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导游词(通用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沂蒙山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沂蒙山导游词 1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沂山东部的日照市面靠黄海,碧海与山色相映成趣。
沂源县的鲁山溶洞群,由大小数十个溶洞组成,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另外,沂源燕崖山织女洞、平邑县赵庄溶洞和蒙山顶溶洞、费县小梁庄溶洞等也各具特色。
临沂、沂南等地有温泉喷涌,既可观赏,又能疗养。兰山区的汤头温泉属全国甲等温泉,现已成为著名的疗养胜地。
沂蒙大地上多古树名木。浮来山上的一棵银杏树,树龄近4000年,乃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莒子会盟处,有 “ 天下第一银杏树 ” 之称。日照城北李家庄子的一棵大金桂树,距今340余年,被誉为 “ 北方桂花王 ” 。日照、郯城、沂源等市县的厚壳树、雪萝树、五角枫树、白果树、黑弹树等稀有古树名木,树龄均在300年以上。平邑县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现存的沂蒙文物古迹近千处。主要有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称 “ 东蒙 ” ,又名 “ 云蒙 ” ,是沂蒙山区最高大的山脉。它横跨费县、平邑、沂南、蒙阴四县,东西长约150华里,南北宽30华里。蒙山有三主峰:东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楼,旧称东蒙;中间海拔1026米的叫挂心橛子,又叫云蒙;最为险峻的是西边海拔1156米的龟蒙顶。
在龟蒙顶的南山根,有颛臾国遗址。据史书记载,周王封伏羲氏的后裔在此建国,负责祭礼蒙山,叫做颛臾,附属于鲁国。传说颛臾王在蒙山下的万寿宫举行过祭礼蒙山的典礼,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做谒蒙祠,这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上所说的 “ 蒙祠 ” 。
从万寿宫起步,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走约二里,有一小河,河上有断桥,桥头石碑上刻着 “ 迎仙桥 ” 三个大字,相传朝气隆皇帝就是跨过此桥登上龟蒙顶的。
从迎仙桥上行三里到桃花峪。传说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就是在这里跟鬼谷子学习军事的,鬼谷子见孙膑为人忠厚,办事牢靠,曾让他在此处看管过桃园。穿越桃花峪,过了红门,就到了行宫。这里避风向阳,幽静雅致。踏着石阶,步上平台,平台上有行宫庙宇。出了行宫往上走,山势越来越陡峭,使人一步三喘,名回马岭,因为无论多矫健的马,到此也必须折回。登上回马岭行不多远,便听得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只见前面一块黑黝黝的巨石,象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挡住去路,这就是有名的黑风口。
丫在黑风口北望,通过一道山豁可看到下面的万丈深谷。再向上经过小风门、大风门等隘口,脚下的山径就完全掩盖在松柏荒草之中了。拨开荒草,走出地形复杂的十八拐,令人豁然开朗的南天门便呈现在眼前。南天门上面的九龙宫观音殿,是一幢五间房的石头庙,石墙、石柱、石梁、石檩,连屋顶也是石板铺的。
沂蒙山导游词 2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1993年开发以来,先后投资近十亿元,本着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的原则,凭借典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近百项行业认证和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沂蒙山旅游的核心主景区,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沂蒙山旅游区云蒙景区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蒙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育了浑厚的文化内涵,曾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驻留蒙山,吟诵蒙山。
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等佳句,苏轼游蒙山诗曰:“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明代文字家公鼐作<<蒙山赋>>诵叹蒙山;还有民间典故、流传不胜枚举,秦砖汉瓦、古刹庙宇、碑碣石刻等遗存悠悠林立。
沂蒙山旅游区云蒙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逐步开发为全省乃至全国休闲度假、健身康体绿色旅游胜地。景区累计投资3.2亿元,开发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 景点。景区道路总长40余公里,形成了三纵二横的循环线路,建设公路10公里,石质台阶路32000多级,木质步游道3990米(已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天下第一步道),建在了2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配备了20部观光旅游车,建设了长1200米的客运索道。
景区建有三星级宾馆2处,建设了旅游购物市场,开发了鹿苑、药园、鸟园、竹园、花园、大型石质牌楼等新景点,配套了森林冲锋车、森林漂流、森林索道、采摘园、药园、雨王庙、金刚门广场等民俗风情娱乐项目,完善了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沂蒙山导游词 3
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这里不仅只是革命老区这么简单,同时它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山不仅是一个人文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龟蒙景区、蒙山云蒙景区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沂蒙山是东夷文化、镇山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址几十处。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诏祭,为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诸多文人墨客、圣僧高道登临揽胜,弘法传道,留下大量碑碣铭文、诗章名句。齐长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最大的单体雕刻寿星巨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旅游区内另有东镇庙、玉皇阁、雨王庙、万寿宫等知名人文景观110余处。
沂蒙山区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山小调》唱响海内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优秀民歌。由演唱的反映沂蒙山风光的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最高票入选“嫦娥一号”卫星搭载歌曲飞向太空。沂蒙山旅游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红办重点调度的八大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列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资源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95 %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称,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5座,层峦叠嶂,奇峰竞秀,最高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境内峰峭、水澈、石奇、谷翠,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飞瀑流泉,秋季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旅游区有狮子崮、歪头崮、九龙潭、情人谷、鹰窝峰、百丈瀑布、中国瀑布、悬崖栈道等高品质自然景观300余处。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沂蒙山旅游区,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沂蒙山人,诚挚欢迎海内外游客的光临!
沂蒙山导游词 4
你知道吗?在沂水这个平凡的地方,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天蒙山,它由四座主峰组成,游览路程全长有13多公里呢!当然,不会把大家累坏的。因为景区有世界最先进的索道,并配备了国内唯一的水晶吊箱,可以让游客360度的感受沂蒙山美景。乘坐索道可以节省近三分之一的路程,更好的保存体力。
天蒙山已经在我们眼前了。你们看,在不远处,隐隐约约能望见一条长长的银线,那就是“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啦,因为我们从东门上山,南门下山,所以别无选择,大家必须要走悬索桥,没关系的,我相信大家不会害怕的,勇往直前!
到了天蒙山旅游景区,请把我们身上的`火种放在车上,因为天蒙山景区现在是森林防火期喲!天蒙山上有很多有价值的景点,比如说万福石、天蒙顶、孔子孟子相遇处……好多好多,数不清的景点,需要大家自己去游览。
现在我们说一说安全,以及注意事项。可千万不要把安全当做小事!天蒙山很陡,但是周围都有栏杆,很安全。注意!如果谁把火种带近了景区,后果非常的严重!
天蒙山这样优美的地方,文明游览靠大家。
沂蒙山导游词 5
大家好!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南部,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亚岱”。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于94年12月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设立,9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采。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8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99年经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景区奇峰耸立,气势雄浑,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胜景,尤以巍峨俊秀的山岳景观和原始森林风貌为世人称颂。她是道教文化的圣地,是鬼谷子王禅老祖修炼神道之地。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鲁”的`记述,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苏轼、公鼐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曾游历蒙山,留下千古绝唱。公园包括水帘洞、雨王庙、云蒙峰、百花峪、老龙潭、望海楼六大景区。开发出中国瀑布、雨王庙、大小云蒙峰、栖凤山、邵家寨、等180余个景点。四季景色: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秋季红叶映照,冬季玉琢冰雕。
沂蒙山导游词 6
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现为国家AAAAA旅游区、中国首座生态名山、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享有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蒙山景区2014年先后入选“中国避暑名山榜”、入围“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第九名、荣获“国家森林公园30强”、山东旅游风云榜网络搜索前六名”等荣誉。
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因从高空俯瞰像一只神龟俯卧在云端天际而得名,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有“亚岱”之称。景区内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平均达90%以上,属超洁净地区,被誉为“天然氧仓”;蒙山水系发达,周边有大中小型水库150多座,山泉分布极广,泉水甘冽,被称为“美容元素”的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龟蒙景区千峰万壑,云海松涛,泉飞瀑鸣,鸟语花香,一年四时,风景奇妙: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因其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赋予蒙山为世界养生长寿圣地,是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的理想场所。
这里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周朝起,蒙山被封国祭祀。春秋时,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诗经·鲁颂》咏叹蒙山。唐宋以来,蒙山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临蒙山;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名句;以及王心鉴的《东蒙行》“清风过沂水,松涛缦蒙山。天低雾沾履,路险云在肩。苍鹰巡玉宇,耕牛守麦田。回首登临处,浩浩一大千”等诗篇,都对蒙山颂扬备至。道教早期的重要人物春秋时期的老莱子、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汉朝史学家蔡邕等曾隐居此山。蒙山以道教最为兴盛,道佛共修,向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古刹”之说。蒙山钟灵毓秀,孕育了诸如孔子弟子仲由、“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家族等贤圣人杰。
沂蒙山导游词 7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沂蒙山景区。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
沂蒙山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云蒙景区、龟蒙景区、天蒙景区四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千米,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2005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及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润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围,雄奇秀幽,风光旖旎。其中,沂水、蒙山成就了沂蒙山。沂河原名“沂水”,为山东省第一大河,也是县内过境最大河流。蒙山总面积1125平方千米,古称东蒙、东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蒙山是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颛臾王曾主祭蒙山,留下了孔子、庄周、老莱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苏轼、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贤足迹。开发于1993年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如今已成为沂蒙山旅游区的核心景区,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在沂蒙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土地上,自古名人辈出、灿若群星,孕育的伟大人物主要有宗圣曾子、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孝圣王祥、东晋一代名相王导、书法家王献之、一代名相匡衡、一代名将蒙恬、羊祜、左宝贵,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孔子的老师郯子、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著名文学家公鼐、鲍照等众多光照千秋的名字。
各位游客朋友,沂蒙与井冈山、延安并称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临沂作为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有“华东小延安”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革命斗争的新形势,先后派遣徐向前、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深人山东,开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时到全国解放的12年间,沂蒙山区作为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成为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战斗、工作的大量革命遗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有140万群众参军支前,3万沂蒙优秀儿女献身疆场。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在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在沂蒙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有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将领陈毅、粟裕、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罗炳辉、许世友、皮定均等,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留下了足迹。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后来被概括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位游客,伴随着《沂蒙山小调》唱响全国,“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区好地方。”这首沂蒙山颂歌,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最典型的民歌。改革开放前,沂蒙山被誉为“挂满勋章的乞丐”,几乎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伟大的改革开放,使古老的沂蒙山青春焕发,神采飞扬。沂蒙山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显著区别于其他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和震撼灵魂的沂蒙精神,再次书写着新沂蒙的辉煌篇章。
沂蒙山导游词 8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旅游,很高兴当大家的导游!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体,绵延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峦叠嶂,气势恢宏,主峰龟蒙顶海拨1156m为山东第二高峰,被称为“岱宗之亚”。
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史书”,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28亿年前,蒙山地区为一个稳定的陆块。距今28—27.5亿年间,受大地裂谷作用形成面积广泛的海盆,岩浆沿裂谷喷发喷溢并接受沉积,形成火山沉积岩系,这就是齐鲁大地最为古老的岩石——泰山岩群。之后的2.5亿年间,蒙山地区经受两期大规模岩浆侵入,“吞噬”了泰山岩群,形成阜平期蒙山岩套、五台期峄山岩套花岗岩类;距今25—23亿年间,蒙山地区又经受第三次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吕梁期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交代或捕虏了泰山岩群和前两期岩浆岩。距今23—8亿年间,蒙山陆块经历了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小规模的岩浆活动,处于隆升剥蚀时期。8亿年以来,蒙山地区又经历了海进海退的变迁及陆相火山活动。直到距今30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蒙山断裂再次活动,蒙山主体不断隆升剥蚀,终于雄踞齐鲁大地。
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它断山裂海,造就了沂蒙山区异彩纷呈的地质遗迹。
沿蒙山山脉广泛分布着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岩石: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共同构成了蒙山的主体。蒙山并由此成为蒙山岩套的命名地,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太古代TTG质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形成于距今17—15亿年间的中元古代四堡期牛岚辉绿岩脉,命名地也在蒙山,是我国本期岩浆侵入最为典型的地区。这里有我国规模巨大的古构造带,形成于距今26亿年前后,经历长期多次岩浆活动和构造挤压作用,北西—南东方向延伸达上百公里,宽2到9公里。
沂沭断裂带及其东临的中生代潜火山岩和侵入岩遗迹,沿线的温泉地热遗迹等,是研究华北板块东南缘构造运动、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重要证据。
莒南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形态保存完好、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为世界少有、国内罕见。来这里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石铁陨石,重达4吨,是研究天体演化不可多得的实证。
沂蒙山是一座富饶的山。蒙山金刚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原生金刚石矿,其颗粒之大、品位之高,均居全国首位,蒙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乡。距今5到4.5亿年间,蒙山地区沿近南北向断裂带有幔源岩浆侵入,形成金刚石矿母岩——常马庄金伯利岩。1983年发现的“蒙山1号钻石”,重达119。01克拉,是国内原生矿中最大的一颗钻石。
沂蒙山钟灵毓秀,自然风光壮美。千峰万壑,林海花潮,奇嶂绝壁,山峦缥缈,泉飞瀑鸣,湖光滟潋,兼北国山水之雄奇,继江南水乡之灵秀。
蒙山山体巍峨高耸,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的花岗岩奇峰随处可观,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之上。龟蒙顶、天蒙顶、云蒙峰等山峰,沟谷深邃、山势雄奇。鹰窝峰、刀山、大汪等悬崖绝壁,相对高差达百米以上。
马鬐山是沂蒙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云腾雾涌,群峦叠翠,飞瀑高悬,俊秀挺拔,三面环水,水天一色。马鬐山主体岩石为中生代正长花岗岩类,由于断裂活动形成峡谷及悬崖峭壁。山之雄,石之奇,峰之峭,景之秀,有四奇、四怪、四险、四秀之说。马口石,高达百米,绝壁如削,巨石形如马口仰天长啸,山风吹过,巨石上茂密的芦苇,迎风抖动,如列马的鬃鬐,马鬐山由此得名。
莒南天佛长=3800米,头枕青山,脚抵明湖,神采奕奕,慑人心魄。天佛额头饱满方正,五官清晰,是由形成于九千万年前的潜火山岩体,经长期风化侵蚀作用“雕琢”而成。
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各类象形石,怪石嶙峋,惟妙惟肖,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内,令人叹为观止。花岗岩崩塌和风化作用形成的指动石及石阵景观,乃世界之稀有。古生代碳酸盐岩地表岩溶形成的园林石,造型奇特、规模巨大,为我国北方地区所罕见。
沂水地下溶洞群,发育在距今亿年间形成的新元古代土门群藻灰岩,以及亿年以来形成的古生代寒武系灰岩中。溶洞洞体规模之大,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地下暗河流量之大,在江北地区实属罕见。
溪水淙淙,泉瀑轰鸣,沂蒙山水体景观丰富多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清爽甜美的泉水由花岗岩裂隙水汇集而成,在林木草丛间迂回流淌。碧水幽谷,显示了高山林野的灵性和无限生机。因断崖岩壁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的中国瀑布,水韵三叠,雨帘雾幕。三面群山环峙的云蒙湖,烟波浩渺,鸥翔鱼跃,使人心旷神怡。马鬐山下的天湖,水质纯美甘冽,栖息着天鹅、大雁、鸳鸯、鸬鹚等珍贵鸟禽,是一个天然野生动物保护区。
沂蒙山是一座物华天宝的山,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人类回归自然的胜地。这里有植物余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有鸟类69种,陆栖兽类15种,蝴蝶及观赏昆虫40余种,雀鹰、白头鹞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来过蒙山的人,无不感叹这里清新宜人的大气环境,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20万个,蒙山被喻为“天然氧吧、养生圣地、长寿摇篮”。蒙山脚下已建成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地质矿产、古生物化石收藏种类齐全,规模巨大,世界罕见。
这是一座名人辈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山。孔子著名弟子子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等均出生在这里。沂蒙山是中华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创造着远古文明。万寿宫、白云岩、明广寺、卧佛寺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佛、道寺观。
蒙山为历代名人登临胜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即指蒙山。李白、杜甫结伴登蒙山,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不朽诗篇。苏轼也曾来蒙山观光并赋诗称颂。康熙、乾隆二帝曾游历蒙山,留下了“奄有海邦为鲁镇”,“敦俗户多淳朴风”的赞颂。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使华东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加快了全国大反攻的进程。朴实的沂蒙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里是著名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著名电影《红日》的诞生地。
沂蒙山美,美在山和水。天然的地质地貌,造就了沂蒙山绮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给沂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和美好的传说。
临沂蒙山概况
蒙山(Mount Meng),古称“东蒙”、“东山”,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西北、沂蒙山区腹地,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亚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蒙山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颛臾王曾主祭蒙山,这里留下了孔子、庄周、老莱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苏轼、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贤足迹。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监测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第一,被誉为超洁净地区。蒙山栈道、蒙山寿星、蒙山索桥等设施创下数项世界之最。
蒙山,又名东山、东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亚”的称号,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而闻名遐迩。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来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东岳泰山,古时作“大山”,“大”字读“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华山,因其形似莲花,华与花通;东北的长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为红色;黄河因其水浊色黄;长江因其源远流长等等。也有因历史人物或物产得名的。或象形,或状体,或表色,或传史,莫不名实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确切的涵义是什么呢?这在我国古典名著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经》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体符号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凶险,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释蒙卦卦象和卦义的彖辞说:“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对此,三国魏王弼注解说:“退则困险,进则阂(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适,蒙之义也。”又说:“山下出泉,未知所适,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势,它绵亘于鲁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阴、费县、沂南等县,层峦叠嶂,云雾弥漫,给人以深邃莫测、晦冥难辨之感;千峰耸峙,万壑争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复、进退无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势,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标本吗?反过来,蒙卦卦义也正是蒙山形势的写照。再者,上古时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围着(《尚书·夏书》:“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当比以后的蒙山险恶得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连,形峻势险,深邃莫测,使人迷茫之义,简言之,蒙山即险峻莫测之山。
八卦符号“是先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抽象,是先人们关于自然界中各种认识对象其中包括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经新论》1992年辽宁出版社)八卦符号的抽象过程,战国时期的学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后来重叠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产生也是先人望形生义,寓意于形,取诸自然的结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则因蒙卦而名义得彰。
蒙山与蒙卦的关系,前人已经有所论及。光绪《费县志》载,金承安五年(公元122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玉虚观(今万寿宫)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记》中,引道书《灵宝经》、《岳渎洞天图》描述蒙山形势说:“东蒙,靖庐福地,东浮云气口接于蓬莱,西根连于三宫空洞之天,南隶衡岳为佐命,北重艮坎为蒙卦,中有靖庐仙宫,神仙僚佐万众,主校罪福生死之籍……”。这里谈到“北重艮坎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图。坎代表北方,艮代表东北方,如果登上龟蒙顶,放眼向北及东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无际,正是蒙卦卦象的实际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诗中也谈到蒙山与蒙卦的关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视途中,有六次驻跸于蒙山脚下,写了多首咏蒙山的诗,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写的《望蒙山雪色》:“崇峦积雪昔年同,圣祖巡踪景仰中。奄有海邦为鲁镇,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鲜饥寒色,敦俗户多淳朴风。百岁熙和九州晏,自维奚以继鸿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辞说的那样“山下出泉蒙”。
蒙山见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书经》和《诗经》,《书·禹贡》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意思是说淮沂二水经过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区已能种植作物了。但据考据家考证,《书经》内容多系后人伪托,《禹贡》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书时间不能肯定。《诗经·鲁颂·閟宫》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的诗句。据袁梅《诗经译注引言》,《诗》的创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閟宫》一诗是歌颂鲁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0年)政绩的,其创作时间当在公元前七世纪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见于《诗经》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东蒙一名,见于《论语·季氏》孔子和学生冉有的一段对话:“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邢疏》:“蒙山在东,故曰东蒙”。蒙山在东的“东”字,当指鲁国国境的东部,鲁国境内只有一个蒙山,且颛臾城就在蒙山脚下,毫无疑义,孔子说的东蒙,就是《诗经》上说的“蒙”,在“蒙”字上加一“东”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说“东蒙”不过是当时的俗称而已。
至于“东山”的称呼。见诸《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孟子说的这个东山指的是哪个山呢?据《孟子·孙奭疏》载:“孟子言孔子登鲁国之东山而览者大,故小其鲁国,以鲁国莫大于东山也。”这里孙奭虽未明指“东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鲁国之东山,非他国之东山,进而推之,鲁国东境有龟山和蒙山,但龟山高度面积与蒙山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联系孔子说的“东蒙”可以断定孟子说的“东山”,即今临沂市境内之蒙山,“东山”只是蒙山当时的俗称而已。这犹如过去的城门,都有一个雅名。可是人们在交谈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东门”、“西门”称之,听者不会误解。蒙山西麓的人们,还经常以“东山”代称蒙山,此种情况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杨伯峻《孟子译注》(1960年中华书局版)注释:“东出――当即蒙山,在今山东平邑县北。”这是很有见地的。平邑县境内有传为孔子登东山途中住过宿的“子宿村”,纪念孔子与老莱子门徒相迂的“迂圣桥”,以及龟蒙顶上“孔子小鲁处”、“圣憩石”等遗迹,可谓事出有据,不为无因。
蒙山旧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有名的山头就有1076座,他们的名号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载入地方志书,有的仅流传于群众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东者称东蒙,中间者称云蒙,在西者称龟蒙。清《一统志》:“蒙山高峰数处,云蒙,龟蒙,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由此得知,俗分的“龟蒙”、“东蒙”等,只是蒙山山脉某一山峰的称呼。
沂蒙山导游词 9
沂蒙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人才辈出,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汉武帝曾亲临沂山祭祀,祈求祥瑞。清康熙皇帝御题“灵气所钟”,乾隆皇帝巡游山东,留下诗篇赞美“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对沂蒙山人才辈出的历史充满溢美之词。
沂山作为九州镇山的历史可见诸《周礼》,自远古时期便享有帝王的祭祀,在《尚书·舜典》中就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的记载,后世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秦祀沂山加车乘骝驹,魏文帝黄初三年瘗沉圭璋于沂山,晋义熙五年宋武帝刘裕在沂山筑五坛祭天,隋开皇十四年诏就山立祠,唐天宝十载诏封沂山为东安公,宋政和三年诏封沂山东安公为东安王,元大德二年诏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明洪武三年诏封沂山为东镇沂山之神,清世宗诏封沂山为佑民捍御之神。历代帝王的加封,在沂蒙山积淀了深厚的镇山文化和礼仪文化。
历史也证明,沂蒙山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令人叹为观止,是齐文化的代表和翘楚。以沂蒙为代表的齐文化和以孔孟之地为代表的鲁文化,遥相呼应,相互激荡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精神内核。在这片琅琊大地上孕育的不朽人物有: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一代名相王导、一代名相匡衡、一代名将蒙恬、一代名将羊祜、名将左宝贵、王献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孝圣王祥、宗圣曾子、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孔子师郯子、何承天、公鼐、鲍照等。
孔子七十二贤徒,临沂籍十三人;著名二十四孝,临沂占有七孝。他们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年间曾来沂蒙山游历,在沂山百丈崖瀑布激情赋诗,留下了“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的不朽之作。
八百里沂蒙山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而今这里令人难以置信地崛起了全国著名的商品交易市场,工、农、商、旅、交通、城建、通讯、电力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临沂批发城闻名全国,位居全国综合批发市场第二位,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物流之都。
每天60多万客商进出沂蒙山,激活了沂蒙经济,临沂批发城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前三甲,仅次于浙江义乌,居全国第二,有“南义乌,北临沂”之称,沂蒙山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到自强不息的沂蒙人“买天下、卖天下”,不能不说是沂蒙精神创造的又一奇迹。
【沂蒙山导游词】相关文章:
山东沂蒙山导游词01-25
临沂蒙山导游词7篇02-26
临沂蒙山导游词9篇01-25
沂蒙山旅游区导游词02-04
初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01-15
山东临沂蒙山旅游攻略07-30
高中沂蒙山小调说课稿(通用10篇)05-06
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优秀」10-15
山东临沂蒙山百花峪旅游攻略08-28
圆明园导游词_导游词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