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以及风险管理
什么是贸易融资?有哪些特点?贸易融资业务如何创新?风险是怎么管理的?
拓展贸易融资意义重大
贸易融资是推动外贸增长的引擎。通过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渗透到贸易活动各环节的融资支持,贸易融资可以发挥银行信贷乘数效应,充分满足企业资金周转需求,推动对外贸易平稳运行。根据世贸组织的测算,目前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需要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的支持和推动。
贸易融资是引领贸易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通过贸易融资规模控制、准入条件调整等手段,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行业政策导向,调整贸易融资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投放比例,从而有效优化进出口贸易的行业、地区、客户结构,担当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责任。
贸易融资是规避进出口贸易风险的有效保障。在买卖双方依托商业信用开展贸易交易的基础上,贸易融资的介入在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同时,还通过产品功能设计将银行信用带入交易环节,提升了进出口贸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外,相比其他银行业务,贸易融资具备与交易相匹配、期限短、流动快、有物权和应收账款作保障等特点,风险相对可控,为企业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
贸易融资是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工具。贸易融资业务服务区域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天然具备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特点。商业银行以贸易融资业务入手,构建海内外一体化融资产品体系,充分调动海内外机构业务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为“走出去”企业服务,有利于“走出去”企业借助海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事贸易与投资,为降低走出去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延展企业进出口贸易空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进出口企业需求以及监管要求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化。相比对公客户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的特点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提供很多的风险观察窗口和工具。用贸易融资替换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能够将融资与物流、资金流一一对应,从而有助于充分运用好这些窗口和工具,这对于佐证贸易背景真实性、监控物流资金流进而缓释信贷风险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积极倡导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化,以此优化信贷业务结构,贸易融资业务规模也因此得到较快发展。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13年末,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的本外币贸易融资余额占其对公贷款(不含票据融资)的比重,分别较2011年提升0.87个百分点和12.38个百分点。
业务创新多元化、结构复杂化。一是从传统的基于进出口结算项下应收、应付融资功能,向包含综合保值避险、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美化等增值服务功能转变。二是从对单个企业提供融资,向企业供应链条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环节融资转变,复杂的结构化融资业务快速发展。三是从单纯的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向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放心保)、金融租赁等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联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在创新产品功能与结构更加复杂的同时,由于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贸易融资创新产品的复制推广也更为迅速,创新业务一行独大的局面已经难以见到。
服务对象与渠道多样化。从服务对象看,贸易融资业务从服务境内进出口企业客户,逐步向国内贸易客户、“走出去”客户延伸。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一体化贸易融资产品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改革试点的推进,具有离岸业务特征的贸易融资产品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当中。从业务渠道看,除传统银行网点渠道外,贸易融资业务正积极向电子渠道渗透,在线融资、银企直连等融资方式正在不断完善与普及。
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新问题
贸易融资流贷化与惜贷。贸易融资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业务功能与结构的日趋复杂以及服务对象与渠道的不断延伸,给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专业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从业人员队伍配备、专业能力无法充分满足业务发展要求,贸易融资的流贷化与惜贷现象将有所显见。首先,个别银行机构虽然名义上办理贸易融资业务,但因为缺乏专业化的贸易融资人员和健全的业务管理制度,风险判断不全面、不准确,且在管理和规范操作上没有按照贸易融资的特定管理要求执行,实质上抽离了贸易融资业务的本源与特质,致使贸易融资业务管理呈现流贷化趋势,对贸易融资风险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近年来极少数企业为套取银行资金,在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伪造交易合同及贸易单据,虚构贸易背景、虚增交易额、虚构账期,使得银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难度加大,业务办理效率降低。面对贸易融资业务逐步暴露出的风险,在监管要求与资产质量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对授信审批愈加严格,惜贷现象开始显现。
贸易融资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度较高。首先,贸易融资大多是基于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贸易要素发放,与具体交易紧密结合,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加之贸易融资通常期限较短,一般要求企业在融资到期时立即还款,资金周转腾挪余地较小,因此企业风险暴露往往首先在贸易融资业务上体现。前一阶段造船、光伏等行业贸易融资不良的产生就是典型案例。其次,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有些贸易商受价格波动影响,预期货品价值减少进行集中抛售;有些受高额利差驱使,对大宗商品重复抵、质押套取银行资金并将其流向房地产、民间信贷。一旦市场风险逐渐暴露,贸易商资金链断裂,借款或担保企业的偿付能力急剧恶化,出逃等恶性风险突发事件将明显增多,导致贸易融资资产质量控制压力大增。此外,当经济下行时,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贸易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大,融资门槛与成本的双双升高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贸易融资业务的实际需求也因此受到一定抑制。
加强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针对贸易融资出现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适应贸易融资风险特征、涵盖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
一是建立适应贸易融资全流程控制要求的管理机制。贸易融资长交易的特点,要求在对授信主体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业务全流程各个环节的控制。而建立针对贸易融资的全流程管理机制,不仅需要相关人员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流程,还需要在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上给予保障。
二是建立客户风险和债项风险相结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在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和管理上,从客户和交易两个维度入手。从客户维度,主要是审查客户的基本面如经营状况、履约能力以及诚信等,客户财务报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此时银行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重点是立足于对客户的营运资金情况、履约能力、交易对手以及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等的了解。从具体交易维度,则主要审查交易的自偿性程度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核实银行是否可以利用产品组合或结构化技术,通过对物流资金流的占有或控制等手段,确保自身以交易项下的现金流优先受偿。
三是建立细分客户和细分产品的差异化、矩阵式管理模式。贸易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均衡,各项贸易融资产品所适用的目标客户有较大差异。实践中,银行应区分客户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提供结构化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的产品。在细分客户、细分产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和服务,从而在稳定和扩大客户基础的同时实现风险控制和效益最大化。
四是建立涵盖前中后台的贸易融资专业化经营体系。贸易融资业务的复杂性和时效性要求银行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拉近前台业务营销与中台风险管理的距离,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做出快速精准的反映,同时要对整个业务过程直接的、全方位的控制。银行应对贸易融资客户营销、产品研发和管理、授信发起、授信审批、授后监控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前中后台的战略协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创新贸易融资服务领域
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贸易融资支持。现阶段,商业银行应在落实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贸易融资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深化供应链融资与现金管理业务组合研发,挖掘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与贸易融资业务的结合点,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服务能力,加大对供应链条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贸易融资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力度,通过信息技术能力与在线融资产品功能的提升,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与服务效率。
三是丰富和完善大宗商品融资产品与服务功能,加大对于能源、粮食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交易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融资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定价话语权。
四是紧跟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步伐,基于各地区金融改革政策,配套研发差异化的贸易融资产品,持续提升海内外一体化贸易融资服务能力。
【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章:
民间融资风险以及防范12-17
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02-20
有关贸易融资的实践以及思考06-02
贸易融资的实践以及思考分析03-27
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以及类型11-21
规避汇率风险贸易融资渐成首选12-08
企业融资刑事法律风险以及罪名03-28
创业融资的风险评估及管理03-16
青年创业融资困境及风险管理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