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业融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引导语:创业是现在很多人都想要尝试的项目,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企业融资风险是作为民营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小编分享一篇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类型
所谓融资风险是指由于融资活动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有如下类型:
权益融资风险。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权益融资是其主要的融资方式,在整个资金结构中占有绝对比例。有资料表明,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除外)的资金构成比例中,自有资金的比例最大,约占65%。尽管这一来源的资金是内源资金,但其要承担较大的资金成本和分配利润的压力,某种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削弱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和发展能力,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
负债融资风险。负债融资会给企业带来由于资金短缺或决策失误造成的、不能筹集到资金或不能还本付息的融资风险,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但对于大多数仍然依靠银行贷款来获取外部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负债融资风险主要是由银行贷款带来的。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贷款限制,民营企业可能无法得到所需的全部资金。因为目前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惜贷”现象,由此造成的资金不到位的风险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由于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管理,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资金筹划能力,风险意识不强。一旦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借款,企业的信誉将会受到损害,这更使融资的可能性减小。
租赁融资风险。尽管融资租赁有其特殊的优势,但由于融资租赁的租期较长、租金较高,租赁期间市场环境变化引起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给承租方带来诸如租赁期间由于经营项目失败无法按期支付租金的风险。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后出现了性能更好的租赁设备,使原有租赁资产的价格下跌,由此产生融资风险。
兼并融资风险。兼并作为一种主要的资本运营模式,在民营企业的融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并购前未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评估,也没有进行认真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由此产生的信息风险可能会导致兼并失败。兼并需要大量的资金,有的企业没有认真考虑资金成本问题随意上项目,结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负担,这使资金规模本来就小的民营企业陷入困境。
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因素分析
(一)微观因素
1.民营企业自身的内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产权结构的限制。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权责不够明确,管理人员不能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进行计划和决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单一,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其在外部排斥外来资本的进入,在内部劳资关系紧张,无法推行职工持股。
2.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量资金都用于内部积累以扩大再生产,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吸引人才,导致企业无法形成用人机制。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使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没有切合实际的财务规划,导致融资决策体系失灵。而由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一旦发现融资机会,管理当局就盲目融资。要么造成资本闲置,要么使资本投向缺乏战略性,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3.经营管理和投资理财能力的限制。民营企业仍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既缺乏管理人才,又缺乏技术人员。一般情况下,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竞争力弱。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决策管理信息系统,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这是企业融资过程中最大的潜在风险。且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缺乏专门的财务机构,财务人员投资理财的能力较差,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宏观因素
1.国家的政策法规限制。目前我国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比如:直到2000年9月有关部门才决定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在此之前,个体企业一直面临双重征税的问题。另外,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管理尚不尽人意,其税收负担相当沉重,经营环境不如外资企业。
2.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一方面,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但实际上80%的信贷资金是倾向于效益较低的国有企业的。少数民营企业缺乏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和机构,存在严重的逃废债现象,使银行常常无法按期收回贷款。银行与企业之间极度的信息不对称,还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银行在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不得不设置额外的屏障。
3.资金市场准入制度的限制。在金融领域中,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严格的限制。而股票市场的建立是以支持国企改革为宗旨的。民营企业即使采用了诸如借壳等方式上市,也因为企业整合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达不到上市目的。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健康成长,除了民营企业自身要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实力外,我国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为民营企业融资共同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一)微观方面
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加以规范。首先,民营企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要对家族式的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吸收企业高级管理者、技术人员,在制度上为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其次,要创新管理制度。民营企业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行管理制度创新,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风险控制。首先,确立财务管理的战略核心地位,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由被动记账向主动管理转变。不仅要做好财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工作,更要认真研究会计规范体系,以确保财务原始数据的准确和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及预算编制、决算实施工作;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完善财务处理流程,规范会计行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民营企业的财务监督。在企业中推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稽查制度。
(二)宏观方面
政府要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从国外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道路看,一般都离不开政府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我国政府一要制定强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二要组建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缓解民营企业的市场融资困难,并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三要出资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机构,以降低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发展地方中小银行等民营企业融资中介机构。这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并不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心主要在国有大企业,而地方中小银行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市场定位不准确。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作为融资中介的中小金融机构。可采取适当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调整市场定位、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等措施。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融资中的桥梁作用。商业银行必须调整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满足民营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基础上,提高银行效益。一要改善信贷管理,树立贷款营销意识,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二要建立适合民营企业信贷的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制度,对效益高的民营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三要成立民营企业信贷部,健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创业融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相关文章:
关于创业融资与风险06-25
创业融资的风险评估及管理03-16
创业融资与风险投资12-09
青年创业融资困境及风险管理03-03
创业融资之信贷融资03-21
融资租赁存在的风险03-03
如何创业融资?11-19
创业融资渠道03-22
创业融资计划03-23
机械创业融资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