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1
为充分发挥国培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培训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
二、培训范围与学时设定
集中培训范围为全县乡镇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为两天(计16学时)。网上学习24学时。县直学校教师采取网上学习的方式培训。
三、培训者遴选
承担教师培训的教师(培训者)全部由所在乡镇中心学校负责选聘,可在本乡镇遴选,优先选聘近年来参加过“国培”项目培训的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聘专家。
四、培训内容
根据安徽省教师培训“十四五”规划精神、第五轮继续教育整体培训设置,结合实际拟定如下培训内容:
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A类课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示范引领开展覆盖全员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2. 学科德育、学科知识体系、课堂学习指导与有效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B类课
围绕以上内容等方面明确培训主题,精准设置培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3. 师德师风专题-------C类课
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教师。
五、实施办法
巩固完善省、市、县、校(园)四级联动、分工负责、分层递进的培训实施机制,鉴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移培训重心,由乡镇中心校负责实施本乡镇教师集中培训。
建议A类课可分学段(小学、初中、幼儿园)、分学科(学科性质相近)的方式由本乡镇中心校自行组织培训,课时为一天8课时。其中A类课要求中心校选派教师上示范课(有生上课),进行全程实录(视频录像),要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力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届时由本乡镇中心校现场总结点评并撰写点评报告。
B、C类课可组织本乡镇中心学校全体教师,以开设大讲座的形式统一培训,时间为一天8课时。
各乡镇中心学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求集中培训于20xx年6月底完成。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及区教育局文件要求,以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强化教师新知识、新观念培训为内容,不断整合培训资源,深化培训管理,努力提升培训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骨干培训为基础,按照“注重实效、学用结合”的原则,扎实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努力打造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和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学校为主,强化校本研修,围绕“减负提质、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五、培训内容
(1)新方法:《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
(2)新技能:《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授技能指导》、《课堂提问技能指导》、《课堂调控技能指导》、《学法指导技能》、《试卷编制分析讲评技能指导》。
六、教学管理及要求
1、教育新方法
(1)培训内容:新方法:《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
(2)培训方法:集中培训
(3)培训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修正、改进,最终形成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理念。
(4)培训要求:参训教师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位教师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24学时。
2、有效教学基本功
(1)培训内容:《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授技能指导》、《课堂提问技能指导》、《课堂调控技能指导》、《学法指导技能》、《试卷编制分析讲评技能指导》
(2)培训目标: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供训练的策略。
(3)培训要求: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4学时。
七、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事务。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以规范培训行为,确保培训质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技能和师德水平,是每个在职教师的基本义务,每一位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任务。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参训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一律不得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评优评奖。
(三)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不断总结继续教育工作经验,对培训中积累的材料认真整理、分类,形成规范的继续教育工作档案,按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八、培训经费
培训费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培训部分据实列支。培训费主要用于参训人员资料印刷、教学用具、活动奖品、培训者讲课等费用的开支。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3
为保证我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现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变革培训模式,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课程指南为指针,以我市实施“44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对我市教师进行培训。
(二)实施原则
1、突出课改,分类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培训,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分类进行实施。
2、立足校本,强化参与。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举措。学员的主体参与、积极体验是校本培训有效性的保证。
3、整合资源,协调共进。发挥教师培训基地、教研部门、科研部门、电教部门以及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一轮继续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4、综合考评,促进发展。以综合考评为手段,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查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
二、培训目标和任务
(一)培训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修养;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变革教育教学行为,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修,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二)培训任务
从XX年起,全体在职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必须参加第二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在第二轮培训周期内总学时不少于360学时,年平均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
三、培训形式和内容
(一)培训形式
培训分为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统考三种形式。
集中培训旨在理解新课程理论与实施的重难点问题,引导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校本培训旨在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操作,进行教学实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向教学行为、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统考旨在围绕新课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专业成长等综合素养,让教师明确新时期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
(二)培训内容和学时
1、集中培训,学时为120学时。
(1)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课程指南为指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指导、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校本自学指南等内容的培训。对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幼儿教育新论、幼儿教育科研基础、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幼儿保育与健康等内容的培训。
(2)以我市“444”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改革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强化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选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我市讲学,组织我市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对教师进行各类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4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我镇中心学校20xx—20xx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特制定xxx学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时间
20xx年7月——20xx年6月
二、培训对象
全镇中心学校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上好课”专题六个模块:
①教学中的师德修养;
②教学论与课堂教学;
③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
④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
⑤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⑥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四、培训形式与学时
初中、小学:校本实践研修、集中问题指导和远程资源服务相结合,其中校本培训为48学时,集中问题指导24学时,计72学时。
五、实施步骤:
本年度培训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3月—8月)
1、开展“上好课”专题培训需求调研,梳理每一个模块反馈的问题,确定各模块培训内容、目标和形式,酝酿培训方案。
2、选派培训者和校本培训指导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组织各模块指导教师集体备课。
3、制定《镇镇固中心学校20xx—20xx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好课”实施方案》。
4、组织开展“上好课”专题第一次全员集中培训,全面开展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12月中旬)
“上好课”专题前三个模块的学习,学习内容: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12月下旬组织“上好课”专题培训阶段性考核评估。
第三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上好课”专题后三个模块的学习,学习内容: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第四阶段(20xx年6月)
开展“上好课”专题校本考察和考核,评定培训成绩,认定培训学时,全面总结培训工作。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5
为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和模式,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我县新一轮中小学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强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的宏观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的权利,同时督促其履行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件精神,重视农村教师培训,做到计划优先安排,经费优先保障,工作优先落实。
2.按照标准,注重专业。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规律,执行《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20xx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乡村教师培训指南》,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掌握专业规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全县中小学教师基本达到教师专业化标准。
3.改革创新、强化管理。全面实施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规范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校本研修有效落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全面实行新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网上注册登记制度。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避免重复培训。
4.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本周期继续教育培训将实行项目运行,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教师提供专业化服务。将充分利用“国培”和“省培”两大抓手,探索引用“院校集中培训、校本反思实践、课题研究引领”的动态延伸混合培训模式,逐步推进培训“互联网+”,构建新时期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二、培训对象和任务
1.培训对象
全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园)长。特殊情况按下列规定办理:
(1)截止20xx年6月30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的教师,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愿参加本周期岗位培训。
(2)“国培计划”参加置换脱产研修结业的教师可认定为已修满教师岗位培训260学分(含必修16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短期集中培训、送教下乡和远程培训因学时不统一,可认定为选修学时,仍需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必修160学时课程培训。
(3)凡在本周期内参加“省培计划”或市级及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培训班(需取得教育行政部门命名证书)学习的教师,如能够在本周期内取得结业证书,可认定为已参加本周期内260学分岗位培训(含必修160学时教师岗位专业发展培训)。
(4)凡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凭毕业证进行学分认定,如能够在本周期内取得毕业证书,可认定为已参加本周期内260学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含必修16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2.培训任务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是针对全体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全员培训,是教师培训中最为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教体局将按照本周期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争取到20xx年将我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一遍,五年内每个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和校本研修,累计不得少于480学分(其中岗位培训360学分,校本研修120学分)。主要培训任务如下: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此项培训是本周期教师岗位全员培训的必修课程,将采取“三段式”培训方式:省级远程网络培训50学时(50学分),市县集中培训20学时(市级30学分,县级20学分),网络与校本研修30学时(30学分),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分散研修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确保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在20xx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0学时(市级110学分,县级100学分)的“提升工程”专项培训。
(2)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此项培训是本周期教师岗位全员培训的又一门必修课程,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任务,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勇于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不断掌握学科技能,精通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学研究、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培训不少于160学时(县级160学分,市级240学分。网络培训市县均为160学分)。各校要做好规划,每年要按本校教师总人数的20%以上统筹安排,具体到人,安排到年,确保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
(3)师德培训。将师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过程,培训不少于30学时(县级30学分,市级45学分,省级60学分)。
(4)“国培”和“省培”计划。“国培计划”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大平台和重任务,它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省培计划”采取以网络研修社区贯穿始终的“院校集中培训、校本反思实践、课题研究引领”的动态延伸混合培训模式,培育省、市级骨干教师。“国培”和“省培”计划的学时和人数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
(5)骨干教师培训。以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名师工程”,省、市、县三级分工负责,分步实施,多策并举,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骨干教师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师德和专业素质。培训学时不少于200学时(市级260学分)。
(6)班主任专项培训。继续组织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省教育厅负责组织省级班主任培训的高级研修,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新任中学班主任培训,县教体局将做好新任小学班主任的岗前培训工作。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项培训(县级30学分,市级45学分,省级60学分)。
(7)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建立起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不少于70学时(县级70学分,市级105学分)的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社会认可和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8)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对新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教师和特岗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不记入岗位培训学分。本周期内的新任教师和特岗教师,除当年须参加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外,还须参加本周期岗位培训。
(9)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动员和鼓励中小学在职教师积极报考和参加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专业自学考试、远程网络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工作,促进全县教师学历、学位水平进一步提高。
(10)校本培训(研修)。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补充形式。各校要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教研室和教研协作区为业务指导,通过自修反思、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观摩教学、研讨交流、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实行学分制后,还可以通过争当优秀学员、担任教学辅导者、发表论文、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教学技能竞赛、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出版教材与专著、全职支教等多种形式完成研修学分。校本研修的学分为120学分。
(11)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学习职业道德、从技术走向管理、政策法规三门课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职评教师当年参加培训认定26学时(县级26学分,市级40学分)在校本研修中。
三、培训内容和学分
1.培训内容:将严格执行《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乡村教师培训指南》,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师德和教师专业标准解决等内容将列入培训课程模块,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实践类课程原则上应达到30%以上,探索引用“院校集中培训+校本反思实践(影子教师)+课题研究引领”的动态延伸混合培训模式,将在各类培训中渗透中小学幼儿园生命及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2.学分认定: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共计480学分,其中包括岗位培训360学分和校本研修120学分两大类,两类学分中,岗位培训学分可换算校本研修学分,但校本研修学分不能换算岗位培训的学分。岗位培训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
四、培训分工和形式
1.高中教师岗位专业发展培训,以省引导计划引领,由省教育厅牵头,河南省教育学院具体组织,采取网上在线培训形式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中小学体音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市教育局牵头,以集中培训、送教下乡和远程网络等形式进行。
3.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除中小学体音美教师外)专业发展培训,由县教体局具体组织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远程网络、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形式进行。
4.特教学校教师岗位培训,由市教育局牵头,浉河区特殊教育学校具体组织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的形式。
五、培训经费与保障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督导和评估。督导和评估是加强教师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教体局在认真做好五年一周期的规划的同时,还将做好年度计划,不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培训过程中的进度、问题和规律,有力指导培训工作。教体局将每年对所有学校进行一次督导和评估,并进行通报。
2.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的统筹与管理。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加之本周期实行学分制管理,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教体局将统筹规划,分年实施,强化过程性管理。一是将进一步加强各类远程网络培训的管理。远程网络培训是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现已成为教师各类培训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教体局将尽快成立网络社区,安排专人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负责管理,加强对各网络平台培训过程的质量跟踪、指导、辅导、督导和评价,确保网络培训的质量。二是将实行教师培训业务档案“三级管理”:即教师本校级、乡(镇)中心校级、县级。逐级管理,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三是将加强各类培训结业证书的管理。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较多,必须全面实行《培训结业证书》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培训名称、时间、内容、学时、地点,发证时间,培训单位(盖章)等具体信息,以便给教师培训后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学分换算与登记。
3.进一步强化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教体局将本周期教师培训与教师岗位聘任、教师职务晋升、教师评优奖惩等相挂钩,并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上一周期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不得在本周期被推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对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评先、评优和表彰活动中,不得授予优秀、先进、模范、标兵等荣誉称号。并且,还将教师继续教育与全面实施教师资格五年再认定直接挂钩,未完成本周期教师培训任务的不予认定教师资格。
4.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明确各级骨干教师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责任和义务;设计培训方案、组织集体备课、进行过程指导和质量监控及评价等工作;注重从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库和中小学省级名师中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培训教师或兼职教师;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要合理搭配,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0%,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建立专职培训教师定期接受业务培训的制度。注重提高教师培训者对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指导能力。
5.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阵地建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繁重,必须不断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周期力争把师训中心创建为市级标准化培训机构,积极加入信阳市县级培训机构联盟和县级培训机构网络社区联盟,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县区培训机构及社区的有机联系,定期活动,资源共享,提高质量,协同创新。
六、培训时间和地点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以远程网络培训为主,利用日常时间进行;小学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利用暑期和节假日进行。各级各类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按照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在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专业技术领域,以提升能力和更新知识为主要目的,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步伐;以重点行业领域的中高级人才培训为重点,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分行业组织实施,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大力宣传现代继续教育理念,推动全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创新继续教育施教模式和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目标任务
普及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在教育、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现代管理等5个领域加强培训工作,培训紧跟时代发展、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专项继续教育,使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加快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与制度体系,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培训范围和对象
全市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在相应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1、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修。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主要面向新任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20xx名左右。
2、开展专项继续教育培训。根据各个行业专业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每年总计培训50000人次。
(1)教育领域。围绕我市教育改革整体规划,认真执行《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定位明确的培训体系,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每年总计培训40000人次。
(2)现代农业领域。围绕我市现代农、林、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培训农业中高级科技和推广人才、龙头企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相关培训的师资力量。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营销、包装策划、设施农业、现代林木培育、自然保护区建设、节水抗旱、现代水利、畜牧技术、规模养殖等重点课题,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选派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通过多种方式,每年培训50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紧紧围绕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振兴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载重电力机车、大功率多燃料柴油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大功率风机、精密度管材、机加工质量控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锻压铸造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现代制造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面向行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我市现代制造业的水平。依托与我市建立战略合作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型企业建立一批现代制造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每年培训50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训方式
1、集中培训。有条件的部门、行业和单位可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我市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每年举办2—3期示范性高研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各县区、部门、行业和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依托中国继续教育工程协会网站等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根据行业特点和不同类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多种其他形式,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方式
1、大同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工作由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组织实施。
2、成立大同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领导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二)制度建设
1、实行证书登记制度和统计制度。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并记录相应学时。市人事局对各行业领域开展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和统计。
2、由市人事局汇总继续教育培训科目及课程,定期面向全社会通报继续教育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发布列入继续教育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评估检查和论证制度。市继续教育领导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继续教育工程”重大项目要经专家论证。
(三)职责分工
1、人事部门:
(1)按照国家、省制定的总体方案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审定的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指南、培训大纲等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举行具有示范性的继续教育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
(2)负责与相关行业协会、施教机构的沟通联络工作;承担专家指导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和统计工作。
(3)健全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类继续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等具体的培训工作。
2、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单位:负责研究制定本行业领域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并负责各类专项继续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教育领域的继续教育由教育局负责。现代农业领域的继续教育由农委、水利局、林业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现代管理领域的继续教育由国资委、经委、煤炭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按照继续教育培训的统一规划,有关科研院所、学校和大型企业的继续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服务体系及经费保障
1、搭建服务平台。市县政府人事部门、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继续教育机构,要加速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为继续教育供需双方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教材库,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2、加强施教机构建设。在继续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人事部门将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施教机构,引导各类继续教育资源向优势施教机构集中,建设一批示范性、社会化的继续教育基地。各县区、部门和行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
3、市县财政每年要给继续教育作出专门预算,市县人事部门和各参加单位要积极筹措经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继续教育工程投入。各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
4、施教机构开展面向社会、学员自愿参加的培训活动,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其他
1、各部门、行业和相关单位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继续教育,保障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累积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参加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的时间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2、各部门、行业和相关单位要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的内容,并和人员的岗位聘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结合起来。
3、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继续教育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7
为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采取开放灵活的分级培训和丰富多样的复合式培训等方式,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师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不断增强教师“四个意识”“五个认同”,做到“两个维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报国理想、培养家国情怀,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2.坚持按需施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基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需要,统筹规划,分类、分层、分岗、分科设置培训内容,组织实施培训,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实践创新。以“互联网+教师”为抓手,用好信息化手段,采取“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园)本培训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
4.坚持注重实效。把教师培训质量作为关键,不断优化内容、丰富模式、加强管理,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有机结合的培训机制,推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校(园)本培训、送教培训深度融合,有效增强培训实效。
二、目标任务
统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和资源,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责任,综合运用多种培训形式,对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为期五年的周期性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
(一)开展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以教育政策法规、基本教学理念、教学常规、教学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培训,促进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要求。岗前培训不少于120学时,原则上应在上岗后一年内完成。
(二)实施教师岗位全员培训。对全体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不少于360学时(90学分)的岗位培训,原则上每名教师每年均应参加不少于72学时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要以乡村教师为重点,加大培训力度,补齐乡村教师素质短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以“国培计划”项目为引领,依托各类培训资源,有计划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优秀骨干教师,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梯次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县级教师培训者团队,提升县级自主实施区域教师培训的能力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培训。鼓励支持教师充分利用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网络教育、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途径,积极参加与任教学科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历教育,不断巩固并提升学历层次,促进全市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义务教育段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断提高。
三、继续教育对象
全市行政区域内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有关教育机构在职教师(以上均含民办学校)。
四、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要求,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分为必修课程、网络课程、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四大类。
(一)必修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教学实践与技能课。其中: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理论与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班级管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礼仪与修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等模块;专业课包括学科专业理念、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与实践等模块;教学实践与技能课包括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实践与观摩等内容。具体培训内容由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哈密师范学校)结合教师培训需求分层分类确定。
(二)网络课程。主要指由自治区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等。
(三)选修课程。主要指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任教学科相关的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培训者活动等。
(四)校本课程。由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教师队伍专业发展需求,自主设置的校内培训课程内容。
五、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一)学分结构。本周期内所有在职教师必须修满9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40学分(160学时)(公共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课不少于20学分,教学实践与技能课不少于10学分);网络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不少于10学分(40学时);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60学时);校本课程不少于25学分(125学时)。必修课程学分超出的,可折抵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学分。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学时不纳入学分登记,但可以作为服务期满定级依据。
(二)学分转换
1.基础学分。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经考核评定为合格成绩的,获得基础学分;成绩评定为不合格的,不予登记学分。集中培训4学时折算为1学分,网络培训与校本研修5学时折算为1学分。
2.奖励学分。参加自治区级及以上教师培训经考核评定为合格、良好、优秀的,在基础学分上,分别奖励5%、10%、15%的学分。参加市级及以下教师培训经考核评定为良好、优秀的,在基础学分上,分别奖励5%、10%的学分。作为主讲教师承担培训工作任务的,自治区级及以上培训项目,在基础学分上,奖励200%学分;市级及以下培训项目,在基础学分上,奖励100%学分。对教师参训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时,原则上良好以上的不超过30%,其中:优秀不超过15%。
3.学历提升学分。经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教师参加与任教学科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历提升学习,取得国家认可的毕业(学位)证书者,其学时按基础学分折算规定折算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
(三)学分认定。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级别按发文单位级别确定,学时数由发文单位确定(培训中请假的要扣除),培训考核等次由承训院校(机构)确定。市级及以上培训学分由市教育局认定,区县组织的.培训学分由区县教育局认定,校(园)本培训学分由所在学校(幼儿园)认定。学分认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原则上在每年10月份进行。
六、继续教育组织管理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一)管理职责划分。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体制,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统筹管理本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市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统筹管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负责制定全市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和规划;负责指导检查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情况;负责市级教师培训基地资质认定和业务检查;负责组织市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负责组织实施市级教师培训项目,落实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师培训计划。
2.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责:负责制定本区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检查本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情况;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基地资质认定和业务检查;负责组织本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负责统筹落实市级以上教师培训计划。
3.中小学(幼儿园)职责:负责制定并落实本校(园)教师继续教育计划;负责实施本校(园)教师校(园)本培训工作;负责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其它各类培训计划;负责本校(园)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申报工作。
4.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哈密师范学校)职责:按照哈密市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负责分年度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负责分学段、分科、分层开发教师培训课程内容;负责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质量;负责参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学时的登记工作。
(二)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学段、分科、分层设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各级骨干教师培训专项项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其它需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审核。未经审核的教师培训项目,不予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三)继续教育证书管理。《继续教育证书》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由市教育局统一编号、发放和审验。《继续教育证书》在本周期内有效,并作为教师职务(职称)评审、晋级的必备条件。市教育局将在本周期继续教育结束时,完成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考核审核工作。
1.证书编号。《继续教育证书》由市教育局按照自治区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编号规定》统一编号,教师人手一本,一人一号。
2.学分登记。教师参加培训后,由培训院校(机构)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学习内容、成绩等次和学时,并加盖公章。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分转换要求进行学分认定和登记,每年至少登记认定一次。学分登记认定在自治区教师培训管理系统中进行。
3.证书审验。《继续教育证书》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依据。教师完成规定的培训学分和规定的考核后,可向任职学校提出验收申请。由学校负责对申请者的培训学分、考核成绩进行审核,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审验意见,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培训合格”“考核合格”双达标制要求予以审验,审验合格者,视为本周期继续教育合格。
七、继续教育工作保障
(一)组织机构建设。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要成立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强化管理,定期研究工作、解决问题。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适时组织管理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者素质。中小学和幼儿园要认真落实教师继续教育校(园)长负责制,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到位。
(二)培训课程建设。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哈密师范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等规定,按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科学制订培训课程建设计划,提升培训团队课程研发能力,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系列化培训课程。学校要指导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提出培训需求,为教育部门制订培训规划、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培训者队伍建设。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哈密师范学校)要把教师培训团队建设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工作,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家学者与教学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者队伍,原则上中小学、幼儿园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占培训者比例不少于50%。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组织培训者每年深入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要采取推门听课、第三方评教等措施,监测培训者教学水平,落实培训者队伍动态遴选机制。
(四)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建设。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要积极为教师参与网络远程培训提供支持服务,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构建集教师在线课程学习、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和接受专家远程指导于一体的远程学习平台,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全市教师网上协同研修。
(五)继续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所辖区域内遴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强、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的中小学(幼儿园),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学校,发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本级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和示范学校。
【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07-07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精选]07-17
继续教育的培训总结05-26
继续教育的培训总结03-09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06-20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12-29
(优)继续教育培训总结07-14
【热门】继续教育培训总结07-16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精)02-18
(热)继续教育培训总结10-24