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不得不知的股权融资流程

时间:2024-06-04 02:51:22 松涛 创业融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业团队不得不知的股权融资流程

  融资就是创业者解决资金缺口的一种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创业者缺少相关法律知识、操作经验,导致事倍功半没能及时完成融资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创业团队的股权融资流程,欢迎阅读参考。

  一、融资的时机选择

  什么时间点最适合融资,没有标准答案。

  首先,企业需要对经济态势、产业动态、资本市场等环境进行调研,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融资会相对容易。

  除了宏观形势之外,还要考虑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比如:公司需要有计划有策略地准备加大投入、快速扩张、抢占市场;竞争对手正在融资或已经融资,并且所在领域中资金会迅速提高竞争力等等。

  另外,公司一旦准备融资,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工作的进度。必须有良好的分工,同时推进融资和工作内部事宜。

  二、充分准备,制定融资策略

  企业所有者内部要确定一个融资的框架,确定融资金额、方式等问题。

  通常融资额范围用12-18个月的公司运营成本来估算。财务模型并不需要预估得非常精准,实际公司的运作也不一定会按预算表执行,创业团队最重要就是灵活应变。

  至于对赌协议,可能透支长期发展或者破坏公司治理结构。即便要签署对赌协议,也需要调低双方预期,尽可能留出更大的空间。

  专门的法律团队的构建。法律团队首先是帮助筹备并辅导团队的融资节奏及步骤,初期的规划决定了创始人时间的投入及目标的达成。其次,投资团队都非常深度的参与其中。

  三、知己知彼,接触潜在投资者

  了解谁是潜在投资者,可以先通过行业领域、投资阶段、地域、活跃程度、是否已经投资业务类似的公司来筛选。挑选一定数量的签字投资人开始接触。

  对待不在你列表中的投资方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判断。

  最终开始与目标投资方深入接触的时候,要对投资方进行评估。

  此外,需要把握好接触时机,合理控制时间。

  四、详尽务实,撰写融资计划书

  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需要认真地撰写融资计划书。每一轮融资计划书的重点并不相同,此时主要是有数据支撑的盈利模式展现。

  五、完成融资

  在创业者和投资人接触数个月后,假设一切顺利,双方都有意愿更进一步来合作投资,投资人会给出一个投资意向书(Term Sheet)。要尽可能确认双方互相有最大的诚意合作。

  在确定签约之前,要充分了解投资人,确定投资人是否真的适合你。

  签约之前最好有律师参与讨论,需要律师把重要的条款挑出来。

  投资意向书签字之后进入尽职调查阶段。在1~2个月内,创业者不能接触其它投资商,最好等待时间过去开始下面的计划。

  同时,要关注融资对于整个团队心态的影响。要确保团队成员加入并非因为投资机构的背书,而源于对领域的热爱及公司前景的认可。

  以上就是初创企业股权融资操作的一般流程和操作,需要企业对于环境、投资人进行合理评估,挑选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人和融资方式。

  拓展:股权融资是什么意思

  概念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按大类来分,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类,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所谓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特点

  长期性:股权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

  不可逆性: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勿须还本,投资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场。

  无负担性:股权融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需要而定。

  融资渠道

  股权融资按融资的渠道来划分,主要有两大类,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

  所谓公开市场发售就是通过股票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企业的股票来募集资金,包括我们常说的企业的上市、上市企业的增发和配股都是利用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具体形式。所谓私募发售,是指企业自行寻找特定的投资人,吸引其通过增资入股企业的融资方式。因为绝大多数股票市场对于申请发行股票的企业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例如中国对公司上市除了要求连续3年赢利之外,还要企业有5000万的资产规模,因此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较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私募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

  优势

  股权融资在企业投资与经营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⑴股权融资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相互之间形成多重风险约束和权利制衡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⑵在现代金融理论中,证券市场又称公开市场,它指的是在比较广泛的制度化的交易场所,对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进行买卖活动,是在一定的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公平竞价交易、市场监督制度下规范进行的。与之相对应的贷款市场,又称协议市场,亦即在这个市场上,贷款者与借入者的融资活动通过直接协议。在金融交易中,人们更重视的是信息的公开性与可得性。所以证券市场在信息公开性和资金价格的竞争性两方面来讲优于贷款市场。

  ⑶如果借贷者在企业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份额,那么他运用企业借款从事高风险投资和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将大为减小。因为如果这样做,借款者自己也会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借款者的资产净值越大,借款者按照贷款者的希望和意愿行事的动力就越大,银行债务拖欠和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私募发售

  私募发售在当前的环境下,是所有融资方式中,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占优势的融资方式。产权关系简单,无需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没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通过私募进行股权融资的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融资效率。私募成为近几年来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领域。对于企业,私募融资不仅仅意味着获取资金,同时,新股东的进入也意味着新合作伙伴的进入。新股东能否成为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其影响都是积极而深远的。在私募领域,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中国有以下几类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

  个人投资者,虽然投资的金额不大,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起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这类投资人很复杂,有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也有的人只是作为股东关注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这类投资者往往与企业的创始人有密切的私人关系,随着企业的发展,在获得相应的回报后,一般会淡出对企业的影响。

  风险投资机构,是90年代后期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投资力量,其涉足的领域主要与高技术相关。在2000年互联网狂潮中,几乎每一家.COM公司都有风险投资资金的参与。国外如IDG、Softbank、ING等,国内如上海联创、北京科投、广州科投等都属于典型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们能为企业提供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特别是通过企业上市退出是他们追求的最理想方式。

  上述特点决定了选择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好处在于:⑴没有控股要求;⑵有强大的资金支持;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⑷能改善企业的股东背景,有利于企业进行二次融资;⑸可以帮助企业规划未来的再融资及寻找上市渠道。但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也有其不利之处,他们主要追逐企业在短期的资本增值,容易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形成冲突,另外,风险投资机构缺少提升企业能力的管理资源和业务资源。

  产业投资机构,又称策略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目的是希望被投资企业能与自身的主业的融合或互补,形成协同效应。该类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有利之处非常明显:⑴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后续资金支持能力;⑵有品牌号召力;⑶业务的协同效应;⑷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上与被投企业比较接近,容易相处;⑸可以向被投企业输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其不利之处在于:⑴可能会要求控股;⑵产业投资者若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对被投企业会产生资者进入,影响企业的后续融资。负面影响;⑶可能会对被投企业的业务发展领域进行限制;⑷可能会限制新投资者进入,影响企业的后续融资。

  上市公司,作为私募融资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有其特别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主营业务发展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时募集了大量资金,参与私募大多是是利用资金优势为企业注入新概念或购买利润,伺机抬高股价,以达到维持上市资格或再次圈钱的目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上市企业,因为看到了被投资企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投资是为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但不管是哪类上市企业,他们都会要求控股,以达到合并财务报表的需要。对这样的投资者,民营企业必须十分谨慎,一旦出让控股权,又无法与控股股东达成一致的观念,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以上各种投资者,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或经营方向进行选择。

  公开发售

  通过公开市场发售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融资方式,企业上市一方面会为企业募集到巨额的资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将给企业一个市场化的定价,使民营企业的价值为市场所认可,为民营企业的股东带来巨额财富。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企业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有突出的优点,⑴募集资金的数量巨大;⑵原股东的股权和控制权稀释得较少;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⑷有利于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后续的融资。但由于公开市场发售要求的门槛较高,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较大规模和较好赢利的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考虑这种方式。

  与银行贷款类似,民营企业上市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也面临不公正的对待,虽然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中找不到限制民营企业上市的规定,但在实际审批中,上市的机会绝大多数都给了国有企业,很多民营企业只能通过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的方式绕过直接上市的限制进入资本市场,期待通过未来的配股或增发来融资。

  风险缺陷

  当企业在利用股权融资对外筹集资金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可能产生进行各种非生产性的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政策等道德风险行为,导致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Jensen&Mecking(1976)认为当融资活动被视为契约安排时,对于股权契约,由于存在委托(股东)――代理(经理人)关系,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相一致,而产生代理成本。

  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为增加自己的收益而损害和侵占委托人的利益时,就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于解决经营者的这种道德风险,转换融资方式,企业投资所需的部分资金通过负债的方式来筹集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主要源于管理者持股比例过低,只要提高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就能有效地抑制其道德风险。因此,在管理者的持股比率不变的情况下,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增加负债的利用额,使管理者的持股比率相对上升,就能有效地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缓解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的利息采用固定支付的方式,负债的利用有利于削减企业的闲余现金收益流量。在Jensen&Mecking的分析框架中,债务是通过提高经理的股权比例来降低股权的代理成本的。因此,对管理者几乎或根本不拥有股权的大型现代公司解释力不足。Grossman&Hart(1982)弥补了这个缺陷,在他们的研究中假定经营层在企业中持股比例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时债务可视为一种担保机制,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当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时,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经营状况恶化、债权人有权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这时,企业经营管理者将承担因企业破产而带来的企业控制权的丧失。因此债务融资可以被当作一种缓和股东和经理冲突的激励机制。

【创业团队不得不知的股权融资流程】相关文章:

私募股权融资的各个流程02-27

不得不说的创业融资技巧03-02

2017创业融资的流程与投资人12-06

创业者不得不知的税务知识11-24

创业公司股权众筹融资时如何分配股权03-01

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夹层融资11-14

洛杉矶创业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03-28

完整的融资流程05-10

投融资的流程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