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调研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000字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调研报告1
自 90年代末开始,我区民营经济依靠大量低、小、散作坊灵活生产方式得以迅速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违法建筑跟着低、小、散企业像潮水般涌来。自1998 年以来,全区违法建筑超1000多万平米,同时还有大量审批不到位、产权权属不清的房屋,出现“家家有违章、人人搭违章”的局面。违法建筑盛行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城市环境,而且还成为政府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中的拦路虎。为此,2011年4月25日,、市政府召开“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 动员大会,实施违法建筑“六必拆”,强力推进拆违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区随即于次日召开“全区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区上下齐心,集中攻坚,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打好“七大硬仗”,破解一系列困扰瓯海发展的制约因素,掀起瓯海区新一轮发展热潮。
在快速推进拆除违法建筑工作的同时,被拆出的土地如何快速得到合理利用,不至于闲置而造成新的浪费,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2012年11月至12月,瓯海民革总支组织调研组,对全区拆违后土地再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街道,开展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目前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违法建筑的特点
我区违法建筑总体呈现无序、散乱格局,遍布街头巷尾、山林田间,有空地就搭违建的想法深入人心,据规划部门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区新增违法建筑面积1049万平方米,且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农田耕地被肆意破坏。90年代中期以来,我区农民开始丢下锄头,弃农经商,因资金有限,大多从事低、小、散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初期,肥沃广阔的耕地就成了第一牺牲品,大量的耕地被填上石头,浇上水泥,搭上成片的棚屋,之后逐渐改成砖瓦房屋。农户们将原先耕种的农保地改成按平方计价的出租屋,或干脆自己当作厂房使用。
(2)屋前门后随意搭建。为了扩大房屋面积,获得更大经济收益,一些单位、个人不遵守城市规划,在屋前门后的空地上建简易房,建成后出租或当“厂房”使用。许多居民见“有利可图”, 纷纷效仿,还有的居民认为违法建筑可以在拆迁中得到更多补偿,便毫无顾忌地蜂拥搭建,导致违法建筑“铺天盖地”,“外观设计”可谓五花八门、乱像横生。违法建筑犹如一块块伤疤,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建筑和原本良好的乡村美景开始变得千疮百孔,杂乱无章,满目疮痍。
(3)少批多建盲目扩张。农户在对旧房翻新或重建时,企业在新建或扩建时,往往会心存侥幸心理,通过占用道路、河道、院子等空地,尽可能扩大建筑面积达到少批多建的目的,如此渐进造成村居间道路越来越窄、河道越来越窄,房屋密度越来越大。
(4)质量低下唯利是图。违法建筑物都没有取得国家规划、建设、国土等方面的合法手续,许多还是为了短期利益躲避检查在一夜之间修建起来的。这些建筑有的用钢管、铁皮搭建,有的用空心砖砌成“框架结构”,还有的是简易棚。有些违法建筑主人为了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不顾安全把房子租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安全隐患点。
面对上述种种,区委、区政府强势推进拆违行动,以空前的力度向违法建筑宣战。2011年至今拆除842.5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419万平方米,2012年423.5万平方米。在这一轮拆违高压下,我区的违法建筑存量急剧明显减少,新增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已基本认识到违法建筑必被拆的事实。
二、拆违后土地利用现状
当前,全区集中财力精力,凝聚一切智慧和力量,通过两年声势浩大的拆违行动,让瓯海百姓见证拆违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民众情绪也由开始的抵触转变为认同,直到现在能支持配合这项工作,违必拆工作的群众基础也日渐扎实。但在强势拆违后出现了大量空地,这些土地如果没有及时合理利用不仅是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还将引起老百姓的质疑,如何利用好、建设好这些被拆出的土地,是下一步拆违能否顺利推进,违建势头能否被彻底遏制的关键所在。为此,区政府在拆后土地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
(1)实施拆建结合。即把拆违同重点工程相连,将被拆出的土地直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利用,使重点工程能得益于违建拆除快速推进,同时又能使被拆出土地快速转变身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如:梧田街道拆除瓯海大道两侧43处5830多平方米违建,助力瓯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工程建设;南白象街道开展“拔钉清障”,以拆违促拆迁同时保障附一医新院重点工程建设。瓯海经济开发区88家企业陆续主动拆除北村河沿岸等近7万平方米违建,为大学科技园的启动区建设让道;娄桥街道一周内拆除瓯海大道与娄东大街沿线、吹台山入口处沿线等多处违法建筑1.75万平方米,为瓯海新城多项工程建设扫除障碍;丽岙街道拆除了侨联活动中心地块违法建筑2万平方米,通过先拆该地块现有违建,再办理用地手续,在原址上合法建设侨联大厦等。
(2)实施拆改结合。即对可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的拆后土地,进行合理改造,建设成为停车场、农改房以及老人活动中心等,使拆后腾出的土地不闲置、不荒废。今年以来,梧田5000平方米的'违建市场拆除后,改建为临时停车场;娄桥街道秀屿农改房地块违建的拆除,推进了该街道首批农房改造集聚点建设。丽岙街道拆除下呈村商贸市场6000平方米违建,将该地块用于农改项目建设。瞿溪街道对雄溪一违建房屋和三小内违建房拆后分别建成老人健身活动场所和学生体育活动场地。
(3)实施拆绿结合。将拆违与“园林绿化”有机结合,以拆违来推进绿化工作,以绿化来巩固拆违成果,实行“拆绿结合、以拆促绿”,通过拆违,有效拓展绿化空间。今年截止10月底,全区共已完成拆后绿化约25万平方米,建成了大堡底龙霞路路口绿地(2000㎡)、河头郭溪工业区绿地(19000㎡)、岩一村工业区绿地(9000㎡)、浦西铁路、104国道、温瑞大道沿线等一批街头小游园和沿路沿河绿化景观带。牛山脚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违建仓库拆完后进行了绿化,为牛山森林公园建设打好基础。仙岩5万平方米违建拆后土地已列入2013年公园绿地建设计划。
(4)实施拆创结合。将拆违与创“三无”示范村、无违建道路结合起来,做到拆除一片,创建一片,美化一片。
三、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区在拆后土地利用上尝试利用多种办法,通过拆建、拆改、拆绿、拆创等措施相结合,最大可能地利用好被拆出土地。但截止目前,通过这些方式所利用的土地总共才65万平方米,同拆出的面积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绝大多数被拆出的土地还是被闲置被荒废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土地指标紧缺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该矛盾是制约土地快速利用的最主要问题,没有土地计划指标,耕地、林地以及河流填埋地等各种土地,均不可随意建设。每年市里给我区的土地计划指标约为1000亩,同被拆出土地面积数据相差悬殊,如按计划指标安排,仅2012年被拆出的土地就需分几年才可以建设完成(不是所有被拆面积都可以或应该用作建设)。被拆出的农保地只能复耕或重新种植树林,而复耕土地水利等条件已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实际复耕意义不大,有些只能闲置,有些象征性复耕,无法得到更具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这同实际土地紧缺、生产无法安排等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梧田街道老殿后的50亩地,该地三面环河一面临路,地理位置极佳因长期未能得到合理利用,被废品收购站搭上许多简易棚,废品随意推放。因没有土地计划指标,项目一直无法落实,但现退回耕地又不现实,为此只能闲置空着,违建拆后又建,建后再拆,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意见也非常大。
(2)财政经费不足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大量被拆出的土地,或者等待建设项目,或者等待用于绿化等公共配套等等,均需大量建设经费投入。但目前全区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大量工程建设任务面前,有限的财政经费支出已经非常紧张,且该种态势将在长期一段时间内保持,为此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到公共配套及项目建设上,将无法保障,双方差距巨大。
(3)城市规划与土地急需利用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的龙头是规划,当前,我区控规已基本覆盖各个区域,但规划中的建设是分期、分步实施,部分被拆后土地在规划中甚至要延后3到4年,为此,当前该土地是暂时未利用地,从建设角度来讲只能暂时闲置着,造成极大浪费。
(4)违法建筑土地权属问题与拆后利用之间的矛盾。大多数违法建筑都是土地所有人或者承包者自行建设,或者将土地租给他人建设,因此,面对这些属于他们自有的拆后闲置土地,政府如要利用,必须征得土地所有人的同意且需要满足土地所有人一定的利益。由于多数被拆者因当前利益受损,都心存一定的不满情绪,因此,在合理利用土地问题上无法同政府达成一致意向。他们企图有一天能重新回归到政策宽松时代,再行搭建。
四、加快拆违后土地再利用的建议
违法建筑拆除后被拆出的土地能否得到及时高效利用,事关下一步拆违工作推进,事关新的违建能否得到彻底遏止,事关我区能否从原来落后的环境格局中通过拆违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因此,必须强化对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工作,实现拆和改并进,达到 “拆违拆出城市的环境,拆出生产的安全,拆出发展的空间,拆出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的目的。为此,根据我区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统筹安排,推进拆违后土地的分类利用。根据土地性质,分类利用拆违后土地。对于条件较好的农保地,拆违后可以进行复耕。对于一些边角地,可以“祛疤栽花”,对于区位优势好、面积大但无土地指标或已规划好但近期内无法落实项目的土地,可通过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搭建临时厂房,解决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生产过渡问题。充分利用土地指标落实或项目建设条件成熟这段时间,避免土地二次荒废,解决大量中下游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过渡期间生产问题。为此,在不拆是违建、拆了是空地的、拆后影响生产这一格局下,建议政府综合考虑,综合施策,突破常规,主动挑担子,待企业成功过渡、项目落地前腾空。但这期间政府需及时跟进,加快对剩余土地农转用及各类手续办理,及时把握事态进度,尽量缩短这部分临时建筑使用时间,切不可让临时过渡房又变成新的违建。
(2)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拆后土地快速利用。土地能否快速再利用关键是项目建设进度。为此,当前要紧紧抓住各地拆违势如破竹的态势,利用拆违来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成片、成网的旧村房屋拆除,将村民集聚到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区域,使拆后土地同农村宅基地一起,得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
(3)科学规划包装,引入临时短期租用项目。部分被拆后土地受限于指标、资金等因素一时无法得到利用,且从长远来看3到5年内仍没有具体规划,为此建议政府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等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企业,用于建设符合周边配套等各类服务项目,解决政府在公共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
(4)与出让项目捆绑实施土地再利用,解决财政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项目建设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但面对大面积被拆出的土地,且大都属于屋前巷后,不好成片成规模进行集中利用。为此,政府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将其建设成为绿化带、小游园、农贸市场或停车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否则时间一长,违章极有可能会死灰复燃。因此,建议政府加大融资力度,将拆后土地利用同土地出让项目打包,使项目出让方在拿到土地时,必须一并对周边拆后土地进行建设,一方面解决政府因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使项目出让后周边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5)加强监管,严格控制违法建设。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动态监管体系和巡查网络体系,建立完善巡查机制,落实镇、街道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和巡查执法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和责任倒查制度,巩固拆后利用成果。同时要结合“数字城管”和96310举报电话,督促各镇、街道对现行违建和已经拆除的违法建筑实行分级动态巡查,坚决防止违建拆后重新“回潮”。
调研报告2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查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暑期社会实践XX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回顾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实践生活,大学生总会有很多感触。通过不同方式的暑期锻炼,大学生不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实践经历。
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成为企业选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也主动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暑期实践中去。除了传统的实践途径外,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途径还有很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往总觉得暑期实习只是参加学校或者院里组织的一些服务团,今年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多了,有的通过联系企业兼职去了,有的还到四川当志愿者了。”王雪是重庆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她所在的学院组织了18支暑期实践分队,带领着几百名学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调研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有的到贫困山区支教去了,有的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等等。
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辑这个暑假也忙得不亦乐乎。“真没想到我也能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挂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广电局局长助理的罗辑刚一上任,就连续参加了几次局里的高端会议,会上她还有否决的权利。今年暑假,重庆工商大学向邻水派遣16名研究生挂职邻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等13个局局长助理以及邻水鼎屏镇等3个镇镇长助理。以挂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这在重庆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网站上,一些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都会发布实习兼职的信息,通过对应聘的大学生层层筛选,企业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这也为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以往,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存在不在乎具体的实践过程的现象,参加服务团只为了宣传、评奖,到企业也只是走个过场。今年,笔者发现,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注重实习的质量,重视实际过程,切身参与其中,认知社会、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国人,也激发了大学生服务四川,为灾区尽一份力的决心。许多大学生放弃休假外出旅游、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积极加入到支援灾区的志愿者的行列中去。黄武强是一名“支援四川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没到暑假,他就开始准备组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团。平时他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并与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一起讨论,详细制定服务团的目标、服务对象以及实施步骤。在他的周密准备下,他的服务团最后得到审批通过。
到达灾区后,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灾区地形复杂闭塞、余震和暴雨接连不断,志愿者们的处境恶劣,生活艰难。但是他们还是与政府工作人员进入偏僻的山区了解情况,为灾民分发救灾物资。“看着灾区人民艰难的生活,我每每独自落泪,他们的生活比新闻里报道的要困难得多,我和队员们尽力给每一个伤员、孩子带去一些帮助。回到学校我们发动同学和社会有心人继续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黄武强回忆起灾区的一幕幕心里总有一种挥不去的责任感。
像黄武强这样的学生其实还有很多,他们完全出于一份赤子之心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去。“每年,社会都会对大学生的实践提出批评。其实,大学生已经开始变得成熟,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今年,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服务农村、服务基层,为灾区献一份力、为奥运喝彩的活动中去,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事,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杨爱东老师是高校众多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中的一员,他已经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变得更加务实,更有奉献精神,在服务期间他们努力地工作,不求回报。对于他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调研报告3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研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研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研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研,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研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到浅阅读时代。
三、出现浅阅读的原因
1、进行浅阅读是缓解无聊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作为闲聊的笑料。 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小罗说道:现在女大学生们都喜欢看《瑞丽》《昕薇》这样的时尚杂志,平时上网多是浏览娱乐新闻和网站论坛,的确不严肃,但读来十分有趣,大家都爱看。
2、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只好浅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就业问题也是压在大学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计划,要考几个证书,英语过几级,要做多少兼职,似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好书。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
3、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让人费解,不得已放弃。目前大学生扎堆看小说的势头很强。我们在走访大学图书馆时发现,许多流行小说已被翻阅得十分陈旧,而不少学术性著作却有八成新。为何少人读?大学生感叹,上课所用的课本就已经够枯燥了,怎么还敢碰更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
4、学校没有读名著的氛围。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无法静下心喝着午后茶翻看传统的名著。 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知识型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语上花大力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忙于准备各种证件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一系列现实因素作用下,哪还有工夫安心读经典呢?
四、浅阅读带来的危害
浅阅读是对经典作品的轻视与亵渎,浅阅读的读书方式会导致读者思维的钝化;浅阅读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不利 ;浅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浅阅读的困境?
1、从社会方面来说。
(1)出版人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
(2)出版社的编辑在搞选题策划时,要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杜绝盲目跟风、粗制滥造的出版行为。要有明确的出书思路,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搞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要努力在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质的精品。
(3)大力宣扬先进文化,拒绝浅出版。当读者的某些需求还处于隐性状态时,出版社应坚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图书降格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从学校方面来说。
(1)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评书活动,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 等部门共同主办,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
(2)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 馆新书、名家书评等 。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开设系统的阅读课,阅读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老师酌情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来阅读。改善阅读环境,方便大众阅读。
(3)进一步解决图书馆各种类书籍资源,让图书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天堂。
3、就大学生本人来说。
(1)认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使我们增添人文素养,增长知识和内涵,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尝试着阅读一些名著,用一种认真专注的态度去阅读它,体验书中的深刻内涵,品味别样的阅读乐趣。
(3)多做一些读书笔记,比如抄下一些美丽的词句,为写作增添素材,积少成多,你自然会体会到深阅读的好处。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制定一定的阅读计划。在现阶段考证、做兼职固然重要,可是阅读是不能被忽视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书是人类进步社会 文 明的体现。大学生是沿着书籍筑起的阶梯,攀登知识高峰的社会新人。除专业学习外,课 外阅读是大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发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的读物来适 应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理应用课外阅读随时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变得更厚,阅读是深还是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浅阅读时代 ,你是要随波逐流还是重拾经典,勇攀书峰,这全在于你的智慧!只是别在暮年孙儿膝绕在你身旁充满期待的看着你的时候,你却没有什么可以讲。这时,请不要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寒假调研调研报告01-13
调研报告05-23
调研的报告02-27
出差报告调研报告06-01
医疗调研报告03-26
车站调研报告04-02
薪资调研报告12-14
社区调研报告05-30
调研报告的结构08-07
餐饮调研报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