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砸下轮融资的13种隐藏理由
让一个人削尖脑袋拼命往“理想人物”的标准上去靠,往往很难,可如果你给他指出几个在你看来绝对碰不得的雷区,他过关的几率就会提升不少,而你做出英明决断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首先,下列低级错误要绝对避免:
(这些“雷区”可不是只有笨蛋才会踩哦)
请人代为面见投资人
这是典型的低级错误了,但就是搞不清楚为什么还有一波经不起折腾的早期小公司以身试法。要知道你是创始人,所以,在投资人面前画大饼换钱的应该是你才对啊。这件事你也请人代劳?不死都没天理。
48小时内不给投资人回邮件
我见过的最靠谱的创始人基本都会在 24 小时内回邮件。这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但的确很有助于说明你:1、注重细节;2、勤勉;3、不怕繁琐。
听不懂行业术语的英文缩写
很多风投要么本身是老板,要么投过各行各业。所以很多术语在他们都是信口拈来。你能不能听懂他们口中各种奇怪的字母组合,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你有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去钻研相关行业。如果一个硬件行业的创始人不明白何为 DVT、一个服装行业的创始人不明白何为 CBS,或者一个 App 行业的创始人不明白何为 k-factor,那么可想而知,他们的融资诉求会很快被拒。
口臭
请原谅我的直白。但在有洁癖的风投面前,这绝对是个致命错误。当然,不是所有风投都一天刷三次牙,但这个毛病也的确显明你:一、不注重细节;二、不考虑他人感受。
接下来,说说很多创始人都可能犯的错误:
无法提供准确的 KPI 数据
有人说所谓的 KPI 无非就是用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工具,但这要看你怎么对待它。真正的 KPI 来自于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所以,如果你能“恰如其分”地阐述专属你司的 KPI,最起码你能让投资人明白:你的确理解自己的商业模式。要知道,大部分风投都希望创始人能建立以数据为驱动的内部文化,所以,能拿出像样的 KPI 展示材料十有八九都是一个加分项。
不过切记,像不像样、能不能拿到加分还不是你说了算——如果你列出的 KPI 跟风投列出的、关于你所从事之行业的 KPI 有一定偏差,那可能就说明:风投不认同你对该行业的理解。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就要无功而返了。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建议你在面见某家风投前做足功课,起码彻底搞清楚他们对相关行业的理解。
注意:很多风投喜欢要求创始人按月或按季度拆解他们的 KPI,然后把拆解结果奉上。如果创始人答应照办后,费了很多时日(有时甚至是几周)才提交数据,风投们可能会心生疑问:这人到底是在寻求融资呢,还是在哄骗我们当他的免费战略顾问?
权责不明
这几乎是那些“亲友团型”创企的'通病。切记:这类创企在成立之初,做到权责分明、任人唯贤就是件头等大事。可通常情况下,在合伙之初,创始人只会把那些 C 级头衔让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旦这些 C 级人物中有一位用快速成长证明自己当初是被“屈才”了,那么该创企不但要在行政上面临艰难的重新抉择,而且在跟投资人的对话中也可能因这一问题产生种种疙瘩。
目标不切实际
一上来就跟投资人打包票,说到了年底,你要拿下 1000 万营收和 400 万净利,听上去很让人热血沸腾,可这目标现实吗?风投们毕竟见多识广,一旦他们断定创始人太爱做梦,就会果断把他 pass 掉。
不过近年来这种一画大饼就能融到钱的人的确越来越多了,所以我倒很想摸清这类“成功者”背后的人格……
不积极展示办公场所和团队文化
你在隐藏什么?拥有强大的团队和企业文化是你成功与否的关键哪。就算目前这些还不完美,你也没有理由将风投们拒之门外。起码要敞开门,让他们见见将来有可能与之共事的人,或者让他们看看你该做哪些改进。总之“闭关”是要不得的……
过分卖弄以往经验
风投们不介意初出茅庐的创始人,但会很介意那些过分吹嘘过往功绩的创始人。诚实坦率地描述你曾经的经历,才更易于给风投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他很尽责,但不会夸夸其谈。
重公关而轻业务
年轻创始人们有时太浮躁,他们往往拿出大量精力做公关而罔顾真正要紧的事。他们整天写博、到处露脸、约会不断,但却没有多少时间拿出来踏踏实实的做产品。这一点让许多风投都大皱眉头。
隐藏材料却又没有正当理由
这会严重妨碍风投们的尽职调查。有些创始人能拿出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告知风投们为何有些材料不能奉上,但大部分创始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结果,双方就缘尽于此了。
无法解释前任投资人为何不再青睐你,或者无法解释为何在当地生态圈没融到钱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创始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他都可能留给风投这样一个印象:在熟人眼中,在生意伙伴眼中,这个人不太靠谱。
催促风投尽快做决定
有些创始人太心急、太害怕失去了,跟风投见过一两次后就说:「希望下周就能收到结果」。这种心态就算不会直接吓走风投,也可能让接下来的交流变得分外艰难。
【你搞砸下轮融资的13种隐藏理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