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导游词

时间:2024-06-20 18:13:37 导游词 我要投稿

贵州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贵州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的导游词

贵州的导游词1

  天河潭山水相连,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赏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观,还可领略景色景物蕴藏的文化内涵,实为奇特的旅游胜地。至景区,一弯天生石桥雄跨壁立的两山之间,气势恢宏。过桥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涛声轰鸣,飞珠溅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钻弯洞、过小桥、看水车、访农家,观赏苗家姑娘亲手织的精美刺绣;或去参观离潭不远的石砌圆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战争中防御工事,在那儿,可以引起您的怀古遐思。

  景区内的山之颠,架着一条钢索,游人可乘溜索穿梭于蓝天之间,既可俯视景区全貌,又可领略悬空飞驰之感。景区附近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筑,一番农家异境,颇具情趣。沿着香粑沟走去,可以寻觅到古老的民族文化足迹──香粑车、水车、水碾、水磨等代表物。景区内的龙潭洞由水洞和旱洞组成水洞乘船游览洞内奇观,有如置身仙境。该洞全长约xxxx米,最宽处xxxx余米,最窄处仅为xxxx米,洞顶最高处xxxx余米,洞内暗河水深处xxxx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KARST景观。旱洞为三层,曲长xxxx余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桥──奈何桥,它连续在洞里两座悬崖之间,桥下是深不可测的阴潭,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洞内满布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姿百态。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以芦荻河经暗湖形成竖井深潭,穿天生石桥流出而得名。一九九xxxx年初,花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天河潭为风景旅游区。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一九九二年xx月xx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面积xxxx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绉频繁,断裂交错,节理发育和岩溶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形成了这一带河谷拐曲,沟壑纵横,整个景区分为钙化滩的瀑布观赏、香粑沟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旱洞游览四大游览系统。

  天河潭风景区自开放以来,十多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xxxx多万人次。中央领导田纪云、邹家华、谷牧、姜春云、万国全、秦基伟等曾到天河潭观光游览,亦有张汀、谢孝思等各类知名人士到过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宝。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诗人吴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诗,现已整理编印成书的有《名人颂天河潭》、《洞桥天生----天河潭》和《吴中蕃诗萃详释》。尤以谷牧题写的“黔中一绝”最为高度赞美天河潭之美景。现天河潭景区开发了中心区xxxx平方公里范围,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壮大和品位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其知名度、美誉逐步扩大,天河潭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天河潭风景区,自古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但由于水患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最怕乌龙吹海螺,洪水灌满木鱼壳;牛马冲进阴潭河,狗哭狼嚎鬼闹坡。”这首民谣似乎已经慢慢远去,但作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对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xxxx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实写照。

  xxxx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开发工程指挥部,大力植树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决水患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xxxx年xx月xx日正式对外开放。天河潭从此成为了大家旅游的好去处。

  xxxx年xx月xx日,天河潭风景区通过AAAA审核评定,正式进入国家AAAA级旅游区行列。

贵州的导游词2

  青岩今镇位于贵阳北郊,是贵州四大今镇之一,一座修于600年前的军事今镇。古天,我们一家人就要往此地一游。

  1、修建

  今镇内乱争有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亮清今修建,今色今香。虽陈旧却别有一番风趣。

  2、小吃

  青岩三会汇聚各色百般的贵阳小吃,想在贵阳尝点贵阳风味的小吃的伴侣可千万没有能错过。冰粉、恋爱豆腐果、玫瑰糖、血豆腐……。虽然是零下三度的天,但我以及姐姐仍是忍没有住嘴馋,各吃了一碗冰杨梅,粉红的`杨梅汤甜滋滋的,小小的杨梅一点也没有酸,心感很好,我还吃了一碗冰粉,冰粉滑溜溜的,从舌头滑下,一个字“爽!”另外,另有腊肠、炸玉米……古天可伪是过了把嘴瘾!

  3、石趣

  说完了好吃的,我们去谈好看的。在今镇的匿石馆,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石头。有貌寝的矿石、水晶、石英、石膏等。在阳光下闪闪缔制,收出五光十色的光线。我想起了邱先生说的:“这些石头都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中的感觉伪好!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千偶百怪的石头,有的像粽子、有的像水果,另有的像核桃……可都是未经过野生加工的哦!乍一看,还伪像,没有论是颜色以及形状都十分传神呢!

  另有许多生物化石,爸爸说,都是二亿多年前的生物演化而去的呢!

  古天在青岩今镇一游,让我大饱了眼福以及心福,还增长了没有少知识,伪是个值得一游的今镇。

贵州的导游词3

  (金沙)

  这个小镇叫大金沙,是金沙乡镇政府所在地。往赤桐公路方向前进5公里,就是大白岩景区的小金驿。继续前进,可到达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陛诏、元厚、土城。著名的青杠坡之战就发生在前面几十公里的土城。

  金沙乡是赤水竹乡的核心部分,别看是个大山区,农民收入水平却是全市的“大哥大”,属于赤水市经济较发达区域。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小乡镇沿街多是加工竹筷的小作坊,所以叫“筷子一条街”。

  这条溪流叫金沙沟,赤水一级支流,全长11.9公里,据说沙子里含有金矿而得名。去大白岩那个小金驿,就是过去淘金客居住和起运金子的驿站。但是,沙里淘金资源毕竟有限,经过明清几百年的掠夺性开采,金矿早已绝迹,只留下一些淘金客与江洋大盗和美女们共同炮制的噩梦与传奇。这些充满着血腥味的阴谋与仇杀,是足可拍出中国版本式的“西部牛仔”电影的。

  (侏罗纪公园门票站)

  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信息:大家所向往的中国侏罗纪公园的主体就在这条黄金水道内面。不过,我们先要去参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的乡亲为我们早准备好了“熊猫午餐”,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它的香味了。

  (上竹海公园的山坡上)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当年毛泽东登庐山有感而发的诗句。在赤水乘车登山旅游,这是惟一一处。赤水是西南地区楠竹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全国15个年产100万根楠竹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十大“楠竹之乡”之一。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凡所能进入眼球的山山岭岭,全都是楠竹。赤水有句俗话,叫“无水不绿,无山不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竹大国,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国家,被誉为“竹子文明国度”。据统计,全世界现有竹林面积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我国竹资源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30%。竹子属禾本科竹亚属(科和属是植物分类的专用术语),全世界竹子约150属,1225种,我国大约有38属,500余种,我们赤水占了12属,21种和2变种,变种竹如花孝顺竹、金竹、箐竹、西凤竹、玉山竹、寸八竹等,十分稀有。赤水的主要竹种如慈竹,是赤水分布较广的风景竹,大同镇、四洞沟、燕子岩等地为最多。慈竹又分尖慈、大叶慈数种;还有赤水玉山竹、寸八竹、红壳箭竹、刺箭竹、小箭竹、箬叶竹、紫竹、斑竹、水竹、人面竹、狭叶方竹、苦竹、甜竹等,其中赤水玉山竹、刺箭竹和红壳箭竹,是新近考察发现的珍稀竹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而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还是楠竹,又名茅竹、猫头竹、孟富竹,学名毛竹,毛主席的毛。因其竹节稀、竹壁厚、尖削度小、材质优良,用途很广,因而成为竹中之王。赤水楠竹总面积达180平方公里,占全市竹林总面积的81%,年生产楠竹400万竿,尤以葫市竹海公园最集中连片,是支撑赤水森林经济的龙头老大。

  (进入竹海区)

  现在,我们已进入竹海森林公园。这里距市区40公里。公园占地面积10666公顷,其中楠竹面积3200公顷。竹海公园位于葫市镇境内,1993年5月8日,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准竹海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6年国家林业部又把赤水市评为“中国竹子之乡”。

  竹海公园核心景区分野竹坪、观海楼、翠竹湖三大景点,周边还有圣女瀑布、天心桥窄脊险峰等自然景观。

  (野竹坪)

  〔提示:停车后,可引导游人品尝路边山泉——“天鹅泉”(即今所谓“玉液琼浆”),建议对此山泉进行高品位包装,取名“天鹅泉”,以成一个小景点。无论春夏秋冬,应安排专门接待员,以竹筒捧水为客人“接风洗尘”,并讲述一个关于白天鹅的故事〕

  (天鹅池·竹廊桥)

  〔提示:建议对野竹坪入口处现存竹廊桥及水池进行整治包装,水池名天鹅池。塑一只白天鹅立于池中,岸边立白天鹅碑。另外,在竹亭长廊立黎理泰八千里引竹石刻图,并刻同知陈熙晋诗及《仁怀直隶厅志》关于对黎理泰引种楠竹的记载〕

  竹海公园所处的.那座大山叫青山,这个水池,叫天鹅泉。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政策法规,这里还是一片火烧过似的丹霞石头山,是四季不雨的烂岩壳,阳天白日鬼唱歌的“死亡之地”。或者说,那个时代赤水还没有楠竹。到了乾隆年间,有个叫黎理泰的福建人,到山那边的后槽村跟一位周姓老板打工种蓝靛草,以后就在这里结婚成家。乾隆三十四年即公元1769年,黎理泰回上杭县张芬乡老家接母亲来黔定居,母亲不愿远行,黎理泰只好带上三个弟弟,并挖了4株楠竹苗回后槽栽种,象征黎氏4兄弟在异地安家落户,不忘故土之根。他们把竹苗从福建陆运入江西,进湖南,再从洞庭转长江入赤水到葫芦垴,共费时3月,才把竹苗抬上后槽栽种,后来成活3株。

  这段史实后来写进了清代道光《仁怀直隶厅志》:“楠竹,出后槽,大者围圆二尺余,厅境尚无楠竹,乾隆三十四年间,闽人黎理泰自福建上杭县携三竿竹种,今种者渐多。”

  也许是赤水的气候与土质的条件优越,这楠竹见风就长,不过数十年,就在赤水漫山遍岭发展起来了。黎理泰早就想根治对面那座恐怖的“死亡山”,为百姓造福,于是率黎氏家族带上楠竹苗上山来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费了整整一个冬天,把这一片荒山栽上了楠竹苗。哪晓得老天久旱不雨,竹苗都干死了。黎理泰心理一急,病倒了。昏迷中,他好像听见早已亡故的老母亲对他说:“儿呀,赶快去旺隆乡天鹅嘴,向那只石天鹅三拜九叩,请它助你一臂之力!”

贵州的导游词4

  天河潭山水相连,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赏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观,还可领略景色景物蕴藏的文化内涵,实为奇特的旅游胜地。至景区,一弯天生石桥雄跨壁立的两山之间,气势恢宏。过桥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涛声轰鸣,飞珠溅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钻弯洞、过小桥、看水车、访农家,观赏苗家姑娘亲手织的精美刺绣;或去参观离潭不远的石砌圆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战争中防御工事,在那儿,可以引起您的怀古遐思。

  景区内的山之颠,架着一条钢索,游人可乘溜索穿梭于蓝天之间,既可俯视景区全貌,又可领略悬空飞驰之感。景区附近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筑,一番农家异境,颇具情趣。沿着香粑沟走去,可以寻觅到古老的民族文化足迹——香粑车、水车、水碾、水磨等代表物。景区内的龙潭洞由水洞和旱洞组成水洞乘船游览洞内奇观,有如置身仙境。该洞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80余米,最窄处仅为20米,洞顶最高处50余米,洞内暗河水深处21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KARST景观。旱洞为三层,曲长200余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桥——奈何桥,它连续在洞里两座悬崖之间,桥下是深不可测的阴潭,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洞内满布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姿百态。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以芦荻河经暗湖形成竖井深潭,穿天生石桥流出而得名。一九九0年初,花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天河潭为风景旅游区。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绉频繁,断裂交错,节理发育和岩溶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形成了这一带河谷拐曲,沟壑纵横,整个景区分为钙化滩的瀑布观赏、香粑沟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旱洞游览四大游览系统。

  天河潭风景区自开放以来,十多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70多万人次。中央领导田纪云、邹家华、谷牧、姜春云、万国全、秦基伟等曾到天河潭观光游览,亦有张汀、谢孝思等各类知名人士到过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宝。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诗人吴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诗,现已整理编印成书的有《名人颂天河潭》、《洞桥天生天河潭》和《吴中蕃诗萃详释》。尤以谷牧题写的“黔中一绝”最为高度赞美天河潭之美景。现天河潭景区开发了中心区4.5平方公里范围,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壮大和品位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其知名度、美誉逐步扩大,天河潭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天河潭风景区,自古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但由于水患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最怕乌龙吹海螺,洪水灌满木鱼壳;牛马冲进阴潭河,狗哭狼嚎鬼闹坡。”这首民谣似乎已经慢慢远去,但作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对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实写照。

  1990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开发工程指挥部,大力植树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决水患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1992年3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天河潭从此成为了大家旅游的好去处。

贵州的导游词5

  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缘,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近24万人,县城面积约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万人,是一座历史悠久,物阜境优的文明古城,是国家批准的黔东南州民族改革开放试验区所辖县市之一。

  镇远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106条,水力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可开发装机万千瓦矿产资源经勘察探明不同级别储量的矿床24个,矿点54个;森林覆盖率在的基础上逐年递增,土地肥沃,果树品种多,分布面积广,为绿色产业开发加工创造了条件;饲养动物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镇远县交通通讯方便,湘黔电气化铁路、公路与舞阳河穿城而过,纵贯县境90多公里,320国道和多条省县乡级公路纵横全境。近年来围绕撤县建市的`奋斗目标,基础设施和市镇建设步伐加快,为交通运输、投资办厂、旅游观光提供了方便。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开发建成了大小水电站18座和11万伏国网变

  电站3座,22万伏国网变电站2座。装机容量分别为万千瓦和万千伏安,年发电量6千万度,基本实现了工业生产电气化。依托电力优势和交通通讯便利的条件,镇远县初步建起了拥有能源、冶金、化工、纺织、制造、建材、酿造、食品、皮革、加工等行业的工业企业480家,产值近亿元,主要支柱产业有电力、冶金、酿造。

  镇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融佛、儒、道三教文化内涵于一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观光、考察。全县对外开放旅游的历史文物名有200余处;自然风光景观景点300余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点有3处。镇远旅游资源以其山川奇隽秀、野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等民俗等民俗风情别具风采,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镇远县明确了“加强农业,强化工业,振兴旅游,富民强县”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引资抓突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改善综合投资环境,加大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动各方力量,以实干取实绩,有力地促进了镇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外来投资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

贵州的导游词6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马岭河峡谷景区两个入口中的一个,这个地方叫“打柴窝”,是一个原生态的地名,没有任何改动。可能是因为这里曾经山林茂盛,是我们兴义人砍伐柴禾的地方。通过前面这个隧道,我们就可以一览马岭河峡谷的庐山真面目了。

  现在隧道里面展示的是峡谷不同季节的图片。包含了瀑布群流,岩页壁挂,以及马岭河峡谷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景区万峰林及万峰湖,还有就是我们兴义出土的贵州龙化石,在1957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兴义顶效镇绿荫村考察时在发现了距今大约2。4亿年的贵州龙,它的出现让兴义得名了“龙的故乡”,也印证了兴义的地质属于三叠纪海相地层,这也说明,在2。4亿年前我们整个兴义都处于古地中海的.大海之中。

  通过刚才的百米画廊,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马岭河峡谷的核心景区——天星画廊,全长1。7公里。

  在进入峡谷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马岭河的游道都是按照黔西南州现存的明代古驿道规格建成,大部分是沿袭秦朝的“五尺道”,因此都比较狭窄,但这在当时可是官道,起码要是像你们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走咧。大家行走时注意安全,二、由于峡谷的瀑布分布范围较广,飞扬的流水从悬崖顶部直接流下,游道都比较湿滑,请大家要注意脚下,千万别摔倒了,所谓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在最佳拍摄点__会提醒大家拍照的,三、我们的天星画廊从这儿下500多级楼梯然后游览到另一个出口出去,是不走回头路的。因此,大家紧跟我的步伐听我的讲解。

贵州的导游词7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欢迎和我一起参观风景如画的丰丸湖森林风景区。我很荣幸能和你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此,祝各位游客朋友旅途愉快!

  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兴义市东南部数千座奇峰组成的。它气势恢宏,峰峦密集而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许多专家和游客誉为“世界奇观”。

  兴义市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处,岩溶地貌突出,形成独特的锥形岩溶地质景观。

  36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访问万峰林,赞叹这一连接桂滇的'峰林:“雄伟千里,胜于西南”,传说中他也表达过这样的赞叹:“天下有那么多山峰,只有在这里,山峰才能变成森林”。

  万峰林风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它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盆地,具有谷峰森林景观,分为东、西两个不同景观的峰林。东部峰林的特点是喀斯特峰林高耸,西部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西部峰林是一片美丽的山爱,它融合了绿色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古朴的村庄和郁郁葱葱的森林,形成了自然界最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峰林在阳光下难得的田园风光。

  谢谢大家!

贵州的导游词8

  驰名中外的 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于 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绿荫山村,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东经105~00’36",北纬25009,12"。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1995年7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该化石产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5月21日,《 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又先后争相从各个不同角度,大量报道。

  早在1957年5月, 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从 云南到贵州,在我市顶效镇 绿荫村发现该 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

  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扬 钟健教授研究,命名为"贵州龙科 贵州龙属 胡氏贵州龙"。此后,国内科研人员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的'同时,又发现了不少鱼类化石,经研究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 兴义亚洲鳞齿鱼"等。现保存在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下旬,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亲临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光明日报》与同年5月21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 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 这里生息着一种小型 幻龙--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 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 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

贵州的导游词9

游客朋友们:

  请大家注意安全!我们现在就在黄山脚下,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我们现在就坐观光车到黄山最高处,我们现在就要到达黄山的山顶——天都峰。我们要爬黄山最险处,这座山的台阶是15000多米,我们只要走到半山腰就能看见黄山最险处,这里就有好多怪石,我们要登上这座山顶看到最壮观的景色,就要有信心,就一定能登上黄山!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奇景,有:

  有一个叫“五老石”的老人,在黄山的第一天就下了一场大雪,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但是在这样的天气下,他还是坚持要下去,在这样的天气里面,他的脚步也很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的'下来看这座“五老石”。

  有一个叫“送客松”的老人,他的脚已经不太好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的身体虽然不好,但是在这样的天气下,他仍然坚持的下来,他的脚步也很艰难,但是这种艰难也值得我们学习。

贵州的导游词10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叶。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美丽的黄果树景区。大家要注意,在游览过程中要做一位文明的游客。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游览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黄果树景区,大家仔细听一听,是不是有“哗哗”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那就是瀑布的声音。我们马上就要到瀑布旁了,大家是不是听到了很大的瀑布声,几乎要把我们的声音盖过了。

  现在我们已经在瀑布前了,瀑布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犹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高达数千米,落在瀑布右侧的小镇上,这样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现在请大家跟着我顺着西面的石阶往下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谷底,大家看我们离瀑布非常近,中间只相隔一口小绿潭。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洒到我们脸上非常凉,很舒服。

  好,接下来我给你们一小时时间自由游览黄果树景区,时间到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解散。

  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游览已经结束了,就又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我们有缘,希望下次,我还能给你们当导游。

贵州的导游词11

  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0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启元年(1620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复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仍用旧名。有浮玉桥衔接两岸。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20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即为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矶石上的甲秀楼,楼系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楼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开始兴建,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楼曾几毁几建,1981年维修一新。重修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后有8块诗复嵌于底层楼壁。甲秀楼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楼前桥先称江公堤,后改浮玉桥,桥头建有涵碧亭,亭柱镌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描述道:“每春波摇绿,秋沚澄清,岸柳乍垂,芽芹正拿,览渔舟之泛泛,洗杯斝以临流,谁谓黔中无佳山冰哉?!”据说甲秀楼初建成时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月朗星稀时,桥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而后修滨河路九孔石拱桥被填了两孔,筑坝拦水,芳杜洲也没于水底。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四年(公元1720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2年(公元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有铭文。二根铁柱现存省博物馆。

贵州的导游词12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欢迎你们随我一起浏览如诗如画的万峰湖林风景区,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此,预祝各位游客朋友旅途愉快!

  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区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上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

  兴义市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喀斯特地形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锥形喀斯特地质景观。

  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这样的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恋,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

  谢谢大家!

贵州的导游词13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这里的银饰艺人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迁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个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西江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听“鼓藏头”家凌晨五点以前杀叫的声音以后,四边人才能动手。鼓藏节到来的头两年,规定第一年(鼠年)为起鼓(引鼓),要跳芦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芦笙首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先起头跳两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进场去载歌载舞。

  特别提醒:

  1、到西江千户苗寨有时间的话可住上一天。如果时间紧,可以清早从雷山出发,呆上大半天也够了。返回雷山或凯里住宿,雷山县城内住宿条件好得多,还有网吧。

  2、西江比较贫穷,街上没什么吃的,小饮食店里的米粉1元/碗,大多数IC电话都不能用了,在邮局旁边的IC电话倒是好的。有两家制作银饰的小店,银手镯2。8元/克,小物件可在标价的基础上还价。

  3、西江在20xx年国庆前进行了全面的整修,投资达8000万,所有的街道和建筑都安装景观灯。国庆前已经开放。夜里寨子万家灯火,点亮了整个山谷。

贵州的导游词14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自古苗人住高山",西江1200多户民居中绝大多数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能工巧匠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苗岭,深处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宏大磅礴,让人惊叹的天上楼阁口每一幢木楼的房基,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所砌的房基也就越高,为稳固起见,房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西江的"吊脚楼"实际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

  千户苗寨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西江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层顶全盖以小青瓦。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银饰、刺绣是苗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饰物。西江的苗族银饰工匠制作的,银饰品工艺精巧,造型独特,飞针走线,把生产生活,人的灵气,图腾崇拜融为一体,绣活一方山水的苗族刺绣,想象丰富,创作夸张,色彩鲜艳,绣制的珍禽走兽,奇花异草诩诩如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这是流传于雷山的民谣,也是雷山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俗的体现。而西江这块苗族聚集地'又是节日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凸其中最庄严、最讲规矩、持续时间最长也最神秘的是13年一次的鼓藏节,即祭祀祖宗的大典。过节时,三亲六戚纷至沓来,客人们抬着糯米饭、鲜鱼、活鸭、满载殷切情感来一同祭祖庆丰收。为准备这十三年一遇的节日,家家猪满圈,粮满仓,户户杀猪过年。西江苗族儿女是最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三当地民歌"西江是个好地方,绿树荫荫绕寨旁,农闲时节更衣装,芦笙场上歌舞忙",可见西江歌舞的形式和热衷程度。

贵州的导游词15

  自助徒步旅行是我向往已久的,自从上一次去了贡嘎山就再也没有背着背包出去徒步旅行,这次的滴水潭旅行我们已经筹划了许久,过了两个月脚早就开始痒了,最后定下了五男三女一起同行,可到了该出发的时候天空不做美,下起大雨,本来这次旅行应该取消(我的个人意见曾经被大多数人接受。

  由于littlehat的坚持我成了反面教材),因为具我观察从网上的来的天气信息,未来的两天将是有更多的降雨,就这我在去滴水潭的一路上被其他人扁,好可怜呀!:《 (尽管实事证明我是正确的可是还是被……失败!),本来该8:00点出发的,由于上述原因一直到10:00点才在火车站通达饭店门口集合,乘上开往黄果树的汽车,开始了我们的这次旅行!一路上littlehat和同行的两个美女、一个帅哥打牌的声音,让他们的回头率一度增加了n多倍,甚至连窗外的车祸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过让我可记忆犹新,在路上我遇到了两起车祸,其中一起刚刚发生,车里的人还没有被救出,想想有些害怕,如果我们的车被撞的话……转念一想怕什么,不过是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事罢了!(其实心里在想:"好歹让我吃碗馄饨面嘛!要做也做个饱死鬼嘛!!"注:早晨走的太急,早饭只吃了个自己家里包的粽子,饿!),一路无话,到了黄果树!叫了三辆三轮摩托直奔我们的旅行起点--三棵树,到那里之前我们一直在猜那里是不是有三棵树,还是以前只有三棵树,现在有一片森林?结果我们都错了,那里有几根电线杆,几间房子和一小片森林(可不只三棵树)。我们的起点从一间砖头房开始,老天可真不合作,在乘车的路上下下小毛毛雨,可是到了出发地三棵树,就开始下中雨,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不过管它呢?你不可能不去呀!况且在"不远的地方"(结果这不远的地方就让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就是滴水潭,不可能放弃。走吧!要紧牙,硬着头皮走吧!(可怜的一群旅行者!),滴水潭在一个峡谷里,谷底是一条河,我们沿着瀑布对面一条人工砌的路,走向瀑布。

  这里昨天下过大雨,一路上都是稀的,走了不多久每个人的裤子鞋子都脏了个透,还好我穿的是凉鞋,用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就可以洗干净,所以鞋子没有"太脏",还能看得下去,不过要是在途中没有遇见流水的话,鞋子沾上稀泥,鞋子在进些水,再加上后面沉甸甸的背包,那可够瞧的(其重无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总算到了滴水潭瀑布的跟前,具体的说应该是它的对面的河边岸上的上面,从那里看瀑布,真是气势磅礴(用稍微通俗点的话讲就是水很大),水声震耳欲聋,由瀑布冲击起来的水雾遮住了整个瀑底,很难让人看清底下的风景,还好在岸边有一片草地,于是我们放下背包,拿了一点吃的(走了三个多小时人人都饿,想一边吃一边欣赏瀑布)往下走,路很滑,水雾很大,每走一步都会有滑倒的危险;每向瀑布走进一步,水雾就大了几分……

  到了最后水雾变成了大雨,全身都湿了,本来还想在那儿吃点东西,现在不行啦,干脆往瀑布的正对面走,感受一下瀑布真正的气势。可是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越是接近瀑布对面,水雾越大,打在脸上呼吸都比较困难,现在不只是衣服湿了,连鞋子也完了,不行了,赶紧撤退,东西也顾不得吃了,狼狈的撤回到上面,到了我们放背包的地方,互相看看"惨不人睹"一个个从头到脚都是湿的,帽子上还不时滴几滴水。

【贵州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导游词贵州04-27

贵州导游词02-17

贵州的导游词08-01

贵州导游词11-06

贵州导游词08-13

贵州百里杜鹃导游词-贵州导游词08-10

贵州导游词400字左右-贵州导游词08-10

关于贵州的导游词03-01

贵州丹霞导游词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