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业者与风投者要保持怎样的关系
创业企业与风投的“角力”
资本好比是根链条,连接起企业与风投的两端。链条扣得紧或是松,全凭两端的发力。对于企业而言,希望尽快地抓住资本帮助自己茁壮成长;而风投那端则也在审时度势,找寻与它最为“合拍”的项目。
即将挂牌上市的首批创业板企业背后频现投资机构的身影,不免激发了创业企业与资本愈加亲密接触的热情。
一家从事创意行业的企业已成立两年,眼看着创始团队的资金燃烧殆尽,最近一直在迫切地寻求融资。但创始人SAM无奈地告诉记者,与几位天使投资人接触后虽然投资人认可他们的创意,也颇为欣赏团队的能力,但却表示如果企业没想明白未来怎么发展,他们不考虑注资。
上述天使投资人告诉记者,投资人应是帮助者而非指导者,上述企业的致命问题在于没有明确发展规划。据悉,SAM已经约好了投资人再次见面,给他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
而另一家新材料生产的企业最近也在找风投,据记者了解,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目前该行业的市场份额被世界巨头垄断,但该创始团队花费了5年多时间研发的技术已能与国外同行抗衡。摆在企业面前最大的阻碍便是如何将技术产业化,尽快扩充规模。在近期的一场投融资交流会后记者发现,该企业吸引了现场5~6 家风投的目光,企业现准备从中选择。
其实投资与融资本来就是一场角力,当力与力产生相互的作用时,关键在于掌握适度。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人是一门学问。
做好准备工作
创业加速器项目部目前扶持的项目中27家企业正面临融资需求,该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融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非写个简单的计划书就能拿到钱。对于企业而言,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从提交商业计划书到投资机构与核心团队沟通,到投资机构做详尽的市场调查,再到企业拿到投资机构的TERM SHEET,整个过程会占用企业很多的时间。”上述人士说,“在这段时间内,建议组建专门的融资团队负责相关事宜,不能因为忙着融资而耽误了企业的正常运作。”
高盖茨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合伙人孟繁麟也向记者表示,在考虑融资前,企业自己一定要准备好,融资原因、公司现状、未来愿景都需要“统一口径”。“要假想投资人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如果提及企业的缺点,不应逃避,而要针对性地做出客观解释。”他说。
此外,上述项目部负责人提到,企业融资是为了快速成长,但在不同的融资阶段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她解释道,比如在首轮不应引入过多的资本,而稀释企业股份;在为上市作准备的融资阶段则要根据业务情况以及未来的上市方向,有选择地考虑外资与本土投资机构。
“外资机构虽然较为专业,且对于有外销业务的企业帮助会更大,但若其刚进入国内,对于国内情况的熟悉程度以及给予企业的资源帮助可能不及本土创投。”她说。
钱并非越多越好
“有些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投资机构。”上述人士强调。投资机构往往都有各自专长的细分领域,在她看来,那些有专业行业背景、行业上下游资源以及渠道的投资机构给企业的帮助远超过资金。
她向记者举例,许多拿到多份TERM SHEET的企业会一下子迷失方向,不知道怎么选择才好。她建议,应多关注该投资机构过往投资案例,找投过类似项目的机构,而并非盯着给价最高的那个机构。
此外,对赌协议的高失败率已成为企业引入风投最大的心理障碍。对此,上述项目部负责人表示,专业投资人一般根据行业整体水平以及业内已上市公司的估值,再根据拟投企业的实际情况,定出最终估值。而对赌往往是因为企业与投资机构在估值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企业一定要做中肯的预期收入,尽量保守估值以此来避免对赌。”她说,“不要纠结在数字游戏上,这可能会让企业错过最佳的融资发展时机。”
充分利用第三方资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企业苦于无处可寻投资人。他们表示,那些曾经给投资机构发去的商业计划书,大多石沉大海。上述项目部负责人认为,目前寻求融资的途径很多,参与投融资推介活动、行业内的研讨会或是与所在高新园区、行业协会的定期沟通,都是获取与投资机构接触的途径。
但其指出,寻求专业的机构帮助,成功的几率会更高,其中包括财务顾问、会计师、律师等第三方资源。
孟繁麟也指出,选择第三方机构应谨慎。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碰到过一家企业的财务顾问,在一场业内会议上交换到了几十张投资机构的名片,然后逐一邀请其与企业见面沟通,但之后再无后续进展。“不要拿机关枪乱打鸟,而是应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他说。
【创业者与风投者要保持怎样的关系】相关文章:
创业者与风投相互忽悠11-13
吸引风投的创业者素质03-09
风投能给创业者带来什么?03-14
创业者:拿什么吸引风投?03-23
创业者怎样打动投资者03-01
天使投与风投的区别08-10
创业计划书怎样才能打动风投12-02
风投商与创业者如何“一拍即合”12-11
众筹、天使投及风投的区别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