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调查报告15篇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小学调查报告1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深刻的体会到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学习方式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美术以及为什么学习美术。大多数学生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新课程开展后,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让他们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而是从多方面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么和创造美。
关键词:
中小学学生、美术学习、教材、学习方式 途径
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调查形式
1、测试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本校学生美术学习的情况,确定9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
2、样本及统计形式
本校初中高年级学生人,其中男生,女生,共份有效调查样本,按人数百分比统计。
3调查目的:
1、通过此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喜好程度;
2、了解学学习美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3、了解美术课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
4调查时间:20xx 3月20日
5抽样调查对象:本校初高中生
6调查准备:
美术课题研究小组针对学生情况拟定调查问卷内容,准备在中学阶段的各年级中分别抽一个班进行调查。
二、调查问卷设计
针对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做一个问卷调查:
问题1、你喜欢上美术课吗?( )
A喜欢; B不喜欢
喜欢的'原因:
不喜欢的原因:
问题2 除了绘画你还有哪些方面对美术感兴趣 ?( )
A电脑动漫设计 B泥塑 C书法
D篆刻 E服装设计 F
问题3 、学习美术你喜欢哪种方式? ( )
A、听老师讲——被动的学习 B、自学—— 自主的学习
C、和他人合作学习 D、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
E动手活动探索学习 F视频教学
问题4、学校或老师组织的相关美术活动你愿意参加吗?( )
A愿意%;B不愿意%;C不确定%
问题5你希望开展什么样的美术学习活动来促进你的学习?( )
A、教师学生作品展览 B、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C、比赛评比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问题6、你除了在校内学习美术,在校外还参加过美术学习或活动吗( )
A校外培训班 B书法协会
C艺术采风 D绘画展
问题7、你的父母亲是否支持你学习美术? ( )
A、非常支持 B、支持 C、一般 D、不支持
支持的原因:
不支持的原因
问题8 你认为现阶段学习美术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问题9 对本校美术老师教学好的意见和建议?
中小学调查报告2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暑假期间不得为中小学生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以减少中小学生的假期负担。这个暑假应该是广大中小学生的最愉快的假日。那么,在这两个月的长长假期里我们的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笔者利用假期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假日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杨庄镇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拥有中小学生接近四千人。笔者走访了本镇的60多个自然村的300余名学生,总结农村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煲”电视粥
对于大多数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呆在家里看电视是他们的主要的消遣方式。北山村的学生张丽告诉笔者,一天到晚就是看电视,看累了就出去玩一会儿,然后会来接着看,直到深夜。“我每天都和电视同呼吸共命运。”她如是说。有线电视村村通以后,电视节目比以前丰富了许多,学生们可以连续不断的一直看下去。
如果说学生们缺少自制力,那么家长们是什么态度呢?李家坡的张森同学的母亲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家长的意见。她说:“暑假正值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农活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很有限,不看电视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再说了,孩子们整日里呆在学校里,学习劳累。回家看点电视也就由着她们了。”
(二)放任自流
对于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没有能力约束他们。于他们来说,暑假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逍遥自在的好时光。放了假,他们便像脱了紧箍咒的孙猴子——无法无天了。他们往往成群搭伙的外出玩耍。打牌,上网,下水库,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许多的.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一个暑假之后成为新的问题学生。甚至,因为贪图玩耍,从而厌学,放弃学业。更有甚者,被不良青年引诱,染上偷盗等恶习,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由于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暑期炎热,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暴雨无情,山区的防泥石流,防雷击等不被重视,也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外出漂流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方面希望亲近孩子。另一个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够多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他们把孩子接到自己的打工的城市,让孩子呆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工作很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们被带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世界里,无所适从。一些孩子因为受不了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的诱惑,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我班刘艳艳同学的辍学就是这个原因。每一个学期的开学时,老师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稳定和转化这部分学生的情绪。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得不到父母的不到及时的疏导,由于孤独而变得变得抑郁,甚至自卑,成为新的问题学生。正如我班的陈晓丽同学去年暑假就曾随父母外出,可是她今年说什么也不去了。原因就是无法忍受没有伙伴的孤独。
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此暑假,令人堪忧。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当代中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他们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他们成人成才。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要责任。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仁不让的光荣使命。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效的避免学生在暑假中的“放羊”状态,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
笔者认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好以下引导:
(一)暑假安全教育
安全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问题,学生的暑假安全也绝不是一张安全责任书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它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整个社会的监督,这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问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做好家访,做好各方面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二)暑假作业布置
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不是没有负担,独立自主也并不是放任自流。长长的暑假里,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暑假里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也利于学生深入的探索知识的奥妙。预习新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新学期的教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热情。现在学生之所以懒于去做,之所以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前对老师的依赖,所以在放假之前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主动的探索和自主的学习。
(三)暑假读书活动
暑假把整日沉浸在教科书里的学生们解放了出来,他们需要利用暑假里的时间读几本好书,用虔诚的心聆听大师的心声,感受博大的胸襟和高远的抱负。笔者一直的做法是把自己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名著, 择其精华,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三部作为暑假阅读的内容,并试着写出读后感与自己交流。这样学生才能认真的去读书,并且会有独到的体验。当然这也给了老师以学习的动力,一举两得。
(四)暑假社会实践
随着我县招商引资的广泛开展,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似的建起来了,这位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暑假期间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东寨村的刚通过中考的任秀玉同学,就参加了当地玩具厂的劳动实践。据她介绍,这个暑假不仅让她赚到了下学期的费用,更让她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她获益匪浅。
当然,比较传统的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非书面作业也可以适量的有选择的布置一些。社会调查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全方位的了解社会,增加体验。写调查报告可以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各种义务劳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对学生很好的爱惜教育。总之开展形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实践活动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的育人方式。
总而言之,加强对学生暑假生活的引导,避免当前学生在暑假里的“放羊”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当前我省在素质教育改革之际对于解放了的学生的引导,是应试教育的转型的一部分。是我们当前必需做好的工作。
中小学调查报告3
摘 要:中学生(12、13——17、18岁)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为中学生提供系统、有效、全面、科学的辅导和帮助.为此,我们在暑假对湖州市吴兴区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城乡初中生心理动向及其差异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学习和生活
一、调查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况,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二者的差异性,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况,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二者的差异性,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围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相关的心理发展状况等。着重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小见大,呈现出浙江省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状况,并积极提出相关的对策和解决途径。调查从7月15日开始,于7月24日结束,在湖州市吴兴区当地几所中学展开,包括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一)实地访问
尽管正值酷暑时节,我们走访了湖州市吴兴区和遂昌县妙高镇当地的几所中学,在学校同学和老师的配合下,顺利地访问一些学生,询问了他们一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并作了一定的记录。
(二)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的地点主要在湖州市吴兴区附近和遂昌县妙高镇。我们采取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附近的路人以及居民帮助我们完成了问卷的填写。问卷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问卷回收后,我们对问卷答案经行了统计冰作了一定的分析,以便得出有关结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我们本次调查中我们调查了多数中学生其中选取了部分较为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研究其中1.选择学习压力还可以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0%左右,压力过大的学生占12.9%,在选择压力过大的初中生中,城市学生占64.2%,农村初中生占35.8%。由此可见,许多初中生的学习压力适中,因为毕竟不是高中,中考远没有高考那样紧张、隆重和麻烦。经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要比农村学生大。我们认为这可能跟城市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社会大背景有关。
2.选择现在的学习压力来自于家长期望的学生占61.3%。选择来自于自己的期望占25.8%,而来自于同学的竞争占12.9%。而来自于老师的期望的比例几乎是零。结果表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的“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紧箍咒无疑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一些家长常将自己孩子的成绩和亲朋好友的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形成一股攀比风,这也会给孩子产生一定的压力。
3.在一般情况下,有38.7%的学生会用听音乐的形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因为音乐能舒缓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29%的学生选择用网络。随着电脑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
4.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有48.4%的同学会选择更加努力,和以前一样。保持一颗平和淡然的心态的同学占41.9%。而认为自己很无能的学生的比例几乎为零。由此可见,目前的初中生总体还是积极向上、奋发拼搏、充满自信的。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挫败他们,使他们一蹶不振,反而使他们更加努力。同时,目前初中生的心态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能够宠辱不惊,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的失利。
5.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青春期问题占了42%左右,而选择父母师生关系紧张的学生占了16.1%。由此可见,青春期问题是困扰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初中生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但敏感多变而不稳定。同时,看待问题存在这一定的偏激性。对人对事有时感到很美好,有时感到很糟糕;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容易见异思迁;当考试取得好成绩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观、沮丧失去信心;情绪易激动、感情易冲动。主要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识的渴求、友情的寻觅、热情的释放、才干的显露等日趋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丰富。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经历、财力等方面限制,情感处于易变不稳定状态。因此对人对事物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失败时不要泄气,成功时不要骄傲;对人要多看长处,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恒心,逐步增强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同时,同父母关系紧张,和父母存在代沟。
6.在空闲的时候,有42%的学生选择上网游戏,20%左右的学生选择看电视电影。而只有12.3%的学生选择做运动。无怪乎现在的中学生近视率越来越高,而体质却越来越差,肥胖率显著增加。再者,只有10.8%的学生在空闲时做家务,而在做家务的同学中农村学生占将近75%。由此可见,农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学生要勤劳、能干、生活能力要强。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女生在空闲时会选择逛街。
7.遇到不顺心的事时,71%的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只有12.9%的学生会想父母倾诉,而向老师倾诉的比例几乎为零。可见,学生跟父母老师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尤其是和老师的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主要的烦恼和压力也大多来自于学习。然而,学生和老师之却是非常的疏远。这导致老师不能即使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心里的想法,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问题出现时,老师不能即使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因而在很多的情况下,问题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会因为彼此的不理解而加剧。做为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了解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的帮助他们。在新时代中,我们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在随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和父母亲近感是一般的占了41.9%。而和父母不亲近甚至有敌意的学生各占4%。
8.有74%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上最大的不适应是缺乏约束力和自制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电脑网络的不段普及,一些电子产品正严重影响这学生的学业和使学习效率显著下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初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和QQ聊天,欲罢不能。另外一些初中生上课时拿手机发短信、玩游戏,更有甚者又来作弊。同时,也有3.23%的学生缺乏自理能力,其中城市学生占多数,这说明城市学生的自理能力亟待提高。
9.目前,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为了今后有显赫的地位,或者将来有一份高而稳定的薪水。这说明目前的初中生很现实,对于学习的目的比较清晰,有明显的动力: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为了今后的生存在努力的学习着。这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而知识则是信息社会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努力学习,全面掌握知识。这个层次的学生代表了中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父母。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想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便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不被淘汰,能够拥有自己的成功。但是,值得提出的就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为了父母而学习的动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很有可能会放弃。学生必须对学习拥有正确的认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了某人而学习,只有对学习拥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才能真正从中找到真正的动力。也只有这样,在学习上,我们才能拥有好的成绩。
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希望得到多层次和横向联系的知识,他们不满足于纵向的传统的封闭式的知识,以求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新颖、独特、先进是当代学生所追求的:解题时独特的解法,探讨时逆向的思维,争辩中与众不同的见解,写作中新奇的构思,他们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事物,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多向思维去分析问题,探索规律,不喜欢人云亦云。
好奇、爱幻想也是当代中学生的特点。“缺乏幻想的学者只能是一个好的流动图书馆和活的参考书,他只掌握知识,但不会创造。”莱辛的这句话千真万确,当代的中学生可不愿做“两脚书橱式”的学者。
当代的中学生不仅求知欲强,而且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据反映,许多学生跟父母思想有隔阂,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父母喜欢用老眼光看待他们的一言一行。不是吗?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的追求也在提高,爱美是青年的特性。中学生也不例外。穿戴得漂亮些有些家长就说什么思想变了,忘记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所谓“艰苦本色”。课余时间听听音乐,唱唱歌,也说什么不行。这些都为中学生普遍反感。时代在前进,五彩缤纷的生活火花,对中学生也产生了多向性的吸引力。多数同学呼吁,请父母理解,我们追求朴素大方的美,不追求资产阶级堕落的“美”。我们的美,反映出时代的生气,我们没有忘记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轻松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使我们兴奋、愉快,能使我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渴望大自然的熏陶,渴望友谊,也是年轻人的心声。
10.有61.3%的初中生打算毕业后读完高中后再上大学。有25%左右的学生准备读中专,学门技术,而准备读中专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多数。直接去打工的人数非常少。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这在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的同时,也满足了许多同学对大学的渴望,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农村学生家中并不宽裕,而上大学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无疑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伴随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所以他们认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太大了。他们选择上中专,使自己有一技之长。总的来说,他们都坚信科学文化只是对他们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代的中学生,对于自我清晰的认识和对未来精细的打算,说明我们的中学生们已经成长,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认识。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
四、思考与启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1.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心理需求成才的心理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知识经济已初见端睨,无知便无生存之本的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促使下,涉世不深的中学生祈盼自己成才的心理日趋发展。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受尊重被理解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对于处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独立的心理需求,中学生身心正处于渐趋成熟的过程, 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自信心,但有时对学习、生活中及社会上遇到的问题则缺乏判断力。归属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对结交的来自同学的朋友群体有依附感。被异性关注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因生理的渐趋成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得到异性注意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自省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容易冲动,遇事缺乏冷静分析,因而做错事时有发生,待冷静后又后悔。青少年存在上述心理需求,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反之,极易造成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最终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如教师不尊重学生“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极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这种抵触情绪会使教师的一切教育归于失败。
2.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美国夏威夷大学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有27 %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 2 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学生中存在着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生为13. 6 % ,高中生为18. 7 % ,而大学生高达25. 9 %。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适应性。如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等,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因此,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放在心理咨询室,认为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等候学生上门咨询。其实,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和发展,而不是问题矫正,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它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
2.过分偏重学习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升学成绩。比如,进行智商测验、学习焦虑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试等。其实,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表现在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甚至大量考名词解释。有的还不恰当地按学科知识体系的方法,规定出不同年级每一学期的训练目标与任务。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傅安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应当是生活经验型的,而不是知识传授型的,不应当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应当有考核,应当进行行为训练,加强个别辅导。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班级心理教育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显性课程,也包括教育教学渗透、环境陶冶等隐性课程。
(三)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心理环境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环境建设 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重要任务, 包括教学大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等在内的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 改善学生心理环境。校园校风建设 培养良好的校风,既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也是稳定心理环境的因素。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一门学科走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中学生,作预防性辅导,运用现代心理科研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掌握一些调控自我心理的常识,学会自我修养、锻炼的具体方法,养成健康的心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4.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对此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信箱、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努力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实施心理健康的能力。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调查报告4
302个孩子掏出心里话,一项由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城区教育学院等完成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报告”掏出了30所中小学302位学生的心里话。
过半学生每天阅读1小时
调研发现,51.98%的学生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42.71%的学生阅读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其中,图书馆是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近一半的人选择了该项。
“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阅读时间比较充裕。学生到图书馆的比例大,这对图书馆的服务是一个考验。”上城区图书中心负责人施越辉说。
调研发现,学生最喜爱的.书类依次为名著系列、侦破探案系列、童话故事、搞笑作品、军事系列……
和阅读一样,学生对科技活动也是饶有兴致,97.68%的人气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过,一些学校在科技活动的普及上却是有心无力。上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俞敏告诉记者,迫于中考压力大、专职教师空缺、家长支持力度不够等种种原因,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参加过科技活动,初高中尤为明显。“由此可见,科技活动在学校还是存在着精英化的倾向,普及性和草根性亟待提高。”
报告显示,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也不尽相同。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和初中学生最喜欢模型制作。
遇到困惑先找朋友
从此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了幸福感。97.35%的学生喜欢自己的班级,94.70%的学生认为老师能经常关心帮助自己,还有90.40%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情绪状况是乐观的。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占调查人数的46.03%,之后依次是家长、同学、朋友。但是,当学生遇到比较大的烦恼或者困惑时,首先想到找朋友,然后是家长,老师排第四位。
最怕老师“不理我”
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对他的处理方式是“不理睬”,然后才是当众批评和叫家长来。
一位接受调研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学生,在班里似乎是不存在的。有一次上课时,发现老师看着我向我走来,内心一阵莫名的激动。可是,老师的一句话差点把我气死:“你的同桌今天哪儿去了?”从此我恨这位老师,我决心不再跟这位老师讲话。
“从这位学生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长时间的被人漠视已经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呵护。”杭州市勇进中学心理辅导站站长荣晓莉说。
中小学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
以点代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我县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发现与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成功经验,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地制订和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对象
1、本次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涉及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课外作业情况;
(2)教辅材料购买及使用情况;
(3)午间、下午课后与双休日补课情况;
(4)家庭为学生聘请家教辅导情况;
(5)日常考试、测验情况;(6)课堂练习的质量、来源、完成情况;
(7)学校有关“减负增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自我评价;
(8)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情况的评价。
2、调查的对象是全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校长、教导主任。采用观察、问卷、座谈、访谈等方法进行。
三、调查过程
(一)深入学校实地调查
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学生活动、召开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对教师和领导个别访谈、察看学生回家作业记录本以及对336位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了解情况。
(二)深入课堂了解课堂作业
深入学校,对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在课堂练习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课堂练习的难度、练习当堂完成情况、练习题主要来源等内容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减负增效”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能充分认识到制度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的保障,为此,大部分学校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减负增效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教学质量目标达成的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有章可依、进展有序。
2、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有效性。学校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规范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3、开展考试命题研究,实施综合学业评价。学校能重视考试命题管理,力求建立科
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试(查)对学生学科学习、教师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避免教师过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学内容。
4、丰富校本教研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为此,纳雍一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加强宣传,形成家校合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或家长接待日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意义,提高家长对“减负”的认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6、加强学困生辅导,关注全体学生。本着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为了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学校非常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不差。
(二)各类调查结果汇总
1、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
调查显示学生整体学习状况呈正态分布,家长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基本一致:优秀的占比是9.09%与12.56%,比较优秀是45.73%与42.03%,一般是39.94%与41.79%,较差的为5.23%与3.62%。
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上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基本相同。
2、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感觉校园学习生活很愉快的学生占了参与调查学生的81.59%,说明学校在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和舒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有3.82%的学生有时感觉不快乐,偶有不想上学,0.25%的学生感觉很不快乐,经常有不想上学的想法。对此,7.16%的家长也有同感。这部分学生觉得上学不快乐的原因依次是(1)学校的文体活动很少占55.63%;(2)午间、课间都要做作业,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占33.25%;(3)老师只抓学生的学习,不太关心我们其它的事情和老师同学不喜欢我的占11.12%。
3、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认为课业负担很重的占比较低,分别是1.38%与1.24%,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的分别是9.09%与8.34%,而认为课业负担一般或比较合适,以及比较轻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分别占到89.54%与0.43%。而78.21%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经常会另外布置作业,及除了做作业还要参加练琴、练书法、考级等培训班,与有54.82%家长认为的课业负担重是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值高基本一致;也有22.79%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作业的题目难度较大,完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教师认为学生课业很重的比例数高于家长与学生,超过10个百分点,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的则达到39.06%,超过30个百分点。教师把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归结为:一是认为教材要求高和考试难度大的占6.15%;二是认为教学质量统一监测造成的占28.98%。学生、家长与教师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个体基础、能力不同,对课业负担的主观感受不同,而教师是对全班学生的整体客观感受;角度也不同,学生与家长主要从回家作业方面考虑;而教师则是对所有课业负担(含回家作业和课堂作业)总量的测评。因此,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与较重的达到51.79%。
4、学生购买使用教辅材料情况
从学校自查情况统计看,学生使用教学辅助资料,没有学校统一购买的,都是以班主任推荐、家长购买。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发现,教辅材料实际使用的学生比学校自查上报的要多,在深入学校实地调查时发现学校没有上报而学生实际在使用的情况。教辅材料的购买方式是以学校推荐、学生家长购买或者根据需要家长自行购买为主,不否认仍有一小部分是学生交钱、教师统一购买的。家长自主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材料也相当普遍,占被调查家长总数六成以上。有的家长为读一年级的孩子准备的教辅材料就达6本之多;也有的家长为读五年级的孩子配了9本教辅材料。
5、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的情况
从学生回答的每天回家作业需要时间统计发现,每天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8.29%,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时间符合教委规定的要求,但是问卷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回家作业完成时间在1小时以上,甚至占21.09%的学生回家作业时间达到及超过2小时。家长回答的情况与学生反映的基本一致,也与教师布置的作业量相吻合,也与学生完成回家作业后睡觉时间大致相同。
(3)双休日学生的回家作业有所增加,在学生座谈会、教师访谈、家长问卷等方面都反映,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更是记得明明白白,除一般的作业,老师还要布置打印的语文、数学、英语练习卷作业,有63.18%的学生反映只在周末布置。
(4)学校在对小学低年级回家作业的自查中显示,大部分学校都给学生布置回家作业,书面作业相对少一些,口头作业则多一些,尤其是语文学科(见下表12)。在深入学校实地调查中得到证实,不仅给学生布置作业,且量也较大。例如,从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上显示:(周五)回家作业:语文①背课文13~16课,②做《周周练5》,复习P205页9~13;英语①背P22~25,②周练3,①读2~21②,读卡片,数学①订正周练4,②听算。一位二年级学生3月9日(周一)的回家作业:语文有①复习13课,②《一课一练》13,①读背练习本,④预习14课;数学完成练习卷;英语有①订正卷子签名,②做卷子。这样的作业量与市教委规定的一、二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6、学生午间休息与下午课后时间安排情况
(1)中午饭后到下午上课之前是学生休息、调整的时间,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只有36.18%能够参加活动,进行适当的休息,其余学生要么接受教师的补课,要么在教室里看书、要么在做作业。实地调研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此,更有甚者,教师在教室集体补课、分析题目、集体做练习卷等。同样教师也很辛苦,没有得到休息,调查中占69.44%的教师到教室面批作业或进行个别辅导。
(2)学生每天下午第七节课以后,学校的安排基本合理,学生的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学生与教师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是,集体补课的情况依然存在,调查中有占1.54%的学生和占2.32%的教师反映,每天下午第六节课以后参加或进行整班补课。
7、对待学困生的办法和补缺补差安排情况
(1)对待面临课业和心理双重压力的学习困难学生,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占94.01的教师和占78.51的家长选择对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以鼓励为主加以补习;请家教或个别的辅导也有,但相对比例较低。
(2)教师对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所进行的补缺补差,应该说是想尽了办法。选择在下午第七节课以后补习的教师最多,占了54.02%,;其次是午间休息时,占了32.51%;还有是课间休息时间也占了12.35%。从中可以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学校休息时间比一般同学更少,显然负担也就更重了。
(三)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如考试制度、就业形势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等。下面从直接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的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家长的角度分析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一切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理念主导下,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支撑点,以能够进入优质初级中学、示范性高中、重点大学,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目标,因此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不断在学业负担上为其加码。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小开始替孩子报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棋艺类、学科类等培训班,以获取更多的考级证书,或为学生请家教,为准备进入优质中学打基础。学生双休日两天则更忙碌,不是去外面补课就是学一些艺术类特长,或在家做作业。77.7%的家长认为孩子接受家教对学习成绩有明显或得到一定提高;尽管也有22.3%家长认为家教对孩子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高但也乐此不疲。
第二、家长自主为孩子安排学习。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家长依然为孩子购买不少教学辅助材料,让孩子在没有回家作业、或已完成回家作业后继续做。如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为孩子购买了7本教辅材料,语文有《水平测试》、《阅读训练80会》,数学有《金牌一课一练》、《金试卷》、《口算测试》,英语有《金牌一课一练》、《英语精典》。尽管参加调查的家长中30.35%的要求只是做小部分,14.9%的认为孩子一点也没做,但事实造成了孩子负担的加重。
第三、家长总是拿其他孩子长处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进行盲目攀比,在严格要求中施加压力,还以父母付出的心血、化去的费用责备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2、从新教材的`角度分析
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材的容量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作业量。语文、数学教材改革也是如此。一年级语文课本虽然每年都在修改,从最初的一百篇课文减到目前的四十篇,篇目是少了,但文章的难度并没有降下来,而且学习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晰,使教师在把握上增加了难度。上级教研部门提供的单元考查卷较少等种种原因,造成教师在命题过程时常发生拔高难度的现象。
3、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学生负担的轻重,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高、学生又喜欢,作业完成的速度快,正确率又高。而那些教学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差,又习惯于传授式教学,学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热衷于“堤内损失,堤外补”,不断的补课,大量作业的布置,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自己疲劳,学生更辛苦。
(2)与平行班教师、与其他学校之间的攀比心理,不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任意拔高要求,以求“保险”,也受学校对教师考核的影响,争取获得较高的班级平均分,面子上过得去,又能得到奖励。
(3)教师受“勤能补拙”、“反复做、做反复”的思想支配,片面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坚持有作业总比没有作业好的信念,布置单纯的抄写作业,从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上反映出这样的教师还不少,这种机械低效的作业,既给学生带来负担,又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4、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考核评价的导向。学校制定了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而且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最为详细,尤其是三、五年级县级教学质量监测的成绩在奖励考核中更受到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则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惩教师的主要依据,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又会把压力自然而然地转嫁到学生身上。问卷调查中有66位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占了69.02%。
二是校长的质量观出现问题,把“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片面认为“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味地强调学科成绩代表着学校的荣誉,大会小会不断宣传,给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心理压力。问卷调查中有59位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上级部门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占了66.18%。
5、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分析
第一、目前,课程计划中只规定了小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的时间,而对学生课业负担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教师布置回家作业的量绝大部分凭感觉,而且,一些学校学科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从学校上报的对自查作业情况看,三到五年级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居多,但一、二年级布置书面回家作业的也有近半数的学校。
第二、学校平时的单元考查或考试的命题基本以教研组或教导处为主,说是教研组其实是课任教师轮流命题,无论教研组命题、教导处命题、或是各学校联考的联合命题,都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即使是县教研室提供的试卷,也往往难度不一。
第三、无论在校长、教师座谈会上,还是在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大家对县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一调研对提高全县小学教学质量、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大家也提出:近年来,本来很平常的一种调研方式,当大家把它当做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不断强化、片面追求时,在作为动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中小学调查报告6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明天的太阳,同时也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调研报告由于不少中小学校都在公路沿线,加上交通安全设施不全,在他们上学、放学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惨剧常常就在他们身上不时地上演,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既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长与教师的心,也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更牵动着我们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安交警部门的心。笔者现就如何使中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事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小学生易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1、中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行为无常。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道路和街道时,或蹦蹦跳跳,或嬉戏打闹,行走路线变化无常,想跑就跑,想走就走,任意穿行,行动突然;有时骑车时还会勾肩搭背,甚至骑自行车大撒把或比试骑车技术,不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不顾前后左右,这样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由于现在总是把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升学率的高低挂钩,因此学校把时间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传授;同时,交警部门由于警力有限,所以在宣传教育上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很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交通违法,对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3、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与中小学生的技能不相适宜。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的普遍使用,家长出于对自己子女的爱溺和上下学的方便,往往毫不犹豫的就购买给学生,但却没有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交通法规就上路。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思维简单,思想幼稚,敢于冒险,什么都敢接触,什么都想尝试。基于这些心理特点他们就会贸然驾驶一些自己根本不能驾驭的交通工具,近年来中小学生驾驶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
4、家长监护不力,缺乏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保护。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孩子结伴出玩时,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规,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再就是一些家长自己对交通法规就知之甚微,更无从谈起教育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面前不遵守交通法规,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些都无形中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及分析
1、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导向的错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各中、小学校都以学生升入重点中学或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育导向的错误,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学校忽视学生交通安全的问题。二是学校交通安全基础教育薄弱。学校主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很少,即使有交警部门来督促,多半都是走走过场而己;学生的交通安全防护差不多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学校将学生的安全责任完全寄希望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掌握不实,缺乏必要的考试、考核和督导;教育的对象层面窄,仅限于小学生或低年级的学生,中学生很少有上交通安全课的,更不用说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了。三是对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规范欠思考。学校对接送学生的机动车是否合法全然不知,也不闻不问;对学校的安全提示牌、警示牌、人行横道线设置缺乏必要的考虑和规划,各种标志、提示、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很不完善。
3、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方面:一方面从警力而言,警力严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由于基层中队及一线交警承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忙,日常交通管理勤务已显得捉襟见肘,因而面对交通安全宣传,少数同志确实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走过场的现象。另一方面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枯燥。上交通安全法制课、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报告、播放电视光盘和图片展览几乎是惯用的几种宣传方式。缺少针对性、新颖性,中小学生接收效果相对较差。
三、如何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教育模式。交警部门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密切配合,建立起协调联动的机制。各部门之间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一同挑起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担,通过不懈地努力,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是全面提高交警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交管部门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交警队伍警力有限,日常工作量较大,大多是民警都奋战在交管工作的.第一线,从而造成了宣传警力严重不足,单凭两三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当前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交警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我们经常说到一句话。但是,要真正实现自身硬的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不断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首先要对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进行重点培训,将其培养成为业务骨干;其次是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先进带后进,在队伍上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全队民警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为搞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地、系统地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多年来我们的宣传工作长期处在一个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已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长抓不懈,克服平常心态,努力将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让学生远离事故的必要措施。通过这一措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技能,并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这些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避免交通事故、保护自身安全的目的。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几点具体做法:一是理性灌输法。即由交警或老师将交通安全常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也是当前最常用的做法之一。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向学生传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走路、骑车、乘车习惯。二是活动熏陶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形式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生宣传,稳固和深化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三是氛围感染法。其主要特点是寓教育于交警等部门的日常管理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其的关爱,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通过文明、整洁、有序的交通环境,醒目的警示标志以及交警的规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环境和氛围的感染,并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情绪,自觉约束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四是自我教育法。采取这一方法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自我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开展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共鸣。通过学校自身教育,采取游戏、儿歌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并积极拓展外延,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我国中小学生近2亿,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调研报告面对复杂的交通现状,短期行为和临时性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宣传教育是保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全部,只有全社会共同担责、共同呵护,才会让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远离孩子,才能保证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中小学调查报告7
一、问题的提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欣赏万紫千红的花朵。可是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引发近视呢?近视有哪些危害,我们又如何预防近视?于是,我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或查阅书籍查找近视的原因。
2、去学校各班做相关调查。
三、调查结果
1、调查数据
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低年级近视的人数比较少。年级越高,近视的人越多。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
2、近视原因
(1)沉迷于网络。有些同学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玩手机,长时间用眼过度,造成了近视。
(2)坐姿不对。有些爱看书的同学眼睛离书本太近了,造成了近视。还有的同学躺着看书,对眼睛造成了伤害。
(3)卫生习惯不好。有些同学喜欢用手揉眼睛,把细菌揉进了眼睛里,造成近视。
四、建议
1、注意用眼时间。
2、书本离眼睛一尺。
3、一天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量少上网。
5、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愿大家都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中小学调查报告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把握中小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此,我们对高新区内的主要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当前的消费现状及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程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当前中小学生消费倾向:
1、理性消费是主流,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中小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性价比”,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调查中发现有53%的中小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孩子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2、书籍消费成为学生消费一大亮点,消费比重增加。
随着现在文化市场的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消费的一大消费方向。
3、名牌、奢侈品消费在中小学生消费群体中悄然抬头,压岁钱是中小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
不少学生春节期间都会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这些“小富翁”成为无节制消费的主力军。调查显示:有55%以上的.学生压岁钱达千元。其中,超过半数表示把这些频频而来的压岁钱花在购买电子奢侈品、购买名牌服装和同学聚会上。
二、当前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意识需培养和加强。
在调查中,当问及对校园外小吃摊上“油炸食品”、“三无食品”的危害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食品保质期、非食品添加剂等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承认自己的食品安全知识还有待于学习提高。当问及是否注意商店有相关证照时,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到证照齐全的商店消费的意识。可见,当前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需要培养和加强。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2%的同学在300元以下;有48%的同学在300——500元之间,有37%的同学在500——1000元之间;有3%的同学月消费1000元以上。可见,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有些男同学买鞋一定要国际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一定要父母买名牌衣服,甚至有非名牌不穿的嗜好,以满足自己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的欲望等。这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特别在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调查中,这一现象较为突出。
三、当前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学生在消费上出现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理性消费行为的建议:
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理性消费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
2、作为家长应区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凡是那些合理的要求,例如买书、买练习本,家长就应满足孩子并让他自己去购买这些东西。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那些不合理要求,家长要严辞拒绝,并向孩子讲明道理。总之,家长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千万不可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孩子花钱。也不要与人攀比。如果这样,会使家庭富有的孩子感到优越,会使家境贫穷的孩子感到自卑,两者都有坏处。
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调查分工:董亚楠(记录)谢瑾(观察)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3、充分发挥消保委已建立的校园内各消费维权联络站(点)的作用。
通过形式多样的消费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加强对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大力开展“新消费”理念的宣传,倡导理性责任消费。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消费心理和理性消费行为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小学调查报告9
一、调查说明。
(一)促进创造型教师成长的意义。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活动更需要创造,而创造教育的实施首要的是必须有一大批创造型教师。当前,对于创造型教师的概念虽然还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国内外教育界对于创造型教师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关于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不少共识。
要创新就要有人才,而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创造型教师。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承担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当前,教育观念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过程缺乏活力,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种种不利于实施创造教育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因此,关注创造型教师的培育与成长已迫在眉睫。
(二)调查背景、目的、对象、方法。
为深入了解我省中小学创造型教师成长的真实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为教育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0xx年9月开始,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指导下,在福建省宁德市教育工会组织下,我们对宁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展开了关于创造型教师成长的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也相应召开座谈会以了解情况。调查地域虽然限于福建省宁德市,但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呈现并促人反思。
本次调查筹划周密,准备充分,设计力求科学,覆盖各类学校。问卷调查共设计题目27个,其中选择题25道,问答题2道,教师还可以灵活增加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相关信息项目,保证了问卷的整体规划与实际变化的统一。问卷题目主要涉及教师对“创造型教师”内涵的看法、影响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素养与努力,学校环境及创造的各种条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促进与妨碍创造型教师成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等等。问卷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宁德市城乡各类中小学,发出问卷调查表800张,回收760张,回收率95%,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情况。
二、主要问题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对“创造型教师”的认识。
表1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最主要条件(多选)。
在“你认为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最主要条件”(多选)的调查中,“高尚的师德”依然被认为是成为创造型教师的首要条件,这与我国教师传统中“身正为范”的要求一致。许多教师还表示,如果缺乏高尚的师德,则其他方面愈强,对教育教学的破坏性影响愈大。“强烈的创新意识”也被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教师表示,能否成为一名创造型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会有动力去研究、去发展、去实践。而“较高的教学艺术”同样被认为极端重要,教师们表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让教学产生最好的效果,获得最高的效率。同样,“广博的专业知识”也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他们在调查中一再拿出“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源头活水”的教育格言自勉。
(二)影响教师成为创造型教师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2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
在“您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的调查中,选择“胜任教学的教师”为43%,选择“骨干教师”的为34%,选择“特级教师”的为8%,选择“名师”的为10%,选择“创造型教师”的为5%。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够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胜任教学就心满意足了,只有极少数人向着特级教师、名师和创造型教师的目标发展。这说明当前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需要引起高度注意。俗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教师没有高远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即使是定位为“胜任教学的教师”恐怕也不容易实现。
2、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3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从表中可见,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认为需要15年到30年的占了绝大多数,认为需要30年以上的也占了五分之一强。这说明,在创造型教师的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个问题上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在与教师的座谈中,我们也注意到,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一个老师是否能成为创造型教师与教龄关系不大,甚至会有教龄越长越保守的现象,而新生代的教师因其学历、年龄与知识优势,成为创造型教师的可能性也极大,这都是值得注意的观点。
3、学历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4学历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认为学历对成为创造型教师影响“较大”和“非常大”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当下的教师对于学历比较看重,也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教育行业对于学历的要求日渐提高的现实。不过,在同个别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也认识到,重视学历不等于教师的学历越高越好,认为学历对于创造型教师“没有影响”的教师主要是考虑到许多成功的教师第一学历虽然不高,但是他们后来都通过自修或培训,拿到了更高级别的学历,有的还拿到了研究生学历。
4、阅读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5教师的阅读状况。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中并无太多的闲暇时间进行阅读,但是因为有寒暑假这样的带薪休假,在各类职业中,唯独老师可以享受较多的阅读时间。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整体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而农村教师的阅读时间与城市相比更是大大缩水。在一所农村中学的座谈中,教师谈到农村教师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不知道该读什么”、“缺少书店和其他购书途径”、“经济条件限制”等占了绝大多数。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没有阅读的愿望,这是教师阅读时间少的主要原因。
5、教师各类教学活动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6教师各类教学活动的情况。
在“你平常备课时在‘出新’方面”的调查中,选“力求每节课都有新意”的占34%;选“有时想有”的占61%。这说明想在备课中出新的教师占了大多数,但自觉追求每节课有新意的老师只占三分之一强。在“你上完课,对这节课上得如何有做反思吗?”的调查中,选“有,但不经常”的占69%;选“每节课都反思”的占30%。由此可以知道,大多数教师都有课后教学反思的经历和经验,但能做到课课都有反思的并不占多数。在“承担公开课情况”的调查中,选“承担过县级以上公开课”的占11%;选“多次承担过校级公开课”的占51%;选“承担过教研组内的公开课”的占32%;选“没有开过公开课”的占6%。从数据中和座谈中可以知道,开公开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开公开课的经历,部分没有开过公开课的老师大多数是新进学校的年轻教师。在“你在教研活动中”中,选“积极发言”的占47%;选“偶尔发言”的占51%。这个数据在不同的学校当然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半以上的教师对于教研活动并不十分热心,这主要与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明、活动形式单一、主持教研活动的教师组织不力以及教研活动之后的反思和实践未能得到及时反馈有关。
6、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7教师对学生是否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
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那么反求诸己,也会促进创造型教师的成长。在“对学生是否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少有老师经常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完全没有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比重也高达27、2%,大多数教师在实施创造性教育方面都停留在偶尔尝试。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教师认为创造性教育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的,需要一定的时机,如果有合宜的机会,他们愿意尝试,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学生尽快成为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愿望和创造方法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说明,目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实施创造教育的教师还不多,即使有也只是处于个人实验状态。
7、教师论文写作与发表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8教师论文写作与发表情况。
“在报刊杂志和非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情况”的调查中,文章收入县、校级汇编的占27、7%;有文章收入市级论文汇编的占65%;有文章在普通CN刊物上发表的有占5、84%;有文章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只有1、51%。与此相关的还有“论文获奖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论文尚未得奖的有占58%;有论文获市级学科研究会及以上奖的为占14%。由此可知,教师中论文写作较为优秀者比例很小,且表现不够全面。在座谈中我们得知,一方面教师论文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不低,但是另一方面教师论文发表的层次普遍较低,大多数属于论文汇编性质,而这些汇编性的论文多是在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作业。这说明,教师论文写作出于内心需要的较少,多数只是来自于外来的要求和压力,只有少数老师自觉写作并坚持发表到正式刊物。
8、教师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9教师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
尽管近十几年来,宁德市各县加大了教育投入,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回答“很满意”的仅占4%,“比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53%,“不满意”的占13%,说明大多数老师对目前的工作条件不是很满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工作条件持“不满意”的态度,这势必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到向创造型教师方向发展。
9、教师职业倦怠感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0教师职业倦怠感。
在“你对教师工作是否产生倦怠感?”的调查中,选“非常喜欢教师这个工作”的仅占12%;选“比较喜欢教师这个工作”的占71%;选“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的占13%;选“不喜欢,但没办法”的也占4%。这表明,学校的大多是教师对教师这个工作停留在“比较喜欢”上,而不是“非常喜欢”上,一旦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是不顺,很容易就滑向倦怠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复杂,因地域、性别、年龄、学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地域来看,山区中学的教师职业倦怠感尤其严重。从性别看,女性教师的倦怠感大大低于男性教师。从年龄来看,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过中老年教师。
10、教师取得的成就与荣誉感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1教师获得荣誉的情况。
在“获得荣誉情况(包括各级优秀教师、教培新秀、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的调查中,获得乡级、县局级荣誉称号的占35%;获市教育局和县政府荣誉称号的19%;获得市府级、省厅级荣誉的仅占3%;获得省政府级荣誉称号的为0个。重点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重点学校老师获得荣誉的人数比与获奖档次会高一些。我们看到,荣誉的获取情况也会大大影响到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说来,大多数教师还是很珍惜荣誉的,他们许多人认为级别较高的荣誉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某种肯定,会更好的激发他们参与教育教学的改革热情。
11、中小学校长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2创造型教师理想中的校长(多选)。
在“创造型教师理想中的校长”的调查中,认为“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有45%,认为“民主式的管理方式”的有72%,认为“娴熟的教学艺术”的有21%,认为“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有12%,认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有57%。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现代中小学校长的期望比较高,其中,希望校长有民主式管理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大,与此同时,认为校长应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也超过一半,许多教师反映,校长的精神风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教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一校之长。如果思维灵敏,善于开拓,敢于创造,支持和鼓励教师创新,同时积极营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和发展。
12、学校对教师评价方式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3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主要的评价方式。
在“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主要的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回答“主要看学生成绩”的占31%,回答“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的占29%,回答“教研组内评价”26%,“学生评价”占14%。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各种方式所占的分量是不一样的,由于考试成绩直接反映教师的有效教学,于是成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与教师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老师对于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学工作多有不满,这说明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学校与教师之间有必要加强沟通。
13、继续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4教师希望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学习的课程(多选)。
在“教师希望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学习的课程”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课程包含多个方面,反映了教师们的求知欲还是很旺盛的,同时,教师们关心的课程都是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
14、培训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5教师对当前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
中小学调查报告10
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主要困惑是什么?家长偏向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当下中小学生都爱选择哪些学习方式……8月26日,由xx教育研究院委托艾瑞咨询集团协助开展,广大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调研的“国内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显示,在新一代学生与家长心中,成绩不再是唯一考评标准,而是更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随着互联网应用日趋低龄化,在线教育的普及将为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多可能。
近半学生尝试在线教育
此次调查的样本采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抽取的学生群体主要为中小学生,其中中学在读生比例占77%;家长群体中,7—12岁孩子的家长比例为50%,13—18岁学生的家长占22%。调查显示,有六成的家长认为现有的中小学教育没有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有77%的家长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成绩为考评标准,难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学习目的,新一代的学生不再将“为了考上大学,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放在首位,更多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
对教育认识转变影响着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家长们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向个性化教育和游戏娱乐方式学习,不再局限在传统的“侧重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
而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仍是主流,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时间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安排学习进度,相对于线下面授形式,费用较低。
三大教育痛点待破题
调查中表明,个性化的学习效果不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既有的知识传授方法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等,已成为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三大痛点“。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迫切渴望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借助先进的科技,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体验和效果。在学习模式中,超过7成的学生希望将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试有机结合,形成基于传统面授,配合使用科技产品服务的学习方式。
而这一选择恰好与好未来的教育定位不谋而合。一年前,好未来由“学而思(微博)“更名之时,确立了“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教育进步“ 的定位,在更名后一年间,旗下七个子品牌共同发力,力求通过科技普及与人文行动改变“学习之痛“,改善学习现状,由此彰显了其行业领军者的形象,也因此获得效果与口碑的双丰收。
一直以来,好未来以“让学习更有效“为企业使命,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打造了一系列改善学习体验的互动教育产品,以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专为学前儿童打造的摩比思维馆的课堂上,游戏化的作业、视频等功能实现了“既学又玩“的效果。在网校,教师通过提升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最大化发挥教学魅力。在学而思培优、智康1对1的课堂中,多项虚拟课件的采用,让教学摆脱了“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能听、能看,能参与各类实验,满足并优化了学习体验。
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教学,好未来依托自身在教学行业的资深教师团队的教研积累、近百万学员的学习实践、专项技术团队的数据分析等优势,为每个学生记录学习轨迹,建立数字化档案,并以此产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旗下学而思培优的ics3。0、智康1对1“i教学系统“中均引入了相应系统,逐步完善学习的个性化、智慧化、智能化效果。
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
教育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家有着浓重互联网基因的教育企业,好未来一直勇立潮头,用不断创新、突破来改变着传统教育。更名一年来,好未来加速了向“教育科技企业“的转型,敞开怀抱吸纳不同领域的精英加盟,在好未来各事业部中,既有来自教学、教研团队的传统教育者,也有来自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专家,他们合作互通,重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拥抱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据不完全统计,好未来除了收购考研(微博)网、入股育儿网站社区宝宝树外,还投资了视频公开课网站多贝网等。同时,好未来有意去扶持定位于科技与互联网驱动为主的教育培训领域新兴成长型公司,甚至为此设立了专项教育战略投资基金。近期,被誉为在线教育“创业大本营“的好未来“未来之星“在线教育创业营也在烽火如荼的开展。
如果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观念视为教育的第一阶段,那么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是第二阶段,个性化体验引导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所有教育从业者最终期望实现的结果。
“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是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坚持教育的初心。XX年前他曾坚定预言“互联网会改变教育“,现如今,好未来将继续通过丰富的一线教学,更直接、更丰富地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和需求,再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习在体验中不断被升华,实现着“科技预见学习“的愿景。
中小学调查报告11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5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范围:10名中小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中小学生语文写作现状,从中概括写作的漏洞与瓶颈,从而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写作的有效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选项:(1):21%;(2):16%;(3):33%;(4):61%;(5):54%;
(6):78%;(7):17%;(8):46%;(9):67%;(10):48%;
(11):36%;(12)71%;(13):10%;(14):26%;(15):49%.
三、调查分析
由问卷调查的统计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生作文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的。其中,以选材老套、兴趣缺失、缺乏新意、缺少观察、不注重修改五大问题较为突出。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创新素养的缺失是目前中小学生作文问题的关键。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写作,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也只有真正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静下心来写作,而不是为了迎合老师或试卷的要求,以一颗浮躁的心草草了事。因此,我们也应主动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物每一事,再用笔记录下来,这不需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只要在生活的小事中积累素材,培育兴趣。
现在,市面上层出不穷的《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这些如快餐似的"作文宝典"受到学生的欢迎,正是因为它直接地将素材摆在我们的面前,不需我们自己繁锁的加工、一遍一遍的.打磨。也正是这样,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作文写作过程中最有趣的探索与观察的过程。同时,也使得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要想写好作文,其实并不难。这需要的只是我们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充满热忱的心,勤于练笔,坚持不懈,每个人的文字都能够绽放光彩。也许写作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日积月累的词句是美文的锦上添花,但只要真心对待写作,无论是在现在的考场还是以后的生活中,一支笔都能成为自己消遣的知心朋友。
中小学调查报告12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6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 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中小学调查报告13
我带领市政府办的有关同志,对**区中小学校布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中小学校布局亟需调整。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
**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4538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9584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1378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14人。
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城区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679人,校均规模1359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335人,校均规模1112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9400人,校均规模1567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20xx人,校均规模1019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
1、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
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
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城区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0多套,入住人口1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2958人、2933人、3010人、3320人、3433人、3546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4063人、4234人、4500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3475人、3153人、2950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62.1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73.9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65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1479人、2606人、1523人,平均班额均在60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20xx人,平均班额达到64.9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1023人、1015人,平均班额44人、42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196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53.7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55%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4025人、3682人、3410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7319人,按55%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4025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2950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360个学位,净差1075个学位。
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1.22亿元,其中市一中4155万元、七中3010万元、六中1898万元、三中1720万元、二中1354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城区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
1、将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武陵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20xx年、20xx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20xx-20xx年期间:新建白马湖完中、荷花塘初级中学。今年完成白马湖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20xx年前完成荷花塘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25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20xx-20xx年期间:新建柳叶湖中学,武陵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完成德山中学配套建设。20xx-20xx年期间:按城区人口20xx年达到85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
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武陵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城区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城区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4、支持武陵区新扩建学校。考虑到武陵区今明两年新扩建5所学校的投入大,约需资金4000万元左右,建议市政府采取以奖促投的方式,适当予以支持。
5、规范招生行为。原则上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市十三中、十一中、武陵区东郊中学的生源基本满额,缓解城区其他初中学校的压力。针对今年城区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尽量多招城区学生,不要与县市抢生源,更不要花钱买学生。同时,提高城区初中毕业生上职高的比率,以缓解普通高中的压力。
中小学调查报告14
一、题目:关于“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深圳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笔者于20xx年12月以问卷的形式先后在深圳多所中小学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设计的问卷涵盖了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状况,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的基本过程:
为保证调查的覆盖面和可信度,调查分析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调查对象选择中小学教师,调查范围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深圳六个区:罗湖区、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盐田区,每个区二所小学、两所初中。再在每所学校内随机抽取10—20位教师,所有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和统计的时间为20xx年12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了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36份。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状况表1——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人数
比例
很系统
63
18.8 %
比较系统
225
67 %
不系统
32
9.5 %
其他
16
4.8 %
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67%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有18.8%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说明,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良好以上。只有14.3%的教师需要继续提高。
可以画统计图:
2、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表2——教师参加培训机会
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
频数
比率
很多
33
9.8 %
比较多
98
29.2 %
一般
141
42 %
较少
64
19 %
没有机会
有39%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很多”或“比较多”,有42%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一般”,只有19%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为“0”。说明,由于深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所有的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近一半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还比较多。
可以画统计图: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2、
3、
……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2、
3、
……
五、附录: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其优势及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了解如下信息,请您实事求是填写。占用了您宝贵时间,对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深表谢意!
填写说明:请在您选择的序号上打√。
1、您的性别:
① 男 ② 女
2、您的年龄所属阶段是:
① 25岁以下 ② 26—30岁 ③ 31—35岁 ④ 36—40岁
⑤ 41—45岁 ⑥ 46—50岁 ⑦ 51岁以上
3、您任教的学校:
① 小学 ② 初中 ③ 高中 ④ 完全中学 ⑤ 其他
4、您在学校的岗位是:
①普通教师 ② 学校中层干部 ③ 校级领导 ④ 其他
5、您的学历是:
① 中专 ② 大专 ③ 本科 ④ 研究生或硕士 ⑤ 其他
6、您的职称是:
①小教初级 ② 小教中级 ③ 小教高级 ④ 中教初级 ⑤ 中教中级
⑥ 中教高级 ⑦ 其他
7、您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
①很系统 ②比较系统 ③不系统 ④其它
8、参加工作以来,你发展的最好方面是:
① 学科专业知识 ②教育教学技能 ③工作责任心
④ 教育科研能力⑤计算机能力 ⑥与其他教师合作 ⑦ 其它
中小学调查报告1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 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20xx年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 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xx年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xx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20xx年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 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20xx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xx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xx年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xx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2000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xx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xx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20xx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 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检查工作,特别是组织县与县之间互查,对有问题、有需求、有成绩的项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训,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搞好典型示范,促进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开展。
四是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实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危改工程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强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确保危改目标顺利完成。
【中小学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小学调查报告11-26
中小学研究调查报告04-08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08-30
中小学综合调查报告12-16
中小学困境儿童调查报告05-04
中小学党建情况的调查报告11-29
中小学美术学习方式调查报告08-28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15篇02-22
中小学校分布的调查报告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