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当前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一直以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茅箭辖区共有大学生3200人,已就业 2030人,就业率63.44%。2013年应届毕业90人,已就业71人,就业率78.89%。从就业流向看,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 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空间分布显示,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国家需要、个人意向、有限的供职岗位和多样的工作环境,许多青年大学生会感到就业的压力。总的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选择,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
2、自身素质欠缺,不明确相关的就业知识。不少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途径、应聘技巧、劳动用工制度、本专业的择岗定位优势等等都不甚了解,难以确定就业方向和岗位。
3、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急需的专业毕业生少,而有的行业毕业生又供过于求,造成部分岗位欠缺。
4、等级证书的限制。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六级证,也成了某些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5、性别歧视。对此,社会各界虽已呼吁多年,但“只限男生”、“不招女生”这样的字眼在各类招聘会上仍屡见不鲜。虽说现在的大学女生观念更新,更多的注重自身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但在择业中的性别歧视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XX区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37号)》文件精神,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辖区乡镇街办、社区(村)基层服务平台,开展“送岗入户”活动,一对一地开展服务;组织其参加招聘活动;对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推荐到指定的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公益性岗位,按规定给予补贴。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方方面面的社会客观原因。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都必须认真对待。
1、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课外就业指导讲座、大学生励志讲坛等载体,引导毕业生克服坐等机会的懒惰做法,克服只有在大城市就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片面想法,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就业现状,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争取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引导他们选择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村镇一线就业,把基层当作积蓄能量的加油站,把基层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
2、严格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出台了本地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等,切实把国家和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利用好、执行好。
3、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和中介机构建设,打造高效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加强与当地高校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规范各类人才中介服务和职业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4、加强见习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培训,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其岗位适应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鼓励企业与高校构建合作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企业与高校应定期沟通交流,开展岗位对接活动,企业将用人标准、条件及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有效解决供求脱节问题;用人单位应超前制定用人规划,接纳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对应聘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关爱;改变用人观念,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吸引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6、完善就业服务环节,提高就业效率和水平。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服务。
7、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底数,为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免收各种报名和培训费用,按规定落实各种补贴;采取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能够实现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07-07
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07-06
关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06-26
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详情08-08
妇女就业情况调研报告07-08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11-25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06-26
云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