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供应链突然断裂,企业是死还是活?
采购,供应商管理,是采购工作的应有之义,但不是仅有之义。很多人,甚至有些企业高层,对采购的理解就是省钱和合同管理而已。其实,采购与供应商管理是公司战略的重要部分,甚至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
一家供应商10分钟的火灾,直接改变两家企业的命运,让一家成为行业霸主,让另一家迅速陨落。
2000年3月17日晚8点,美国,新墨西哥州。
雷雨天气引起电压陡然增高,导致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的车间失火,一片狼藉、烟雾迷漫。烟尘落到净化间,破坏了正在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芯片。
火灾只持续10分钟。但这10分钟影响深远,因为这家工厂生产的是几种关键性的手机芯片,而诺基亚和爱立信是主要的采购方。
诺基亚 3招起死回生
3天后,飞利浦通知诺基亚公司,火灾引起某些晶元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飞利浦是希望淡化事件影响,实际上,恢复生产起码要好几个星期。
消息传递到诺基亚负责零部件供应的官员高亨。高亨并不知道状况有多严重,但由于飞利浦供应的芯片是关键部件,他觉得有必要需要了解真实状况。他决定派两位工程师到飞利浦的工厂现场勘察。飞利浦不想造成误会,婉言拒绝了。这下,高亨警觉的意识到事态不寻常。他做了第一个正确的选择,把飞利浦公司供应的5种芯片列入特别需要监控名单里。
随后的一周,诺基亚每天都询问飞利浦公司工厂恢复生产的进展,但答复都含糊其辞。
情况马上反映到诺基亚高层,诺基亚手机分部总裁奥拉库塔在赫尔辛基会见飞利浦人员时,抛开原定议题,改成讨论火灾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奥拉库塔非常生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生死攸关。
几天后,在诺基亚的压力下,飞利浦公司正式通知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生产。
高亨马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是,将至少影响到诺基亚400万台手机的生产,占诺基亚公司销售额的5%甚至更多,因为当时手机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更糟糕的是,飞利浦所供应的5种芯片,有4种芯片只能由飞利浦及其一家承包商生产。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高亨召集高层经理、芯片设计师及负责采购的服务工程师开紧急会议,商议解决方案。
他们拿出的行动方案包括3步:
1、给飞利浦高层施压,解决一部分生产能力
高亨飞到飞利浦总部,愤怒地面向飞利浦CEO本斯特,要求他组织资源,解决生产能力。最终,飞利浦找到了在日本和美国的供应商,能承担几百万个芯片的生产,响应时间为5天。
2、与飞利浦共同面对,挖掘生产潜力
高亨要求飞利浦拿出工厂的生产计划,双方一起研究,尽可能挖掘生产潜力。他们确实找到了,并要求飞利浦改变生产计划。飞利浦很配合,安排了1000万个Asic芯片的生产,生产工厂一家在荷兰,另一家在上海。
3、改变芯片设计,摆脱依赖
诺基亚调动精英设计师,迅速改变部分芯片的设计,这样就能寻找其他芯片制造厂来生产,减轻飞利浦的生产压力,让其全力保障其他已承诺的芯片生产。缜密的芬兰人还同时设计了一个快速生产方案,这样一旦飞利浦遭受火灾的工厂恢复正常,就可快速生产芯片,把火灾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爱立信 迟钝者死
诺基亚是敏锐乃至敏感的雷厉风行,爱立信则是另一个极端,迟钝乃至麻木。
爱立信是和诺基亚同时收到火灾消息,但是对他们来说,就是普通的火灾而已,没人觉得有什么危害。甚至一个月后,当时的诺基亚已经行动起来了,爱立信还没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爱立信找不到其他公司生产可替代的芯片,在市场需求最旺盛的时候,爱立信由于短缺数百万个芯片,新型手机无法推出,只能看着对手抢占市场。据估计,爱立信损失4亿美元的销售额。
诺基亚成功的行动方案有3条,爱立信失败的原因也有3条。
1、供应链过度简化
为了节省成本,同时也是过于相信飞利浦,爱立信简化了它的供应链,基本没有后备供应商,也没有风险预案。
2、缺乏梯队交替
火灾发生时,爱立信刚好对中高层职位进行了一波替换。很多高级经理们刚坐上新位置,缺乏在工作细节中捕捉风险点的经验和意识。
3、采购与高层脱节
在当时爱立信,采购更多是纯粹的采购,正常的进行供应商管理,没有公司战略层面的考量。采购部门与高层决策没有形成合理的互动和双向反馈。
火灾后一年,爱立信在手机市场的份额从12%跌至9%。相应的,诺基亚市场份额上升3个点,从27%升至30%。简直就是从爱立信手里抢过来的。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爱立信退出了手机市场,其业务与索尼合并,成为索爱。诺基亚成为苹果时代之前的手机霸主。
【供应链突然断裂,企业是死还是活?】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主资金链为何断裂频发02-26
创业企业5个层面的30个死法03-27
创业企业五个层面的30个死法03-29
创业开店的十四种死法11-27
开店还是盘店?03-09
今后外贸竞争主要在供应链03-20
创业 单干还是合伙?03-06
适合打工还是创业测试03-03
休学创业还是在校创业?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