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的发展历程看创业和融资的几个关键词

时间:2024-06-28 10:01:53 创业融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滴滴的发展历程看创业和融资的几个关键词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公司估值高达350亿美元,而且成为唯一一家获得腾讯和阿里共同投资的企业。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从滴滴的发展历程看创业和融资的几个关键词。

  年仅33岁的程维只用了4年时间带领滴滴一路高歌猛进,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出行市场。我们回顾滴滴这4年的历程可以从中总结一些创业和融资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一:赛道

  滴滴的成功首先要归结于选择了正确的赛道。网约车解决的是人们出行困难的痛点,这个切入点很准确。同时滴滴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利用四年时间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服务涵盖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多个垂直领域,完成了从打车软件向平台的转型。通过这个平台滴滴积累了大量交通出行数据,未来它将成为一个大数据公司,牢牢把控智慧出行的入口。站对赛道很重要,借助风势,快速启航。

  关键词二:模式

  创业公司最关键的词就是“快”。为了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滴滴在早期模式的设计上有很多细节的思考。滴滴首先切入的是出租车市场,避免“黑车”的政策风险;其次滴滴最初不设计加价,把收费模型做到最简单;第三,最开始不做账户,不绑定卡,让出租司机的操作最简化,乘客也最容易接受;第四,不送硬件,把握软件内核建立壁垒,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滴滴早期清晰简单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切入点要小,产品要快。

  关键词三:贵人

  滴滴的成功还有感谢命好,总有贵人相助。

  滴滴打车的第一位贵人是天使投资人王刚。王刚曾经负责阿里B2B北京大区,支付宝商户事业部和集团的组织发展。滴滴是他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在滴滴早期几乎弹尽粮绝的时候,王刚不仅出资而且还借钱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后面的A轮融资也是王刚一手促成。

  2012年9月,滴滴打车完成A轮融资,来自于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也成为了滴滴的投资人。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让滴滴在出行市场上获得了先机。朱啸虎毫无疑问也是程维的贵人,有了金沙江创投的背书,后面才有腾讯等更大贵人的出现。而且朱啸虎像企业合伙人一样一路给滴滴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和提醒。企业融资就是不断找贵人的过程,早期投资人的行业资源和市场地位将会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融资。如果投资人还能够利用他的经验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的话,那就更是锦上添花。

  2013年4月滴滴获得马化腾1500万美元的B轮投资,程维多了一位大哥给他当后台。傍上了腾讯这条大腿,滴滴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在微信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滴滴从日均2000单一路做到日均500万单。马化腾甚至为了解决网约车出行的合法性问题向总理进言,有了这样的后台,滴滴想不发达都难。

  滴滴寻找腾讯的时机也是非常准确的,在此之前滴滴最大的竞争对手快的已经获得了阿里的投资,腾讯为与阿里竞争出行入口一定也在寻找合适的标的。滴滴找到腾讯,自然一拍即合。所以融资不仅仅是点对点的问题,更应该跳出来看看整个行业大的格局,看看自己身在其中什么位置。有的时候,自己虽然是一枚小的棋子,但可能会改变大棋局的走势,这个时候就可以以小博大撬动大资源。

  在此之后的融资都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2014年1月,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又在C轮一起注资1亿美元。2014年12月,D轮中中投公司、淡马锡、腾讯再次共同投资7亿美元。2015年5月,苹果投资滴滴出行10亿美元。

  关键词四:合伙人

  如果说贵人是命好碰上的,那么合伙人则是要用眼光和胸怀找来的。

  2012年底滴滴找来了百度的研发经理张博。张博不仅弥补了程维技术上的短板,而且从价值观和处事风格上来说和程维极为契合,两人相得益彰。程维打市场,张博做产品,滴滴一路高歌猛进。张博饰滴滴早期程维最重要的合伙人。

  后来程维又主动挖来柳青当滴滴的总裁,成为程维更为重要的合伙人,柳青甚至在知名度和曝光度上来说比程维有过之而无不及。柳青的国际化视野、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广泛的人脉资源帮助滴滴再上台阶。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就是柳青一手促成,由此完成了网约车出行领域最大的行业整合。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柳青通过她在投行领域的资源找到了苹果,吸引了苹果10亿美元的注资,之后再以此为筹码找优步谈判,促成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终于一统江湖!

  这些事程维做不到,但是柳青可以。这就是合伙人的力量!企业就是要持续找更牛的人,领导力最核心能力的就是看你是否能领导比你更牛的人,是否有一帮比你厉害的人愿意和你一起混。而容许比你更厉害的后来者站着你的前面,成为你的伙伴,则是需要胸怀和格局的。

  总结来看,滴滴的成功可以归结为,站准了赛道,做好了模式,碰准了贵人,找对了合伙人。

  拓展:

  三四线城市如何融资和创业

  如果身处三四线城市,不论是融资环境、媒体资源,还是员工质素等各种方面,都远不及一线城市。

  但实际上,有很多上市公司就是在非常小的三四线城市成长起来的,其中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xx等。

  在“逃离北上广”概念泛滥之后,回到三四线城市并选择创业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让你远离尸横遍野的红海市场,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拥有更好的机会。

  如果你现在正在三四线城市创业并想要获得天使投资人的青睐,这篇文章也非常值得阅读,希望能帮助到你。

  国外的案例

  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冰淇淋Ben & Jerry's在刚开始时,只是一家开在破旧加油站内的手工冰淇淋店。最开始创始人本(ben)和杰里(Jerry)没有任何开店的经验,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却步。

  他们到邮局购买了大约30本由美国政府“小型企业管理局”(SBA)提供的开店教学小手册,学习如何记账、计算收支平衡等开店必备的知识。当然,SBA并不教你怎么制作冰淇淋,所以他们还得去报名学习做冰淇淋函授课程。

  他们最初的目标是要找一个天气温和,又还没有其他手工冰淇淋店的小镇开业。但是他们发现所有去过的熟悉的城市都有竞争对手,唯有佛蒙特州的伯林顿还没有其他的手工冰淇淋店。

  于是,他们就选择了这个位于美国北部、邻近加拿大的城市设立他们的店。

  但是,伯林顿最大的问题是一年有7个月非常寒冷,所以,并不适合开手工冰淇淋店。

  但本和杰里并没有放弃,杰里还为了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能够吸引客户,特别设计了一个名为xx的营销活动。

  当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每下降一摄氏度,客户就能够得到一分钱的优惠。一分钱虽然听起来没什么,但是伯林顿在冬季经常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这样的话一杯冰淇淋在那个时候只卖5毛钱,所以,对客户来说,其实是蛮大的诱惑。

  此外,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租下那么好的店面(他们每人只拿出了4000美元当作创业基金,而且本的4000美元中还有2000美元是向他父亲借的),所以他们唯有拿着计数器,在他们负担得起的区域,用从SBA教学手册上学来的方法,计算每天经过的人流。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间荒废了的加油站。虽然十分老旧,屋顶破了个大洞,而且室内还累积了大约四寸的雪。经过两人的亲手修缮,破加油站变成了一家温馨的手工冰淇淋店。

  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本和杰里都同意,幸好他们当初选择变通。因为在伯林顿,他们是小池中的大鱼,因此,能够得到居民们的热烈支持。

  如果他们坚持在萨拉托加泉设立他们的冰淇淋店,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撑过第一年。

  然后出现了一个现象,餐厅以及冰淇淋店在经过几次的合作后就决定不再购买Ben & Jerry's的冰淇淋了。这是因为Ben & Jerry's太好吃了,所以买回来的冰淇淋,都会被他们的员工吃掉。

  于是,Ben & Jerry's只好改变策略,将冰淇淋包装成小桶然后直接卖给客户。

  结果,这些小包装不但受到客户欢迎,也让他们可以将冰淇淋批发给其他小商家,例如杂货店和超市,于是Ben & Jery's找到了之后让他们快速壮大的商业模式:批发冰淇淋。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俩兄弟好像并没有拿到投资。

  对,关键就在这里。

  选择市场和竞争者,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创业,最难熬的就是早期。当你做到一定规模以后,资本自然会找上门,就像Ben&Jerry's后来也被投资和收购。

  但三、四线城市最大的相对优势(注意:仅仅是相对)是什么呢?那就是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我大学时有两位血气方刚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潇洒的厉害角色。他们在跳舞时为了争夺女友而打架,一直闹了整年,结下深仇大恨;毕业前还经常劳师动众,动员兄弟互相找场干架,没完没了。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各走各的路,其中有许多出国留学。不用说全世界很大,光美国就有数千所大学、数万个专业供你深造,去哪里都有好学校读。

  而这两位互相仇视已久的同学,开学当天赫然发现,彼此都进了同一城市、同一大学的同一系,许多课程居然也都在同一班。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为这两位同学的相处捏了一把汗。听说他们在学校里天天碰面,但还是彼此互不理睬,至于有没有再打架,我就不知道了。

  我经常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诚创业者:永远不要以为竞争者不存在或是不够多。

  就算你有千百个朋友,但常常看不到他们;但你只有一个敌人,却会到处撞见他。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许你亲自看见或听到了竞争者的事,也许你对风声略有耳闻,但有一些完全隐藏在你的雷达之外,正在比你更神速地开发同样或是类似的产品与服务。

  你要尽全力了解这些在明处与暗处的对手,从一开始就将他们列表追踪、分析强弱优劣;因为唯有知己知彼,才有可能不断改正进步,维持真正的领先地位。

  正因如此,小型创业公司往往可以按照自己的特色来制定出一套策略。就像日本武士宫本武藏一样,总知道如何利用地形、气候、人心,将武功更高的对手打败;或者像电影《英雄》里的李连杰,他凭一招“十步一杀”就能成为最犀利的杀手。

  你不需要样样强,但绝对需要拥有一两项自己的独有特色、必杀绝招,这样一来,就可以凭借这些特色在创业中崭露头角。

  如何选择市场和竞争者?

  先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你的产品十家最大的客户足谁?你认识他们吗?你是否认识能与这些客户打交道的经销商?他们每年买多少、用多少?

  如果这些客户目前使用的,还是他人的技术或产品,他们有什么痛苦?这些痛苦足小麻烦还是大弊端?他们足否迫切期待新的取代品,还是根本无所谓?

  现在市面上还有哪些竞争者在争夺这些主要客户?他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整体市场的规模与远景如何?新公司有什么切入的机会?

  其他更深入的问题,像“这些产品的选取与购买是通过什么程序”“由什么单位或部门用何种方式购买”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重要考量的问题。

  如果你对以上这些问题都无法拿捏的话,可能就还缺少对目标市场的认识与确实了解。

  在此,我建议创业者用斯坦福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的“NABC”原则,去长期了解你的市场:

  N: Needs (需求),探索市场上客户的真正问题、痛苦、需求何在。

  A: Approach (途径),了解他人与自己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痛苦。

  B: Benefits (益处),你的解决方案能带给客户什么新价值与贡献?

  C: Competition (竞争),真正去面对、研究所有现有与酝酿中的竞争对手。

  正确的市场思维,必须先从了解市场的需求开始,然后逐步推回自己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解决方案。

  请你想一想:你是否真正对希望从事的创业项目,对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彻底的了解?这个目标市场在三、四线城市有机会吗?

  这恐怕才是正确的起点。

  这些特色的寻找也不难。万流归宗,不论是产品或服务,所有市场上竞争的特色定位,不外乎以下项目的混合或延伸:

  时间(Time):你领先市场了吗?晚了轮不到你玩,太早领先反而变成烈士。

  整合度(Integration):你的产品整合度比别人高吗?大变小、重变轻、厚变薄……

  智能(Intelligence):你的产品智能程度更高吗?笨手机与智能手机的差别就是一个好例子。

  包装(Packaging):所有其他的周边定位方式、包装、广告,砸钱铺天盖地建立营销管道或是寻找名人代言,这些都是协助创造明显定位的方式。

  扩展性(Scalability):扩展性好吗?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讲硬件的生产数量,软件或网络服务一样行得通。当产品达到某个巨量规模时,你的定位就会以不同方式呈现。

  如果要你简单快速地说出自己与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在哪儿,你说得出来吗?能清楚地为你自己定位吗?

  当然,从投资角度来说还有一种特例——行业内的专家,如果恰好他不在大城市,倒是有机会在早期获得投资。有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他对任何前来融资的创业人士,只问三大问题:

  “这个东西你做过没有?”

  “如果以前做过,做得好不好?”

  “如果以前没做过,你要如何一下子培养出多年本事?”

  问题虽简单,却一针见血。投资人把握基本原则,不客气地穷追猛打,许多伪装的门面很快就不攻自破。三个简单问题,确实可以分辨是否真本事、真功夫。

  所以,创业者理所当然要以“掌握核心能力,长久垂直深入发展”为第一要务,才有可能过第一关。也正因如此,有太多朋友奉献一生在专精的学问或技术上,却对自己所处的市场没有整体的了解。

【从滴滴的发展历程看创业和融资的几个关键词】相关文章:

创业融资与发展问题11-21

创业融资须知的方案和渠道03-07

创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和方法01-10

创业融资的几种方案和渠道03-29

创业+融资发展“三部曲”03-07

创业融资的6种方案和渠道12-11

戴尔自述创业历程03-26

王健林首创业历程06-19

米饭音乐创业历程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