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委办公室包村扶贫村由**镇**村调整到**乡**村,我和办公室的同志于8月31日下午,按时奔赴**乡**村委会,继续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办公室28名干部职工和**村干部的配合下,通过27天的走访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呈请县委办公室领导和**乡党委、政府领导审改。
一、基本情况
**村委会隶属南华县**乡,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北边,距乡政府8公里,连接王红线的进村公路为水泥预制块弹石路,距离县城80公里。东邻**庄村委会,南邻**村委会,西邻**发村委会,北邻**镇**村委会。**、**、**、**、**、**、**、中段、黑泥田、**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6户,有乡村人口889人,劳动力5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4人。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816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包谷等农作物。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7元。
(一)基层组织。该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8个,共产党员66人,其中男党员60人,女党员6人,预备党员1人。共青团员23人。
(二)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35亩(其中:水田70亩,旱地665亩),人均耕地0.88亩,主要种植烤烟、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24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0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
(三)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142户通自来水,有24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200户,安装固定电话16户,拥有移动电话170户。距离最近的公共汽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00亩,没有高稳产农田地。该村农户居住砖木结构房屋4户,有242户都居住土木结构房屋,人畜混居的农户没有。
(四)农村经济。该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6万元,畜牧业收入274万元(年内出栏肉猪900头,肉牛166条,肉羊136只); 林业收入117万元, 没有第二、三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7元,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5人 ,在省内务工91人,到省外务工4人。
(五)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蚕豆、核桃、畜牧业,主要销往本县。2014年全村销售总收入486万元,目前正在发展烤烟、核桃、蚕豆、花椒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能繁母猪等畜牧业。
(六)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46户,乡村人口889人,其中男性454人,女性435人。劳动力530人。到2014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3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距离乡卫生所8公里,距离县卫生院80公里。
(七)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学和**中心学校,中学生就读到**中学。距离中心学校8公里,距离初级中学2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70人,中学生1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98%。
(八)村务公开。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5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284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万元,有固定资产18万元,村集体没有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二、脱贫标准
(一)行政村实现9有: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特色增收产业,有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村集体经济,有合格的办公活动场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一套民主管村的好制度。
(二)自然村实现8有:有进村入组公路,有安全保障的生产生活用水,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有硬化的村内道路,有硬化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有广播电视宽带信号覆盖,有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有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
(三)农户实现8有:有1套安全适用住房,有安全卫生的人畜饮水,有1口沼气池或节能灶,有1个卫生厕和新式畜厩,人均有1亩以上保浇保灌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1亩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年人均有1头(只)商品畜出售,年人均有粮食300公斤以上。
三、面临困难
按照南办字〔2015〕66号文件要求,县委办公室和村党总支认真落实“挂包帮”和“转走访”工作,召开户长会和入户调查,做好走访记录,摸清贫困底数,搞清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
(一)阵地建设滞后。根据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分类,**村党总支为“后进”党组织,党总支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活动场所建设滞后,村委会附属工程不配套,没有达到“三优五小”建设要求,村集体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还有1个党支部没有活动场所。
(二)村组公路等级低。村委会连接王红线的'**河上没有跨河公路桥,有8个村民小组的公路是土路,挡墙少、排水不畅,晴通雨阻,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出行安全系数低。
(三)水利设施脆弱。全长15公里的**大沟,前些年修的三面光大沟部分损坏,需要修复;还有4个小坝塘渗漏和淤积,蓄水量明显减少。
(四)自然环境恶劣。山高、坡陡、箐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植被脆弱。
四、帮扶建议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资源、集中投入、分批推进的原则,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村委会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巩固水利成果、拓展增收渠道和改善安居环境为内容的五项精准扶贫工程。
(一)加强组织建设。针对被列为“后进”村党总支的实际,制定整改方案和帮教措施,确保其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明显增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尽快完善村委会厨房、餐厅,厕所、沐浴室,围墙、大门,院心地板等基础设施,加强小花园、小菜园、小食堂、小浴室、小接待室建设;请求配备1名大学生村官;新建**党支部活动场所,为2个党支部活动室配备桌椅45套、广播2套,规章制度装框上墙2套;制作公开栏2块、展板2块,解决党支部没有活动阵地和设备不全的问题;新建村卫生室7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另加一层作为小接待室,解决村委会没有小接待室和小食堂的问题。
(二)完善交通设施。在**河上架设一座跨河公路桥,有效解决该村与王红公路连接畅通问题;对进入8个村民小组35公里的公路需要支砌2000立方米挡墙,安装40厘米排水管80根160米;实施**岔路至**、**至**和**至**的公路硬化,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三)巩固水利成果。修复加固**大沟损坏部分4公里,有效灌溉土地1500亩,受益群众2000多人;对5个小坝塘正在清淤加固后,继续清淤加固剩余4个小坝塘,可以增加蓄水3000立方米,浇水保苗200亩;继续修建小水窖150个3000立方米;分别将中段、中嘴子和**2500米小沟改造为“三面光”沟;切实维护好现有人畜饮水管道和蓄水池,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绝对安全。
(四)拓展增收渠道。坚定粮食种植信心,保证粮食种植面积400亩;积极动员群众养殖能繁母猪400头;成立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重楼种植100亩(连片种植20亩);稳步种植优质烤烟1000亩;继续种植核桃2000亩,花椒500亩;适时种植冬青蚕豆450亩;动员外出打工100人,实现收入200万元;确保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五)改善安居环境。对7个小组实施村间道路硬化;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50户;动员群众安装太阳能72套、节能灶90套;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新建公共厕所8个、垃圾池6个、焚烧炉6座,优化农村居住环境。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委办公室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等同志为成员。扶贫攻坚工作由**统筹,**、**、**、**、**、**等同志具体组织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县委办公室每季度研究一次扶贫攻坚工作,总结工作情况,安排工作任务。
(二)实行包联制度。实行一对多的帮扶模式,责任到人,帮扶到户,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程跟踪服务,确保脱贫任务的完成。动员县委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以深入一次联系村组、参加一次村组会议、走访一次联系农户、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撰写一篇民情日记为内容的“转走访”活动。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挂村,每2至3位干部职工包抓1个村民小组,28名干部职工帮扶62户农户。县处级干部人均捐款2000元,乡科级干部人均捐款1000元,其他干部职工人均捐款600元,用于扶贫攻坚工作;全体干部职工每年到帮扶户至少走访2次,为帮扶户提出生产生活建议,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营造帮扶氛围。利用办公室干部职工会议、村党员大会,认真宣讲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和有关要求。同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南华手机报以及基层党建网络平台等媒体,全方位宣传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努力营造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乡村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12-06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07-21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05-06
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04-30
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范文12-25
大学生乡村调研报告11-10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05-06
乡村调研报告(通用5篇)05-06
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04-30
最新乡村振兴调研报告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