。帮工大部分是同村的亲戚,大家有说有笑地干活,闲下来就一起聊天,时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家家户户走亲串门的日子。
朱楚华一家如今住在里仁村的老房子里。过去,这间老房子只有过年才有人气。现在不仅多了条忠实的土狗,猪栏里还围着三头猪仔,院子里还有十来只鸡。几天前老朱还抱回来一只脸盘大的乌龟。乡里人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欢迎每位来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回乡后,朱楚华一家感受到城里难得的静谧与惬意。
这段时间,同样感到心安的,还有洞桥镇党委书记许玉钧。
2011年到洞桥镇上任,许玉钧惊叹这里的美丽:这个富阳市西北山区的乡镇,南有富阳市最大的岩岭湖水库,北有万亩香榧林。但因靠近山区,这个农业主导型的乡镇,始终没有打响自己的农产品牌。年轻一代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传统农业发展停滞甚至还在萎缩。
“不能让洞桥镇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白白浪费。要是能改变农户观念,接轨市场,相信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可以实现的梦想。”许玉钧定好了发展洞桥农业的16字箴言:物色能人,扶持大户,培育基地,带动农户。“物色能人”成为他首要的任务。
朱楚华就是他两年来寻到的能人之一。2011年,得知朱楚华回乡发展高山蔬菜,却因大量投入出现资金周转紧张,许玉钧立马以个人信用担保,为朱楚华临时借用10万元贷款以解燃眉之急。“老朱种的高山蔬菜第一季市场反映就很好,镇里太需要像老朱这样既懂农业、又懂市场的能人。”
老朱一家的行动也在印证许玉钧判断的正确。今年,朱城梁张罗了一个“洞桥镇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把高山蔬菜、洞桥米馃、香榧等十多样农产品齐集起来。“农产品部分走原有的批发渠道,部分直供给餐饮机构、大型食堂,剩下的走小区蔬菜配送。”这是洞桥农产品,首次以统一品牌的形式向外推广。
越来越多的农业能人,加入到洞桥镇的农业发展队伍中。两年来,富硒大米、小小坞蓝莓、“文曲”铁皮石斛等品牌相继在洞桥镇落地生根。2012年洞桥镇五大特色农产品年产值达2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300万元,2015年预计可带动农户增收1000万元。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4
马大勇是湖北省阳新县的一名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他离开阳新到武汉打工,学到了抓老鼠的技术,养成了随时拿手电筒找老鼠洞的习惯。初中文化的他好不容易有了一门手艺傍身,顿时觉得只要有老鼠洞的地方就有商机。
2001年5月,马大勇在武汉注册了“清波灭鼠公司”,开始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然而武汉的捕鼠业发展得很早,那里的市场已经饱和,马大勇从同行们手上根本抢不到什么生意,生活都难以维持。屋漏偏逢连夜雨,马大勇有一次好不容易接上一单活儿,结果凌晨回家的时候遇到了打劫的。
在武汉没挣到钱,又被劫匪砍得满身是伤,马大勇心灰意冷,他决定另找地方开辟战场。每个城市都有老鼠,他就不信自己会饿死。2001年,马大勇来到了湖南长沙。
马大勇一到长沙并没有急于抓老鼠,而是整天在各个大街小巷转悠。在位于长沙市五一路一家做餐饮的百年老店附近,马大勇一待就是3天。他从门前转到门后,每一个缝隙都没有放过。第三天等人家下班的时候,马大勇进去了,一开口就是要帮这家店免费抓2个月的老鼠。这家百年老店以前也花钱找过人抓老鼠,可效果并不理想。这会马大勇提出免费抓老鼠这么好的事,经理自然乐得死马当活马医,当晚就找了人监督马大勇抓老鼠。
经理对马大勇第一晚就抓了21只老鼠的战绩赞赏有嘉,当时就决定和马大勇签下合约,1个月150元抓2次老鼠。马大勇也早就打好了主意,一定要使出绝招,在长沙的餐饮业一炮打响。那么,马大勇究竟有什么绝招,能比别人抓到更多的老鼠呢?
老鼠是一种相当狡猾的动物,一只成年老鼠的智商就相当于一个7岁的孩子。一旦发现外界的环境稍有改变,它们就会变得相当警觉。要想抓到狡猾的老鼠,除了老鼠夹、粘鼠板、慢性鼠药等工具,还要用一些非常手段。马大勇首先让人沿着墙角在地板的缝隙中钉上铁钉,然后缠上细细的铁丝,厨房里就布置成了一张天罗地网。只要接上火线,打开电源,一旦碰到铁丝,老鼠就会被打晕过去。
使出了绝招,马大勇最多一晚上在一个餐厅里抓到过101只老鼠,这让他在长沙餐饮业名声大振。他不但和百年老店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3个月之后,他又签了5家中等规模的餐厅。
半年之后长沙的抓老鼠行业就发生了变化,同行渐渐多了起来,有的甚至掌握了他的'绝招。面对同行在餐饮业的竞争,马大勇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开拓餐厅外的业务范围。他把目光盯向超市,练就了在超市货架上一眼就能看到老鼠脚印的本事。除了一对辨认老鼠足迹的火眼金睛,马大勇还大胆地跟超市提出了一个承诺:如果说发生老鼠咬坏超市货架的商品,经双方核实以后,那就按照进价进行赔偿。
马大勇的这两招让他顺利地争取到了很多超市的业务。抓老鼠按面积收费,小超市几百元不等,5000到1万平米的大超市每个月抓一次老鼠,至少收费1000元。
马大勇的公司发展得很快,但是马大勇却始终在为一个问题担心。抓老鼠不需要多大成本,技术也不难掌握,如果这些员工想要自立门户,那岂不是有了更多的竞争者?怎么才能解决竞争和发展的关系呢?
马大勇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员工到公司有一定的成绩以后,就让他出去做。马大勇说的出去做,就是指想要自立门户的员工,他都主动出资,支持他们去湖南以外的地方建立分公司。这样既能阻止他们成为湖南市场范围内新的竞争对手,又能把公司的品牌迅速打到全国去。
2010年,马大勇参加了广州一个总裁学习班,他花了16800元在这个总裁班学习了3天的时间。总裁学习班要求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职业写一句广告词。一想到老鼠,马大勇很快交出了答案——“开着奔驰灭老鼠”。
总裁学习班回来后,马大勇买下了一辆豪华奔驰轿车,并刻意在车身上喷上醒目的“开着奔驰灭老鼠”的广告词。 马大勇说他这句广告词,是想告诉面临就业难题的年轻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行行都能出状元。
马大勇的成功创业经历和豪迈之言激励人心,让人振奋。如今他在全国16个省建立了16家分公司,员工多达上百人,业务遍及中国多个城市,一年的总收入超过了2000万。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5
“西红柿种植讲究地势,生姜类、瓜果类蔬菜要轮种……”3月6日,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久桥村的熊梁山说起种菜技术,如数家珍。仅有初中文化的熊梁山因善于种菜,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眼里的“土专家”,带出了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去年还荣获了江阳区石寨镇“种菜能手”称号,并获10000元奖励。
种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并不难,农民家家户户都有菜园。然而,靠种菜创业年入10万元,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在20多年前。
1996年春,在南京打工的熊梁山转行到南京城郊农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投资2万多元建了6个大棚种蔬菜。然而,他的种菜之路一开始也不顺利,屡受挫折。但是,他认准了大棚蔬菜种植是个朝阳产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蔬菜需求必将扩大。1997年冬,在南京市场上,大棚海椒卖到了6元/公斤,供不应求,这让熊梁山坚定了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信心。
2008年底,极少下雪的南京飘起了大雪,蔬菜大棚被压塌了不少,但熊梁山并未受影响。他提前关注了天气预报,做好了防雪、除雪准备,保证了大棚蔬菜正常生长。在其他种植户无菜可卖、菜价走高的情况下,熊梁山获得了大丰收,当年收入10万余元。
由于连续多年种植蔬菜,熊梁山逐渐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菜专家。在历经20多年的蔬菜种植后,熊梁山于2015年毅然带着自己20多年积攒下的资金,回到了老家江阳区石寨镇久桥村,流转土地500多亩进行蔬菜规模种植,成立蔬菜种植专合社,无偿对专合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目前,熊梁山的蔬菜专合社已吸纳了周边125户村民加入,让久桥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实际达到2000余亩,成为了全镇响当当的蔬菜专业村。
“现在,为确保蔬菜有机种植,我们专合社员户户建了1—3口沼气池,在种菜的'同时,还发展生猪养殖。将猪粪作为沼气的原料,产生的沼气供家里照明和烧水煮饭,沼液和沼渣,正好是种菜的良好肥料,实现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熊梁山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带来了养殖上的额外收入,而且减少了成本,种菜效益大幅提升。
在熊梁山的带动下,久桥村村民今年种植早春蔬菜就达到1300余亩,按目前市价测算,仅早春菜一项就可实现收入达450万元,社员户均增收可达3.6万元。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6
8月初,在农四师六十四团红旗水库,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忙碌着给来这里观光旅游的客人们端上香气扑鼻的烧烤。这个年轻人正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能手李超群。
李超群脸上架着一幅金边近视镜,身上那股浓浓的鱼腥味,让人看不出一丁点儿大学生的影子。可他那稳重的仪表和微笑的脸庞给人留下的是永远抹不去的执着和刚毅。采访中,李超群兴奋地告诉我们:“我的奋斗目标是,以渔业新品种养殖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瞧,这十几种鱼都是名贵品种,深受伊犁地区各大宾馆的青睐。”听着他谈论养鱼的经验和今后的打算,我们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大学生。李超群是六十四团职工子弟,1990年从河北水产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六十四团,在团机关灌溉渔业科担任渔业技术员。当时该团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管理粗放,且成本高、效益低,他心里很着急。
1999年团里进行机构改革,灌溉渔业科成立了水产养殖站,由李超群负责具体工作。机遇来了,李超群看着3000亩的红旗水库,萌生了网箱养鱼的念头。不久,他打了网箱养鱼可行性报告,并得到了团党委的支持。第一年,由于经验不足,损失4万余元。面对挫折,李超群并不气馁,第二年,他总结经验,潜心钻研,并到奎屯、石河子等地观摩、取经。面对市场名贵鱼严重匮乏的局面,李超群大胆做出主攻中高档鱼类的决定。于是,他从石河子、库尔勒等地引进了团头鲂、美国斑点叉尾 等高档品种。为了研究这些鱼类的习性和喂养技术,他每天早出晚归,查看鱼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做好水温、水质的监控。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试验,他终于掌握了一套科学饲养的新技术,当年收入30余万元。
新品种的引进与试养成功,拓宽了六十四团渔业养殖的新途径,同时也更坚定了李超群创业的信心。2003年,在团党委和灌溉渔业科的大力支持下,他利用红旗水库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优势,投资5万元,拉运沙石1000余车,修筑了一条通往水库的沙石硬质化道路。在水库周围植树造林、种草1500亩,阻止土壤沙化。同时,李超群贷款15万元,自筹资金35万元在红旗水库建起养殖基地,新建6个鱼苗池,占地100亩,放养了雅罗鱼、淡水白鲳等10多种名贵鱼苗,并建起了200平方米绿色家禽养殖场,同时还建起蒙古包、餐厅等设施,形成了旅游、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新格局。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2004年,李超群又投资40万元,引进红卿、丁 等12种名贵鱼苗。同时,还引进了中华绒鳌蟹和4000余只草原乌骨鸡、草原鸡、鹅。为了提高鱼的成活率,降低养鱼成本,李超群根据各种鱼的成长特性和食性,自己配方加工鱼饲料。采取机械投饵,解决了人工撒饵不均匀的问题。在饲养管理中,他采取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科学程序喂养,有效地提高了鱼的成活率,为该团的水产养殖闯出了一条高产、低耗、高效的发展之路。
李超群将他多年来探索与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养鱼专业户,并带动他们进行新品种试养。在他的带动下,职工养鱼业得到了发展。目前,该团淡水养殖面积已达2万多亩,渔业养殖总产已达460吨,获利60余万元,成为六十四团职工增收的新亮点。有付出就有回报,2005年,李超群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能手,同时他还多次被兵团、师、团评为先进工作者。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7
她是一名80后农村女孩,从白手起家到身家500万,只用了两年;金融风暴袭来,一夜之间,企业破产,两手空空。“失败不算啥,擦干眼泪,从头再来。”如今,回永川老家办养猪场的28岁女孩蒋开平,信心满满。
28岁的蒋开平,身材娇小,未施粉黛。她正身着蓝色工作服,在猪舍忙碌,冲洗猪粪、替猪崽消毒、投放饲料……25公斤一袋的猪饲料,她一手拧一袋;臭烘烘的猪粪,她铲起来毫不皱眉;活蹦乱跳的猪崽,她一抓一个准儿……麻利的动作、泰然的神态,与娇柔的外表形成对比。
“上天入地的落差,最初的确不适应,一进臭烘烘的.猪舍就作呕,工作一天下来,仿佛臭味渗进了皮肤。呆久了就习惯了,现在一天不听见猪叫,心里就空荡荡的,原来觉得又脏又臭的猪,现在看起来憨态可掬,就像自己养的宠物。”蒋开平笑着说。
曾经是个“富女”蒋开平出生在永川一个农民家庭。2003年,职高毕业后,父亲拿出下苦力攒的3万元钱,让她在永川城区开了一家小服装店,但生意不好。2006年,一位同学跟她聊天,说她有个亲戚是广州长青服装厂的高级管理人员,该厂生产的服装有一部分工序需拿到外厂加工,如绣花、缝制装饰品等。蒋开平敏锐地嗅到商机——当地农村有大量中老年妇女,都能做针线活,要是自己把技术学会,再回来教会她们,她们不是就可以替自己打工了吗。
随即,蒋开平只身到广州一家服装厂学艺。半年后,她学成归来,与三人合伙,在永川区来苏镇办起一个服装珠绣工厂。她负责技术出任厂长,专门承接广州长青厂业务。由于她对技术要求高,获得大量业务,厂子很快由几名工人发展到50多名。次年,蒋开平到厦门参加一个服装发布会。出人意料,她加工的产品吸引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厂商青睐,并与之建立直接业务往来。不久,她成为工厂最大股东,并将厂子迁至四川泸州市城区,更名为俊逸服装厂,拥有工人500多名,专做外贸生意。当年,她的服装厂年产值就突破500万元。这个只有26岁的姑娘,由白手起家到坐拥数百万,只用了两年时间。企业无奈破产然而,正当蒋开平雄心勃勃地编织财富梦时,金融风暴来了。
“猪场建设初期,我真是心力交瘁。”蒋开平说,为节约成本,她白天去跑工商、税务部门,联系饲料供应商,晚上回家还要搬砖挑瓦,半夜还得记录账务,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她一个月下来,不但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体重更降到不足40公斤。最终,在父母支持下,她的养猪场于去年6月建成。为节约成本,她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喂猪、消毒、做清洁……今年春节前,养猪场共出栏生猪700多头,一次性收回成本70多万元。
“从西装笔挺的服装厂董事长,到沾满粪水的猪场清洁工……蒋开平经历的落差可想而知,但她没退缩、颓废,反而跌倒后迅速爬起来。”蒋开平曾经的合伙人刘建平以及邻居,谈起她直竖大拇指。“金融风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死。毕竟我还年轻,擦干眼泪,从头再来。”蒋开平信心满怀,她的养猪场现有猪崽200多头,母猪100头,且母猪全都怀孕,预计下月产下猪崽。今年,她的养猪场生猪出栏量预计1300多头,收回成本并赢利,指日可待。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 8
蜂业“第一店”
1980年高中毕业后,刘仙梅从老家赵家乡下路头村来到江山县城,跟在城里开裁缝店的大姐学手艺。半年后,大姐关了裁缝店,和姐夫一起外出养蜂。已基本学成裁缝手艺的刘仙梅,便自己开起一家裁缝店。
如果刘仙梅满足于做裁缝师傅,可能这辈子就开裁缝店了。但她是个有想法的人。江山是蜜蜂之乡,养蜜蜂的人很多。刘仙梅的爷爷、爸爸都是蜂农,后来大姐和姐夫也到全国各地“追花逐蜜”去了。养蜂的人多,需要销售出去的蜂蜜、蜂王浆也很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1983年,刘仙梅便和丈夫一起开了家“蜂农店”,将蜂农手里的蜂产品收上来,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当时,全江山一共就两家“蜂农店”。
那时候做生意的人还不多,竞争对手少,加上自己用心经营,蜂产品生意发展很快。“我们起初主要就靠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向外面联系销路。”刘仙梅说,他们在电话本上一家家地找制药厂,然后一家家地联系,把江山的蜂产品销到了北京、河南、福建、吉林、黑龙江等地,现在的上市公司“通化东宝”、“吉林敖东”等著名药厂都曾是她的客户。1984年,她的“蜂农店”纳税额就排到了全江山私企纳税第一名,所交的税款占当时江山城关个私企业纳税总额的十分之一。在那个年代,她一年的纳税额就达上百万元。
“当时,江山60%左右的蜂产品由我们收购、销售出去。”刘仙梅说,他们不仅把本地的蜂产品推销出去,还把药厂生产出来的滋补品、营养品销到江山来,在江山有批发部,也有门市部,生意做得很大。
人生“滑铁卢”
事业发展了,生活好了,刘仙梅又有了新想法。1992年,刘仙梅觉得女儿已经8岁,事业也发展稳定,就想进大学深造。开过几年裁缝店,她对服装有感情,也有兴趣,于是便自费前往中国纺织大学,就读服装设计专业。家里生意方面的事情,她全部放手不再过问。
在中国纺织大学进修一年,1993年回乡后,她创办了江山市首家私营服装企业,作为她的第二份事业。初办服装厂,要找客户、找市场,她将精力都投放在办厂上。起步时,服装厂的业务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来料加工模式,业务量小,利润薄,企业发展慢,员工只有三四十人。1994年,她联系上一位做外贸的客商,叩开了外贸之门。为采购外商需要的'面辅料,她跨过3个省市,走了6个城市,终于找到了满意的面料;面料买回来后,她又紧盯着车间缝制车位的每个环节。质量有保障,外商满意,她的服装厂逐步发展成一个专门加工出口服装的企业。
就在她一门心思搞服装厂的时候,让人想不到的严重危机出现了。由于刘仙梅几年没有过问蜂产品和保健品生意上的来往,所有经营资金都被挪用于期货投机。
到 1995年她发现问题时,多年辛辛苦苦做生意赚来的钱已经全部亏个精光。因服装厂基本上还是来料加工性质,不需要流动资金,而且加工服装的设备投入不大,只有当初的20万元投入,几年来服装厂的利润也都用于蜂产品和保健品经营的流动资金——当然也全部在期货上亏光了。全家的所有家产,就剩下一套房子。这种变故,真让人欲哭无泪。
变故发生后,服装厂被迫关门。在朋友的牵线下,她只身一人去了外地,重操旧业做服装。
再创新业绩
只身一人在外闯了3年,刘仙梅的服装加工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得以一步步做大。1998年,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她回到家乡,租赁了江山茶叶公司约4500平方米的厂房,创办“江山美伊服饰有限公司”。当年,被江山市评为“服装制作大王”,并被江山市国税局评为纳税大户(民营企业获此荣誉者仅2家)。
“期货事件”使刘仙梅事业遭受重创,又导致家庭破裂。外表看似柔弱,但十多年来,她既做好了单身母亲,将女儿培养成了当地的高考“状元”,又独挑再创事业的重担。多年做外贸订单,刘仙梅对国际服装市场的流行款式、面料要求、制作规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效益,经过努力,2000年她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为使企业在国际服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她注重科技投入,引进新工艺,购置新设备。近年来先后开发生产出了免烫系列产品、环保型防紫外线等到产品。
2002年,刘仙梅出资数百万元买下了原租赁的茶叶公司厂房,使生产基地得到稳定。2004年,“美伊”又投资1000多万元,在江山特色工业园区征地80亩,建立新的服装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
近年来,国际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不断下调,给出口型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公司生产形势仍然红火,刘仙梅却又有新有想法。公司生产出口服装,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为此,刘仙梅正在创造条件使企业从单纯为别人贴牌生产向创建自主品牌的方向努力,从单一的出口服装向产品多样化方向努力。公司已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并开始开发家纺产品和功能性面料。公司与中国东华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东华大学已在美伊公司建立“功能性纺织服装与防护服”研发实验基地。公司将利用这种合作关系,开发生产多功能防护服。
【农村创业项目成功案例】相关文章:
农村创业项目精选05-01
农村创业在家加工厂致富项目成功案例05-06
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03-11
农村创业项目推荐05-02
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精选05-01
山东农村 创业项目05-03
农村创业项目大全04-05
上海农村创业项目04-27
农村冷门创业项目03-23
女性创业成功案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