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辞职报告

时间:2021-01-01 16:42:30 辞职报告 我要投稿

中学数学辞职报告

  中学数学辞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中学领导:

中学数学辞职报告

  您好!

  曾经的我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是从我们学校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在大学里学习的也是师范专业,我想我做一个教师也是很好的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而梦想在不断的实现中!

  在大学里我也是一直认真学习,一直不断的努力进步的,在大学四年结束以后,我的能力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我对自己的前途和能力十分有信心!

  八年前,我有幸回到自已高中时的母校—****中学任教。蒙学校厚爱,我接了高一年级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刚工作那一阵子,心中有着各种美好的憧憬,觉得自已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还是干劲十足。有时后侯为了把第二天的试卷赶出来,会一直熬夜熬到一两点。

  虽然经验不足,也遭到过一些人的怀疑。我的努力和付出却得到了学校与学生的认可,我一直把这两个班的学生送进大学。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又迎来和送走了几批学生。可以扪心无愧地说,这几年中,我把我大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

  不过这几年也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对我的课感兴趣,在我的课堂中受益。也许我对自己太苛刻了,也许我太理想化了。但我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希望教育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创造性,还要有实用性。

  可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个人的力量也很有限。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有着太大的影响:家长,学生对升学的要求左右着学校的教学。不断飙升的'物价尤其房价让许多老师日益感到囊中羞涩,开始为前(钱)途打算。日积月累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吞噬着教师的健康与热情。对于学生,外面的多彩世界往往显得比学校的课堂更具吸引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实在难以承受。

  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不会放弃努力。为了我那可爱的儿子,我不能放弃努力,为了教育的未来,我不愿放弃努力。现在,我深深感到精力有限,当我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时,会或多或少影响目前的工作。给学生带来损失,给学校带来不便。我深表歉意。

  现实击碎了我曾经的信心和梦想,我在现实中受伤,我只好选择逃避,我只好从新考试,我要照顾我的儿子,我也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请原谅。

  我知道我的离开会对学校和学生带来很大的不便,可是我也是逼不得已的,生活的压力总是逼迫一个人选择现实,我不得不这么做!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去**中学的教师工作,专注于我的教育理想的实践与推广。恳请校方领导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数学辞职报告范文二

尊敬的领导: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与肯定。我自XX年XX月进入XX中学,至今已经在这个大家庭中工作学习了八个年头,这八年以来,我倍受“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精神的鼓舞,对工作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一直受到学生好评。在为华侨中学服务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深深地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面对侨中今天的辉煌,我也为当年选择了侨中而自豪,为自己是侨中的一员而骄傲。

  但是今天我又不得不选择离开华侨中学,因为经历了三年与家人分离的日子,我太渴望与家人团聚。

  我的父母、妻子、孩子均在外地,因为我平时工作忙,只能周末才能匆匆与家人见上一面,周六出发周日返回,见面常常不足24个小时。加之有时有特别的工作安排,几周也不曾与家人相见。如此分居,我愧对妻子,无法尽到作为丈夫应尽的义务;愧对父母,百行孝为先,如此分离,我尽不到作为儿子应尽的孝道;愧对孩子,如此聚少离多,我没有尽到作为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反而让年幼的女儿过早地感受着离别的伤感和痛苦。

  三年的分离,三年的思量,我虽然对侨中有万般地不舍,但是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侨中,与我的父母妻子孩子团聚,让我的孩子每天起床就可以看到她最爱的爸爸。与我的妻子一起担负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重担,与我的家人一起开创我们的明天。

  因此,我决定从20XX年XX月XX日起,辞去华侨中学的教师职务,希望领导批准。

  最后,我衷心地感谢侨中的各位领导,祝愿**中学越办越好,永往直前,开创更加璀璨夺目的明天!

  此致

敬礼

辞职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数学辞职报告】相关文章: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与育人11-29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法论文08-27

中学数学《什么是概率》说课稿范文12-15

中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范文07-23

中学数学研修日志(通用6篇)12-25

中学数学学习必备方法技巧12-30

浅谈中美中学数学的教育10-17

浅谈中学数学的教学策略11-24

关于浅谈中学数学学法指导10-27

如何搞好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