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维稳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03 23:44:3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访维稳调研报告推荐

  信访维稳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在信访维稳工作中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的工作宗旨,正确把握信访形势,努力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化解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信访维稳调研报告推荐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体制的转换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旧的矛盾解决了,大量新的矛盾又凸显出来,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对局部地方的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抓好新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我们就“如何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当前我县信访维稳工作形势

  今年1-3月份,我县的信访维稳工作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呈现出“三降二无一升” 特点。“三降”:即赴京访大幅度下降,共2批5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7%、13%;赴省访下降,共12批19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4%、52%,未出现赴省集体访;赴市访下降,共3批11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8%。“二无”:即全国“两会”、全省“两会”期间无一人赴京赴省上访。“一升”:即群众来县上访大幅度上升,共276批31

  34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27%、34%。

  但4月份以来,我县信访维稳形势有所反弹,呈现“五个增多”趋向:一是赴京访增多。4月份共发生赴京上访3批9人次,其中赴京集体访1批5人次,赴京非正常访1批

  2人次,赴京正常访1批2人次。二是来县访增多。1-5月全县群众来县上访共276批3134人次,每月接待627人次,每天27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27%、34%。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企业改制、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及土地问题、社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涉法涉诉、行政执法问题、山林纠纷、计划生育等方面。三是集体访增多。少则十几多则五六十。四是无理闹访缠访甚至极端访增多。喝农药,拿刀自残,长期滞留接访中心甚至过夜不走,严重扰乱信访秩序。五是组织串联访增多。如民办老师,原下放知青,乡镇农技员,上保林场临川70年代临聘人员等,都是提前组织串联,相约上访,人数多,调解难度大。

  二、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原因

  引发群众信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深化是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因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要求帮助解决具体困难的数量将不断增多,信访任务将不断加重,对信访工作要求将不断提高。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冲突,现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特别是在土地征收租用、企业改制、社会治安、劳资纠纷、经济纠纷等方面存在大量群众反应强烈的信访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随着我县改革进程的

  推进而逐渐显露出来,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加以引导,大力化解,才能确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局面。

  (二)法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引发群众信访的客观因素。部分法律、法规和政策本身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甚至有些政策、法规之间相互抵牾,使群众反映合理诉求或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个别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和落实政策方面存在偏差,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政策落实不到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时,由于执行者认识上的偏差和方法简单粗暴等原因,执行不到位,使部分群众因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不满,以致引发群众上访,甚至是群体性纠纷。

  (三)信访工作机制不完善是信访问题增多的体制因素。现有的信访工作机制与当前信访工作形势不相适应,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导致信访问题增多的原因所在。主要表现在: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层层转送、推诿塞责,致使矛盾激化。如《信访条例》规定的信访问题“三级终结制”存在缺陷,群众对镇政府或县直职能部门的答复意见不服时,要求复查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致使复查时不知该从何入手。此外,信访工作责任制还没有真正落实,对侵犯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的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缺乏制度规定,对新出现的破坏信访秩序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制裁手段。

  (四)部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误解是引发群众信访的内在因素。一方面,一些群众对信访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只有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围堵各级领导机关办公场所,才能解决问题;有的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有的受到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教唆和利用,出现串联上访甚至无

  理闹访缠访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人们受到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行为方式和社会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诉求也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是信访问题增多的外部诱因。一些地方、部门和基层干部对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信访工作开展不平衡。解决信访问题的措施不够有力,该落实的没有落实,该解决的没有解决好,导致群众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一些镇或部门由于受编制限制,无法安排专职的信访工作人员,多数信访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如大部分镇的信访办主任由党政办主任兼任,有的甚至还同时兼任纪委书记、团委书记或妇联主任;有的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兼职信访办主任由于事务太多,无法将主要精神放在处理信访问题上。同时,基层信访办装备缺乏,车辆、经费没有保障,使一些信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小事拖成大事,简单问题转化成复杂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做好我县新时期信访维稳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工作,紧紧围绕实现宜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宜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使全县信访维稳工作在巩固中提高、在整合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的信访维稳工作环境。做好新时期信访维稳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要

  有正确认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信访维稳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改革发展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通过信访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改革发展服务。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信访维稳与发展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群众信访问题,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信访问题。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靠发展,还是要用发展的办法、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成果来解决。三是要用发展的观点指导信访维稳工作。要认真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及时发现机制体制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信访渠道作用,理顺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从政策层面上、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为宜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创新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要围绕建立信访维稳工作新秩序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手段,建立方便快捷、运转有序、高效透明的信访维稳工作新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领导接访工作制度。公示接访领导的时间安排、接访领导的分工安排,电话号码;同时尝试增加局长接待日。二是实行每周信访调度分析制度,着力化解信访难题。县联席会议每周召开一次信访稳定调度会,主持召集相关乡镇、单位负责人就每周梳理和排查当前重大信访问题为重点的案件进行分析“会诊”,研究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解决问题;三是实行每日信访督查督办制度,着力促进“事要解决”。县督查组对中央、省、市、县交办的信访问题以及县级领导接访的批示件及时进行督查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实行信访问题分级包案责任制,着力提高基层化解信访能力。当前

【信访维稳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维稳调研报告11-02

信访维稳自查报告04-14

信访维稳承诺书10-19

信访维稳工作总结11-30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07-31

乡镇年度信访维稳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02-22

乡镇维稳自查报告04-01

综治维稳自查报告11-01

乡镇维稳工作自查报告08-19

关于维稳形势研判分析报告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