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海许家山石头村导游词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许家山石头村的所有村民,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导游作自我介绍)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让心灵去旅行!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今天大家去寻访的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华丽宫殿,而是一处普普通通的村庄,一座能使你重新回忆起曾经度过、见过的古村落,一派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我相信,大家在这次古村落的寻访中,一定会采拾一路的精彩,为今后的人生添上华丽的一笔。这个古村落叫许家山,位于宁海县城的东部,距县城16.6公里。这里以前交通不便,整个村子都是由附近山上的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整块砌成,石质天然,排列巧妙,时间久了如同青铜器一般,俗称“铜板石”。走进这个村落,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某一个时期,来到了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个村落也像一座古罗马时代的废墟,带着历史的印迹,留下许多不解之谜,有待大家去破解。
官道——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走的'这一条乡间小路是一条古道,这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这条道离村口只有982米路程,在古代很有名。清代宁海诗人徐镛在《过许家山》一诗中写道:“豺狼蹲坦道,僻径绕寒山。无限斜阳色,来添霜叶殷。秋空雕翮健,石蹬马蹄孱。深羡云中客,肩樵任往返”。 诗句并不复杂,说的是这个村庄位于山顶,四周皆山,草木茂盛,秋天的斜阳照在灌木丛林上,层林尽染,煞是好看。因地僻山幽,有豺狼挡道,盘旋的山路弯弯曲曲,只有樵夫出没其中。走在这条乡村小路上,我们可以饱看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欣赏自然的韵味——梯田、水稻、果园、竹林等美景,尽情地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体味先民们世代相传的民俗风情。让我们在这个宁静得如同水墨画一般的村落里,感受自然,感受纯朴,让身心远离喧嚣的都市,涤去尘世的烦恼。
大家看,依山盘旋的梯田,有如折叠的绸布,大则如广场,小则如浴盆;长则如飘带飞舞,短则仅于方寸之间。一层层,一片片,聚在一处,蔚为壮观。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那些梯田里全是油菜花,远远看过去,简直是金色的世界,天空都变了颜色;夏天,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番薯、洋芋漫山遍野;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这种景象可以称得上是人间一大奇观。许家山村主要出产农产品有番薯、洋芋、藠头。
番薯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据研究测定,番薯含热量仅为馒头的一半。番薯可代粮充饥。番薯为偏碱性食物,食后可抑制皮下脂肪的增长与堆积。此外,番薯还有利于排便,有利于减肥。番薯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淀粉,既可生食,又可炸、煎、烤、蒸、煮等食用。番薯并非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据说在乾隆十三年(1748),世居福建兴化府莆田的杨希昌曾往永康贸易大亏,血本无归,只好借宿高枧。当时宁海茶院一位姓张的客商也在高枧住宿,两人相识,提到莆田所种的番薯,宁海是没有的,而宁海地广空阔之处很多,如果播种,定能推广,既可作主粮食用,也可备凶荒之患。杨希昌一听,觉得有理,回乡后即偕胞弟杨希明来到宁邑之东——毛屿岛,毛屿岛四山周列,江水潆洄,即觅舟而渡,垦荒大面积土地种植番薯。物以稀为贵,杨氏兄弟种植番薯获得成功,不但衣食无虞,且有余资。莆田的兄弟伯叔们遂相率迁居宁海。当时四周村民也想引种番薯,可杨氏族人秘不外传,于是有人半夜上岛偷种,可是东摸西摸,找不到番薯长在何处。一直寻到公鸡报晓,怕人抓住,撒腿就跑,却被番薯藤绊倒,拖出番薯,这才知道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这样才慢慢地在宁海各地传播开来,许家山村民也开始种植番薯了。的确,番薯引进宁海,是一次重大的农业革命。番薯生熟可食,切片刨丝、熬糖酿酒、磨粉制面、零食充饥皆宜,是不可多得的经济作物。现在许家山的番薯粉、番薯面、番薯烧酒,山粉糕等等番薯制品,都是宁海有名的土特产,今天大家可以亲口去尝一尝。
【浙江宁海许家山石头村导游词】相关文章:
宏村景点导游词01-10
浙江嵊泗列岛导游词02-16
浙江龙游石窟导游词02-03
宁海生育保险报销流程09-02
关于浙江柯岩的导游词02-26
浙江钱塘江大潮导游词02-06
浙江横店影视城导游词10-22
杭州西湖幽默导游词3篇-浙江导游词01-01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集合7篇)02-07
西递宏村导游词13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