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交泰殿导游词

时间:2024-08-23 07:26:26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宫交泰殿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1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之精华。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

  “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2

  清宫交泰殿皇帝宝玺

  淡浮院建立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表示支持,送来礼品为《清宫交泰皇帝宝谱》,共二十五尊。宝玺就是皇帝用的“公章”谓之大宝,可以历代延用。虽然是印在一张纸上的印谱,却是亘古少有的举措。清朝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2代。除大宝外,每位皇帝还有用于不同场合的印玺,那就不计其数了。

  宝玺之多是因为用于不同文件上。如对亲王用“皇帝亲亲之宝”;对官员,用“制诰之宝”;对周边各国,用“天子信宝”。宝玺平时都分别装在特制的盒子中,层层叠套,外面用黄缎子包着。外表看,个个都有二尺多高,集中保存在皇宫内廷交泰殿中。

  用时有套严格的“请玺”规矩。平时专人守卫,谁也见不到,更别说全部展示了。乾隆十一年,乾隆帝将清朝以来的39枚宝玺加以整理,剔除了不再使用的14枚,将所剩25枚制成《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并且亲自撰写《宝谱序》,传于后世 。

  现在虽然说作为故宫的'藏品了,可是要打开所有的御玺,也是非常罕见的大事。因此,这套《清代皇帝宝玺印谱》,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誉为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研究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物珍品。

  标题“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为爱新觉罗、毓`所题。他是努尔哈赤十三代嫡孙,恭亲王奕昕的曾孙;宝玺旁文说明与后的跋识,是现代爱新觉罗?兆瑞所写。这些更凸显其独特的文物价值。所以,大家能在这里开眼有缘,就更不虚此行了。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立、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中和殿。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八藻井。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恚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盗饣ǎ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将代表皇权的二十五宝存放在交泰殿。这些玉玺由内阁掌握,由宫殿监的监正管理,用时须请示皇帝,经许可后方可使用。“皇帝之宝#39;用于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公布皇榜;”制法之宝“和”命德之宝“用于谕旨臣僚和奖励官吏;”制驭六师之宝"用于军事。宝玺置于宝盒内,上面覆盖着黄绫。

  铜壶滴漏也可称为漏壶,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用水滴漏的计时方法。陈列在交泰殿的铜壶滴漏,是乾隆十年(1745年)制造的,这是中国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壶。

  交泰殿内陈列的大自鸣钟,是嘉庆三年(17)由清宫造办处制造的。其外壳是仿中国式楼阁型的木柜,通高五米八零,共分上中下三层。钟楼背面有一小阶梯,登上阶梯,可以给自鸣钟上弦。自鸣钟走动后,可按时自动打点报刻。现在,这座自鸣钟已经历过二百个年头,却仍能正常准确地走动,打点报刻时,声音清脆宏亮。由此可见它的制造工艺非常精良。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4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康熙八年(1669)重修,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西次间设大自鸣钟,宫内时间以此为准。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恒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

  关睢麟趾,主王化之始基。

  ——乾隆题交泰殿

  宝瑟和瑶琴,百子池边春满;

  金柯连玉叶,万年枝上云多。

  ——乾隆题交泰殿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5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它的面积是三大殿中最小的。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辛亥革命后,清逊帝仍居后宫。袁世凯

  凯意图复辟帝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字移至中间。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O。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门窗的`形制则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等的朝拜。每逢加封皇太后徽号和各种大礼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的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它是想像中的一种神兽,传说日行18000里,懂得四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放在中和殿地平台两侧的铜薰炉,是用来生炭火取暖的。清代宫中烧用的是上好木炭,叫“红萝炭”。这种木炭气暖而耐烧,灰白而不爆。宝座两旁还放着两乘肩舆,俗称轿子,是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帝后在什么场合乘坐什么轿子都有严格规定。肩舆是其中的一种。

  中和殿正中设有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所谓的肩舆是皇帝乘坐的轿子中的一种,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内活动使用。

【故宫交泰殿导游词】相关文章: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06-06

故宫导游词太和殿12-13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优秀11-25

游览故宫太和殿的导游词10-25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7篇11-28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精选11篇)10-17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精选6篇)10-22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6篇02-14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12篇)11-10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9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